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大汉的变化
作者:王家郎君    更新:2022-02-21 20:01
  刘禅如今已经休养生息差不多两年的时间了,从建兴六年三月荆州之战的筹备开始。
  直到建兴六年腊月马超回归。
  建兴七年二月的内乱,三月的平定,五月的出兵,直到建兴七年中旬,一切回归平定,收回雍凉,平定关中长安诸地。
  然后大汉就开始了真正的休养生息,这一休息就是两年多的时间。
  如今江东的宣太子病逝之事已经传到了刘禅的耳中,对于这个比历史上早死很多年的太子,刘禅只是觉得有些心酸,这是一个真正的仁君,比他强。
  而如今江东的局势刘禅也只是看破不说破罢了,有些事情他无力改变,当然他也压根就不想改变。
  此时大汉已经是建兴九年年中了,诸葛亮果然还是活蹦乱跳的。
  刘禅不用他这么费心,希望也就在他面前,他的养子没有死,儿子也在他膝下被他严厉的教导着。
  虽然大汉的地盘慢慢的大了,但是大汉的人才也慢慢的多了,这位丞相大人倒也不用那么的凄惨。
  不过诸葛孔明虽然没有去世,但是大汉第二个奠基之石,庞羲却是在去年去世了。
  年迈的庞羲在刘禅的照顾下坚持到了建兴八年,而且最后他身居大汉尚书令一职,位高权重,算的上是圆了他的梦想。
  只不过可惜的是庞羲并没有任何的子嗣,而到最后他也拒绝刘禅给他找一个孩子过继的这个想法。
  “老一辈的恩恩怨怨,就莫要再让小一辈承担了,这个身份不是什么好东西!”
  庞羲的理由很简单,就如同他最后含笑奔赴九泉一般,他已经看开了。
  刘禅没有继续坚持,他只是默默的陪着庞羲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这两年,是刘禅不断失去的两年。
  在尚书令庞羲去世的同年,比庞羲还要打上一岁的老将严颜,也溘然长逝。
  严颜并没有如同庞羲那版对刘禅那么的重要,但是严颜仍然是刘禅身边强有力的臂助。
  在这些年,严颜也是不断帮助刘禅稳定着朝堂和后方。
  尤其是西川的安稳,南中的安稳,严颜居功甚伟。
  可这个老人就像是一个沉默的将军,从来不去居功,也不去宣扬,就默默的做着刘禅让他做的事情。
  直到他不能再下床的那一刻,刘禅才发现这个老人对自己同样分外的重要。
  和庞羲一样,严颜也留给了刘禅一句话。
  “这个天下,很好。”
  刘禅并不是很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或许是他还没有到那个地步。
  可是他仍然厚葬了严颜这个同样没有什么后代的人。
  严颜也和庞羲一样,拒绝了族人过继,无后,那便无后吧。
  早年他也是有一个儿子的,只不过在战乱频发的那个时代,儿子战死沙场了,如今这么多年他都是和庞羲相依为命过来的。
  如今两个老人也算是在同一年相继离开,继续结伴而行。
  刘禅给他们找了一个风水宝地,就在简雍的身边,也不管他们愿不愿意,刘禅就给他们这么决定了。
  两个人的坟墓也是紧紧的挨着,希望在那个世界他们两个老家伙不会再继续孤单下去。
  同时在这一年走的还有一个人。
  关中都督糜芳,也是刘禅的舅父。
  只不过糜芳的死,却是刘禅的一个禁忌,这大汉的所有官员,也不敢再提及糜芳之死。
  刘禅这两年的变化也不小,精壮了一些,这么多年保持着良好的生活作息,没有点灯熬油,日以继夜的批阅那看不完的奏折。
  也没有像那些千古名君学习,如何的勤政爱民,他每日吃饱喝足,坚持锻炼,还时不时的拉着熬夜的诸葛孔明外出游猎,让他好生休息一番。
  对于这种行为,若非是诸葛孔明克己守礼,知道刘禅还是皇帝,每次还能保证笑脸相迎,但凡是换一个脾气爆的,恐怕早就抄家伙了。
  毕竟刘禅处理不完的那些奏折,黄皓会毫不犹豫的送到诸葛孔明的手中。
  不过刘禅除了因为良好的作息锻炼变得稍微正常,稍微壮硕了一些之外,他的身上也有些许的变化。
  最大的就是他的脖子上有着一片狰狞的疤痕。
  看着那痕迹,分外的狰狞,也能够感觉得到当时造成这一道伤疤的时候,刘禅有多么的危险。
  而刘禅身上的气质却是没有如何的变化,仍然是颇为和善,是不是还会出去看看民情,看看田垄。
  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份而发生太大的变化,似乎他这个人这辈子,气质这块可能就这个样儿了。
  除了刘禅之外,整个大汉也是变化不小。
  首先最大的变化就是益州,作为益州刺史的诸葛乔,还有主管益州农桑之事的谢缵并没有辜负刘禅对他们的期望。
