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作者:木白    更新:2021-12-04 21:22
  它能发射各种12号大号铅弹丸和12号脱壳弹。发射12号脱壳弹时,在91.44m距离上有较高射击精度,而且对目标有较大的停止作用。经试验,在该距离上,发射3发联邦12号脱壳弹时的散布只有31.75mm。因此该枪适合警察在市区精确射击使用,也适合在禁用步枪的地区狩猎。该枪于1991年首次出现,现已生产。
  结构特点
  1.枪
  RSG-12式狙击步枪采用旋转后拉式枪机,其后部有2个闭锁突笋,可保证枪机平滑动作。枪管为肖氏12号线膛枪管,枪管长546.1mm。枪口可装制退/消焰器。机匣上钻有螺纹孔,可安装光学瞄准镜支座。机匣下方安装容弹量为2发的可卸盒式弹匣。枪托采用麦克米伦玻璃钢制成。表面涂蓝灰伪装色。此枪还可配装哈里斯两脚架。
  2.瞄准装置
  该枪采用谢泼德望远光学瞄准镜,瞄准镜零位调整快速而简便。
  3.弹药
  该枪发射BRI-12脱壳弹,其弹托用塑料制造,弹心直径为12.7mm。也可发射长度为70mm的各种12号弹。
  性能数据
  口径----18.2mm(12号)
  初速----366~457m/s
  自动方式----非自动
  闭锁方式----枪机回转式
  供弹方式----可卸式弹匣
  容弹量----2发
  全枪长----1054mm
  枪管长----546mm
  膛线----右旋,缠距36倍口径
  全枪质量----3.52kg
  瞄准装置----望远光学瞄准镜
  配用弹种----BRI-12脱壳弹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RSG-12 式 12 号狙击步(猎)枪
  <返回顶部章节列表>
  --------------------------------------------------------------------------------
  <返回顶部章节列表>
  前苏联PPSh41冲锋枪
  闭上眼睛,让我们构勒一幅二战时期前苏联红军士兵的形象。也许你会设想一位士兵在满目疮痍的大街上战斗;也许有人想象前苏联红军冒着深厚的积雪和严寒拼杀;也许会有人想象前苏军土兵站在行驶在茫茫草原上的T34坦克上投入战斗……无论你怎样设想,将会有一个共同的要素:前苏军士兵紧握一把很粗糙但很有效的冲锋枪PPSh41。在前苏联卫国战争中,PPSh41冲锋枪几乎成为前苏联红军的象征。没有其他的军队在二战前后像前苏联军队那样大量装备冲锋枪。
  前苏军对于冲锋枪的需求始于1925年10月27日前苏联红军装备委员会的一份申请报告:“考虑到纳甘(Nagant)左轮手枪只是一种自卫武器,我们认为为中下层指挥官提供一种冲锋枪是必须的。”于是,前苏联红军开始寻求设计一种新型的轻武器。当时托卡列夫因设计TT33手枪和SVT38/40步枪而闻名,而且他也是第一位认识到冲锋枪价值的前苏联武器设计专家。至1927年,他已有了设计图纸。实际上,从1920午后期至1930年早期,前苏联著名的武器设计专家一直在试图设计一种合适的冲锋枪。由于当时冲锋枪还处于早期的发展时期,其军事使用价值人们还并不十分清楚。托卡列夫、普里鲁特斯基、科罗文、科里辛科恩和狄格特亚耶夫(Vasiliy Degtyarev)等都在设计冲锋枪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进步,虽然当时的试验各自暴露出一些缺点。1934年,狄格特亚耶夫为前苏军设计出第一支堪称成功的冲锋枪。1935年6月9日,狄格特亚耶夫的设计被采用,称为M1934 7.62mm狄格特亚耶夫冲锋枪,或简称PPD34。PPD中的D即为他名字的字首,而PP则为“Pistolet Puleinyot”的缩写,即俄文中“冲锋枪”的意思。PPD34的基本结构与德国的MP28II十分相似,运用自由后坐(自由枪机)原理,单发和连发火力的选择按钮位于扳机前方。枪管内瞠皆镀有铬,以防止过度磨损。子弹是装在一个近乎垂直的弹鼓中,弹鼓上方有一段延伸体,用以装在枪上。弹鼓容量为71发,结构与芬兰的“苏奥米”系列十分相似。71发的大容量对于士兵来说十分方便,因为重新装弹的次数大大降低。但弹鼓本身有些缺点,如易吃土,供弹口部位易变形等。除了弹鼓外,另有一种弧形直列式弹匣,不过比较罕见。然而PPD34并未被大量使用,从1934~1936年间共生产了67支。托卡列夫曾在日记中写道:“PPD从未受到很高的重视。”而后,1938年它的一种改进型又被采用,其基本结构除了散热的枪管护管外没有多大变化。虽然该枪于1939年退役,并被贮存起来,不过在芬兰战役中仍有部分地使用。
