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作者:向斯    更新:2021-12-04 05:56
  姐妹们七嘴八舌,责怪李夫人,说怎么能这样对待皇上?让皇上见上一面,当面托付王和兄弟,不是更好吗?为何如此这般的怨恨皇上?不是招皇上生气?皇上生气了,还能照顾好王和你的兄弟吗?
  李夫人一声不响。侍女替李夫人擦干泪水。李夫人等众姐妹们说完,这才哀惋地说道:"谢谢姐妹们的好意,不过,姐妹们不知道,我之所以不见皇上,不是怨恨皇上,也不是故意招皇上生气,正是为了更好地托付儿子,托付兄弟。"李夫人说着,泪水又淌了下来。众姐妹们越听越迷惑,只是瞪着一双眼睛,看着李夫人。
  李夫人平静了一些,擦净了鼻涕和泪水,平静地说:"我是出身微贱的女子,因为容貌娇好,获得皇上的爱幸。可是,自古以来,凡是以美貌取悦于人的,色衰则爱必弛,爱弛则恩必绝。这几年,皇上之所以眷恋我,顾念我,不是因为别的,只是由于我的容貌好。如今,我的病很沉重,容貌已经毁了,皇上见到我的模样,肯定会厌恶我、唾弃我,到那时,皇上怎么会还顾念我的儿子、我的兄弟?"
  李夫人说的十分平静,但却句句金石,掷地有声。众姐妹听得心服口服,默默无语。李夫人的话无疑很有道理,其话语可谓入木三分,一针见血。以貌取人的皇帝自然是贪恋美色的,容貌娇好自然沉迷其中,纵情享乐。一旦美色消逝,则爱心必弛,爱心弛后则恩情必绝,哪还会顾念什么家人呢?从此以后,李夫人拒绝再见刘彻。过不多久,李夫人撒手而去。
  李夫人瞌然长逝了,把当年的美貌和一切美好都留给了武帝刘彻,供他一次次的回味和品尝,回味、品尝之后便是无尽的思念和痛彻心肺的渴望。刘彻一有空闲,一闭上眼睛,李夫人那迷人魂魄的音容笑貌便浮现在眼前,无论怎样都挥之不去。刘彻思念李夫人,渴盼着再见到李夫人那倾城倾国的容色,企望着能再拥有一次那醉人的销魂。然而,李夫人终究去了,一切梦想都不可能成真。
  武帝刘彻的一腔热望无法倾诉,满腹情思不知道该如何发泄。刘彻思念着李夫人,回味着李夫人的一切,品味着最后的一次相见。刘彻记起了李夫人临终前的托付,便好像找到了抛洒情思的渠道。刘彻下旨,封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为贰师将军,授海西侯;封李夫人的哥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
  时光无声的流逝。武帝刘彻日甚一日的思念着千娇百媚、美貌惊人的李夫人。刘彻看着宫室,看着床帐,听着风声,听着雨滴,都无一不勾起对故去的美人的无限思念。刘彻常常独自饮泣,不能自已。武帝刘彻哀思李夫人,思之太苦,如害单相思。刘彻有点不能自拔,终日只是辗转徘徊,愁肠百结。刘彻无法容忍生活中没有了李夫人,可李夫人去了又不能复活,怎么办?刘彻苦思之下,终于有了一个好主意:何不让宫廷画师,画出李夫人的画像,每天不是像见到了一样?
  刘彻当即召来宫中造诣最深的宫廷画师,细细述说李夫人的容貌特征,面师精心描画,经反复润饰、修改,终于画出了栩栩如生的李夫人像。画像十分逼真,和真人一模一样,只是没有声音,没有温热,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罢了。刘彻爱不释手,每天反复观赏,对着画像倾诉爱慕。刘彻看够了画像后,便把画像挂在朝夕出入的甘泉宫。刘彻一次次的做梦,梦中追逐着李夫人,一同寻欢。然而,真实的生活中已经没有了李夫人,而剩下的只是一个画像。画像尽管形神兼备,却不能动,更没有生命的神采,要是有人能招魂,让画像活起来就太好了!
  事有凑巧,恰在这个时候,京师中来了一位身怀绝技的方士,人称少翁,是齐地人,盛传他有绝妙的招魂术,能让死去的人再次复生。刘彻听到奏报,喜出望外,传令立即召齐少翁入宫。齐少翁被带入深宫,马上受到了刘彻的召见。
  方士为李夫人招魂,估计使用的是皮影戏中的技术。少翁奉旨在宫中为李夫人招魂。刘彻拨一处静谧的宫室,让少翁布置。少翁所需的物品宫中很快便准备齐备。室中灯烛如豆,朦胧的烛光下帐幔飘拂,色彩错交。帐幔垂挂前的桌几上摆满了山珍海味、佳肴美酒。经过一番念经诵咒和狂舞之后,少翁开始入静。少翁将武帝刘彻安排在相距不远的另一顶帐中。少翁在子夜时,正式施法。烛光映照着的帐幔一时间烟雾迷朦,有细微的声音在空中飘荡。武帝刘彻端坐在另一顶帐幔中,全神贯注,眼睛一眨都不眨。
  不知道过了很长时间还是过不多久,看得有些疲倦的刘彻猛然间看见了对面的帐子中有一个人影,人影在动着,侧影上看十分秀美,是个美人。美人移动着,坐在那里。刘彻再一细看,这不是李夫人吗?绝对没错,是李夫人!坐了一会儿,李夫人竟站了起来,和她活着的时候一模一样,徐徐迈步时更是逼真!这当然是复活了的李夫人。
  武帝刘彻有点不能自已,竟腾地站了起来,要跑过去搂住复活了的朝思暮想的美人。少翁幽灵般的出现在刘彻面前,伸出手,拦住刘彻,并郑重的摇头,示意他千万不可,否则惊动了美人的魂,很快就消失。果然,一会儿以后,烟雾渐渐淡薄,李夫人也不知身在何处。
  少翁的招魂十分成功,武帝刘彻由衷信服,并厚赏了少翁。可这次和李夫人的一缕香魂相见,越发勾起了刘彻对美人的一厢情思。相思太苦的刘彻无法排遣,便拿起笔,写诗寄托情思。武帝就在这种情形下写出了《是邪非邪》:
  是邪非邪?
