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7章 隐忧
作者:一寸相思    更新:2021-11-30 03:21
  夏国天佑十二年九月,高祖皇帝刘翯下诏立德妃吴氏为皇后,并过继原贤妃梁氏所出之皇九子英王刘玖给德妃为子嗣。德妃出身越国皇族,入宫后曾育有七皇子,不幸早夭,其后再无所出。
  此诏一出,朝中各党派议论纷纷,不过反对的声音极少。大多数人都认为皇帝此举首要目的是为了与越国修好,争取与越国联姻,另外就是平衡*和胜王党之争。后位不能虚悬,太子生母张皇后过世,如果立胜王生母鲁贵妃为后,太子之位难保。如今立了朝中无人,却是越国皇族出身的德妃为后,明眼人都看得出这位新皇后不过是个摆设。
  按照夏国礼制,只有在皇帝别无子嗣的情况下才能立他国女子所生之子为太子,所以就算德妃再生皇子,以德妃的身份背景也无法动摇当今太子刘玕的地位,*当然没有异议。
  而鲁贵妃自张皇后去世后使尽手段也没有爬上后位,她明白都是圣意难违,她不可操之过急。鲁贵妃知道德妃在夏国朝廷内外没有势力,自丧子后清心寡欲一直很低调,现在不过是赶鸭子上架,为了联姻越国应个景,倘若联姻不成说不定就会被加个罪名废到冷宫。所以胜王党对于此事也没有异议,姑且忍一时之气。
  对于皇帝让一向不成器的英王去越国求亲,*和胜王党竟出奇一致的表示赞同。从立后的事情上两党都看出来皇帝是为了平衡,那么选两党之外的英王去越国就很容易理解了。既然圣意已决,两党的人与其触怒龙颜,不如力争拉拢英王更实际一些。
  其实没有越国这档子事情,*和胜王党也都不会放过英王。
  *渗透了许多人到英王府试图左右英王的思想,胜王党不择手段软硬兼施想把英王逼上梁山。但是英王至今都没有明确表态靠拢哪一派,眼看着就奉旨去越国了,两派的人不可能无动于衷。
  胜王自从游湖救了英王并将行刺之事栽赃给太子,原以为英王能迅速靠过来,结果等了几天英王那边一直没有动静。胜王在*那里的眼线却调查出英王侍读李溪很有可能是*的人,也许是李溪在从中作梗。
  谋士蒋惠进言,不如先派杀手除去李溪,反正李溪没有官职品级,死了也不会有人认真追究。
  可是没想到,派去刺杀李溪的刺客却横死街头,仵作验尸后发现此人全身上下只有咽喉处一道伤,死前并无打斗痕迹,像是一招毙命,凶器就是丢在一旁的原本属于刺客的利刃。
  胜王和蒋惠得知此事不禁倒吸一口冷气。
  这个刺客是胜王重金从江湖上最有名的刺客集团天涯海阁聘来的一流高手,此人曾经一夜之间屠灭一个帮派连杀三百多人并成功逃走,杀人衣不沾血,技巧一流,天下武功排名前二十的高手里有三个都命丧此人之手,武功不可谓不高。原本杀李溪这样一个文弱书生是用不到这样的高手的,但是说来凑巧天涯海阁在南方接了个大买卖一时抽不出人手,恰好此人在雍都附近,阁主就命此人顺便做了这票,没想到这样一个一流高手竟然稀里糊涂死在这件事上。对于天涯海阁来说这是奇耻大辱,就算胜王不追究,他们也会主动调查,看看到底是谁有如此能耐。
  胜王怀疑是*那边有高人暗中保护李溪,蒋惠则认为是天涯海阁的人办事不力,派来的人徒有虚名,事情没有办成要么退钱要么再派高手来办。总之李溪看上去是个关键人物,甚至有可能是个深藏不露的高手。李溪如果留在英王身边为太子办事,恐怕会对胜王大大不利,夜长梦多,倘若日后英王求娶越国公主成功实力大增,变数就更多了。
  所以胜王决定李溪此人留不得,而且假使英王投靠*,就连英王也一并除去。英王此去越国,路途遥远,他们有的是机会下手。
  太子让窦公公对李溪恩威并施,诱之以利,胁之以性命家眷,并且叮嘱倘若英王求亲成功,李溪一定要千方百计将英王拉拢到*这一派。当然如果求亲不成,英王和李溪恐怕短时间内很难返回越国,也就与两派相争干系不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