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秋日约会】
作者:胡周    更新:2021-12-04 08:28
  泰安王朱仁这回来并没有先去清林山庄转一圈儿,而是直接奔京城来了。因为路上已经得到消息,太子被废,长乐皇帝病重。
  朱仁现在很兴奋。没想到自己出去转悠了一圈儿,回来居然是这么个局面,什么叫天助我也?这就是!倒是汗达法王冷静得很,劝朱仁别高兴得太早,因为太子摆明了就是被人弄下去的。不管这人是朱慈也好,朱厚也罢,反正先机已经被人家占去了。
  朱仁却不在意,以他那独有的浑不愣口气说道:“什么先机后机,现在不还是没立新太子么,那么大家都有机会。搞掉太子的那家伙弄不好是买了炮仗给我放啊!”
  汗达法王想想也对,既然如此,那就得抓紧时间回京城,所以他们俩这才没去清林山庄。现在师徒二人已在行馆住下,派出去打听昨晚上京城大火的手下也回来了。
  “什么?那火是冲着父皇去的?”
  朱仁听罢大吃一惊,原本他以为这只是一场寻常火灾而已,没想到里面还藏着如此惊天内幕。
  “你没打听错?”他将信将疑,追问了一句。
  “肯定没错,小的是向御林军中的一位朋友打听的。据说昨天晚上皇上夜访陶静之陶太医家,御林军出动了一大半前往护驾,谁想到突然四面八方着起火来,御林军抢着去救皇上,结果砍杀了不少百姓,御林军也被烧死了好几百人。”
  “那父皇他没事吧?”
  “皇上已经安然回宫了!”
  朱仁松了一口气,“那就好,那就好啊…….”
  挥退下人,师徒两人密谈起来。
  “师傅,您看这火又会是谁放的?”朱仁问。
  汗达法王微微眯缝着双眼,沉声道:“谁都有可能啊…现在问题是,皇上为何深更半夜的要去陶太医家呢?”
  “这恐怕得找知情人才能打听得到,要不我明天进宫一趟。正好也探望父皇以下!”
  汗达法王点点头,张口刚要说话,却见外头匆匆跑进一人,禀道:“王爷,宫里来人了,传话说让您明儿个一早进宫面圣!”
  朱仁与汗达法王对视一眼,表情都是有些吃惊。这消息也传得忒快了点吧?自己可是刚刚才到京城啊。
  “回传话的人,就说本王知道了。”手下一出去。朱仁便道:“师傅,我现在有点后悔了。”
  “后悔什么?”汗达法王不解。
  “我后悔去契…西域了……没想到在我走的这段日子里,宫里会发生那么多事儿。而我现在就象个聋子瞎子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明白,我现在就是想下手也找不到使劲的地方啊……”
  汗达法王轻轻叹口气:“唉,有得必有失,现在不是还没见分晓么。王爷您的机会还是非常大的。”
  朱仁摇摇头:“我现在是什么也没得到,却很快要失去最要紧的东西了。不行,我不能就让他们这么把我给踢出局了,我要后来居上,我要…….”他扭头看了汗达法王一眼。目中寒光一闪:“我要和他们拼了!”
  汗达法王微微点头:“是到拼的时候了,是到了…….”
  神武殿内,长乐皇帝刚刚用完了了午膳,与他同席地是陶静之。
  “陶太医,吃饱了没有?”
  陶静之抬起头来,望着长乐皇帝笑眯眯的目光,木然地点了点头。
  “既然吃饱了。那咱们开始谈点正事儿。”
  “是!”
  一旁的曹景余挥了挥手,殿内的小太监和侍卫们全都退了出去。
  “今儿早上上朝的时候,你没听到那个声音么?”
  “回皇上的话,没有…….”顿了顿,陶静之继续说道:“微臣其实早有留意,每次上下朝都很注意地在听,再没听到那个声音……zZzcn中文网手机访问ap,。”
  长乐皇帝点点头:“朕也不认为会在那些个大臣们里头,即便他们想干,也不会自己出面。明天,朕会把诸位皇子以及他们的心腹幕僚统统叫来。你到时候再仔细听听。”
  “是!”
