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作者:解力夫    更新:2021-12-04 22:38
  编队立即来了个猛虎扑食,但狡猾的敌人却钻到云层里去了。敌机穿云,我机也穿云!在两层云的夹缝中,我机再次发现了目标。如果先打敌长机,僚机就有可能溜掉。为了争取全胜,空军战士韩瑞阶决定舍近就远,绕到敌机外侧,来了个“关门打狗”。第一次投入战斗的年轻飞行员韩瑞阶,遇险不慌,机智果断地做了个急跃升反转下滑的动作,竟然又转到敌机尾后,紧紧地咬住了敌机。待逼近距敌机200米时,才按动炮钮,从200米一直打到120米,一口气打出80发炮弹,敌机中弹起火爆炸,敌飞行员跳伞。
  就在韩瑞阶攻击僚机的同时,三号机副中队长陈丰霞,也紧紧咬住了敌长机,用大速度差迅速抵近。敌机慌忙下滑,妄图绕山沟逃跑,这一带峰峦峡谷,重重叠叠。陈丰霞知道,周围大山的标高都大于800米。虽然是第一次参加战斗,他却毫不胆怯。黑压压的大山隔断了他与地面指挥所的联系,陈丰霞只有一个信念:“两军相遇勇者胜。追!狗东西,今天你逃到哪里,我就追到哪里,非把你打下不可!”
  敌机在峡谷中作机动飞行,陈丰霞紧迫不舍。在追到500米时,他摸准敌机左右蛇形规律,计算了提前量,待敌机再次从右向左转弯时,陈丰霞射出一排炮弹。敌机如飞蛾扑火,在群峰峡谷中发出一阵震天的轰响,敌机开花!机上4名飞行人员跳伞逃命,其中3人摔死,美海军上尉领航员罗伯特·弗林当了俘虏。
  自1964年8月“北部湾事件”后,美国对越南采取了“南打北炸”、“逐步升级”、“以炸逼和”的手段,1965年5月将空袭地区扩大到整个越南北方。越南政府要求中国派防空部队支援。中国空军从1965年8月26日秘密地派遣首批高射炮兵部队入越,至1969年3月14日——我军最后一批部队从越撤回,在3年零7个月的时间里,先后共有7个高炮师、26个高炮团、8个高炮营、9个探照灯营和14个雷达连,参加了援越抗美作战。
  中国空军高炮部队入越作战的主要任务是保卫克夫、宣化、谅山等地交通目标。这一段交通线两侧多山,有利于空中飞机隐蔽接近和退出,但对高炮部队作战、转移十分不方便。同时美军在战斗中重点轰炸我高炮部队保卫的目标。加之当时美军装备的多是60年代的最新式飞机(F—4、F—105),使用了命中率较高的制导炸弹、“百舌鸟”反雷达导弹和对人员具有较大杀伤能力的钢珠子母弹、气浪弹。相比之下,中国空军人越高射炮部队武器装备落后。由于作战条件差,战斗激烈,对手强,当时仗打得非常艰苦。中国空军高炮部队英勇作战,采取了较为灵活的战术,胜利地完成了保卫目标的战斗任务,沉重地打击了敌人的侵略气焰。在入越的3年零7个月中,仅中国空军高炮部队(铁道兵、工程兵和海军除外),就作战558次,击落击伤美机1076架,其中击落敌机597架。在援越作战中,中国空军共有280人英勇牺牲,1166人负伤,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中国人民援越抗美作战的光辉篇章。
  1968年3月31日,约翰逊宣布退出总统竟选,同时宣布停止对北纬20度以北的越南地区的轰炸。在这之后,越南民主共和国与美国开始了巴黎会谈,双方在会谈程序上绕圈,实质性的问题还未触及。
  11月1日,约翰逊同意完全停止轰炸,但他未宣布对胡志明小道停止轰炸及侦察飞行。他想以此来换取越南南方人民停止对非军事区和美伪军占领的主要城市的进攻。
  1968年下半年,艾布拉姆斯接替威斯特摩兰担任驻越美军司令。他围绕着越南南方主要城市部署纵深防御,又将两师美军从靠近越南北方的地区调出,重新部署在人口稠密的南部。
  巴黎会谈围绕着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的地位问题,越美双方争论了3个月之久,直到1969年1月20日尼克松政府上台,方告一段落。
  早在1964年2月,在百事可乐公司的倡议下,这位曾任副总统的尼克松就访问了南越。那时尼克松是以反共和好战而闻名的,他出游南越各处,叫嚷决心在南越要坚持打下去。对于这一点,越南人民记忆犹新。尼克松上台就任总统,人们都在盯着他,看他在对内对外政策中关于越南的这步棋怎样走。
  尼克松上台后,在基辛格的辅佐下,一面着手同越南举行会谈,希望战争早日解决;一面又施加战争恫吓,对越南南方和北方进行威胁。但是,他万万没有料到,关闭西哈努克港后,越南南方人民武装平时所需的物资供应,包括使用的全部油料,被神不知、鬼不觉地运人了南方丛林。美军方推测南方肯定又得到了支援,不然,“越共”在没有足够装备的情况下,是决不会贸然发动强大的春季攻势的。
  尼克松得知这一情况后,未等艾布拉姆斯的请求,一次就增援驻越美军56架B—52轰炸机,3艘航空母舰和129架F—4“鬼怪式”喷气机。尼克松还担心不够,又追加调运72架“鬼怪式”飞机。
