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作者:鱼中抽烟的鱼    更新:2021-12-04 05:38
  此刻被解除禁锢的穆塔沙,犹如一只失去亲人的羔羊般,又如一头发怒的雄师般,在我的面前来回的转悠着。在他的手上,则是他的父亲与兄弟的首级。在他面前,则是杀害他们的凶手。然而,面前的凶手,又或多或少的与他有着亲缘关系,甚至有他心爱的人、至亲的人。
  “我还等什么?”我问着自己,在不停的问着自己。但同时却又顾忌穆塔沙的感受,而不能当机立断。
  “烧死他们···”
  “不。我要将他们以最残忍的手段处死。”
  穆塔沙说到这里,回望我一眼,并说道:“叔父,您不反对我的提议吧。”
  我没有回答他,我默默的在回忆我与穆法沙的日子,在回想那一天的离别···按照穆塔沙的建议,德里城中开始树立起无数的木架,并有大批的野狗被圈养在木架的四周木栅栏中。至于喂养它们的食物,则是每天一小桶的鲜肉——仅仅够它们维持自己的生存。
  时间就此一天天的过去。到第五天头上,我被穆塔沙请到了城中临时搭建的高台上,参加他为所有死者举行的盛大祭奠仪式。
  祭品,不用说,当然是那些令人憎恶的叛贼,及其家属。
  我轻轻的转动着手中的马鞭,静待仪式的开始。
  不过,我并没有等待太久,或许是穆塔沙考虑到我不适应查谟酷热的缘故。在他的一声号令下,所有的叛贼及其家属,都被健壮的武士吊在木架上。而至于那些饿了多日的野狗,此刻正吐着猩红的舌头,静静的在隔栏的另一头等待着自己上场时刻到来。
  “开始。”
  无数的佛徒在诵读着经文,无数的号角与战鼓在有节奏地鸣响着,而野狗却在垂死者的呼号声中,被放进属于它们的表演场,正围着自己的猎物在徘徊、在观察、在试探着···开始了,终于开始了。随着第一条野狗的捕食运动开始,其他的也不甘落后,纷纷有力的纵跃起身子,向自己认为的美餐狠狠地扑去。
  随着碎布、血肉、白骨的出现,伴随着它们的,则是懦夫与卑贱者的哀嚎与呻吟。我与所有的人静静的看着这一切,细细的品味着它,并不时的为它所叫好,并极力的鼓励着每一个参与者继续···梦,终归是要醒的。夏侯羽睁开双眼,探手挑开车帘,深深的呼吸着车外的空气,贪婪地将羌唐如画的风光收入眼中,并告诉自己:我是强者,我理当拥有我所需要的一切。
  然而,前方路却愈加的崎岖颠簸,甚至是有点危险···
  土地与人
  土地与人
  金秋十月,整个帝国在喜悦中沉醉着···
  夏侯羽作为帝国的辅政凉武王,为向世人显示自己对成帝的尊敬,其恭贺礼品如下:佛骨舍利一枚、金丝铂装佛经八部、天山千年雪莲四朵、千年灵芝四朵、战象一百二十头、金饰马车一辆、西域汗血宝马八匹、金制马饰四套、银制马饰四套、猫儿眼四对、黑珍珠十六枚、九尺珊瑚树四株、六尺珊瑚树八株、五寸祖母绿八对、上等祖母绿十六对、上等西域和田玉玉佛两尊、上等西语和田玉壁八对、上等西域和田玉两箱、上等花色宝石各两盒、上等天竺珍珠八盒、天竺上好香料四百斤、赤金八百两、瓜子金八百两、足色雪花银三百六十五封、各式四季服饰一百二十套、上等苏杭绫罗绸缎三千六百五十匹、上等西域胭脂水粉六十四盒,其余无数。
  然而,原本无人留心的事,往往却会被某些别有所图者利用。夏侯羽作为帝国皇帝的长辈,又是帝国的传奇英雄,当然会成为人们饭后茶余的谈资,尤其是他的贺礼。不过,由于有人翻出了历代先皇与藩王的婚聘敬贺礼单,因此市井谈论的话题逐渐变味,最后竟演变成对一场夏侯羽其人其心的全民大讨论活动。
  身处政治旋涡中的夏侯羽,本想以称病化解此事,却不想又叫人抓住把柄,再度遭到非议。
  戎平六年十月末,御史大夫孟籍上书朝廷,言:夏侯羽违制在前,逆行于后,有孛宗室典制礼仪,当受重责。特请成帝夺其号,削其权,罢其府,减其邑,于先帝陵思过三年。
  成帝接此书呈后,当下批示到:凉王功在社稷,忠君恤国,非尔等能度之。若再有前言者,朕决不姑息,朝廷断不肯罢休。
  岂料成帝的批示,竟然被人窥去,并四处散布传扬。更有好事用心者,在散布传扬的同时,还有声有色地将一些不实之情添加进去,使得人们对成帝与夏侯羽之间的关系倍感困惑。
  朝堂之上,成帝冷冷的眼神在徘徊、在飞掠、在搜寻,他开始对下面的人,有了一种强烈的不信任感。
  “御史大夫孟籍可在?”
