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作者:陈云    更新:2021-12-07 12:20
  我们的商业工作人员不会去这样做。顾客问什么东西有没有?回答说没有。再问什么时候有,回答是不知道。
  四、会运输保管。比如私商运猪死亡率很低,他们知道何时喂水,有的还能给猪治病。现在食品公司也出了几个会养猪的“状元”,但是不如私商多。到内蒙古买马,我们的死亡率是百分之四,他们是百分之一点五。仓库保管东西,我们往往乱摆一气,他们则知道怎样摆好。
  五、管理费用能够精打细算。
  对于资本家这些长处,能不能否认呢?不能否认。应该说,他们是有许多长处的。
  吸收资本家到业务部门工作,肯定会带来一些消极因素。他们会把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例如打击别人、抬高自己那一套带进来,这是毫无疑问的。他们会把资本主义的经营思想带进来。任何一个商人只要有机会,都会投机倒把,能捞一把就捞一把。在不能投机时,也能规规矩矩老实做生意。他们有两重性。吸收他们参加业务部门工作,这两方面都会表现出来。此外,他们还会贪污盗窃。我们国家工作人员还有贪污的,资方人员一定会有。当然,实行公私合营以后,他们要像以前那样大干是不大可能了。
  资本家中间是不是也有没本领的人?肯定有。资本家中有大少爷,靠戴瓜皮帽、拿水烟袋的人吃饭,但这种人是少数。资本家也有政治情况复杂又没有本领的,这些人总要给饭吃。如果不安排,就要靠社会救济。我们还要吸收有劳动能力的资本家的家属。有人说这些人不好安排,安排扫地、烧饭也可以嘛。
  现在资本家的态度很明显,他们已经看到接受和平改造比反抗好,所以敲锣打鼓放鞭炮,喊毛主席万岁,怕我们不要。当然也有反抗的,或者表面上拥护而内心不满的。但是总的说来,他们是要走和平改造这一条道路的。
  在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过去不听使唤的资本家,现在容易使用了。资本家究竟是财富还是包袱呢?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部分同志认为把工厂、商店拿过来,不一定把人接过来;一部分同志认为资本家是一笔财富,应该加以利用。资本家有本领,应该说是财富。在中国的封建地主阶级、官僚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农民阶级和工人阶级中,民族资产阶级是文化程度高,知识分子多的一个阶级。如果解放后资产阶级的工程师都不干了,我们就会经过一个相当时期的混乱。我们对资产阶级采取和平改造的政策,是因为他们有知识,对我们有用处,对发展生产有好处,这种办法比一律打倒好。
  我们过去搞手工业,靠两只手,现在是机器生产,技术很重要,没有技术就不能生产。过去苏联出美元和洋房请美国专家。现在我们不需要出美元、洋房,资本家还敲锣打鼓来向我们要求工作,给他们工作就很高兴,我们为什么不用他们?不用他们就是傻瓜,这不能说是懂政治。这笔财富究竟有多大呢?我看至少不低于他们生产资料那一笔财富。吸收资本家参加工作是财富大,包袱小,好处多,坏处少。
  小商小贩是不是包袱?有一些是包袱,但这是政府必须背的包袱。小商小贩要安排,要根据不同情况使每人每月的收入在十元左右,二十元左右,三十元左右,四十元左右。这对社会安定很有好处。在长时期内,大部分小商小贩在中国社会里是不可少的。如果没有小商小贩,市场一定会很死,居民就会感到不方便。照我看来,小商小贩也是一笔财富。卖馄饨、卖酸梅汤的小商小贩,如果都取消了,只有“全聚德”(注「“全聚德”指北京全聚德烤鸭店。一八六四年开业。——第287、296、338页。」)、“东来顺”(注「“东来顺”指北京东来顺饭庄。一九○三年开业。——第296、338页。」),老百姓就要反对我们。在胡同里和火车站有卖饮食的,冬天是热的,夏天是凉的,乡下还有送货上门和收购破铜烂铁的,少了这些小商小贩,老百姓也会不满意。
  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时,对小商小贩,不给定息,不发固定工资,他们说共产党嫌贫爱富。我们说不是这个意思。如果给定息,发固定工资,就会妨碍他们经营的积极性,居民也要感到不方便。有这样一个例子,在商业部一位副部长住的那条街上,菜贩原来都是定时来叫卖的,后来把他们组织起来,每月发四十元工资,他就不叫卖了。因为不管叫不叫,他每月都是拿四十元。这样,那条街上的居民买菜就感到不方便了。