  继泰勒出任美国驻西贡大使的邦克对总统的勇气大为赞赏。但他想起泰勒任职的几年来,越南南方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时,不免为自己的地位担忧,他不知道总统这样的勇气能持续多久。越南南方春季攻势所取得的辉煌战果,解放了大批敌占区和城市。阮文绍集团和南越美军惊恐万状。美国于5月8日召开国家安全委员会,急忙讨论越南问题。尼克松不顾美国公众和世界舆论的可能谴责,决心背水一战:在越南北方海域布雷,空袭毁断交通。
  美国的这着棋,目的就是为了切断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中国对越南的陆路、海路援助,妄图阻止“越共”武装的进攻,迫使越南在巴黎谈判桌上让步。
  B—52轰炸机在越南北方上空疯狂轰炸,战火又在北方大地上熊熊燃烧,越南重要的城市和港口遭受严重损失。美军在海防等重要港口海域布下水雷,水雷在海面、海底像魔鬼似的窥视着过路航船的生命。
  中国政府应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的紧急请求,立即按计划再次开通中越间隐蔽的海上航线,向越南运送粮食和其他急需物资。中国3个汽车团在两国边境地区迅速担负起公路运输,中国的大批援越物资源源不断运到北方,继而又运到南方。同时,中越两军参谋部达成协议,中国军队协助越军扫除沿海美军水雷和抢建野战输油管道。
  周恩来总理要求中国海军扫雷部队,首先尽快进行破雷调查,摸清海区和美军布雷情况。他下达命令,由19个省、市和军队的130多家工厂通力协作,赶制出急需的新式扫雷艇具,送到了中国扫雷部队。
  中国海军12艘扫雷艇和4艘保障舰组成的扫雷队伍,于1972年5月28日起,陆续进入越南的海防港至东北群岛海域各主要航道上。8月4日,正式开始扫雷作业。
  1973年5月17日,扫雷结束。8月27日,中国海军扫雷部队回国。在越南1年零3个月,他们共出海586艇次,总航程2.78万海里,其中扫雷526艇次,航程1.75万海里,扫除各种水雷42枚。另与越方共同摸扫4枚水雷,相继疏通了越南北方最大的海防、鸿基、锦普等港口至东北群岛的各条航线,总清扫面积201平方海里,并每次引导中越运输船只安全进入越南海港,打破了美军的海上封锁,为援越抗美救国斗争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就在美军对北方狂轰滥炸的时候,南方军民英勇作战,到处筑起“铜墙铁壁”,粉碎了敌人一次次地进攻和“扫荡”。
  欲知详情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第三十七章 到处是铜墙铁壁
  人民战争似海洋,军民奋起保家乡;
  铜墙铁壁处处是,且看美帝怎逞强。
  正如毛泽东著名的诗篇《井冈山》所写的:“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南越解放区和游击区的广大军民,在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领导下,到处筑起铜墙铁壁,到处是人民战争的海洋。他们粉碎了美伪一次又一次的扫荡,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嘉定省古芝县的解放区延伸到西贡附近,它像一把尖刀,直插进美国侵略者及其走狗的心脏。美伪把古芝县解放区看作眼中钉、肉中刺。他们不断发动进攻,妄图重新占领这个地区,以便建立一道防线,保卫他们最重要的巢穴——西贡。1965年,美国侵略者更是用前所未有的残酷手段,向这个地区进行“扫荡”、炮击、轰炸和撤放化学毒药。古芝县的上空,日夜响彻着美国飞机发出的刺耳的噪音。在这个县的北部,从富美兴乡到安富、东安仁、西安仁、润德和德协等乡,几乎所有的地方都留下了敌人的炮弹、炸弹或化学毒药的罪证。
  但是,英雄的古芝人民是不可战胜的,他们不畏强敌,坚持战斗,越战越强。在古芝,每个乡、每个村都有纵横交错的交通壕和战斗工事,都有遍布各处的陷阶、地雷阵,英勇的古芝县军民据此粉碎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扫荡”,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
  1965年5月间,古芝县军民在润德乡全歼了敌人两个主力营;12月份,又在盖宗全歼敌军1个营,并且击落敌人多架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