  斯大林的整顿撤除了俄罗斯许多著名的官员,被一些忠实但对武器等缺乏了解的官员替代。他们中的许多人希望废除冲锋枪而倾向于保留已老化的M1891 Mosin (Moisin是北美一种错误的拼写,开始于本世纪初,延用至今)使用弹匣供弹的步枪。但是,与芬兰的冬季之战改变了所有这些,前苏联步兵遭受到了不可估计的损失。俄罗斯最近承认在那场战争中损失了近80万人的生命。在那场战争中,芬兰的“苏奥米”M1931冲锋枪发挥得淋漓尽致。在“苏奥米”中间,前苏军发现了一种他们以前未见过的武器,与他们刚刚退役的PPD极为相似。由此,PPD重新受到重视,进入部队服役,并进行大量生产。然而PPD并不适合进行简单的大规模生产。当时,有一位新的武器设计专家通晓武器大规模生产的需要,他就是PPSh41的设计者斯帕金(Georgiy Semenaich Shpagin)。
  斯帕金1897年生于一个农民家庭,他有一句非常喜爱的话,即“要使某些事情变得非常复杂是非常简单的,但要使它变得简单将非常复杂。”至1940年,制造工艺在精密加工、铸造、热处理和冷淬等方面的快速进步使传统的生产方法得以废弃,运用一些新的生产工艺,斯帕金于1940年9月设计出一种新型冲锋枪。经过2个月的试验和与PPD的竞争,斯帕金设计的武器最终获胜。1940年12月21日,前苏联国防委员会正式采用斯帕金冲锋枪,命名为“PPSh41”。著名的PPSh41冲锋枪的诞生距前苏联卫国战争的开始仅仅只有6个月。
  1942年初,继前苏联陆军的测试认可之后,PPSh41冲锋枪开始大量生产。PPSh算是早期量产武器中相当成功的例子之一。由于需求量大,大部分零件皆为钢板冲压成形,焊接及铆接的技术亦大量使用。虽然枪托部分采用旧式的设计,不过它依旧是一支坚固而且可靠的好枪。
  PPSh41在许多方面都是一个非常卓越的武器。与德国的MP40冲锋枪相比它
  显得相当平凡,但比MP40更加可靠,有更高的射速,能装两倍于MP40的弹药,发
  射更大威力的枪弹,被称为二战时期最好的冲锋枪。它包括一个冲压和焊接的枪管护管,机匣安装在木枪托上,非常适于前苏联时期简单大规模生产的需要。其快慢机为扳把式的,可选择单发或连发射击,向前扳为连发,向后扳为单发,连发的射速为900发/分。该枪采用自由枪机式工作原理,开膛待击。为了减少枪管磨损,枪管内膛皆镀有铬。枪管护管的前端超出枪口并稍微向下倾斜,具有防止枪口上跳和制退的作用。机匣,枪管护管都用厚钢板冲压制成,具有容易加工和成本低的优点。该枪有早期型和标准型两种型式,早期型配有用多层皮革制成的缓冲垫,以吸收武器发射时多余的后坐能量,提高射击效果标准型配用布纤维板的缓冲垫和翻转式缺口照门表尺。无论是早期型或标准型,都可配用71发容量的弹鼓和35发容量的弧形弹匣。该枪的保险机构是通过拉机柄上的保险销及弹簧,除了随拉机柄在护管的机柄槽内前后运动外,在枪机处于最前方位置和后方的挂机位置时,机柄槽的上方都开有缺口,此时可将保险销往里推,从而卡在护管缺口内,限制了枪机的运动,起到了“保险”的作用。机械瞄准具由带封闭式护翼的柱形准星和表尺组成。早期型采用弧形座式的带缺口照门的表尺,射程为50~500m;标准型采用L形翻转式带缺口照门的表尺,射程为100m和200m。
  前苏联曾选用纳甘左轮手枪所使用的7.62mmX38R手枪弹作为标准手枪弹。这
  种枪弹具有奇怪的边缘外表,看上去很像是一个空弹,但正是由于其钝形的头部及较低的能量,才使得前苏联第一种冲锋枪可以使用。然而,7.62mm纳甘左轮手枪及其弹药在前苏联的服役只有一段时间,对其替换的方案就逐渐浮出水面。当时决定选择一种能适用于手枪和冲锋枪的标准枪弹,这就是后来决定采用的毛瑟7.63mm枪弹。由于使用毛瑟枪弹在战斗中有一系列影响火力的纪录,前苏联对7.63mm枪弹进行了稍微的修正,这种改进的弹药便是M1930 7.62mmP型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