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作者:向斯    更新:2021-12-04 05:56
  刘邦早有此意。但储君决定着国家未来的命运,大臣们不能不参与决策,更不会坐视不管。朝臣们对改立太子一致反对,认为刘盈立太子已经八年,名位早就确定,而且为人仁厚,宽怀待人,如果无罪坐废,而以个人的私宠另立如意,则必将大失人心,动摇根本。大臣反对的奏章纷呈沓来。刘邦宠爱戚夫人,无意改变废立的决心。太子的废立便在刘邦、戚夫人、如意和吕后、刘盈、朝臣之间相持,呈对峙状态。
  危急时刻,御史周昌挺身而出,力争保留刘盈太子的地位。周昌有些口吃,但在拥护太子的热潮中,在诸臣里面数他最卖力。刘邦怒气冲冲,故意当庭质问他,为什么不能改立太子?周昌结结巴巴,但还是完整表达出了他坚决反对改立太子。周昌口吃结巴,十分滑稽,一番严肃的争辩被这可笑的气氛冲淡,怒气冲冲的刘邦不禁笑了起来。这场争论不欢而散。躲在厢房偷惠帝刘盈听的吕后捏了一把汗,事后召来周昌,拜谢说:"如果不是你的力争,太子几乎被废去了,感谢先生的直言。"
  改立太子的决心刘邦很坚定,加上宠妃戚夫人的眼泪,刘邦的这个决心似乎不可动摇。仅靠大臣能力挽狂澜吗?吕后不敢相信。吕后惶惶终日。这时,有谋士献计,说留侯张良擅长计谋,这件事何不去请教他?吕后茅塞顿开,当即密遣她的哥哥建成侯吕释之到留侯府请教张良。
  倾向于保持太子地位的张良想出了一条妙计:皇上打天下时,有四位高士为躲避战乱隐居商山。这四人德高望重,名闻遐迩,时人称为商山四皓。皇上得天下后,曾郑重请他们下山,他们嫌皇上爱骂儒生,没有答应,不愿意出山做皇上的臣子。如果太子能谦卑礼敬,恭请四人出山,到太子府中作太子宾客,一旦皇上知道,他不能请到的商山四皓愿意追随太子,必然有助于太子的声望,皇上也就会放弃废除太子。
  太子自是言听计从,修书一封,情真意切,派谋士带厚礼前去商山,叩请四皓。四皓深为感动,欣然接受,到太子府中作起了太子宾客。吕后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宫闱秘史 第一部分 汉--香艳与荒诞之间(10)
  吕后的手腕
  刘邦即皇帝位的第十年,代相陈豨造反,刘邦统兵讨伐,平息了叛乱。吕后在京师长安随后设计逮捕了淮阴侯韩信,并未加审讯,极其果断地将韩信杀于未央宫。统兵百万、富于谋略和机变的韩信临死时怎么也不相信自己英名一世,竟葬送于一个妇人之手,实在是天意使然!不甘心的韩信最终还是在吕后的冷笑中命归西天。
  陈豨、韩信覆灭后,另一创建大汉的大功臣督于山东定陶的彭越惶惶终日。彭越的大将扈辄劝彭越干脆起兵造反。彭越犹豫不决。刘邦得讯,立即派兵围剿,活捉了彭越,将降他为庶人,充军四川。充军途中,彭越刚好遇上了从长安东来的吕雉皇后。彭越伤心落泪地请求吕皇后,虽然不敢奢望求皇上赦免无罪,但请吕后代为求情,望不要发配遥远荒僻的四川,看能否改旨发配老家山东昌邑。吕后听完以后,一口答应。彭越喜出望外,感激涕零。吕后便自作主张,带着配犯彭越一起回到洛阳。
  吕后见到了刘邦,对刘邦说:"在路上遇见了彭越,就把他带回来了。"刘邦觉得奇怪,但也没有责怪的意思,而是急于想听自己这位政治手腕高明、果断勇略的妻子有什么高见。吕后告诉刘邦,彭越劳苦功高,为创建大汉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以他的才能和功绩在全国极富号召力。如果将他充军到遥远的四川,那么必定鞭长莫及,无法控制他,而四方心怀怨恨和怀有野心的人便必定追附,一同谋反。四川是天府之地,富甲一方,一旦彭越在那里形成势力,起而造反,岂不是自遗祸患吗?
  刘邦茅塞顿开,恍然大悟。幸亏精明过人的妻子想到了这些,带回了彭越。刘邦感激地望着吕后,问她该如何处理,是不是改旨将彭越发配山东昌邑,以好就近控制?吕后摇头。吕后恨死了山东人,哪怕是封地山东的王侯也会令她十分讨厌。吕后见刘邦问计于自己,便做了一个姿式,就是干干脆脆,将彭越杀掉,以绝后患。刘邦明白了以后,这才由衷佩服,反而觉得自己远不如这个女人,这个女人是如此的不动声色,杀人不眨眼睛,而自己倒反而有点妇人之仁。刘邦同意以后,吕后便吩咐随从,让人立即告发彭越再度谋反。彭越被糊里糊涂地推出斩首,彭越三族也珠杀干净。
  母以子贵
  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淮南王英布造反。正在生病的刘邦想让太子刘盈领兵平叛。刘盈从来没有打过仗,一直生长在歌舞升平的皇宫,如何能对付久经沙场,曾是项羽手下勇将的英布?
