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作者:陈云    更新:2021-12-07 12:19
  因为这些共产党员和革命者直到现在还不知道受了奸细们的骗,误以为参加了真正革命的组织;另一方面,奸细们也必须以这些受骗而不自觉的共产党员和革命者为招牌,来引诱其他的革命者。
  为什么反对革命的人要用派遣奸细的新花样来破坏共产党和革命团体呢?
  第一,他们企图用“共产党”的名义,伪造许多文件,使国民党中一些宁忍坐视民族危亡的领袖们可以借口来拒绝统一战线,借口来损害共产党和革命团体的威信。
  第二,他们知道共产党的威信正与救国运动的发展同时增长着,要求加入共产党或者愿意团结在共产党周围的人更多了,所以企图用伪造的“共产党”和“革命团体”去欺骗这些人,诱其入网,一一捕杀之。
  第三,他们知道虽然上海已经没有中国共产党的中央,但是还有许多共产党员和同情共产党的革命分子,正在英勇地独立地在工人运动中、学生运动中及一切救国运动中不屈不挠地奋斗。反对革命的人们为了要捕杀这些共产党员和革命分子,就伪造“共产党”和“革命团体”,利用中国共产党在秘密条件下党员与上级党部联系的困难,冒充中国共产党组织与这些革命者接触。许多革命者因为不知道奸细们的诡计,被骗与之接触而遭受牺牲。
  当然,奸细进行破坏共产党和革命团体,不仅仅用简单的伪造的一种方法,他们诡计多端。就我们已经发现的说来,就有许多种。
  有些奸细混入共产党和革命团体以后,开始时不一定就来破坏他们所混入的组织,因为他们想得到更多的收获,进行更大的破坏。他们即使遇到某种机会可以破坏某个重要组织及拘捕其负责人时,也还不一定就动手,甚至在一些地方还故意表现“出力”,而且也假装着奔走进行统一战线的活动,使共产党和革命团体可以相信他,提高他在共产党及革命团体中的地位,以便将来破坏更多更重要的组织。所以,现在有些共产党人和革命者,还以为奸细只是“见人就捕”,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了。对于那些可疑的分子,因为他在某一件事上“出过力”,或者他知道某一重要事项而未遭破坏就轻予信任,是绝大的错误。有这样思索方法的人,奸细们正好利用以掩护其活动。所以,奸细们对于这种糊涂的革命者往往不去拘捕他,而是利用他的糊涂来掩护自己的活动。
  奸细们欲求混入上级共产党部的诡计的另一种方法,则是进行自下至上或自上至下的破坏。许多共产党员及革命干部遭受了牺牲以后,奸细们就假冒着出来“恢复组织”、“建立联系”,一步一步地混入上层组织中来。每次破坏之后,他们总是高喊着“破坏原因是由于某人不小心被侦探盯梢”,以免革命者去注意内部的奸细。奸细们的此种伎俩所以得售,是由于许多共产党人在困难环境之下,缺乏应有的警惕性,许多共产党人因革命积极性和坚持性的传统习惯,总是在每次组织遭受破坏之后急于去恢复关系,甚至于急不择人。因为不去细心考虑和研究混入内部的奸细,所以奸细们的诡计往往可以如愿以偿。由于内奸未曾清除,虽一次又一次地恢复组织,结果却一次又一次地使革命者落入奸细们的血手。根据多年来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的经验,在秘密条件下革命党人的活动,每次遭受破坏以后,不应该急急忙忙去恢复组织,首要的任务在于把破坏的原因审查个水落石出,考察有无奸细。因为即使暂时不恢复某一组织,这虽然是一时的损失,但这个损失比急急忙忙去恢复组织而一次又一次地牺牲宝贵的干部的损失要小得多。革命干部的损失是最大的损失。没有革命干部坚持不懈的奋斗,革命胜利是不会自流地到来的。
  奸细们活动的另一种方法是,假装自己是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的牢狱内逃出来或者释放出来的“革命者”,混入革命组织中。他们假装受刑,弄得头破血流。因为一般革命者是富于热情的,所以这种奸细也常常可以混进来。其实,从牢狱内出来的人,不加审查而立即吸收其参加组织是不适当的。且不说有奸细乘机混入的危险,就是一个真正革命者,如果他在牢狱内被照了相,侦探们一定会跟踪他追逐其他革命者,那末,革命组织也不应轻易地与他发生关系,而应该进行严格的考察。对于这样的考察,只要是真正的革命者,必然毫无怨言。他知道这种考察是为了巩固革命的组织,避免给革命事业造成损失。
  究竟怎样辨别奸细呢?奸细的活动是有一般的特点的。
