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作者:陈云    更新:2021-12-07 12:19
  有一句这样的话:“干部决定一切。”(注「见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宫举行的红军学院学员毕业典礼上的讲话》(《斯大林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73页)。--第109、211页。」)这是通用于全世界的,不但外国通用,中国也通用;不但共产党通用,其他政党也通用。
  可惜得很,中国共产党在过去十年斗争中,干部损失了十几万,没有陕北根据地(注「这里所说的陕北根据地,即陕甘革命根据地,位于陕西北部和甘肃东北部地区。一九三二年至一九三四年间,在刘志丹、谢子长等领导下,先后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和第二十七军,开辟了陕甘边和陕北革命根据地。一九三五年七月在粉碎了陕、甘、宁、晋四省敌人“围剿”之后,陕甘边和陕北革命根据地联成一片。同年九月,红二十六、二十七军与由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突围到达陕北的红二十五军会合,组成红十五军团。这时,根据地发展到近二十个县,九十多万人口,成为中央红军和二、四方面军长征的落脚点。--第109页。」)的话,连现在这一点干部也保存不了。全中国一千八百多个县,假如每个县能够保存三个党员,我们党开展工作的力量就大得多了。
  我现在来讲干部政策,只想用十二个字,分成四个问题来解释:第一,了解人;第二,气量大;第三,用得好;第四,爱护人。
  先讲第一点:了解人。 了解人,要了解得彻底,不是容易的事情,严格地讲是很难的。就拿我们共产党来讲,是不是每个党员都了解人呢?我看还是做得不够的。最近就发现有两种毛病:第一种毛病是用一只眼睛看人,只看人家一面,不看全面,不能面面都看到;第二种毛病是只看到这个人今天干了什么,没有看到他以前干些什么,只看到他本领的高低,没有看到他本质的好坏。
  只看到坏,不看到好,或者只看到好,不看到坏,这两种看法,哪一种多?一般地说,我们有些同志总是看坏的多,看好的少。有什么证据呢?如分配干部时,往往听到许多不好的话,说这个家伙自高自大,那个家伙懦弱无能,要不然,就说这个人背景复杂等等。
  自高自大当然不好,是坏的,但是这种看法往往包含片面性。我们要进一步地看,每一个坏处同时也常有它的好处。这个人自高自大,但是做起事来有自信心,这种人多少有点才能,因为他起码总有点本领才敢自高自大。对这种人,我们就要用他的好处,避免他的坏处。假如你指定一个范围,告诉他正确的方向,让他尽量地去发展,他是可以做出成绩来的。对这种人,给他不十分重要的工作,使他放胆做去,发挥他的长处,在工作的过程中间,随着经验的增加,他的弱点就可以慢慢克服。经验的积累和弱点的克服是分不开的。
  懦弱无能当然也不好,可是其中也有它的好处,好处是小心谨慎。因为他能力不大,所以特别唯谨唯慎。这种人不能做大刀阔斧的事,但是可以担任小心谨慎的工作,例如做机要、做调查统计等等工作。我不赞成懦弱无能,但是这种人有他的好处,我们可以用他好的一方面,小心谨慎的一方面。
  再来讲背景复杂的问题。当我们发展党员的时候,凡是会说话的,有胡子的,懂得各党各派情形的,就以为他背景复杂,不敢吸收。然而这种人在社会上常常是比较有经验的,他们了解许多问题,只要他们真正信仰共产主义,而且现在愿意参加到无产阶级队伍里来,一同革命,一同前进,这又有什么不可以呢?拿我自己来说,我的背景就非常复杂。我先是相信吴佩孚(注「吴佩孚(一八七四--一九三九),山东蓬莱人。北洋直系军阀首领。一九一八年一度反对段祺瑞的“武力统一”政策,主张南北议和。五四运动爆发后,以“爱国军人”姿态,反对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主张取消中日密约。一九二二年第一次直奉战争后,支持曹馄控制北京政府。一九二三年残酷镇压京汉铁路工人运动。一九二四年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战败。一九二六年又和奉系军阀张作霖联合,进攻冯玉祥的国民军。同年在湖北被北伐军打垮,后逃至四川。一九三九年死于北平。--第59、111页。」)的,后来相信国家主义(注「国家主义是以抽象的国家概念来掩盖国家的阶级本质的一种资产阶级思想,盛行于十九世纪的欧洲。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的一些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也曾鼓吹国家主义,当时被称为国家主义派。由于他们打着爱国的旗号,曾经一度蒙蔽过一部分青年知识分子。