  仁厚的太子无法担此重任,又不能完全推让,否则盛怒之下的刘邦会借机会废了太子。面对这种困境,已是太子宾客的四皓之一东园公献计,召吕后的哥哥吕释之,让吕释之去见吕后,由吕后婉转说动刘邦,说太子独自带兵,领导的都是刘邦当年手下的老将,对付的又是老谋深算的英布,众将恐怕难以心服,又何能一举平叛?英布得知后会更加猖狂,大举西进。皇上虽然有病在身,但是否随军筹划护持,诸将自会听令。皇上要受点苦,为了妻儿和社稷,皇上就苦一点吧。
  东园公这一用计的本旨是太子独自领兵成功了不会增加秩位,失败了恐怕会动摇太子之位,因此,不如善为处置,不必冒险。吕后听了吕释之的说法,觉得很有道理,就借一个机会说动刘邦。身上有病的刘邦心里当然不乐意,想不到这般年纪了又有病在身还指望不上早已成年的太子,实在太也说不过去了!刘邦愤然地说:"哼,什么太子,知道这小子没什么用,不能担当重任,还得老子亲自挂帅!"
  刘邦命太子留守长安,亲自领兵征讨英布。第二年,英布叛乱被彻底平复,刘邦回到长安。余怒未消的刘邦又重提废除太子。朝廷大臣依旧坚决反对,但显然没有什么用。恰遇朝廷举行大规模的庆功宴会。踌躇满志的刘邦和群臣欢宴共饮,庆贺胜利。刘邦不经意地发现,在太子刘盈身后,怎么跟着四个须发全白的老人?刘邦召来太子一行,发现四位老人精神矍铄,须眉皓白,宽衣博带,一望可知是四位饱学之士。刘邦询问四人是谁。四皓自报姓名。刘邦大惊,这不是自己请不来的那四位商山四皓吗?刘邦惊问:"我以前请你们,你们躲避我,如今怎么却追随我的儿子?"
  商山四皓四皓恭敬地回答说:"皇上征伐四海,令天下臣服,四海归心。但是,皇上一直轻慢儒生,动不动就骂人,我等义不受辱,当然只能逃避皇上。太子恭敬仁孝,宽以待人,礼贤儒生,遐迩闻名,天下豪杰之士都愿意为太子所用,所以,我等自愿追随太子。"
  大宴结束以后,四皓簇拥着太子从容不迫地离去。刘邦看见威望极高的商山四皓陪同太子离去,对戚夫人无奈地说:"我一直想废了太子,但是,如今太子有这四个高士辅佐,名望日隆,羽翼已成,恐怕更难动摇了!我百年以后,吕后就是你的主人!"太子刘盈就这样保住了太子的地位,从而决定了日后的结局,吕后的地位也得到了巩固。
  安置美人
  戚夫人伤心落泪,悲痛不已。戚夫人享受着刘邦的温情恩爱,同时又十分恐惧地想象着未来。刘邦的身体已经一日不似一日,刘邦去世以后,太子刘盈即位,吕后当权,那时该怎么办?吕后的狠辣朝野尽知,她会怎样对待自己?
  戚夫人虽然伤心,但觉得自己一次也没有冲撞吕后,吕后不至于到时候太绝情。刘邦宠爱自己,那不是自己的过失,刘邦要喜欢谁,那是谁也强迫不了的。要说改立太子,也是出于害怕才这样考虑的,而且是刘邦的主意,最后不也是没再提起?太子刘盈不还是依旧是太子?吕后想必会手下留情。
  戚夫人心里没有谱,站在殿中,只顾低头垂泪。怜香惜玉的刘邦看着这一幕,不免触动了他那颗当年豪气冲天如今却十分脆弱的英雄心。英雄爱惜美人,可如今,英雄老矣,不仅不能保护心爱的美人,还连自己都朝不保夕,不知道哪一天离世!刘邦抚摸着戚夫人。戚夫人颤栗着,像只受伤的小狗。等平静了一点,刘邦轻柔地说:"小美人,起来吧,咱们先前都是楚人,来,跳一支楚舞,我来陪你唱支楚歌。"
  戚夫人听着这些,泪水又涌出了眼眶。戚夫人站了起来,任凭泪水在秀美的脸上流淌。戚夫人能歌善舞,尤其是楚舞,跳得惊天地、泣鬼神。戚夫人屏声静气,展开宽大的衣袖,扭动腰肢,跳起了迷人的楚舞。脸上挂着泪水、鬓发斑白的刘邦一边欣赏着楚舞,一边踏着节拍,唱出了一首抒发心中积怨的楚歌。
  刘邦浑厚苍凉的歌声在殿堂中萦回。歌声消失了,舞影也停歇,戚夫人像一片秋叶一样的瘫软了下去,哭得像个泪人似的,泣不成声。刘邦抱起了戚夫人,走向内室。从这以后,刘邦再也没有提起废立太子之事。
  戚夫人的悲伤当然令刘邦寝食难安。刘邦从一介平民到君临天下,自然知道他死以后戚夫人将面临的是何等的险局。吕后的心狠手辣刘邦是深知的,太子刘盈太过仁弱,戚夫人和爱子如意如何是吕后的对手?
  刘邦器重的心腹大臣赵尧几次都见皇上刘邦愁眉不展,闷闷不乐,便猜到了一二,知道了时日不多的皇上正在为什么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