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作者:唐世贵    更新:2021-11-24 01:20
  黄帝看着看着,不由得又热泪盈眶,他那头上被女娃割去的一撮头发,不知长起来多少次,又被剪去了多少回,可女娃拿去的那几根头发,是他永远不能遗忘的!此时,他把一直佩带在身边的磨得十分光滑的女娃送他的定情之物——玉佩投向了开始枯涸的大海,霎时间,那海水便掀起了一场风暴——四川内陆海就在那风暴中永远的干涸了!
  天乐缕缕,仙女飘飘齐舞。天香阵阵,鸾凤飞飞共翔。此时,天堂金碧辉煌的大门一闪现,身后留给子孙们的却是永不消失的英名,为此有诗赞曰:嫘祖功高日月德配黄帝,轩辕气壮山河御驾神龙。
  附录嫘祖与西陵国考
  第一章 嫘祖姓名探源
  嫘祖姓什么?据丁度《集韵》:“嫘,姓也。《史记·五帝纪》:”黄帝娶于西陵氏女,为正妃,是为嫘祖。‘“丁度认为嫘祖就姓嫘。然据文献,则姓嫘的只有嫘祖一人,而且,又据《辞源》注”西陵“为姓,”相传黄帝娶西陵氏女为妃,春秋时有大夫西陵高“,认为嫘祖姓西陵。另据嫘祖所在川北故里的民间传说,嫘祖姓王名风,她的母亲因梦彩凤入怀感而生嫘祖,故取名凤。唐代四川省江油县青莲乡(当时属漳明县)大诗人李白的老师赵蕤的《嫘祖圣地》唐碑也称她为”女中圣贤王凤,黄帝元妃嫘祖“。这就表明王凤之名,早在千余年的唐开元年间就已在嫘祖故里普遍流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山海经·海内经》两处作”黄帝娶雷祖“、”黄帝妻雷祖“,”雷祖“即”嫘祖“。《史记·五帝本纪》、《通鉴外纪》、《通鉴前编》、《集韵》、《云笈七签》诸书皆作”嫘祖“;《史记·索隐》、《南岳志》作”累祖“;《路史》作”嫘祖“。《集韵》注:”嫘,姓也“,”义同“雷。”《说文》古作“阴阳迫动生物者也”,“象回转之形”,“间有回转之意”,阴阳迫动回转,“所以回生万物者也”。可见作“雷祖”,有称颂嫘祖与黄帝结婚,象天地阴阳二气回转激荡而成雷,因之化生万物,繁衍子孙,成为中华人文初祖之意。“傫”,《康熙字典》注:同嫘。引《六书统》,注为“凭高众立貌。”作“傫祖”可能取其教民始蚕是超凡特立,卓尔出群的人之意。“累”,《汉语大词典》有四个意项:1、“姓也”;2、“萦也”,即缠绕之意;3、“缀得理也”,《说文》注:“合箸得其理,则有条不紊,是曰累。”相连缀得其条理,即理出头绪之意;4、“索”也。至于“祖”的词义,《康熙字典》解引《说文》:“始庙也。”《广韵》:“始也,上也,本也。”又“法也。”嫘祖之名应该是由“累”而得。累,“下部从丝;上部从田,”象回转之形“。蚕作茧就是吐丝回转缠绕而成,而缠丝也须回转缠绕。意即把萦绕的茧丝理出头绪来,并组成若干股索状的丝线,故称为”累“。又因她是女性,故给”累“加”女“旁音符而成”嫘“,或因是人名,加”亻“旁的意符成”“;也含有称她高出于众之意。而始创蚕丝事业,堪为后世效法者,可谓之为”祖“,故称她为”嫘祖“。”王凤“可能是嫘祖少小时的真实姓名,而”嫘祖“可能是成为黄帝正妃后,黄帝赐给她的名字;也可能是她养蚕治丝,泽被九州,受万民感戴而给她的尊号。
  第二章 西陵国溯源
  《史记》提到黄帝娶西陵氏之女嫘祖为妻,她发明了养蚕,为“嫘祖始蚕”。嫘祖是传说中的北方部落首领黄帝轩辕氏的元妃。她生了玄器,昌意二子。昌意娶蜀山氏女为妻,生高阳,继承天下,这就五帝中的‘颛顼帝’。
  据《隋书·礼仪志》记载,北周尊嫘祖“先蚕”(即始蚕之神)。《通鉴外纪》记载:“西陵氏之女嫘祖为帝之妃,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路史》则称:“伏羲化蚕,西陵氏之女嫘祖帝为妃,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路史》则称:“伏羲化蚕,西陵氏始养蚕,故《淮南蚕经》云‘西陵氏劝蚕稼,亲蚕始此’。”这种说法在宋元以后开始盛行。
  嫘祖和黄帝的另一位妃子‘嫫母’一起,帮助黄帝治理天下,嫘祖在和黄帝巡视天下时,病逝于途中,黄帝谥嫘祖为‘祖神’。
  《隋书·礼义志》在商代的甲骨文中,不仅有‘桑’、‘蚕’、‘丝’、‘帛’等字,而且从桑、从蚕、从丝的字多达105个,这充分说明在商代以前,已经有丝制品,自然有由绸帛制成的衣服。
  远古时代黄河流入四川内陆海,这在拙著之前已经叙述了,那么,西陵国都城及其领地应在黄河的下游,黄河入四川内陆海的三角地带,它的大致范围应该是岷江上游和黄河下游支流西陵河(今梓潼河——嘉陵江上游,即远古的“若水”)流域地区,即今天四川北部地区还包括四川与陕西、甘肃、青海接壤部分地区。因此,西陵国与蜀山国是两个不同的部落,而蜀山国(古代的“国”小到一个村寨,与今天的“国家”有不同的内涵)地处四川内陆海的西岸,居住地在岷江中、下游地区。西陵国与蜀山国都是伏羲、女娲的后裔。
