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什么?第一个题目你就不会了?!(求月票)
作者:十步杀一仙    更新:2024-05-05 18:10
  <b>最新网址:www.yuxuange.com</b>  让周围村子如此底气十足的原因:是因为现在是年关,所以基本上外面工作、上学的年轻人全都回来了。
  这些外面工作、上学的年轻人,才是真正有文化的人。
  本来,王家村就文化底蕴不行。
  现在三十多个村的年轻人聚集在一起,英才辈出在大家看来,恐怕会将王家村踩在地下蹂躏。
  即便是王求仁,见到周围村子掀起的热浪,都有些忐忑不安。
  只有王默和郝明兴两人,根本没将这个挑战当一回事。
  该吃吃,该喝喝。
  看到这一幕,王求仁跟着也安心了不少。
  在他想来,郝明兴应该是有十足的把握,才会如此淡定。
  但他却不知道。
  郝明兴如此淡定的原因,是他本来就没有任何心里负担。
  有王默这个“西楼”本尊在,他能怕啥?
  ……
  除夕晚上。
  王默和郝明兴两人罕见看完了整个春晚。
  因为,这个春晚,有苏雪瑶、符壮、唐琴韵三人上台表演。
  三人的表现都很出色。
  即便是王默,都暗暗点头。
  至于郝明兴,一边看电视,一边暗暗感慨:“默哥,真的是逆天了。三首歌同时上春晚,舍他其谁?”
  越是这样想,郝明兴看向王默的眼神越是充满了崇拜。
  旁边。
  王求仁和潘淑芳看在眼里,却误以为那是郝明兴对王默沉迷已深、甘愿付出一切的眼神。
  两人对视一眼,都幽幽叹了口气。
  唉,看来是没法阻止了。
  只能祝福了。
  大年初一,王家村已经是一片沸沸扬扬。
  村口,已经搭建起来了一座巨大的台子。
  台子上面写着一副遒劲有力的对联:
  上联:村头设擂,近朋远友,跃虎腾龙争胜负
  下联:王家牵头,敲仄推平,切词磋律互交流
  此刻,十里八乡许多人在匆匆忙忙跟长辈拜完年后,便早早来到了这里。
  并且陆陆续续还有人从外地赶来。
  按照这个架势,今天的王家村聚集一两千号人估计都不成问题。
  基本上外村来的每一个人,脸上都带着一丝不屑和嘲讽,想看王家村今天怎么出丑。
  然而,一些有文化的人看到擂台两侧的对联后,心却是无端端咯噔一下。
  因为就凭这一幅对联,似乎就不是普通人能写出来的。
  一时间,多了许多议论。
  “这对联,有点东西啊。”
  “难怪王家村敢设擂,原来是有底气。”
  “奇怪,王家村谁有这样的本事?”
  “不知道,但我感觉这对联大概率是王家村从某个地方抄袭来的。”
  “哈哈哈,抄……说的好!定然是这样。”
  “……”
  上午八点。
  王家村以及其他几个村推出了三位德高望重的前辈,来主持这一次擂台赛。
  规则很简单。
  王家村派出一人上台守擂,这人并不一定要多有文化,因为他只是王家村出面的人。
  当周边村子的人发出问题挑战后,这人就充当传话筒,将问题转达给王家村的“智囊团”来解答,在“智囊团”答出来后,再通过台上的人将答案公布出去。
  挑战的人也一样,可以只是“智囊团”的一个传话筒,也可以作为代表上台。
  双方实行轮流问答方式。
  即:挑战的人问一个问题后,王家村再反问一个问题。
  最终,三天后看哪一方回答的问题正确率高,来决出胜者。
  王家村这边。
  在王默还没开口的时候,众人就一致推举出了他来当接头人。
  他父亲王求仁的原话:“默儿虽然没文化,但长的还算不错,形象方面足以担当重任。而且王家村的‘文盲村’就是因为他而来,所以让他出面正好。”
  郝明兴一看,心道:“得,默哥都上去了,还要什么智囊团?”
  所谓的智囊团,其实就是王家村大学文凭以上学历的成员组成的团队,核心则是郝明兴。
  作为西楼的学生,郝明兴被寄予了重任。
  本来,王家村不少人对郝明兴的参与还有着很大的担心,因为这一次的擂台赛是王家村和其他村之间的竞争,郝明兴作为一个外人,参与进来恐怕不妥。
  但没有郝明兴,他们又没有丝毫胜算。
  就在众人纠结的时候,王求仁急了,说道:“郝明兴是我家未来的女婿或者媳妇,他迟早是我王家的人,所以参与进来并无毛病。”
  这话一出,王家村一众开会的人都陷入呆滞。
  有人问:“你家不是没女儿吗?”
  王求仁道:“所以我才不确定小郝是女婿还是媳妇。”
  ???
