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作者:纪臻    更新:2021-11-25 13:18
  可它却可以驱使人们,乃至于动用大批智士勇夫为之浴血奋战,这究竟是为了什么?他感到有些茫然。
  当他正沉浸在这杂乱的说不清道不明的思绪中时,贾剥皮、黑鹰、猩猩扶着神父已来到他的身边。
  神父满脸乌黑,手上烙起了豆大的小泡,衣服飘着焦燥味。
  雪狼一见神父这般模样,知道他是被蒙古包的那团火光烧伤,关切地问道:“伤着哪儿?”
  神父心里一热:“不碍事,只伤着皮肉。”
  “里面的情况是怎么回事?”雪狼问。
  贾剥皮把在蒙古包里的情况叙述了一遍。
  雪狼对蒙古包内的那两个身材不高的皮肤白皙的保镖很敏感。他在详细询问了有关细节之后,果断地说:“应当立即离开这儿,不然会遭到日本飞机的轰炸!”
  胡彪手中的缰绳剧烈颤动,高大健壮的棕红色头马,不停地扬起前蹄左窜右跳。马群开始骚动,有十余匹马围着头马打着旋旋。密集的黑麻麻的马群逐渐松散、变稀,向四处跑散。
  “快上马!”胡彪眼见马群离散,他拼命地抓住头马的缰绳大声叫道。
  雪狼见状,大手一挥:“上马!”
  于是朱仁堂和三十余名特别部队蜂拥着朝马群奔去。
  未套缰绳的马匹开始奔跑。草地上尘土飞扬,群马在逃窜,在狂奔,在嘶鸣。
  胡彪紧紧抓住马鬃,头马便无可奈何地在原地打转。
  奔逃的马匹不得不围住头马跳跃躲闪。
  特别部队们追逐着零散的马匹,有的被马从背上甩下来,然而他们又艰难地跃上马背,紧揪着马鬃。
  在草地上散乱地一阵狂奔之后,逐渐地向头马奔去。
  当这群马在天际边的草地上逐渐消失时,他们便汇聚成一支长长的马队,向西奔去……
  次日上午,数十架日军的飞机在草原上低空盘旋,然而他们却未能咬住这支神奇队伍的尾巴。当草原上数十群马被日军的飞机炸得血肉横飞时,雪狼已带着特别部队骑马钻进了黄河岸边的峡谷……
  三十九 放鹰 猎鹰 兵匪与鹰
  三十九放鹰猎鹰兵匪与鹰
  重庆国民党高级军事会议结束后,蒋介石身穿将服迈着稳健的步伐,沿着铺着红色地毯的楼梯走下楼来,向跟在他身后的李宗仁、白崇禧、傅作义,胡宗南挥了挥手,钻进停在花坛边的一辆黑色高级轿车。小轿车向前行进几米,又向后倒了一下,迅捷离开了重庆国防部这不太宽敞,四周开满了鲜花的庭院,沿一条洁净的林荫道向他的官邸驶去。
  小轿车嘎地一声停在一幢别墅的院内,宋美龄立即走上前来,扶着他走进一间宽大的休息厅。蒋介石解开胸前的风纪扣,仰躺在一张漆得发亮的逍遥椅上。宋美龄坐在他的对面。未等宋美龄开口,蒋介石把椅子旋转了半圈对宋美龄说:
  “那些被我任命的少将、中将不太听我的招呼。今天上午,在国防部召开的军事会议上,我反复说了,对日本的进攻,我们应当作些准备,但目前我们不能盲动,主要是消除内乱。毛泽东、周恩来要同我蒋介石分庭抗礼,这个问题不解决,怎么能抗战?可他们不听,似乎认为我蒋介石不想抗战。我是一国之主,我怎么能容忍日本人打到中国来?”蒋介石一说到这儿,生气地站起来,把手背在身后,在屋里走来走去。
  宋美龄不想插话,在这气头上,她一说话,蒋介石必然要说她干预国政。她坐在那儿,显得温文尔雅。
  蒋介石停住脚步,转过身来,生气地对宋美龄说:“大龄,我蒋介石算是看穿了有些人。我给他钱给他那么高的职位,还不听我的招呼。我这次就要调川军到华中,以证明我蒋介石是可以调动部队指挥全军的。”说完他又坐到躺椅上。
  宋美龄想打破这紧张的氛围,她对蒋介石说道:“今天上午,孙夫人来过了,她说北京、上海、天津各界对抗战的呼声很高,要你尽快作出抗日的决策。”
  “决策,决策,决策个屁!说得简单,国内不统一,我蒋介石一个人就把日本人赶走了。”他撑起身来,用指头猛叩着茶几。
  秘书进来了,站在蒋介石面前。
  “委座,请用餐。”
  蒋介石把手一挥:“今天中午的饭,我不吃了。我就坐在这儿休息一下。”
  宋美龄见蒋介石不愿进餐,便在那儿坐着,她似乎想劝劝蒋介石。
  蒋介石见宋美龄仍在那儿坐着,便说道:“你们去吧。”
  宋美龄只好同秘书一道走了。
  大厅内,蒋介石独自一人坐在躺椅上,微闭着眼,头脑中便浮现出东北军参谋朱仁堂的身影。
  这个不开窍的朱仁堂参谋掌握着张府的一大批稀世珍宝。在国家混乱时期,他要把这些珍宝转移到重庆来,足见这人有些远见。如果转移成功,这将是他的一大笔财产,届时,他可以超过宋家、孔家、陈家财产的许多倍的优势博得他们的青睐。这关系着他的身价地位的小蚕计划是否已经实施?雪狼是否已经到达公主岭?从十四K基地抽调的三十名特工组成的特别部队是否已经去了?这些问题他至今没有得到禀报,情况很不清楚。他用指头算着时间,从雪狼在江陵接受他的旨意后到今天为止已整整二十一天了。如果这批特别部队进展顺利,已经进入华中地区,可至今未得到信息,会不会在东北境内被日军歼灭,或者是还没有出发?
