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作者:向斯    更新:2021-12-04 05:56
  长安贡献御车女子。其中有位女子叫袁宝儿,年15岁,在侍候炀帝的宫女中因其腰肢纤弱、娇憨多态,很得炀帝的宠爱。当时,洛阳进献合蒂迎辇花,说是采自嵩山坞中,谁也不知其名,发现的人觉着奇异,便报告地方官吏,进献给皇上。刚好炀帝车驾到,因以命名合蒂迎辇花。
  炀帝宠幸宫女袁宝儿,命她手持合蒂迎辇花,号为司花女。当时正诏令虞世南草征辽敕,虞世南站在炀帝身侧,袁宝儿手持迎辇花,在一旁注视良久。炀帝对虞世南说:"以前传言说赵飞燕能在掌上起舞,我有些不信,以为是儒生文过饰非,人怎么能在掌上起舞呢!如今得到宝儿,才知道这是可信的!然宝儿多有憨态。刚才,宝儿一直看着你,你满腹经纶,写首诗嘲笑她。"虞世南才高八斗,应诏便赋七绝一首:
  学画鸟黄未半成,垂肩?袖太憨生。
  缘憨却得君王惜,长把花枝傍辇行。
  炀帝闻诗后龙颜大悦,对袁宝儿越发爱幸。
  隋炀帝所造龙舟(模型图)到了汴京,炀帝终日和美人玩乐。炀帝御龙舟,萧妃乘凤舸,锦帆竟秀,采缆蔽湖,穷极豪华侈丽。每座舟上均择妙丽白皙身材修长的美女千人,执雕板,棹金楫,号为殿脚女。炀帝就这么日以继夜,游乐通宵达旦。有一天,炀帝要登凤轲游玩,踩着一个殿脚女的肩,发觉其柔丽可爱,炀帝为之心动,一问,该女叫吴绛仙,孤傲不群,不与一般宫女为伍,炀帝大为宠爱,竟至久不移步。
  吴绛仙不仅天生丽质,顾盼生情,孤傲不群,还很会打扮。她善于画长眉,看得炀帝馋诞欲滴,不能自禁。炀帝回辇召吴绛仙,宠幸有加。销魂以后,炀帝要独享吴绛仙,想拜她为婕妤,在后宫侍役。可是吴绛仙是临时征来的美女,本来要嫁给玉工万群,不日将成婚。炀帝得讯以后哪里肯准。于是留下来,做龙舟首楫,号为崆峒夫人。从此以后,后宫宫女闻听吴绛仙以长眉得幸,纷纷争效,描为长蛾眉。结果,一时眉黛吃紧,司官吏每日送螺子黛即五斛(十斗为一斛),号为蛾绿。螺子黛出自波斯国,每颗值一千金,后来征赋不足,便以铜黛替代。
  吴绛仙善用螺黛,因而特为供应,得赐不绝。每次登舟观赏,吴绛仙站在台上,炀帝倚着蔽日茧,看着吴绛仙目不转睛。炀帝过完目瘾以后,对内谒者说:"古人说秀色可餐,像吴绛仙这样的,真可以充饥!"说罢,吟《持楫篇》赐吴绛仙。吟哦以后,炀帝便诏殿脚女千人,一同和唱。
  当时,越溪进耀光绫,绫纹突起,绫上有光彩。这是越人乘樵风舟,在石帆山下,收野蚕织成的。据说织丝女夜梦神人,神人对她说:禹穴三千年开一次,你所得的野蚕,就是江淹文集中所说由壁鱼所化,把它织成衣裳,必定有奇纹。织成以后,果然与梦中相符。因此,越人进献给炀帝。耀光绫是不是真的有神人托梦一说,这实在说不准,抑或是故意神化,但此绫确实是奇纹纷呈,光彩照人。
  炀帝得耀光绫后,独独赏赐司花女袁宝儿和崆峒夫人吴绛仙,其她美姬概不与赐。宠妃萧氏忿恨不已。从此以后,萧妃移愤于袁、吴二人,袁宝儿、吴绛仙此后再也没有机会侍奉炀帝。
  炀帝贪杯纵欲,常常醉游诸宫。有一次炀帝偶戏宫婢罗罗,罗罗畏惧萧妃,不敢亲近。炀帝摇头,用诗解嘲:
  个人无赖是横波,黛染隆颅簇小蛾。
  幸得留侬伴成梦,不留侬住意如何。
  炀帝自从驾幸广陵以后,宫中便多仿效吴言,因此炀帝的嘲讽诗中,有侬侬之语。
  《大业拾遗记》还记载有炀帝临幸月观和文选楼的风流事。炀帝夜幸月观,当时,烟雾蒙蒙,月色清朗。炀帝与爱妃萧氏温情婉婉以后,相拥而起,临前轩静坐,看窗外景致。其时茧栊不开,左右宫婢近侍方寝。炀帝倚在萧妃的肩上,小声说着东京旧事。恰有小黄门映着蔷薇丛调戏宫婢衣带,玩弄蔷薇骨结,笑声吃吃不止。炀帝望见腰肢纤弱,以为是宝儿有私,便身披单衣,前往观看,原来是宫婢雅?。
  回入寝殿后,萧妃诮笑不止。炀帝对萧妃说:"当年跟你私幸时,正是今天这种情态,还记得那首杂忆诗吗,我常念给你听的?"萧妃见问,眨眨眼,便应声念道:
  忆睡时。待来刚不来。卸妆仍索伴。解佩更相催。博山思结梦。沈水未成灰。
  忆起时。投签初报晓。被惹香黛残。枕隐金钗袅。笑动上林中。除却司晨鸟。
  炀帝听后,嗟叹良久,说:"时间真快,想来已经是好几年了!"