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以《向导》和《中国青年》为主要阵地,对国家主义派散布的谬论进行了批判,把真正爱国的青年争取了过来。--第111页。」),后来又相信三民主义(注「三民主义即孙中山提出的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随着时代的不同,三民主义的内容有新旧的区别。旧三民主义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一九二四年一月,孙中山接受共产党人的建议,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第111页。」),最后才相信共产主义,因为经过比较,认识到共产主义是最好的主义。我们说这种人复杂是复杂的,但他从自己的经验中真正了解共产主义,本质也是纯洁的。青年是纯洁的,但纯洁的不仅仅是青年,老头子也可以是很纯洁的。
  从上面所说的看来,一个人的长处里同时也包括某些缺点,短处里同时也含着某些优点。用人就是用他的长处,使他的长处得到发展,短处得到克服。天下没有一个人是毫无长处、毫无优点的,也没有一个人是毫无短处、毫无缺点的,所以我们说,在革命队伍里,无一人不可用。
  第二种毛病是,了解人的时候,只看他的今天,不看他的昨天,或者只看过去,不看现在;只看见功不看见过,或者只看见过不看见功;只看见今天的好,不看见昨天的坏,或者只看见今天的坏,不看见昨天的好。这样就往往对于干部不能有根本的估计。这种毛病表现在什么地方呢?表现在随便提上来,随便放下去。我们共产党中也有过这种情形:今天这个干部表现得好一点,就把他一抬抬上了天,同一干部明天表现得坏一点,就把他一打打到地下去。你们看见过老百姓盖房子打桩,一上一下。使用干部不能也像打桩子一样,今天看他好,便把他提得高高的,明天看他做得不够,便把他打下去,后天又把他提起来,再后又打下去。这种一上一下打桩式的用人是不对的。造房子打桩愈多愈好,如果对干部也这样来几次,我说顶多只要三次,这个干部就算断送完了,因为他的自信力早已失掉,再也不敢做工作了。过去我们在江西苏区(注「本书中的中央苏区、中心苏区、中区、江西苏区都是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瑞金为中心的根据地,即中央革命根据地。它位于江西南部和福建西部,范围最大时辖有二十一个县,约二百五十万人口。--第13、32、37、92、112、158、160、163、192页。」)工作的时候,有一个毛泽覃(注「毛泽覃(一九○五--一九三五),湖南湘潭人。一九二三年十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参加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曾任中共赣西南特委委员、中共永(丰)、吉(安)、泰(和)中心县委书记、红军独立师师长、中共苏区中央局秘书长等职。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南方坚持游击战争。一九三五年四月在江西瑞金与国民党军作战中英勇牺牲,--第112页。」)同志,是毛主席的弟弟,人家说他犯了一个错误,要不得,便认为这个人不能用。后来扩大红军需要人工作,于是派他到一个区域去,结果不但完成了任务,并且还大大地超过,成绩非常好。他回来的时候,许多人又把他抬高起来,调他到闽赣边界的游击区去工作。隔了几个月,因为他说了几句似乎有些近于右倾机会主义的话,正在这个时候,恰巧又派他去扩大红军,没有取得很好的成绩,于是又都说他不能用了。大家都不要这个人,送到这里拒绝,送到那里拒绝。一个这样的同志,竟会到处无人要,连饭都几乎吃不成了。后来红军退出江西的时候,他在战斗中勇敢地牺牲了,为着革命流了最后的一滴血。所以,我们看人不要只看一时,只看一面。对于一个人没有根本的估计,用人就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这就是今天我要讲的了解人的问题。
  再讲第二点:气量大。
  用人要气量大。何以要讲这个问题?现在时代变更了。一九三八年与一九二八年有何不同?卢沟桥事变(注「卢沟桥事变也称七七事变。卢沟桥距北京城十余公里,是北京西南的门户。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日本侵略军在这里向中国驻军进攻。在全国人民抗日热潮的推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的影响下,中国驻军奋起抵抗。中国人民英勇的八年抗战,从此开始,--第112页。」)以前与卢沟桥事变以后有何不同?我说今天许多人归向了共产党,天下英雄豪杰云集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