第31章
作者:唐世贵    更新:2021-11-24 01:19
  对这种固定草节起有名,也就出现了注音。再后来草节文字对结绳文字就起着注音、注义的双重功能。在此用草节文字代替河图中的结绳文字,发展必然会出现阴阳八卦一类的创造,从而又促进草节文字发生分化,出现单独运用。其实,这草节图案也已经转化为刻画板书,纯卜爻文字也已经开始占了上风。从现在对八卦的读音,我们略知古时的注音,一”“(阴)一”“(阳),构成八个单(经)卦:()乾、()坤、()震、()离、()艮、()坎、()兑、()巽。这八个字母既是声母,又是韵母,它们的读法近乎()甲、()乙、()丙、()盯()戊、()己、()庚、()辛,即近乎在甲-卡-乾,乙-音-坤,丙-品-震,丁-真-艮,戊-略-离,己-去-坎,庚-邓-兑。辛-顺-巽之间游移读音,这种甲甲、乙乙,丙丙,丁丁,戊戊,己己、庚庚、辛辛相拼,即是重(别)卦:()乾卦、()坤卦、()震卦、()离卦、()艮卦、()坎卦、()兑卦、()巽卦的读音的由来。反知甲、乙、丙、盯戊、己、庚、辛,也是由八卦读音而来的”。
  小小的素女,这套八卦理论,就成为黄帝命仓颉和大挠造字的理论基矗他们吸收了部分草节卜爻文字的注音成果,将卜爻往昔的声母、韵母不分,改成了声母和韵母分开,用甲、乙、丙、盯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天干为声母,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地支为韵母,企图创立一套新的拼音文字,但终因缺环太大,和人类知识积累不足,只能把它搞成一套计量、月、日、时辰变化这类环循相扣的巨大的圈态时间坐标网络,而与天地进行交流感应——这就是远古时代的“天人感应”的萌芽。
  这天,仓颉参加集体狩猎,走到一个三岔路口时,几个老人为往哪条路走争辩起来。一个老人坚持要往东,说有羚羊;一个老人要往北,说前面不远可以追到鹿群;一个老人偏要往西,说有两只老虎,不及时打死,就会错过了机会。仓颉一问,原来他们都是看着地下野兽的脚印才认定的。仓颌心里猛然一喜;既然一个脚印代表一种野兽,我为什么不能用一种符号来表示天下事物呢?他高兴地拔腿奔回家,开始创造各种符号来表示万事万物。
  仓颉造了字,黄帝器重他,人人称赞他,他的名声越来越大。仓颌头脑就有点发热了,眼睛慢慢向上移,移到头顶上去了,什么人也看不起,造的字也马虎起来。
  这话传到黄帝耳朵里,首领十分恼火。他转而一想,怎么叫仓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呢?首领召来了身边最年长的老人商量。这老人长长的胡子上打了九十八个结,表示他已是九十八岁的人了。老人沉吟了一会,独自去找仓颌了。
  仓颉正在教各个部落的人识字,老人默默地坐在最后,和别人一样认真地听着。仓颉讲完,别人都散去了,唯独这老人不走,还坐在老地方。仓颌有点好奇,上前问他为什么不走。
  老人却说:“仓颉啊,你造的字已经家喻户晓,可我人老眼花,有几个字至今还糊涂着呢,你肯不肯再教教我?”
  仓颉看这么大年纪的老人,都这样尊重他,很高兴,于是,催促他快说。
  老人直言不讳道:“你造的‘马’字,‘骡’字,都有四条腿吧?而牛也有四条腿,你造出来的‘牛’字怎么没有四条腿,只剩下一条尾巴呢?相反,鱼儿没有四条腿,只有一条尾巴,你造的‘鱼’字怎么多了四条腿,而没有尾巴呢?”仓颉一听,心里有点慌乱了:自己原先造“鱼”字时,是写成“牛”样的,造“牛”字时,是写成“鱼”样的。都怪自己粗心大意,竟然教颠倒了。
  老人接着又说:“你造的‘重’字,是说有千里之远,应该念出远门的‘出’字,而你却教人念成重量的‘重’字。反过来,两座山合在一起的‘出’字,本该为重量的‘重’字,你倒教成了出远门的‘出’字。这几个字真叫我难以琢磨;只好来请教你了。”
  这时仓颉羞愧得无地自容,深知自己因为骄傲铸成了大错,这些字已经教给各个村落,传遍了天下,改都改不了,怕也只有将错就错了。他连忙跪下,痛哭流涕地表示忏悔。
  老人拉着仓颉的手,诚挚地说:“仓颌啊,你创造了字,使我们老一代的经验能记录下来,传下去,你做了件大好事,世世代代的人都会记住你的,你可不能骄傲自大啊!”