  萧妃不愧为炀帝宠妃,几年前的往事,诗词还记忆犹新,难怪自命不凡的炀帝对她眷恋不已。萧妃听炀帝感叹,乘机小心说道:"听说外边盗贼蜂起,希望陛下留意。"炀帝不在意地说:"我这一切家事都托付给杨素了,人生能有几何?即使有大变,顶多不过做一个亡国的长城公,你不要谈国事了!"
  文选楼即昭明文选楼,炀帝常常涉足这里。炀帝每次到文选楼,车驾未到,先命宫娥数千,升楼迎侍。当时的盛况有如许记载:微风从东边阵阵吹来,宫娥美女的衣服被风吹起,露出肩膀。皇帝看到这些,更加色迷迷的,便下令建造迷楼,选择天下的美女充实其中,让美女们穿着轻罗单裳,倚着朱栏眺望,飘若仙子。又在迷楼四角烧上名香,烟气迷蒙,像朝雾不散,称为神仙仙境。楼上张四宝帐,每顶宝帐各取异名。一叫夜酣香,一叫散春愁,一叫醉忘归,一叫延秋月。各房各帐处妆奁寝衣被帐等形状色泽各异。炀帝自达广陵,殿御女也一同带到广陵。炀帝命建月观行宫。此后,绛仙等留居行宫,不得亲侍寝殿。一郎将自瓜州宣事回宫以后,进献一器合欢水果。炀帝大喜,命小黄门带一只合欢果驰骑行宫,赐赏吴绛仙。绛仙展开一看,合欢果经长途跋涉,已经解散。绛仙便附上红笺小简,赋诗一首献给炀帝:
  驿骑传只果,君王宠念深。
  宁知辞帝里,无复合欢心。
  炀帝看诗以后心中不高兴,对黄门说:"绛仙怎么有这么深的怨气?"黄门大惧,跪拜着说:"因为马跑得快,马上很震动,到月观后,合欢果散开了,没连在一起。"炀帝深情款款地说:"绛仙不仅长得漂亮,诗还写得很好,不比左贵嫔差!"
  炀帝广施恩爱,得幸宫女们感戴不已。炀帝临死还得一宫女护卫,怒骂叛逆,真可谓红颜知己,这位宫女就是朱贵儿。《烟花记》说:隋炀帝宠爱的朱贵儿,头插昆山间毛的玉拔,不用兰膏,鬓发很鲜润。《海山记》说,炀帝遇害时,中夜闻外切切有声。炀帝急忙起身,披戴衣冠,御内殿坐下未久,叛兵即至。近侍司马戡提刀向炀帝奔来。炀帝大喝,怒斥叛兵。当时,宠幸的宫女朱贵儿在炀帝身侧。炀帝斥住了叛兵,朱贵儿挺身大骂司马戡:"三天前,圣上怕你们侍卫受秋寒,吩咐宫人为你们做袍裤,还亲自临视宫人制作,造了几千件,两天就完工。前天已赐给你们,你不知道吗?你们还敢造反?"
  炀帝质问自己有什么罪?叛兵历数其罪:违弃宗庙;巡游不息;外勤征讨;内极奢淫;使丁壮尽于矢刃;女弱填于沟壑;四民丧业;盗贼蜂起;专任佞谀,饰非拒谏。说罢挥刀要杀。炀帝说:"天子有天子的死法,何必要动刀子?拿鸩酒来!"不许。炀帝自解练巾授校尉狐行达,缢杀之。炀帝缢杀,朱贵儿还大骂叛兵不止,也被乱兵所杀。
  宫闱秘史 第二部分 唐--此恨绵绵无绝期(1)
  长期以来,人们常常无法分清皇帝与宠妃之间究竟是爱情,还是对色的迷惑,抑或兼而有之。因为,自古以来,没有哪一个皇帝甘愿抛弃美女而去迷恋一个丑妇。那么,唐玄宗和杨贵妃之间呢?也是一种生生死死的爱情么?
  唐玄宗李隆基是个风情中人,他的一个最大的特点便是多情,或者说他是一个情种,一个风流种子。玄宗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的爱情,经过白居易《长恨歌》的诗词,成为千古传唱。大诗人笔下的《长恨歌》字字珠玑,自唐至今,感染和激动了无数代人。在此之后,历代撰写这段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的文学作品,如雨后春笋,不绝于书。
  六、武则天,谁是帝谁是后
  圣人之资
  贞观四年,曾做过隋朝资官令和唐初火井令而后隐居民间的星相家、四川成都人袁天纲,来到利州武都督家。武都督即武士?,并州文水人,贞观元年十二月被派往利州出任都督,职责主要是扫除前任都督义安郡王李孝常阴谋叛乱被诛以后的余党。袁天纲是星相家,极善看相。袁天纲先看都督夫人杨氏,说:"夫人骨法,必生贵子。"都督便把两个儿子元庆、元爽叫出来。袁天纲一看就说:"这两个孩子是保家的人,官可以到三品。"都督又把女儿,后为韩国夫人的武则天的姐姐叫出来。袁天纲说:"这孩子会大富大贵,但命硬,不利于其丈夫。"
  到这时,都督武士?、杨氏和袁天纲都有点迷惑,杨氏骨相上不是当生贵子么?怎么只是这些?想必还有什么。这个时候,乳母走出来了,怀抱着一个孩子,穿着男孩的衣服。袁天纲举目一看,心中一紧,忙说:"这孩子神色爽澈,不大好说,让他走走看。"乳母放下孩子,让他行步床前。袁天纲一看之下,不禁大惊,说:"这孩子龙眼凤颈,是贵人中的最贵之相。"再转身观看,更加惊诧说:"如果是女孩,不可窥测,会成为女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