  众人一时间都变得凌乱,过了好久才理清楚关系。
  不过也放下心来,让郝明兴光明正大参与进来了这一次王家村的文化大战。
  上午九点。
  这一次的擂台赛正式开始。
  整个王家村的村头,已经聚满了人,甚至又外人从好几十里开车过来,准备欣赏这次村和村之间别开生面的擂台赛。
  擂台上。
  一名老者沉声道:“为了保证比赛的公平,双方的智囊团和选手都不能使用任何手机、耳机等电子设备,一经发现,立即判输。好了,现在比赛正式开始。”
  很快。
  王默就上了台。
  见到他,台下一阵躁动。
  “他就是王默!”
  “就是这个家伙,让王家村成了文盲村。”
  “脸皮挺厚啊,就凭他的文化水平,还敢上台。”
  “放心,他就是个传话筒而已。”
  接着,又有一名戴着眼镜、稍稍有些胖的女生站到了他对面。
  王默不认识对方。
  但听到台下的议论,很快就得到了一些信息:这个女生名叫罗敏,是罗家村的人,从小就品学兼优,三年前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人大,目前在人大攻读文学系。
  王家村不少人也认出了她,许多人眼里露出担忧。
  “哎呦,是罗敏那女娃。”
  “听说这孩子从小语文就很厉害,现在似乎专门在研究华夏文化。”
  “今天的擂台赛,刚好是她的专业强项。”
  “我们能行吗?”
  “不知道,反正我们智囊团肯定不如她,只能看小郝的了。”
  台上。
  女生看着王默俊秀的面孔,脸微微有些红,但很快就镇定下来,开口道:“王默,你好,我叫罗敏。今天你的第一位对手。如果你准备好了的话,我就开始提出第一个问题了。”
  王默笑笑:“问吧。”
  女生眼里稍稍闪过一丝讶异。
  她早就听过王默的大名,毕竟一个地方要出一个顶流太难得了。但周围父老乡亲口中的王默,除了一副好皮囊之外,一无所成。可眼前站在台上的王默却是淡定沉稳,眼神内敛,甚至隐隐中气势将她这个高材生都压了下去。
  这种人,怎么会是草包?
  压下心中的疑惑,她问出了早就有准备的第一个问题:“孔子的弟子都有谁?说出八个以上即可。”
  这个问题,对于学文学的人的确不难。
  可对于眼前一帮村民,却是难出天际了。
  甚至许多上过大学的年轻人,也一脸茫然。
  几个成绩出色的,也就能说出颜回、仲由等一两个名字,再多便不知道了。
  村民们开始议论纷纷。
  “孔子?是谁?”
  “偶一个耕田的,哪里知道。”
  “……”
  台上,王默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等待着智囊团的答案。
  几分钟后。便有王家村智囊团的人上来递给他一张纸条。
  他打开一看,是郝明兴写的答案:“默哥,加油!”
  王默对着纸条,“念”道:“孔子一生桃李满天下,号称门下七十二弟子。这些弟子中,出名的有:颜回、闵损、冉耕、冉雍、仲由、宰予、言堰、卜商……等等。”
  女生有些吃惊,王家村居然真的答对了第一题。
  看来这个村还是有点实力的。
  自己得认真一点了。
  正当她心中泛起涟漪的时候。
  王默装作扫了一眼纸条。然后问出了自己的问题,他微笑道:“你刚才的问题有些脱离大众,估计大家都不感兴趣。所以我就问个村民们都感兴趣的吧。今天是我们村与村之间的交流。那请问罗同学,你知道华夏的‘村’是怎么来的吗?”
  村民们一听。
  哎呦。
  果然感兴趣!
  尤其是周围村子的许多村民,都喊出声来。
  “这个问题简单,村还能怎么来?”
  “就是,喊什么村就什么村呗。”
  “你看我们姓罗的聚集在一起,就成了罗家村。”
  “出这样的题目,太没文化了。”
  “王家村果然没文化,连个像样的题目都拿不出来。”
  然而他们却没发现,台上的罗敏这一刻脸色却从镇定涨成了猪肝色。
  容易?
  她都想下去怒骂那些说容易的几个婆娘。
  什么都不知道,就在这儿乱讲。
  纠结了良久,罗敏才尴尬道:“我不知道。”
  什么?
  台下所有的村民,听到罗敏的话,都炸锅了。
  “不知道?”
  “这个你都不知道?”
  “丫头,你别乱讲。”
  “你是不是看王默那娃长的俊秀,迷了心智?”
  “不是吧,还攻读文学的大学生呢。”
  “这才第一题你就不会?”
  “我们的智囊团呢?赶紧告诉她答案啊。”
  一阵阵骂声、喊声传了上来,让罗敏脸色变得青红皂白。
  这就是大部分农村妇人的本性,别的本事没有,嚼舌根绝对第一。
  然而,下一刻。
  这些村民全都闭上了嘴巴。
  因为三十多个村组成的智囊团,也派出一名代表给出了回应:“对不起,这道题我们也不会。”
  这一下,所有人都傻眼了。
  他们的智囊团也不会?
  这……
  怎么会?
  怎么会这样?
  这个题目有那么难吗?不是很简单吗?
  关键是,这才第一个题目啊,他们就答不出来了?(本章完)
  <b>最新网址:www.yuxuange.co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