  “对了,你说你靠诊脉诊出朕得的是绝症,那有没有人也同样可以诊断出来呢?”
  “当然有,不过……他得诊过同样地病症才能知道。不然的话。即便是医术再高明也很难判断出来,毕竟这个病的脉象和风寒是非常相似的。其中的差异在脉象上体现得比头发丝还要细小。”
  “噢,原来如此…….”长乐皇帝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陷入了沉思之中……
  这个时候,朱慈也已接到了宫中的传信,而严先生也回来了。
  “那火真不是静平放的?”
  严先生点点头:“我可以肯定不是他放地。他这人有勇也有谋,但终归心地仁慈,那种会殃及百姓的事情他是做不出来的。”
  “那会是谁呢?”朱慈皱起了眉头。
  “王爷,我听静平说,泰安王今天刚刚回了京城。”严先生道。
  “是么?”朱慈有些惊讶:“你不是说他有可能去了契丹国么?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可能契丹大汗没给他什么承诺吧,他呆那儿也没趣,就早回了呗!”严先生笑道。
  朱慈也笑了:“看来他是白跑一趟咯?”
  “不但白跑一趟,回来之后还有一口黑锅等着他们呐!”严先生将胡静平模仿汗达法王口音的事情说了,朱慈听完抚掌大笑:“妙!实在是妙啊!”
  “静平这人做事的确周密细致,把一切可能会发生地事情都预料到了。唉,老夫自叹不如啊…….”严先生摇头长叹。
  朱慈点点头:“是啊,他是非常难得的一个人才。我朱慈遇见他,应该是三生有幸!只可惜…”朱慈也叹了口气:“他似乎对做官没有任何兴趣,要不然今后能发挥他用处的地方更大。”
  “王爷,他并不是对做官没兴趣,您没看见他对名利的追逐比谁都有劲么?”
  “哦?那他为何总说没兴趣做官呢?”
  严先生笑道:“那是他嫌做官太受拘束。您想啊,他现在富可帝国。身边三妻四妾,美女如云,活得的是逍遥自在。可一旦当了官,就没那么潇洒了,以他的心性,肯定是会放弃做官的。”
  “那怎么成?以他地才干当个宰相也是绰绰有余啊,怎么就能自我放纵呢?他还知道开药堂救济穷苦百姓呢,这做官不也一样为民造福么?”
  严先生脸上的笑容一点点消失了。“王爷,您如果非要让他去当宰相,那他可就大权在握了……”
  朱慈有点醒过味儿来了:“你是说他……”严先生微微点头:“他实在太出色,太能干了。在老夫看来,只要他愿意,几乎没有做不成的事。这样的人,您是不能给他实权的!”
  朱慈不由叹道:“你说得没错。只是…….太可惜了,他应该是国之栋梁,是我的左膀右臂啊。”
  “王爷,栋梁之才只要您有心总是能觅到的,但江山社稷您一定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朱慈点点头:“先生说的是。学生受教了!”
  翌日,神武殿迎来了三位皇子。
  这三兄弟好久没有聚到一块儿过了,尽管背地里没少向对方捅过刀子下过绊子,但见了面还是笑呵呵地一团和气。朱仁的嗓门尤其响亮,用力拍着朱慈地肩膀道:“老四啊,你似乎又长个儿了啊?”
  “二哥说笑了,我都什么年纪了……。还长个儿啊?”朱慈笑眯眯的说着,顺便看了看朱仁身后的跟班,却没看见汗达法王的影子。
  “你才二十出头,是还在长个儿地时候啊!”朱仁乐呵呵地笑着,也看了看朱慈身后都谁跟着。没看见严先生,更没看见胡静平。
  朱厚还是那副喜怒不行于色地模样,站在一旁静静地听着,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他身后也只跟了两个随从。三个皇子似有默契一般,都没把心腹幕僚给带来。
  “二哥。我看你黑了不少啊,听说你去西域玩了?好玩不?”朱慈笑道。
  “好玩!当然好玩!”朱仁面色丝毫不改,声音依然洪亮地说道:“那地方可真是太好玩了,茫茫草原一眼望不到边啊。黄羊多地跟蚂蚱似的。人过去密密麻麻跳起来一大片啊,跟一片片黄云似的。对了。还有那大沙漠,大风天里黄沙漫漫,天和地都成了一个颜色,太壮观了!”
