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作者:陈云    更新:2021-12-07 12:20
  目前的情况是,农民自己经营的副业产品,集体和个人生产的三类物资(注「参见本书《解决猪肉和其他副食品供应紧张的办法》一文(第24—27页)。——第61、97、196页。」),都大幅度地涨价。在过去一年多中间,农民在自由市场上出卖相当于正常价格十亿元左右的物资,换去了三十亿元左右的钞票。现在不少农民手里的钞票相当多,城市钞票向农村转移的趋势还没有停止,还会继续一段时间。原因是国家没有充分的商品来满足城市的需要。我们要公社和农民发展农副业生产,不让卖不行,过多地派购也不行,而城市人民又要吃,价钱虽高,你不买,有人买。过去每年供应给城市的猪肉三十多亿斤,现在还不到十亿斤。能不能很快恢复到三十多亿斤?不可能。只有当国家手里掌握很多物资,能够保证城市供应的时候,城市钞票大量向农村转移的趋势,才能停止。
  在物资少、钞票多的情况下,出现了相当严重的投机倒把现象。要把两种人区别开来:一种是农民,他们把自己生产的猪肉、鸡蛋等在自由市场上高价出卖,多得了一些钱;另一种是投机分子,他们一手买进,一手卖出,一转手就捞很多钱。从人数说,前一种人占多数,但后一种投机分子确实也不少。刚才先念(注「先念即李先念,(一九○九年—一九九二),湖北黄安(今红安)人。一九六二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兼财政部部长。一九七八年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一九八三年起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一九八八年起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席。——第197、235、252、260、341、345、363、378页。」)同志说,一辆自行车要六百五十元钱,还有人抢着买。对于投机分子,必须采取有效办法来对付。
  大批钞票流向农村,国家没有足够的工业品来回笼这些钞票。集体生产者向国家出售了一定数量的农副产品,也得不到等价的工业品。据商业部的同志说,现在农民卖出一百元的农副产品,我们能够供给他们的商品只有六十多元,加上理发、看电影等等,也只有七八十元,还差二三十元。没有相当的工业品供应农村,没有等价交换,单靠政治动员,是难以持久的。在相当范围内的自由市场,对促进生产是有利的。但是,农民高价出售农副产品所得到的钞票,如果不想办法换回来,农民手里的钞票越来越多,就有农民不愿意继续向国家出卖农副产品的危险。
  五、城市人民的生活水平下降。吃的、穿的、用的都不够,物价上涨,实际工资下降很多。这一点,大概没有不同的意见了。
  以上讲了五点困难,其中一、二两点是基本的,其他三点都是从前两点派生出来的。
  我们是不是有克服困难的有利条件呢?当然有。我想着重指出以下几点:
  一、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注「这里指一九五八年五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根据毛泽东的倡议而通过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这条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但是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第198页。」)在实践中已经逐步地丰富起来。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领导下,我们已经制定了实现总路线的一些具体政策。改进农村工作的“十二条”(注「“十二条”指一九六○年十一月三日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全文共十二条。信中指出,必须坚决反对一平二调的“共产风”,农村人民公社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允许社员经营少量的自留地和小规模的家庭副业,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和认真执行劳逸结合等。这对当时纠正“共产风”,扭转农村困难局势,起了积极的作用。——第160、198页。」)、农村人民公社“六十条”(注「“六十条”指一九六一年三月中共中央制定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全文共六十条。条例草案对于纠正人民公社内部严重存在的队与队、社员与社员之间的平均主义,社、队规模偏大,公社对下级管得太多太死,民主制度和经营管理制度不健全等方面的问题,作了比较系统的规定。同年五六月间,中共中央对这个草案作了修改,制定了供讨论和试行用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进一步规定取消分配上的供给制部分,停办公共食堂。一九六二年二月十三日中共中央发出指示,把农村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由生产大队改为生产队。同年九月二十七日,中共八届十中全会正式通过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人民公社六十条的贯彻执行,对恢复农村经济起了重要的作用。——第160、185、198页。」)贯彻执行后,农民的积极性显著提高,农村人民公社已经进一步巩固。