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作者:龙人    更新:2021-12-04 05:58
  凌海和孙平儿信步来到码头,见到乱成这个样子,真是啼笑皆非,不过倒没有人来问他们,只要一看到这样的金童玉女,叫谁也难以将之和那些丑八怪联系到一起,只是女的嫉妒,男的羡慕而已。
  凌海走到一家比较大的客船前问道:"船家你这船可走远路否?"
  "你想到哪儿?"那老头苍老着声音道。
  "到桐陵。"凌海道。
  "呀,那么远呀,三峡那段路可不好走啊。"老头子唠叨道。
  "能不能去呢?"凌海急切地问道。
  "能是能,但是船费可要多出一些哦。"老头道。
  "那你说多少?"凌海走上船道。
  "你是将整船雇下来,还是可以让别人搭顺路船?"老头子又问道。
  "当然是我们雇下来,最好不要别人也住上来。"凌海道。
  "这样啊,那给一百三十两银子吧。"老头子贪婪地道。
  "好,就一百三十两,但只能先付一半定金,另一半到了桐陵再付清怎么样?"凌海冷静地道。
  "可以,可以,你有没有什么东西要准备?船上的米菜油盐柴火都没有,若你想和我一块儿吃的话,还要交三十两伙食费,怎么样?"老头又想宰一把道。
  "那就这样吧,我们没有什么可以准备的,你什么时候可以开船?"凌海道。
  "我现在要找两个帮手,否则一路上行船很难,特别是三峡那段水路,更是险恶难行。"老头子急忙道。
  "那好吧,你先把船整理一下子,我和我妹妹先在船上住下了。"凌海拉过孙平儿道。
  这一下子连那老头都看得呆了,这几十年何曾见过如此天仙般的美人。
  "老丈,怎么还不去整理床位?"凌海温和地道。
  "哦。"老头子似还过魂来,应了一声道,转身便走进船舱。
  凌海扶着孙平儿走进船舱相视笑了一笑。
  下午,老头带了两位中年人和一个小姑娘过来帮忙起锚开航。经老头子介绍,这是他的儿子,老大叫杨顺风,老二叫杨平安,那个小姑娘是他孙女杨水仙。
  "在这里我们就称你一声杨老爹吧。"凌海笑道。
  "随便怎么叫都行。"老头子笑道。
  那两位中年人长得五大三粗,一看便知是有一身力气而又头脑简单之人,老头一副滑头样,那小姑娘倒是长得水灵灵的,还挺标致的。
  △△△ △△△ △△△
  大街上、码头上依然是那样乱,但凌海却越离越远。
  从江津到重庆这一段路倒很平安,因为这一带是排教的势力范围内,而老头的两个儿子本身就是排教的小卒子,再加上排教死了龙头本也够乱的,哪还有闲情去理会迎江而上的玩意儿。船行至巴南便已经是夜晚,凌海吃完晚饭,便同孙平儿坐于甲板上看夜景,吹吹风,孙平儿紧紧依偎在凌海的怀中无比的惬意。
  这时从船尾传来老头和他儿子的对话。
  "平儿,教主是怎么被人把脑袋砍下来的?"老头子问道。
  "老爹,我怎么知道,不过黎泰安那狗贼的确也太坏了,虽然是我的教主,可我实在看不惯那狗贼做事,昨天还派人把六婶家的青妹给偷去了,准又是想老牛吃嫩草,没想到昨天晚上他狗贼的狗头就挂在树上了。"杨平安道。
  "格老子的,真是爽,那青妹回来了吗?"老头子问道。
  "听说,青妹被两个人送回来了,不过不敢在家里住,怕那些狗贼去抓她问话,所以也到别的地方去躲了。"杨平安道。
  "现在,城里乱得很,我们刚好可以借这趟生意清静清静。"老头得意地道。
  "这公子兄妹两人可真是像天上的金童玉女一般,这样漂亮,那么美。"杨平安不禁赞叹道。
  "是啊,你老爹活了这么多年,也从来没有见过像那位小姐这般漂亮的。"老头子也不禁赞道。
  "这位公子和他的妹妹肯定是什么大官的儿女,这么有钱,这么有气质。"杨平安猜道。
  "是啊,明天就到重庆了,我们再到重庆去买点好吃的来,人家可娇贵呢,怎么能跟我们吃的一样呢?开船的时候,人家就给了九十五两银子,说还有六十五两到桐陵再给,这一次,我们本来就捞了一笔,但还贪心要人家三十两生活费,待看到那小姐和公子如此随和,心里也觉得不安,那我们就把菜做好一点不就行了!"老头子叹道。
  "可以,叫仙丫头拿出他的手艺出来,保证让那位公子和小姐满意。"杨平安道。
  在船头摇着水轮及掌握方向之人是杨顺风,他只是不停地摇着。这一段水路比较平缓,船头上挂着两盏风灯,也将水面照得很清晰,凌海只见水波泛着粼光一眨一眨。
  "海哥哥,你看那些像不像眼睛?"孙平儿指着那闪烁着的粼光问道。