  小商小贩是不可少的。要根据不同情况使他们得到不同的收入,来维持生活。在这方面,供销合作社的同志要负责。不这样做,我们在政治上将是被动的。小商小贩是独立劳动者,全国大约有近三百万户。如果对资本家安排了,对小商小贩不安排,我们在政治上就要犯错误。这些人是否会兴风作浪呢?他们的营业额小,是搞不了鬼的。过去有的地方挤小商小贩,现在要保护,不保护,他们就没有饭吃。我们只有两条路:一条是包下来,发工资或发救济费;一条是允许他们继续经营,保证他们有一定的收入。供销合作社和商业厅的同志要注意解决这个问题,不解决不会太平,他们会来要饭吃的。国营商业的营业额少一点没有什么关系,算来算去还不是财政上的一笔帐。包下来发工资,发救济费,或者给他们一点营业额,让他们独立经营,哪一种办法好呢?看来还是后一种办法好。这条搞不好,每年在人代会上我们都要做检讨。
  有人会问,使用资本家是否会犯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是否会丧失立场,是否有被开除党籍的危险?你保险不保险呢?险我是不能保的,因为我不敢保证每一个同志和资本家相处都不犯错误。但是,公私合营,资本家进了我们的门,使用资本家已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除非你不做商业工作,去当小学教员,否则就必须和资本家共事。对资本家不加使用,就不可能把他们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现在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吸收资本家参加业务工作,这是完全正确的,大家不必怕犯右倾机会主义和失掉立场的错误。
  和资本家离得远远的,采取“隔离”办法来避免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行不行?不行。资产阶级思想是客观存在,即使所有制改变了,还会长期存在。同资本家相处,当然要提高警惕,因为资产阶级思想是随时可以影响我们的,但不必害怕,害怕是没有用处的。
  我说要使用资方人员,这并不是说只要资方人员,不要工人、店员了。今天我们讨论的问题是使用资本家的问题。职工是我们的依靠力量,当然应该提拔。他们当中有很多熟练人员,其中不少是可以培养成为领导干部的。
  最后,我还要谈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在商业工作的若干主要方面总结经验。现在是商业工作的转变关头,要改变过去的旧办法,建立一套新办法。没有一套新的办法,就不能适应新环境的需要。要找出一套新办法,就要研究过去的办法。开始时可能总结得不完整,但不要紧,可以慢慢完整起来。我们已经做了七年商业工作,有了许多经验,过去的长处和毛病,都显露出来了,现在进行总结是有条件的。
  总结的办法,主要是根据我们七年来的经验,同时参考旧商人的经验和外国的经验。
  总结的题目很多,我这里只略举一些重要的:价格政策,市场管理,商业计划,财务管理,劳动工资,政治工作。批发、零售、采购、保管运输也都要分别总结。要注意研究社会主义商业和资本主义商业的区别。各行各业如百货、五金器材、纱布(注「纱布指棉纱和棉布。——第2、12、30、33、54、85、95、105、111、117、125、136、145、168、193、207、227、284、340页」)等都要总结。中央部门要总结,各地也要总结。总结出来,不象样也不要紧。三个臭皮匠,可以顶一个诸葛亮。把各地和中央部门总结的经验集中到一起,加以分析、综合、提高,就可以用来改进我们的工作。
  根据过去的经验,找出新的办法,我看这项工作比日常的业务工作更重要。这些问题应该看成是指挥我们商业方面三百万队伍的“步兵操典”和“战斗条令”。中央和各省市的领导人员不总结经验,就带不好这三百万人的队伍。这项工作“脱销”了,政策就“脱销”了,这比任何商品脱销都严重,都坏。总结经验说难也不难,只要下定决心,留出时间就可以做。我们教育干部主要靠这些材料。当然,人民大学的教材还是需要的。有的同志可能怕写错。写错了,重新总结,更正过来,印象更深刻。不这样做,就应付不了新的局面。我们做财政、金融、贸易工作的,往往是辛辛苦苦的官僚主义,因此常常受到批评。总结经验就可以把过去做对了的和做错了的加以分析,使我们头脑清醒,把工作提高一步。不总结没有交代,做了若干年的工作老是糊里糊涂,死了也不好见马克思,后代的人也要责怪我们。这方面是我们的弱点,需要补救。
  让我再重复一句:总结经验,提高工作。
  *注「这是陈云同志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商业、农产品采购厅局长和供销合作社主任会议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