中央关于调整工业的指示(注「中央关于调整工业的指示——指一九六一年九月十五日《中共中央关于当前工业问题的指示》。其要点是:一、切实地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二、在工业管理中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领导;三、在全面安排的基础上,抓住中心环节,集中力量,解决问题;四、努力增产日用品和农业的生产资料,稳定市场;五、加强经济协作;六、切实整顿企业的管理工作,严格实行责任制和经济核算制;七、坚持群众路线,改进工作作风;八、加强纪律性。——第198页。」)、工业企业“七十条”(注「“七十条”——指一九六一年九月中共中央制定的《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草案)》,全文共七十条。条例草案针对一九五八年“大跃进”以来企业管理工作的混乱状态,明确规定了整顿国营工业企业的主要任务和具体办法,要求建立和健全各级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强调计划管理、技术管理、劳动管理、经济核算、按劳分配和职工物质利益等项原则。这个条例草案的讨论和试行,对于促进我国工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第198页。」),也已经开始实行并收到效果。经过最近召开的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注「这里指一九六二年一月十一日至二月七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的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中央、各中央局、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及地委、县委、重要厂矿企业党委和部队的负责干部共七千多人,所以又称七千人大会。会上,刘少奇代表中共中央所作的报告,初步总结了一九五八年“大跃进”以来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分析了工作中的主要缺点和错误,指出全党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做好调整工作。毛泽东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着重指出要健全民主集中制,在党内、党外充分发扬民主;要在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加深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对前几年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毛泽东承担了责任,作了自我批评。——第187、198页。」),全党县级以上主要干部的思想认识大为提高,各项工作将会有显著的进步。
  二、粮食、家禽、猪的产量在回升,这是肯定无疑的。回升的速度多快?还要观察一下。至于经济作物的产量是否能很快恢复以至有所发展,现在还难于肯定,因为粮食不够吃,农民还不愿意多种经济作物。
  三、几年来扩大了的工业、交通的生产能力,其中许多部分,将会在经济恢复中起作用。这就是说,我们克服困难的力量,比以前大了。
  四、人民在克服困难、恢复经济中,是会同我们党合作的。只要我们把存在的困难和克服困难的办法讲清楚,没有疑问,人民会同我们合作。当然,不是说一点小乱子都不会出。但是,总的说来,人民是会同我们党一起去战胜困难的。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应该有信心。我们党英勇奋斗几十年的历史,建国后十几年建设社会主义所取得的成绩,人民是看得清楚的。在某些问题上,人民可能对我们有意见,但是,同旧社会比,他们还是觉得我们好。我们所做的好事,包括革命的胜利,建设的成就,同我们犯的错误所造成的损失比较起来,当然是好事多。对于这一点,人民会作出公正的评价。我们目前的困难,一般说是好人好心做了错事所造成的。人是好人,心是好心,就是做错了事。讲清楚了,改正了错误,把工作做好了,人民是会原谅我们的。
  五、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取得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这一点也很重要。干部取得了经验,有利于克服困难,恢复经济,对今后工作很有好处。
  以上五点是我想到的有利条件。可能还有别的,我说得不完全,请大家研究。
  总起来说,我们有克服困难的有利条件,但是,目前的困难是相当严重的。在中央部一级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一级干部中,应该指出这一点。至于认识不一致,那是难免的,也是允许的。彼此交换意见,对统一认识、克服困难有好处。中央财经各部委可否在部长一级和司局长一级的干部中,提出这些问题,让大家发表各种不同的意见?我认为应该这样做。因为各部委之间,各部委的内部,对这些问题事实上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彼此进行交换,听听不同的意见,这对暴露缺点、改进工作,很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