  立而望之,
  偏何跚跚其来迟?
  这是武帝刘彻当时的真实感觉,是他在苦苦相思中见了心中的美人的信疑参半、惊喜参半的直觉。刘彻直抒胸臆,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就交给乐府,让乐师配曲歌唱。宫中便传唱着这首优美的《是邪非邪》。
  李夫人的香魂勾起了武帝刘彻无尽的思念。刘彻食不甘味,和别的美人寻欢作乐时也味同嚼蜡,无时不在想念着李夫人。李夫人的一颦一笑,一缕刘海,一个发髻,一丝表情都浮现在刘彻的心中,令刘彻夜不成眠,难以忘却。
  宫闱秘史 第二部分 魏晋南北朝--乱世情未了(1)
  从三国到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一个大混乱的特殊阶段。但是,在这个政治失控的时代,人们生活的空间相对较大,选择生活的方式也较为自由。香艳的宫体诗游荡在六朝的后宫之中,皇帝和和他的女人们过着花天酒地的纵欲生活。他们不知道皇宫之外百姓的疾苦,也不知道处于战火之中的百姓流离失所,更不知道风雨不调的年份妻离子散,卖儿卖女,饥民相食。宫中酒林肉池,皇帝在美女群中饮酒赋诗,在温柔香阵中纵情享乐。
  一、曹魏风流
  曹操个性鲜明,文武兼备,人称乱世之枭雄。
  建安十二年(207年)金秋时节,曹操一身戎装,登临渤海之滨的碣石山(河北昌黎)。金风送爽,山间小路曲折蜿蜒。清风吹拂着他的头盔铠甲,他举目四顾,感觉神清气爽。突然,瑟瑟秋风从天际涌来,掀动海水,瞬息之间,浩渺无垠的大海巨浪滔天,水天一色,四际苍茫雄浑,极其壮观!
  曹操诗兴大发,面对大海,欣然赋诗:
  东临碣石,以观苍海。
  水何澹澹?山岛耸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浪漫诗人曹操感情细腻,他的文学修养决定了他对于女性的特殊欣赏和美好幻想,他的身份和精力决定了在那个特殊的时代,他为了自己的私欲,可以不顾一切的去抢夺他所需要的女人。那是一个混乱的年代,也是一个风华流溢的时代。
  曹操摧眉折腰为美色
  曹操有豪雄的气魄,有奸雄的心计,更有一股扫荡天下的英雄气概。曹操有一颗征服天下的英雄心,这颗英雄心不仅坚如磐石,无坚不摧,唯我独尊地拥有天下;而且,这颗英雄心也儿女情长,柔情如水,能容纳得下天下万千美色。
  曹操作为一代豪雄,和历史上几位既好色又打江山的皇帝一样,喜好美色,但不沉迷其中。当然,有的时候被美色所迷惑,曹操个性鲜明,文武兼备,人称乱世之枭雄。忘乎所以,行事失于考虑,险些送了性命,这是有过几次的,这也是曹操好美色所付出的代价。
  曹操和多少女人有过关系?这实在无由考证。但可以说,曹操一生中,占有了许多的女人。仅从可信的史书中可以知道,曹操占有的女人载诸史册的有丁夫人、卞夫人、尹夫人、刘夫人、杜夫人、秦夫人、王昭仪、李姬、孙姬、周姬、刘姬、赵姬。这还仅仅是和曹操有过性关系的有名号的夫人、姬妾,这些人就多达十余个。
  曹操既是治世能臣,又是乱世奸雄,更是好色如命的登徒子之流。建安二年,公元197年初,曹操统领大军,讨伐张绣,进驻宛。张绣交战大败,便投降曹操。曹操早就听说已故将军张济的老婆姿色倾城,这时收降了张绣部众,张济的遗孀自然也在其中。曹操派心腹找来了张济的老婆,实在美貌丰润,秀色动人。曹操便忘情地占有了这个女人,并把她据为己有,留在身边。
  张济去世了,这本来就是张氏家族的大不幸。张济如花似玉的娘子是张氏家族的安慰,更是张济部众的女神。突然之间,女神被敌人曹操占有,族人张绣和众将能不痛恨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