  张守节《史记·正义)说:“西陵,国名”。但西陵之地,事涉远古,终不得解。一说在湖北黄岗县西北,苏东坡为黄州团练使所在地;一说在湖北蕲北县西南,三国孙权的虎臣甘宁为西陵太守治所。一说三峡之一的西陵峡;一说在四川茂汶县,即以西陵县称西汉时的蚕陵县。以上四地皆属秦汉以后地名,由此上推若干世纪,这些地方还是不毛之地。且至今不养蚕或养蚕历史较短,因此根本不可能有这样先进的人物和技术。而河北易县之西陵,是清代皇帝陵园,实不相关。
  四川和中原最早相交通的是嘉陵江流域。如今嘉陵江(远古的若水)是川江最大的一条支流,全长1100公里,流域面积达16万平方公里,其中70%以上在四川省(包括重庆)境内。嘉陵江发源于秦岭山地和岷山。嘉陵江两岸农业生产发达,历来是四川省主要粮食产区和丝绸之乡。上古黄河曾经流入四川内陆海,河道与今天嘉陵江的“丫”字形相似。左丫为今黄河上游西倾山段,接白龙江到剑门关;右丫为支流汾河沿渭河,穿秦岭接嘉陵江到剑门关;竖段为剑门关到盐亭的梓潼河(古西陵河)故道,流入帝尧以前还是内陆海的四川。因此帝尧以前,今天的黄河下游是根本不存在的。而上古四川为梁州,“梁”即指海水淹没了平地只留下山梁脊背之意。
  五千多年前印度次大陆与欧亚大陆相碰撞以来,中国西部地区遭受剧烈挤压,上古黄河在四川丫字形故道的消失,正是两大板块碰憧后,使西面岷山和东面秦岭两板块最后隆起,切断了黄河与白龙江,汾河、渭水与嘉陵江两处通路,逼迫黄河上游北向东转南折,在孟门受阻而漫流,而原来的渭河也倒流,在三门峡遇阻而暴涨,同时在两板块之间一段裂缝低洼的梓潼河因粘合上升而改道,分为东面的嘉陵江、西面的涪江和旧地的梓潼江,以及黄河龙门、三门峡和长江三峡等处因块体的分裂而泄流,给黄河、长江的东进和后来大禹治水提供了导向。四川内陆海也由此而干涸了。此后,真正意义上的黄河、长江才最后形成。
  由此,地球内部的运动,古西陵河(若水)的消失而导制古西陵国之名而消失了。
  ※※※
  参考书目
  汉司马迁《史记》甘肃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易经来注图解》巴蜀书社1988年版战国《山海经》晋常璩《华阳国志》巴蜀书社1987年版郑孝时《第一个女神》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8月版炎帝和炎帝陵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11月版王德奎赵海中《嫘祖研究》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袁珂《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国民间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黄帝内经》上海科技出版社1997年版叶德辉编《双梅影闇丛书》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5年1月版周维权《中国名山风景区》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年12月版曾浩然《名山圣水游》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年10月版后记为我们的人文始祖——炎、黄作传,作为一个炎帝子孙,这是一件很欣慰的事!历时数年,本着胜利者是英雄,失败者同样是英雄的原则——因为他们都是我们的祖先。《黄帝》这本英雄传奇,终于与广大的炎黄子孙见面了,当然我得首先感谢四川省作家协会及四川人民出版社为我提供了这个机会!攀枝花大学科技处处长何青的支持,就读于西南民族学院艺术系美术专业的女儿唐晓梅为拙著作了插图。四川省江油市雁门中学教师贾星金、江油市明镜乡中心校教师张成兴、江油瓷厂质检科原科长龙吉安、长城特殊钢集团公司工会鲜培芳及学生蒋杜等写了有关段落。
  拙著《黄帝》是本人出版的第五部类似的书,但与其他书有不同特点——它是人与神的结合体,是从三维空间来塑造人物形象的。从历史的角度来讲:有关炎、黄的记载,司马迁的《史记》就只有几百字,从文学角度讲:后世的传说各种各样、五花八门,既不连贯,还相互矛盾。拙著的主要意图就是理顺各种各样的神话、传说,把炎、黄写成既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宗,同时他们还是一个了不起的传奇式的英雄人物。
  拙著虽然不是学术著作,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文献上对神话、传说的记载及考古新发现,对下列几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一,上古黄河流入四川;其二,伏羲、女娲在四川西北部岷江流域建立部落,而那“飞来峰”仍然是不解之谜;其三,昌意降居在川北的“若水”及古西陵国也在川西北盐亭县境;其四,“阪泉”在今北京市延庆县境,其五,《山海经》是古巴国、蜀国人用巴蜀文字撰写的,战国时代由移居蜀国的楚人后裔用“雅言”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