  从此以后,仓颉每造一个字,总要将意义反复推敲,还先拿去征求素素女的意见,一点也不敢粗心。大家都说好,才定下来,然后,逐渐传到每个村落去。
  仓颉经常与素女一起研究文字的造法,久而久之,仓颉对素女便萌生了恋情,可当时的素女还是一个稚气未脱净的女子,对爱还处于一种幻想而朦胧的憧憬。虽然她只有十三岁,但她精通阴阳八卦,她不仅能预测其他人的命运,同时也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因此,她很快便用理性战胜了仓颉的情感。而仓颉却因对素女的情爱,而对他的后半生引起了一系列的悲剧。如同他不知道姜首领陷害他一样,黄帝的巫师右史大夫那双如同箭上涂有蛇毒的眼睛,早已瞄准了他,随时都可能向他射来,致他于死地。书生气十足的仓颉,他何尚知道夏国的这位右史大夫与陈仓部落首领原本就是同根生呢?而素女原本就是黄帝的人,难道他真的不知道吗?可这个“情”字,他当时无论如何也没有造出来!
  第五部炎黄之战
  第一章 龙马驾车迎嫘祖
  黄帝把主要精力用在巩固他的后方,但绝没有忘记向东南发展,在他西进的同时已经派出大将应龙率领军队随炎帝之后向东拓展,如今势力已达中原一带的轩辕之丘,这样,应龙便派人回来请黄帝迁都。
  但是,黄帝忙于安定西北部落,一时未抽出空去迎接他的妻子嫘祖。此时一切就绪,他便与左史大夫岐伯商量,他将亲自去西陵国迎接嫘祖,然后再迁都中原。
  黄帝为迎接嫘祖特制了一辆龙车,装饰极为豪华。车顶的前部缀有一颗宝珠,象征着太阳,车顶后安一颗宝珠象征着月亮,车身四周都镶了大大小小的珍珠。车内布满了各种各样的钻石,即使是黑夜行走,那些宝石熠熠生辉,如同在白昼似的。因为路途遥远,还有山川河谷,所以,车身成长方形只能容纳四人,分前后两排。
  黄帝由素女为他选择好了吉日,便带上一千名士兵,前往西陵国。
  四匹马拉着龙车,不一日就从岐水来到了秦岭原始森林的边缘。在这里早有蛮民部落的女首领带领臣民来迎接黄帝大驾。这蛮民部落没有帮助陈仓部落姜首领杀死仓颉,反而把其阴谋报告给了黄帝,这样,再次得罪了陈仓部落的姜首领。如果再在那里生存下去,可能会遭到灭顶之灾,这样女首领不得不向黄帝求情,希望他带他们部落到蜀山海水之间去找寻新的生存地方。侍于黄帝身侧的素女,见黄帝一时没有答应,因为她知道,这蛮民部落曾参与了抢动黄帝母亲的行动,黄帝对他们一直耿耿于怀,于是建议说:“首领,就带上她们罢,让她们离开这茹毛饮血的地方!”女首领见黄帝的侍女帮她说话,便拉着她的小女儿一起向素女磕了一个头。素女见黄帝还是不表态,她又说:“她们不仅可以为我们做向导,而且还可以为我们开路、架桥!”黄帝想了一下,很不情愿地说:“素女为你们求情,我就同意了!”
  女首领得知黄帝答应了,便在车前又向黄帝磕了三个头,然后爬起来,跑向她的臣民,转告这一喜迅。
  素女觉得女酋的女儿很可爱,便从龙车上下来,去拉住小女孩的手,问寒问暖,最后,并让她的侍女带着这小女孩一起走。这小女孩后来就是素女的弟子兼侍女,由蛮女赐名鸾女。
  龙车进入这秦岭浅丘地带,行走就困难重重了,黄帝只得下车来,要么步行,要么与素女并缰而驱,一边谈笑风生。
  跟随素女的还有三位陪伴她的三位侍女,这三位侍女都是她从蜀山国带到夏国的。这三位侍女到了夏国,她便吩咐她们每人学一样技术,并答应以后再把她们送回蜀山国。这样一个侍女学种植五谷,一个侍女学习饲养家畜,一个侍女学习制作麻衣皮革。从去年秋初,到现在秋天又将来临,一年了,她们带上了夏国的五谷种子和技术,又要回到她们的故乡了,她们当然高兴极了!
  黄帝人马,一路上便由蛮民为他遇山开道,逢水造桥,这样便开通了直达四川内陆海的通道。幸得那时的秦岭,并没有抬高,开山修道也还是较容易的事,但在山中也花费了半月余才来到了黄河岸边。
  黄帝与素女走下龙车,站在一直向南奔流的黄河下游的岸边,望见那波浪翻滚的激流,真不知道怎么渡过这上千人的队伍,因为他们正好赶上了秋季,这时正是黄河发大水的时节,不说是龙车,就是人也很难泅渡过去。
  素女这时想到,应该拿出瑟来鼓一曲,以此来感动河神,收敛波涛,平静河水,使他们平安的渡过去。素女从龙车上拿出她的瑟,就在黄帝身边席地而坐。三位侍女年纪比她稍大一些,就站在一侧听女主人鼓瑟:河伯哦让我们平安罗渡过你的哟领地咯黄帝哟向你罗祈祷哟蜀山氏的音乐由于受阴阳八卦的长期影响,一直是两个字一句,没有任何突破,但,素女到了北方,眼界不仅开阔了,而且吸收了北方民歌中有用的东西,对蜀山氏音乐进行了大胆的创新,这样便由过去的两个字一句,变成了参差不等的句子了,因此,便能更好的表达人的情感,同时也就拓宽了音乐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