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作者:陈云    更新:2021-12-07 12:20
  军费不能短少,打仗的事情不能单由我们做主。去年艾森豪威尔(注「艾森豪威尔——(一八九○——一九六九),美国共和党人。当时任美国总统。——第194、287页。」)上台,叫嚣要进行两翼登陆。这样,我们就得首先保证军事上的供应。预算中相当大的比重,是军事费用。直到朝鲜停战签字前,七月二十几日还在打仗,我们还不能摆脱军事费用对财政预算的影响。(周恩来同志插话:今后国防建设费的比例仍会很大。)现在,朝鲜战争停下来,我安下心来了。过去三年心总是放不下,因为任何问题都没有打仗这个问题大。一九五○年三月全国统一财经工作(注「参见本书《统一财政经济工作》一文(第63一68页)。——第99、114、122、130、138、194页。」),稳定市场,六月爆发朝鲜战争,十月志愿军出国。当时很紧张,前面要抗美援朝(注「一九五○年六月二十五日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帝国主义随即出兵干涉,发动侵朝战争,同时派军队侵略我国领土台湾。九月十五日又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派兵在朝鲜西海岸仁川登陆,随后越过“三八线”大举北犯,并且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和村庄,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为了援助朝鲜人民的抗美救国战争、保卫刚刚诞生的新中国,中国人民响应毛泽东主席发出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组织了以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十月二十五日抵达朝鲜前线,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抗击美国侵略军。十一月四日,中国各民主党派发表联合宣言,坚决支持志愿军的正义行动。全国人民以增产节约、报名参加志愿军、捐献武器等各种方式全力支援朝鲜前线的作战。在中朝人民军队的沉重打击下,美国侵略军连遭失败,被迫于一九五一年七月十日同中朝方面在开城首次举行停战谈判。但是,美帝国主义对谈判采取拖延和破坏的政策,从此形成谈谈打打的局面。又经过两年多的较量,到一九五三年七月二十七日,终于迫使美帝国主义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实现了朝鲜停战。至此,中国人民的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第111、126、142、156、157、194、265、303页。」),后面要稳定市场,两头重担,哪一头发生问题都不行。既要能抗,又要能稳,这是高于一切的。以后毛泽东同志提出边抗、边稳、边建的任务,又加了一个“建”的担子。我脑筋里考虑的问题,重点常在这里。
  至于缩小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这是我们的目标,共产党的政权必须这样做,不能忘记。革命就是为了改善最大多数人民的生活,但是由于我们工业品少,也不要以为很快可以做到。这个问题我有责任说清楚,因为还要积累资金,扩大再生产。
  附带讲一下降低利息问题。去年六月降低利息(注「一九五二年六月,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指示全国各分行,在本月份内将现行存、放款利率分别降低百分之二十至五十。同时,停办保本保值存款和折实存款。这次降低存、放款利率,是为了适应市场物价出现全面稳定的新情况,也是为了降低工商业成本,开展农村信用,进一步发展生产,活跃市场,迎接新的建设高潮。——第195页。」),也只能降到那样的程度。早降了不行,降多了也不行。去年以前,物价在上涨,加之那时存在着很多私人银行,利息还不可能降低。“三反”(注「“三反”指一九五一年十二月至一九五二年十月在国家机关、部队和国营企业等单位开展的“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第158、170、195、200、248、292页。」)、“五反”(注「“五反”指一九五二年在全国资本主义工商业中开展的“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骗国家财产、反对偷工减料、反对盗窃经济情报”的斗争。——第168、195、201、248、292、303页。」)后,私人银行和钱庄实行公私合营,把一万八千名私营行庄的职工包了下来,这才有可能降低利息。当时同志们提出分两步降,我也同意。实际只降了一次,没有降第二次,这是一个疏忽。应该再降,究竟降多少,还要专门研究。