  第一,无论奸细如何伪装努力,他们总不是真正“努力革命”的。不管他们嘴上说得如何好,或者装着一天到晚奔忙于“革命”,但是他们对于共产党和革命团体的基本主张和革命策略是不愿执行的。比如,现在共产党中央决定实行抗日救国统一战线政策,在工人运动和学生运动中实行工作的转变,奸细们对于这一政策或者实行怠工,或者故意曲解,或者进行破坏。
  第二,由于奸细们的基本目的是在于捕杀革命者,破坏革命组织,所以只要他们自己估计已经取得革命党人之相当的信任,就要开始在与他没有直接联系的或者不至于使他受嫌疑的革命组织中捕杀革命者了。这些奸细在每次革命者惨遭捕杀时,他常常是“侥幸脱险”的。有些奸细,当他到达甲地的革命组织中工作,不久甲地遭受破坏;调到乙地,不久乙地又遭破坏;再调到丙地,丙地又遭到破坏。这当然已经很明显地证明他是奸细了。
  第三,奸细最有兴趣的是登记革命组织的人员,了解一切他们所未闻的消息。他们常常利用上级组织的名义造出许多调查统计表格,把各地革命组织的人员详细登记。登记以后,有时就直接逮捕这些革命者,但大多数的情况,是将存放登记表的地方叫警察来搜查,使这些登记表落入警察之手,由警察逮捕革命者。奸细们这种伎俩之所以奏效,因为有的革命者对于他那种违反秘密工作原则的“登记”,不加以考察。有些在上层革命组织中工作的人,甚至把许多重要而应严守秘密的东西都抄在纸上或者竟在刊物上公布,这种人如果不是糊涂虫,那就是奸细。
  第四,奸细的另一种伎俩,就是在革命组织内有意散布不满意某某人,或者不满意某一组织,进行分裂活动,组织派别。奸细们知道,只要革命组织内部一有分裂,就争吵不休,革命运动当然无法进行了。革命组织只要内部一分裂,奸细就有机可乘了。一九二九年挑拨江苏省委与党中央分裂,以后成为中国托洛茨基派头目的马玉夫(注「马玉夫曾任中共上海区委职工运动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委委员等职。由于他积极追随陈独秀反对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路线,一九二九年十一月十五日经中共中央政治局批准,同陈独秀等一起被开除出党。他是同年十二月十五日托陈取消派纲领《我们的政治意见书》的签名者之一,并且参加了以陈独秀为首的托派小组织“无产者社”。后来投靠国民党,充当特务。--第102页。」),现在不是坐在南京做公开的侦探吗?
  第五,奸细看见某些革命组织内已经有了新的奸细来代替他们,或者因为群众运动的高涨,他们已经快要不能继续再做奸细了,就公开在报纸上“自首”,破坏革命组织的威信。有时在报纸上发表的所谓共产党员自首宣言,就是奸细捏造的把戏。
  当然,奸细们诡计多端,决不止上述几种方法,这要靠革命者随时警惕地去考察。
  奸细的阴谋所以有时奏效的原因,这固然是因为几年来奸细活动更加狡猾,但是主要的还在于革命者对于他们反对革命的进攻,缺乏应有的警惕性,有些简直是革命者的过分糊涂。比如,上海共产党在一九三二年至一九三三年曾经实行过三次公开报名、不加考察地征收党员,这就给奸细混入提供了最好的机会。在每一次革命组织遭受破坏以后,总是受惑于“被侦探盯梢”而不去追查奸细。有些分子已经组织过小派别,而且他到一处就破坏一处,或者被捕了,侦探很客气把他放走,对这些异乎寻常的事情,还不去考察考察是否有奸细,仍然把那些可疑分子当好人,当然以后就吃了大亏。甚至革命组织内,还有腐朽到这样程度的人,把一个曾经公开向官厅自首过、捕杀过革命者的奸细,竟列为“同志”,希望他走到革命道路上来,这真是不能解释的糊涂。
  至于在下级组织内的革命者,或者一些还缺乏经验的革命者,时常容易走入奸细骗局的血手,这一方面由于某些上层组织未曾对他们进行提高革命警惕性的教育,同时革命组织在组织结构上有许多弱点可以被奸细利用。比如,在组织结构上,不管秘密工作条件如何困难,总是把各个组织的“架子”十余年来一成不变地照样保存,不管这个组织内有多少工作,有多少人,纵的各级组织和横的支部组织总是舍不得加以改变,因此也就滥竽充数地选择人才。其实,在现时条件之下,组织结构愈简单愈独立就愈好。由于组织结构上的弱点和过去的习惯,通常由别处组织或某一个人介绍来的人,总是不加考察地接受,这种所谓“介绍”,奸细们是可以假造的。也有这样糊涂的组织和糊涂的人,他们可以不负责任地随便把人介绍到别个组织去,奸细们是不难从他们手里取得介绍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