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逸”史 分节阅读 50
作者:而山    更新:2021-12-04 05:30
  是福建省在中国沿海省份中较靠南,不是清王朝的战略要地,兵力相对薄弱,福州府是福建省的首府,如能攻下福州府,对于清王朝来说具有重大的政治震撼意义;而且福州府靠近大海,有闽江从中穿过,海军可以溯江而上参与战斗。此一作战计划不可谓考虑不周详。
  古斯特少将也没有怎么反对,只是提出最好是建立一个补给站后,再行进攻。但参谋部的人强烈反对,认为如果要建立补给站,那势必要先进攻另一点,这就完全暴露了远征军的进攻方向,失去出其不意的效果了。而且在福州附近根本就没有合适的地方可以建大型补给站。澎湖列岛倒是可以建补给站,可它离福州太远,意义并不大。梅特叶上将考虑良久,决定还是采纳参谋部的意见,试探性地进攻福州。
  满清政府接到英国、法国、美国、西班牙、奥地利五国公使递交的抗议书和最后通牒后,并没有太多地放在心上,只是死了“借师助剿”这条心。但清王朝的兵部还是下文各沿海主要港口炮台,要求他们作好战争警戒;另还下文广州,上海及其它对外通商口岸外国人主要聚集的地方,清兵要严防警戒外国人的活动。
  1853年4月初,清政府兵部接到情报,一支法国的大型舰队驶入中国海,此事震惊了满清朝野。慌了手脚的满清咸丰皇帝及一干文武大臣,这才想起去年五国公使发出的抗议书及最后通牒令,他们想马上派人通知五国驻华公使重启谈判,什么条件都可以再商量,合适的人选只能是奕诉亲王。于是乎,咸丰皇帝下旨召回奕诉,任命其为对外事务钦差大臣,全权处理一切有关外交事宜。
  等奕诉亲王惶恐地接旨谢主龙恩后,马不停蹄地赶往上海时,五国公使早已撤出上海。在上海的外国人都已集中居住,并被告之限期撤离中国,不然后果自负。奕诉亲王知道大势晚矣!大战在即!他并没有下令为难这些外国公民,他知道不管战打得怎么样,最后还是要谈判的,只为一时之快,到头来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公元1853年5月4日,西落的太阳依依不舍地向西山沉下,满天的霞光映红了大地,一支由八艘军舰组成的小型编队,突然开进马江,不等岸上的清军发出任何警告,震耳欲聋的炮声响辙大地,暴雨般的炮弹落在马尾炮台的平台上,第二次鸦片战争正式爆发。
  马尾炮台,是闽江口上的咽喉,保卫福州府的要塞。因由此入海的“马江”又名为“马尾”而得名。它位于福建福州东南,是闽江下游海军天然良港。马尾港是一河港,四周群山环抱,港阔水深,可泊巨舰。从闽江口至马江,距离30余公里,沿岸形势险峻,炮台林立。它早在明朝中期时为了抵御倭寇的骚扰时就已建成。嘉靖末年,戚继光率部在闽安垒石构筑松门、东高、乌猪、高山四座城寨,屡退倭寇。
  在清朝康熙年间为了对付台湾郑氏家族的海军进犯,又在闽安筑水门炮台,在南般筑北岸炮台,在闽江对岸的象屿筑南岸炮台,同时用花岗石夯土建成闽安镇城。北岸炮台又称南般炮台、亭江炮台、闽安炮台,在高约20米的小山上设有一座半地穴式主炮台,直径达18米。西面沿江另有五座炮台连座。北岸炮台与南岸炮台呼应扼守闽江,可谓一夫当关啊!康熙末年,在闽安镇城的外围又建筑了崇新、登高、员山3座城寨,每座占地约6-7亩,后来又建田螺湾水寨、水门道炮台、鹦哥寨,拱卫闽安城。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满清王朝吸取失败的惨痛教训,采购一批岸防炮,主要为了加强沿海各主要港口的防御,这其中就包括马尾炮台。马尾炮台主炮现在有五门,副炮有五十多门,还有两营绿营共二千多清兵在山下的寨营把守,配备有部分火器。马尾炮台可以说固若金汤。
  遭到突然袭击的清军马尾炮台,燃起熊熊大火,烧遍了大半个山坡,一些炮位掩体被掀翻了天,但损失并不大,必竟他们接到兵部命令后,一直处于战争戒备状态。马尾清军立即发起反击,炮台的清军指挥官是唐耀坤总兵,四十来岁,中等身材,作战勇敢,指挥镇定,是清兵少数几个从基层一步一个脚印爬上来的将领之一。
  马江河道相对于船只来说是很宽阔的,但对于在空中飞行的炮弹来说,就显得窄了。马尾炮台清军的第一次还击,击中一艘法军小型军舰“莱斯特”号,船上燃起熊熊大火,法国水兵们忙于灭火,但不时的爆炸声和一些漫无目的被炸飞的小物体,不时地击中船上的人员,使他们不是血流满脸,就是瘫倒在地。“看来这艘军舰是保不住了。”‘莱斯特’号舰长收到上司弃舰的命令,他只好可惜地命令舰上所有人员各自弃舰逃生。
  负责这次进攻的法军小型舰队编队的指挥官是亚维利亚少将,首次进攻就损失一艘军舰,这令他老羞成怒。他命令舰队由“人”字型编队改成“一”字型编队,全体舰只靠近南岸,实施重点攻击。集中火力的法军舰只,果然收到成效。几座小型掩护炮台被炸飞了天,三十多名清军炮手死的死,伤的伤,惨不忍睹。