  蒋介石一想到这儿,觉得他应当出面过问。可他转念一想,小蚕计划未经政务院同意,也未经国防部通过,连李宗仁、何应钦、宋庆龄也不知道,是他私下秘密签发的,如果闹出去,他岂不背上了窃宝的骂名!
  他坐了起来,在厅内来回踱步。
  午后三时,他挂通了通往十四K基地的电话。
  “是毛人凤吗?我是蒋中正。”
  正在广州国民党十四K基地的毛人凤接过听筒,猛然一征,蒋介石怎么把电话打到这里来了?在他木楞之际,蒋介石在电话中说道 :
  “毛人凤啊,你听出了我的声音吗?我是蒋中正。”
  毛人凤立即答话:“我听出来了,是您委座的声音。”他显得有些紧张。
  “近期,我的工作不是很忙,想打电话同你聊聊。”
  “谢谢委座,感谢你对我的关心。”
  “毛人凤啦,最近你们派人到东北去过吗?”蒋介石在电话中问。
  毛人凤觉得奇怪,蒋介石二十天前签发了一道指令,派三十名优秀特工组成的特别部队到公主岭,执行小蚕计划,而他怎么不清楚这事,亲自打电话来过问?毛人凤压低了声音,以显示这个问题的重大和机密:
  “委座,最近几天我们没有派人去东北,只在二十天前,按照委座的命令派了三十名去公主岭。”
  蒋介石想在电话中尽量回避这个问题,但他却又想了解一下小蚕计划的近况,他眨了眨眼,盯着大厅左侧的那幅偌大的中国版图,变化着语调装作他与小蚕计划全然无关的样儿说:“这我知道了。你们派去东北的人回来没有?”
  “没有,至今没有得到这部分人的情况。”毛人凤说。
  蒋介石明白了,十四K基地没有得到这方面的情况。要从毛人凤那儿了解到小蚕近况,这是不可能的。他转了一个圈儿卖着关子:“东北那边的情况令我担心,你派的那部分人出去,就是为着这方面的情况来的。但我仍然相信,我民国的大业必然昌盛。最近,美国在呼吁,国际舆论也在支持我们……”
  蒋介石在电话中连发了一通宏论,这使毛人凤感到有些厌烦,他在嗯嗯啊啊装模作样地洗耳恭听之后,放下电话,叼上雪茄烟,嘴角浮现出一丝轻蔑的笑意。
  蒋介石仍在他的休息厅内,仰躺在宽大的安乐椅上,闭目沉思……
  夜幕笼罩下的重庆城依然一片喧嚣。大街上,汽车在拥挤的、混乱的人群中走走停停,烦躁的喇叭声,时而短促地骤响,时而长时间地嘶鸣。街灯昏暗,字号门前的灯忽闪忽闪,枪声,在街头在巷尾疏疏落落地响起……
  重庆在惊恐之中。
  为防止日军的轰炸,国民党夜巡的飞机在重庆城上空盘旋、迂回。
  蒋介石两手叉腰,站在防弹的玻璃窗前,凝视着夜空。
  繁星闪烁的天幕下,有几架飞机,闪着红灯成一字形掠过他的楼房上空,发动机的巨大轰鸣,似乎使他的房间摇晃起来。
  “我就不相信,日本人会打到重庆来。”他埋怨重庆的警备司令,不该用飞机夜巡。他生气地坐下了。
  “你告诉警备司令部,不要那么惊慌失措,取消飞机在天上的巡逻。”
  蒋介石对站在他身边的秘书说。
  秘书走出房间。
  过了一会后,那位年轻的秘书进来,依然恭敬地站在他的身边。
  蒋介石两手放在乌黑发亮的扶手上,阴沉着脸,根本就不看他的秘书。
  “把山西阎锡山、陕西胡宗南、甘肃于学忠、新疆盛世才的电话给我接出来,我要和他俩直接通话。”蒋介石说。
  秘书站着,在蓝色夹簿里,迅速记下蒋介石的指令,出去了。
  一会儿,他厅内的电话铃响了。
  蒋介石抓过话筒。
  “喂,你是阎锡山?”
  听筒里传来一口浓重的山西口音:“阎司令去重庆开会还未回来。”
  “你是谁?”蒋介石问。
  “我是阎司令的副官梨少佐。”对方答。
  “我是蒋中正。”
  叫筒里即刻肃静,听不见声音。这阎锡山的副官梨少佐一听是蒋委员长的电话,立即紧张起来。显然有极其重要的情况,要不然他怎么会亲自打电话到太原来呢?于是他屏住呼吸,静听着蒋委员长的训示。
  “你听清楚了吗?”蒋介石见听筒里没有声音,问道。
  “请委座训示。”
  蒋介石顿了顿,提高了语调:“根据获得的情报,有一股日本特别部队,可能从山西境内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