  "像,那是很深邃的眼睛,这每一只眼睛都有一个美丽的真理。"凌海感慨地道。
  "是啊,就像我们亮着灯,我看见了它,它也看见了我们一样。"杨顺风插口道。
  "这就是,你若想先看清世界,就必须先让自己投入到这个世界中去,使自己先让世界看到。"孙平儿也高声道。
  "不错,不错,也可以说,若要人敬己,先要己敬人。"凌海道。
  "两位果然是高雅之人,比我们看的更明彻,说得更好听。"杨顺风道。
  "大叔,你们在江边行船有多长时间了?"凌海问道。
  "我们世代行船,这条船都已用二十年了呢。"杨顺风有些自豪地道。
  "那这条船怎么依然如此新呢?"孙平儿有些惊奇地道。
  "船乃是我们船家的命根子,怎么能不珍惜呢?每次像送小姐这样的远程回来,至少要给船保养一个月。"杨顺风道。
  "原来这样,那你这条船要花多少钱呢?"孙平儿又问道。
  "这条船是我家几代人的积蓄啊,花了两百多两银子,在我江津那一块地方可是首屈一指的大船啊,整个船身长有三丈五,宽有一丈二,高也有一丈多,而且船不是由人来操作,下面有水轮,只要人在船头摇那把柄,也可以说是方向桨--摇此桨不要用多大的力气--再掌握好方向就行了。所以嘛,我这船比一般的船快、省力,只是在过三峡那样的地方,有些麻烦罢了。"杨顺风得意地介绍道。
  "哦,那大船旁边的小船又是做什么的呢?"孙平儿依然饶有兴致地问道。
  "那小船,只怕在靠码头时水浅了,大船过不去,便用小船渡上码头用的,在我们江津水还是很深,又有排教兄弟经常捞沙,也使用不着,但到别的地方就不同了,有时候,大船只能停在江中,靠小船上岸购买东西。"杨顺风介绍道。
  "大叔,这一路到桐陵要花多长时间呀?"凌海问道。
  "从江津到桐陵一共要经过二十六七个码头,从重庆过去还有三千八百多里路,在中间或许会休息一两天,加起来迟一些可能要两个月左右,早的话也要四十天左右。"
  "这一路的水路你以前走过吗?"凌海问道。
  "以前,我父子几人行船时没经过桐陵,只从九江到赣州。"杨顺风道。
  "哦,那不是比至桐陵更远吗?"凌海惊问道。
  "是,那一次我们足足行了八十天,可真是长啊。"杨顺风道。
  "在那一路上可发生了什么事情?"凌海问道。
  "说起来是十年前了,那时候江湖各派还算安稳,偶尔有一点小小的风波,也算不了什么,说有事情发生,又怎能影响到我们这些过往的客船呢?即使途中遇到了几个强盗,他们上了船之后,全都很容易便摆平了。不过现在就不同了,江湖乱呀,乱得一团糟,都分不清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了。而且好人不长寿啊,像那缙云山的凌家,那样的好人,三年前不也是遭了坏人的毒手吗?以致使黎泰安称王称霸,使我江津百姓不得安生。还听人讲,说什么边关有个叫女真的小国想要来打我们中原呢。这都是别人知道我们中原内部混乱才敢乘机来逞凶的,若把每天死的人用去打仗,谁还敢来攻打我们?甚至想都不敢想呢!"杨顺风感慨地道。
  "没想到杨大叔,你也有忧国忧民之心啊!"凌海带着敬意地道。
  "时代不同了,那些人整天都只是为钱忙碌着,为钱而挖空心思,为钱而出卖朋友,哪有什么闲情来管我们国家,来关心别的人呢?你看那江津城里的那些人,在黎泰安没死之前,为了少交点税巴不得有人能将黎泰安杀掉,可是黎泰安被杀,他们不但不感激别人,还为了几个臭钱而放弃劳动想发横财,唉,人心真的变了。"杨顺风感慨地道。
  "那你对黎泰安的死有什么看法呢?"孙平儿好奇地问道。
  "论道理,我不应该说什么话,但我排教一向是以正道自居,前几任教主人缘都很好。只不过向那些商店,或别的生意人,收取一些适当的保护费,而那些费用却是拿来修桥补路的,谁出了事,都有排教撑腰。过年过节的时候,那些老百姓根本就不用人说,都自己送些礼物到教内,而教主也为慰劳兄弟们,和大家平分,至于百姓们送多送少倒无所谓。可是黎泰安一上任,不仅加重保护费,而且向百姓每家要索取多少,有时三天两头就收一次税,闹得百姓不得安宁。更甚的是他居然贪淫,经常将一些年青妇女,和一些未出嫁的姑娘派人偷去淫辱,然后又放回去,可是总有很多贞烈的女子,她们不是在未辱之前自杀,便是在被强暴之后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