  清军的还击毫不势弱,从马江两岸飞来的炮弹雨点般地射向法海军舰只。可惜,法国海军的舰艇移动迅速,亚维利亚少将明显的是一个身经百战,经验老道的指挥官,早在法海军发射过这一轮齐射后,就命令转舵移动舰身,变化编队的位置。清军的炮弹除了溅起一柱比一柱高的水柱外,就是炸死一漂又一漂的鱼。
  清军马尾炮台指挥官唐耀坤通过西洋单孔望远镜,观察着战局的变化。和煦的东海海风吹得一干站在炮台制高点了望台上的清军指挥官员的军服“沙沙”作响,定若神针的唐耀坤总兵,面无表情,极端严肃。旁边站着的传令兵很紧张,空中呼啸的炮弹与空气极速摩擦发出来的尖叫声,更是增添了这种紧张。
  “传令所有炮台集中攻击敌舰舰队中部,采取误差射击。”唐耀坤总兵边观察边命令,连头都没有回,依然通过单孔望远镜死死地盯着法海军编队的位置变化。
  传令兵接到命令后,倒没有了先初的紧张,必尽强将手下无弱兵,他麻利地把唐耀坤总兵的命令传递到指挥所作战军机处,作战军机处又通过最高处的旗塔,由旗兵用旗语把指挥官的命令传达到各位置的炮台,炮台由信号兵接收命令,并报告给长官执行命令。而对于河对岸较远的炮台,作战军机处只能通过烽火台用烟雾的形式传递消息了。
  唐耀坤总兵随机应变采取的这种“剔头去尾”集中火力打击中部的作战方法,也使法海军进攻编队吃尽了苦头,并不是说清军炮击的命中率提高了,而是法海军某一艘军舰中弹率提高了。试想那一艘军舰能避开接二连三密集式地的炮击?
  天已渐黑,双方交战将近一个时辰,亚维利亚少将知道今天是讨不了好的了,只好败兴地退出马江河道,准备明天再战。
  第六十三章 马尾炮战
  今天马尾炮台之战,清军福州水师并未出来参战,早已躲藏起来了。他们那“小帆船”似的军舰那是法国海军铁甲舰的对手?给别人塞牙缝都嫌不够。他们也只有抓抓海盗,或是撞撞民船的本事。
  看见法海军编队渐渐离去,清马尾炮台总兵——唐耀坤才把举得单孔望远镜早已麻木的双手放下,表情依然严肃,他知道这只是法海军的试探火力,还有更大的考验在后头呢!他没有歇息,马上命令各炮台修补加固,储存好弹药,并派出更多的信号兵加强示警力量。他是担心法海军的夜袭啊!
  率领法海军小型编队参与马尾之战损失一艘,重创一艘的亚维利亚少将,正坐在自己的指挥室里写着《作战经过报告》、《清国马尾炮台军力评估报告》及自己的《检讨责任报告》。如此战绩,受梅特叶上将训斥是肯定的了,只有把清马尾炮台的火力强度及火力分布报告写好,才可能多少抵消一点自己的失误。本来梅特叶上将吩咐他不要恋战,适可而止,试探进攻,探明马尾炮台火力公布,迅速离开。可亚维利亚少将居于对东方黄种人习惯性的藐视,还是把自己的高傲连同炮弹射了出去。
  无边无际的大海,到了夜里也变得很小了,小到就好像在眼前,除了海浪声,仍在一成不变地喧叫,留给人们的只是空洞和厚厚的黑。梅特叶上将静静地站在船甲板上,不知是在遥望深邃的星空,还是前面无影的大地?船身随着波浪在晃动,他的心思也在晃动:“拿破仑皇帝说过:中国是只睡狮,不知什么时候会醒来。不会正好让我碰上了吧!”此次东征他一直都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梅特叶上将还没有能挥去这一闪即逝的念头,有参谋报告:“报告上将,亚维利亚少将所率的小型试探编队回来了。”
  “情况怎么样?”梅特叶上将纹丝不动,深蓝的眼睛微微闭上,显然是在认真听取汇报。
  “略有损失,‘莱斯特’号被击沉,‘茵斯特’号遭重创,伤亡二十五人。”参谋一丝不苟的回答。
  “无能!”梅特叶上将转身返回作战室,参谋随后送上亚维利亚少将书写的三份报告,他仅抽出《清国马尾炮台军力估报告》仔细阅读,并吩咐参谋把古斯特少将叫过来。
  梅特叶上将把《清国马尾炮台军力评估报告》递给古斯特少将,古斯特看完后,又仔细看了一下远征军参谋作战部粗略模拟的马尾炮台阵地地形图。然后对梅特叶上将说:“拿下马尾炮台,必有一定的损失,可能得不偿失。马尾港是一个天然良港,四面群山环抱,出入口小,置于两岸的火炮完全可以封锁住出入口,而且此处又不宜陆兵登陆作战。”
  梅特叶上将不住点头,这些就是古斯特少将不说,他也明白。他有更深层的理解,是从国家的工业基础上去想的:“马尾炮台能击中法国海军舰只的岸防炮都是从西欧购买,其弹药也同样来至于西欧,由此可以确定其弹药数量有限。加上法海军的突然袭击,清国就是其它炮台有弹药储量,也来不及运送到马尾炮台来的。而那些小炮台,不足为虑,射程不远不说,威力还小得可怜,打在铁甲舰上就像搔痒一样。”
  他想问古斯特少将的问题是:“打下马尾炮台后,可否派陆军登陆,深入腹地作战?”