  其次,关于今后国家财力的使用。地方财政有困难,过不去的,要照顾,该解决的必须解决。把财力集中于工业建设,这是大家一致的想法,地方是不会要得很多的。财力只能集中使用于建设的主要方面,放在能使我国经济起重大变化的方面,这是总的趋势。财权可以迟放的,放下去作用不大的,就要缓放。
  再次,关于编制预算的权力。预算是体现国家政策的,不是单纯收支计算和管理问题。党要管预算,国家预算应集中在中央,地方预算应由省、市委主持。这样,党可以更好地掌握财经方面的政策。
  过去编制预算的办法,是财经机关(中财委注「一九四九年七月中旬,中共中央财政经济部(简称中财部)与华北财政经济委员会合并为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简称中财委。在此基础上,于同年十月二十一日正式成立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仍简称中财委,统一领导全国财政经济工作。一九五四年撤销。——第4、13、25、30、32、35、41、42、46、54、64、79、99、156、159、166、169、195、202、215、218、223、235页。」和财政部)拿出方案,邀请政法、文教各部委负责人参加,提点意见,加以修修补补。那时政法、文教各部门的发言权不多,他们的需要很容易被忽视。这是那时不得已的办法,今后要改变。当然,财经部门拿出一个初稿,仍然是需要的,可以供大家讨论。
  最后,再讲一下恢复与壮大国营商业阵地的问题。恢复与壮大国营商业阵地,这是应该做的,但不要盲目排挤私商。请地方党委加以掌握,不要单交商业部门去做。现在有些我们该占领的阵地没有占领,有点右倾的毛病。但是,要注意,不要来一个“左比右好”,犯“左”倾的毛病。
  对零售商与批发商要有区别。对待零售商,在去年中关于央调整商业的指示(注「一九五二年十一月十五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调整商业的指示》。指示提出,在国营经济和合作社巩固了主要阵地的前提之下,应容许私人资本经营零售业务和贩运业务。并且,规定了相应的措施。主要是:一、调整批零差价、地区差价和季节差价。日用品批零差价一般扩大到百分之十至十八。二、划分公私间的经营范围。国营商业在大城市的零售店,要加以缩减;县镇的国营商店要适当地收缩零售业务,多做批发;城市国营商店和合作社要减少次要商品的经营;农村供销合作社所要收购的,应是粮食、主要经济作物和若干种主要出口物资,其他的次要土产,应让给私商经营。对于粮食和主要经济作物的收购,也保留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给私商经营。在零售方面,全国公私商业的比重,仍按一九五二年六月中央财政会议所规定的百分之二十五和七十五的比例。到一九五四年七月,由于情况的变化,上述措施停止采用。参见本书《加强市场管理和改造私营商业》一文(第246—254页)。——第196、249页。」)中已交代明白。对待批发商,我们的做法也应有区别。我阵地未失者,如盐、煤炭、白布等,自不发生恢复阵地的问题。有些行业的批发商现在不应削弱,比如他们经营土产,挤掉了对我不利。只有那些我本来不应收缩而被私商占了的阵地,才可以去挤。但在挤时,要区别什么行业,数量多少,并且要有步骤地前进。准备周到,才不致扶得东来西又倒。特别是有些地区,工业比重小,基本建设投资少,商业比重大,更要特别注意。总之,国家的力量是强大的,挤私商并不困难,一定要采取谨慎的态度。
  *注「这是陈云同志在全国财经会议领导小组会上发言的一部分。」
  克服财经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一九五三年九月十四日)
  克服财经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
  (一九五三年九月十四日)
  今年上半年,全国的经济情况是稳定的,上升的。现在看,除农业生产遭受灾害难以完成计划外,其他方面的情况都是好的。我们的整个经济工作是有成绩的。财政工作和商业工作,从主要方面来看,也是有成绩的。
  现在,我着重讲讲财经工作方面的缺点和错误。
  先说税收工作。
  上半年税收工作的成绩,表现在:第一,税收完成了全年计划的百分之四十三。根据几年来的经验,税收常常是“前四后六”,就是前半年收四成,后半年收六成。今年上半年完成百分之四十三,是比较好的。第二,按政策定任务,政策与任务一致,这一点做得也比较好。第三,税务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和作风比以前有了进步。但是,半年来的税务工作也有过重大错误,这就是修正税制(注「本书中的修正税制、新税制都是指一九五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颁发的《关于税制若干修正及实行日期的通告》。——第197、199、209页。」)的错误。
  我们解放以后,到去年为止,加工订货、代购代销的比重逐渐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