  第一个两年之期已经结束了,足够的田垄和朝堂的大力支持农桑让百姓们虽然缴纳着高额的赋税和租金,却仍然能够吃饱饭。
  当然,作为代价,他们要比之前劳累许多许多。
  不过这世间哪里有什么两全之法,若是想要吃饱,那就不能害怕辛劳,他们真正害怕的是,自己非常的辛劳,可是最后仍然吃不饱。
  两年的期限,谢缵在都江堰的工程之下再次建立起来了崭新的水道系统,帮助西川扩充良田三成之多。
  同时这两年老天爷也是十分的给面子,没有给刘禅找什么麻烦,让这第一个阶段,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平平稳稳的度过去了。
  益州如今已经慢慢的进入了正轨之中,谢缵和诸葛乔两个人已经传来了消息。
  今年益州虽然做不到大丰收,不过却也不会比之前差上多少了。
  一旦今年秋收开始,大汉的粮秣也就不会那版的吃紧了。
  凉州的羌氐胡人再次被他门的神威天将军敲打了一遍,现在凉州外面至少竖立着不下三十座血淋淋的京官。
  而其中至少有三成的尸体超过了三千之数。
  要知道这个数字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羌氐胡人开始慢慢的知道自己错了,也开始慢慢的走出祖地,被马超“亲切”的带到了凉州,开始了他们崭新的生活。
  战马和兵源也在源源不断的扩充着。
  而另一个方向的鲜卑,比羌氐胡人还要惨。
  鲜卑首领步度根让田豫灭族了,全家老小上上下下,那是一个没给他留下,一时间田豫杀性一起,那是真没给鲜卑面子。
  来犯之人全部诛杀不说,奔袭数百里屠了步度根的新部落不说。
  在刘禅的支持之下,开始在凉州发动他当年没有完成的反间之计。
  各种挑拨离间之下,据说现在凉州外面的鲜卑别说攻打凉州,自己都已经打成一团了。
  对此田豫十分满意,只是在想让他们这种内乱如何扩充出去。
  当然,这不是说田豫强过马超,实在是这两个异族现在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并州的轲比能现在已经兵马超过十万了,这个数字是王雄传回来的。
  据说轲比能正在秣兵历马准备南下,凉州外面那不过就是一群丧家之犬。
  别说真正的鲜卑势力,连轲比能这种拿出来的势力都比不上,所以田豫的胜利并不能作为什么依仗。
  同样,凉州安稳之下,孟建的日子也好过了不少。
  只不过凉州苦寒,实在是不利于耕种,虽然源源不断的给刘禅提供马匹和兵源,但是也需要源源不断的从刘禅手中索要粮草辎重。
  不过幸好田彭祖彻底打通了西域的商路,在马超等人的护卫之下,西域的商队和大汉的商队再次出现了友好往来不断。
  互通有无之下,极大的缓解了刘禅的压力。
  雍州和关中的土地却是要比凉州好太多了,比西川也是不逞多让,只不过王平这个家伙打仗还没有玩明白,更不要说民生这种事情了。
  诸葛亮的劳累,至少有一半都是因为王平,对此王平很愧疚。
  蒋琬因为随时准备接替孟建或者诸葛孔明,所以他一时半会的动不了,雍州的事情也一直是很为难。
  这种为难直到刘靖和刘迈的出现,才得到了彻底的解决。
  他们两个人的才华无论哪一个都能够升任雍州刺史的位置,更不要说现在他们两个人一起去王平的麾下去帮衬着他,雍州之事自此不用再麻烦诸葛孔明这个丞相大人了。
  同样的汉室宗亲,同样的逃离洛阳,他们两个也不知道怎么的就凑在了一起,然后两家人就这么来到了他的面前。
  当然,其实也不仅仅是他们两个,刘靖还带来了一个伴当,游历兖州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小小的武官,因为不得志被他忽悠当了自己的护卫。
  而刘迈也是不客气,离开了洛阳之后犹如蛟龙入渊,运气都好了不少,在一出洛阳就见到了被士子群起而攻之的一个官吏中的异类,然后舌战群儒之下也将这个官吏忽悠到了身边驱马驾车。
  当然,刘迈当初多管闲事的最大原因,主要还是当时刘迈忘记了自己不会驾车。
  帮助这个家伙也是因为这个被人怒斥为善奇淫巧技的小官不善言辞甚至还结结巴巴的颇为凄惨,不过却似乎有着一把好力气。
  而结果果然如刘迈所料,忽悠着带着家财和家人一同上路的伴当,刘迈的日子都好过了不少。
  直到刘迈和刘靖相遇,然后一行人组建了一支颇大的队伍,就这么从水路来到了长安。
  刘靖和刘迈被送到了雍州王平处,而那两个随从刘禅也算是见到。
  武官名叫马隆,小官名叫马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