  “呵呵!看来二哥是喜欢上那里了。”
  “那可不,若不是惦念着父皇地身体,我可真不想回来呢。”
  “对对!咱哥几个就你是大孝子!”朱厚终于开口说话了,当然这一开口就是挤兑朱仁的。
  “那当然,我这次可从西域给父皇带好东西回来了。”朱仁冲身后挥挥手,两个随从立马抬上一个朱漆小盒子,扁扁方方的,还挂着金铜小锁,一看就是藏着珍贵物事呢。
  “这是什么东西?”朱厚凑过头去,抬手想打开,被朱仁一把拽住了:“不能动,等会儿给父皇看的时候你就知道了!”
  朱厚撇撇嘴:“我说老二你这就有点不地道了。你带着好东西来不就显得我和四弟没孝心了么?你是存心的吧?”
  “不是!肯定不是!”朱仁嘿嘿笑着,连连摆手。
  朱慈笑道:“三哥,咱们虽然没带着礼物,但也不代表咱们没孝心呀,给父皇磕个头,问个安也是尽孝了呀!”
  “老四说的对,说的对啊!”朱仁用力一拍朱厚地肩膀:“别跟我瞪眼睛,我好不容易回来了,你也不说请我吃一顿!”
  “就你这德行?”朱厚摇摇头:“我还是请四弟吃得了。”
  “那好啊!咱们三兄弟难得聚一块儿,今天就好好喝上一回?怎么样?”朱仁喜道。
  朱厚瞟了朱慈一眼,说道:“我没意见,可话要说在前边。我只请四弟,你那份儿你自己请自己吧!”
  朱慈连忙道:“还是我来做东吧,不管怎么说我在京城呆的时间最长,年纪也最小,我请两位哥哥!”
  “还是老四够意思!”朱仁笑嘻嘻地一勾朱慈的脖子道:“老三现在是越来越抠门了,每次见到我都象见到冤家似的,唉!今后还是咱们俩多走动走动得了,不理他了!”
  朱慈笑笑没应声。朱仁朱厚是一个娘养的。他们那是打是亲,骂是爱,你要当真了就是傻子了。
  这时,就见曹景余急匆匆地跑了出来,来到三人面前道:“哎呦!三位王爷快请进去吧,皇上都等了一会儿了。”
  朱仁立刻正了正颜色,冲手下一挥手。一马当先向神武殿内走去。朱慈和朱厚相互看了一眼,同时笑了笑,朱厚在前,朱慈在后跟着一起进去了。
  神武殿内今天是难得的敞亮,以前长乐皇帝总喜欢让太监们把所有窗户都关起来。而且不许人随意走动,因为那会带来风,他以为自己真患了风寒症,所以刻意避风。而今天,不但神武殿大门敞开着,殿内所有的窗户都打开了。阳光洒落进来,空气里四处流淌着金黄地颜色。而这金黄的颜色映在长乐皇帝的脸上,使他看起来居然是那么地神采奕奕。
  朱慈虽然走在最后,但却是第一个抬头看长乐皇帝的人,见他气色如此之好,不免有些惊讶。“难道说父皇的病情真有好转,还是回光返照?”朱慈当然宁愿相信是后者。
  三个儿子给老子磕过头之后,分头落座。朱仁屁股刚挨着凳子,便急着献宝了。
  “父皇,儿子这次远行西域,特意给您带回了那边的稀世珍药天山雪莲。据说这东西能治百病。甚至可以起死回生呢!”说着话,他招一招手,候在殿外地手下立刻捧着那个朱漆小盒子跑了进来,一个小太监连忙迎住。双手接过盒子交到了曹景余地手上。
  曹景余捧着盒子一边向长乐皇帝这边走。一边瞟了朱仁一眼,在快到长乐皇帝跟前时忽然装作一个踉跄。手中那盒子就掉在了地上,盒盖打开,果然露出一只灰白色的呈干枯状地雪莲来。
  “曹景余!你小心点啊你!”朱仁忍不住喊了出来。
  “不好意思,您看我这一激动,手就止不住地抖,对不住啊王爷!”曹景余嘻嘻地笑着,拾起那盒子,双手捧到长乐皇帝面前:“皇上,您请过目!”