  古斯特少将一愕:“没有补给站,如何深入腹地?”
  他疑惑地看着上将,接着再一次地提醒上将:“上将,攻打马尾炮台需要详细计划,作周全安排,不宜急功近利。”
  梅特叶上将不置可否地说:“我再想想。”然后让古斯特少将下去了。
  第二天拂晓,梅特叶上将命令法远征军第二舰队司令朗佛士少将组建陆海混合编队,并伙同昨天亚维利亚少将率领的试探分队一起大小舰十五艘共同进攻清马尾炮台。已知悉清马尾炮台火力分布的朗佛士少将,昨天夜里接受任务后,就与作战参谋一道制定出了详细的进攻计划。根据梅特叶上将估算敌军弹药不多的分析,决定先由航速较快的小型舰艇利用其灵活、机动的特点快速移动,吸引敌军的火力。而己方的大型军舰集中火力由外到内,由东到西地逐个摧毁岸上清军的固定炮台。
  清军炮台守军还在睡梦中,突然被一声声刺耳的号角声惊醒,那是了望台信号兵示警的号角声。没等清炮兵各就各位,曳着炮火花的法海军军舰炮弹已呼啸而来,把还是朦朦亮的天空照得跟白昼一般,煞是好看。但那曳着的炮火花却是罗刹搜魂的鬼符,那巨大的爆炸声却是阎王催命的咒语。还没有清醒过来的清炮兵漫无目的地糊乱炮射,根本没有一点效果。倒是自己这一方,有几个最前沿的小型炮台被威力巨大的法海军舰炮给轰翻了。
  法几艘小型的炮舰在灵活地穿梭,却未见其开炮。每当它们非常接近一些炮位时,都引起这些炮位清军的慌乱。清马尾炮台指挥官唐耀坤总兵注意到法国海军这一新的战术变化,知道那些灵活游走的小型法国舰艇只是在吸引己方的注意力,消耗掉己方的弹药。他马上命令:“靠近河岸的炮位适当炮击吓住它们,其余的炮台不必理会,集中精力对付停靠远处的法海军大型舰艇即可。”
  本是满天的炮火,突然停顿下来,仅是零星的几声炮响还在宣示:战争还在进行中。法海军舰队指挥官朗佛士少将意识到清军已识破了己方的计策,只是有点意外:“能如此快就看穿对方的策略,并迅速想出对策的人,可不是一般的人啊!”
  “遇上对手了!”朗佛士少将决定跟对方硬碰硬,“没有计策就是最好的计策。”现在朗佛士所采起的战术无疑是最有效的,步步逼近的法海军舰艇,使马尾炮台的清军压力倍增,只能与之进行对射,使其不敢过于接近自己。
  战争进行到此种地步,纯粹变成了消耗战。结果法国海军一艘小型炮舰‘纹斯特’号被击沉,一艘大型舰艇‘赛邦’号被击中,引发底舱的大火,被迫退出战场。而清马尾炮台五十多个小型炮位被法海军打得仅剩二十三个;七座西洋远程岸防炮,倒是还在,但所余弹药不多了。如法海军再发起一次攻击,可能那七座远程火炮将会无弹可射,成为张着血盆大口的“花瓶”。
  恰如所料,法国人仅是调整一下部署,再次强悍地发起进攻。
  看着法海军不断吐出的炮弹,依然密集,唐耀坤总兵无力地放下手中的单孔望远镜。“自己这方已不能放肆地发射炮弹了,稀稀拉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