  长乐皇帝看了一眼,抬手想拿起来,曹景余眼明手快早就抢在前边拿在手中,递到了长乐皇帝眼前。朱慈瞥见朱仁和朱厚相互交换了一个眼色,显然在感慨曹景余谨小慎微和无人可比的忠诚。
  “唔!的确是天山雪莲。”长乐皇帝打量了一会儿,点点头道:“朕还记得先祖皇帝在时,西域某国也曾进贡过一支天山雪莲,就是这个样子的。朱仁,你可真是有心了啊。”
  朱仁笑道:“给父皇尽孝那是儿子应该做的嘛!”
  长乐皇帝微微一笑,“你刚才说吃了这东西能起死回生?”
  “是啊……”朱仁一接口就意识到有些不对,但想收口也来不及了,只能结结巴巴继续说道:“是传说……只是传说而已…”
  “噢!”长乐皇帝点点头:“看来你是以为朕快死了,所以买了这玩意来给朕起死回生呢是吧?”
  “扑通!”朱仁翻身跪倒,一边磕头一边急道:“父皇,儿子可不是这个意思啊,儿子只是想尽孝心呐…….”
  见朱仁如此模样,朱慈只觉得好笑,偷眼瞧了瞧朱厚,见他也抿着嘴在那儿偷乐。
  “好了好了,起来吧。”长乐皇帝摆摆手:“朕知道你是尽孝心,可你这人啊就是喜欢显摆,朕挤兑挤兑你,就是要你改改这臭毛病,知道吗?”
  “儿子明白了。儿子一定改!”朱仁咧开嘴笑了起来。
  曹景余不失时机地说道:“皇上,都准备好了。”
  这话是一语双关,准备好地是一桌丰盛的家宴,当然陶静之也早已来到了侧殿,正等着辨听哪位皇子是嫌疑人呢。
  三个皇子很久没有聚在一块儿吃饭了,当然,和长乐皇帝坐一块儿吃饭更是遥远的记忆了。长乐皇帝性格乖张,别人当皇帝逢年过节总要带着妻儿老小吃上一顿团员饭吧。他偏不。而且每到节日,他还总喜欢出去溜达,去年春节他就带兵打契丹去了,闹得所有臣工都没吃踏实团圆饭。所以今天这家宴一摆,三个皇子都觉着有些不一般了,看来皇帝老爸是有些话想说了,那就都听着吧。
  但出人意料的是。长乐皇帝只招呼三人喝酒吃菜,却并没有说什么令人感兴趣的话题,直到天色将黑,才说了一句:“这几日秋高气爽,朕也感觉身子骨舒坦了不少。你们几个谁愿意陪朕郊游狩猎啊?”
  三人都是一愣,朱仁反应最快,连忙举手道:“我愿意!父皇,我这次去西域可是好好练了一把箭法,正好给您看看!”
  长乐皇帝微笑点头,转眼看了看朱厚和朱慈,“你们呢?”
  “咱们当然也去!”朱厚连忙应道。朱慈也跟着点了点头。
  “那好,三天后朕在西山猎苑等你们。对了,你们把各自地心腹爱将都带来,人多热闹不是?”说着,长乐皇帝转头冲朱慈道:“你把静平也喊来,朕有段日子没见他了,想和他再聊聊家常。”
  “是!”
  朱慈应了一声,眼角瞥了瞥两个哥哥。朱厚脸上没什么表情,朱仁却显得有些吃惊,张了张嘴想问什么。但最终还是很识相地没问出口。
  这个时候的胡静平却并不在京城内,他一大早就出城去了,目的地正是已经菊花漫山绽放的冷香山。
  冷香山由几座高矮不一地小山共同组成,主峰处于群山环抱中。山势虽然不算陡峭。但道路并不怎么好走。一条羊肠小路从山脚下弯弯曲曲一路通往山中,在半山腰处就隐入金黄色的菊花海中不见了。
  由于来得早。又是轻车简从,是以到得半山腰时刚刚才到午后时分。此时的冷香山上阳光明媚,花香漫山,此情此景倒是非常适合文人墨客一抒胸臆,但胡静平是来会佳人地,暖暖的阳光照在身上,春心未免阵阵荡漾。
  又往山上走了一段路,远远地便看见一睹黄墙在花海中露了出来。应该就是冷香庵了,胡静平精神一振,脚下又快了不少,身后的阿飞也是一步不拉紧紧地跟着。不多时已到山门前,抬头望那门楣之上小小的一块横匾,正是“冷香庵”三个字,字迹相当娟秀,但笔划间却不见丝毫灵动,倒是透着那么几分落寞的古朴。
  轻轻叩响山门,过了好一会儿,里边才传来极轻地脚步声。“吱呀!”山门打开了一条缝隙,一张素脸露了出来,却是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尼姑,不等胡静平开口便冷声问道:“是胡公子么?”
  “正是在下……”胡静平刚一开口,那中年尼姑转身就往里走,说道:“跟我来吧,就你一个!”
  胡静平一愣,回头看了阿飞一眼,心想这深山旷野的把他一人抛在这儿太那个了吧,再说等会儿见到张苕雪也不知道要逗留多久呢。想了想,脚底轻挪已到那中年尼姑身前,笑嘻嘻地一抬手道:“我就带了这么一个随从,他不会胡乱走动的,还请师傅行个方便。”
  望着递到眼前的一千两银票,中年尼姑鼻子里轻轻哼了一声,但手却飞快地接过了,一边往袖笼里塞一边径直走去:“那就都进来吧,走路轻点声儿,别让他人听见。”
  阿飞早已闪身进来,顺手将山门轻轻关上了。二人跟在中年尼姑身后,左转右绕走了好一会儿才来到了一个幽静地庭院里。这里应该是冷香庵的最后部,里院地围墙紧贴着半壁山崖,崖上青苔遍布,石头缝里长了一棵歪脖子松树,树枝上挂满了漫山飘来的菊花花瓣。
  中年尼姑把二人领进庭院,轻轻地喊了一声:“姑娘,胡公子来了。”声音方落,屋子里快步走出一个美貌小丫鬟,正是张苕雪地贴身侍女小环。
  “胡公子您来了,快请进!”说着话,小环飞快地将一张银票塞进中年尼姑手中,胡静平看得清楚,是张五百两地银票。敢情这中年尼姑开个门带个路顷刻就进账一千五百两银子,真是天下第一快的赚钱法门,但为何她还绷着脸呢?还有个问题,她一个尼姑,要这么多银子干嘛用呢?难道积攒到一个数目就还俗下山嫁人去么?
  胡思乱想间胡静平已跟在小环身后来到屋前,这是一间非常宽敞明亮地屋子,门窗全部都是落地的,地板上铺着厚厚的一层松木板,平整光亮富有弹性。正中间摆着一张四四方方的矮脚桌,却看不见四周有椅子存在。
  小环飞快地脱掉了脚上的鞋子,赤着一双天足一边往里走,一边说道:“胡公子请稍坐,我去请小姐出来。”
  胡静平点点头,也脱了鞋子,光着脚走到那张桌前席地而坐。阿飞则转身向院门方向走去,往门边的一块假山旁一靠,整个人瞬间就隐进了阳光照不到的阴影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