  随着一人抢班出列三呼万岁,成帝冷漠的眼神开始变得异样许多,给人以一种不祥的预感。所有的朝臣们,都开始在为孟籍担心,担心他成为本朝第一个因言获罪的御史大夫···果不其然,成帝在沉默片刻之后,缓语问到:“孟大人,我的批语是如何叫外人知晓的,又是如何叫人串了味的?”
  “臣罪该万死,罪该万死···”
  “罪该万死?朕什么时候说你有罪了?又是那个不识好歹的主给你定地何种罪名啊?”
  “陛下,按本朝典制凡私传君上批文者,一律视为欺君。若再有穿凿曲解者,则一律视为毁谤君上、诋毁朝廷。今御史大夫孟籍所犯,皆同,理当凌迟处死,并抄九族。”
  向成帝提议的不是别人,正是凉王夏侯羽,此次事件的焦点人物。对于他的提议,所有人惊呆了。他们不知夏侯羽想做什么,更不能理解夏侯羽此刻的无意之举,到底为何。
  成帝愣愣的看着夏侯羽,心中不快的念着:“夏侯羽啊,夏侯羽。你怎么就不能在这个节乎眼上保持冷静呢?难道你真的要让自己下不来台,让朕为难吗?”但是,为了保全夏侯羽,挽回自己可能面对的信任危机,成帝不得不故作姿态的训斥到:“凉王,朕难道不知祖宗典制吗?”
  “臣不是这个意思。”
  “不是这个意思最好。”成帝缓转语气开导到:“凉王,作为帝国的辅政王,一藩之首,朕的姑父,心胸要宽广,要能容常人不能容之事,为朕在天下人面前做一个表率。今天的事,不论孟籍对错与否,都会有朕为你做主,你大可安心静待些时日。”
  “臣知错了。”夏侯羽回到此间,话题一转奏道:“陛下,臣请陛下准臣一议。”
  “和我讲起条件来了···”成帝为缓和气氛,点头回到:“凉王请讲。”
  “臣请陛下减臣封邑五百。”
  成帝腾的站起身,直勾勾的盯着夏侯羽,老半天才吐出一句话:“凉王何故如此?”
  “臣既然有违典制,理当受御史大夫孟籍弹劾,并行处罚。”
  望着夏侯羽坚定的眼神,再想到夏侯羽先前的言行,成帝明白了。他轻叹一声,道:“辅政凉武王夏侯羽虽功在社稷、忠君恤国,然其前行有违典制,特降罚削其封邑五百,自即日起诏告天下。”
  既然夏侯羽认错了,那孟籍或许还有转机。大臣们可没有这样去想,他们想的是:夏侯羽认错,就意味着孟籍该上路了。
  然而,再次出乎他们的意料,夏侯羽再度进言到:“陛下,臣窃以为,孟籍之错非其本意,其断不会为一人之撕,而枉故陛下的信任。因此,臣请陛下赦其过,小诫即可。至于那班念念不忘陛下之宵小,则请陛下以雷霆之手段处之。”
  “全朕与孟籍之名,而毁己之誉,委实叫人敬重···”想到这里,成帝再次令到:“御史大夫孟籍所奏属实,理应受赏。然其治身治下不严,致朕于汹汹舆论间难以抉择,实数可恶。今凉王为其请,朕两相之下特准其功过相抵,罚其减奉半年,以兹惩戒。”
  “陛下,臣有本要奏。”
  刚还在为自己能够化解一场君臣危机而感到庆幸的成帝,一听此人的声音,立刻嗅到了一丝浓重的火药味,十分不快的应到:“高勉,说吧。”
  “陛下,臣认为既然凉王殿下承认自己的错误,那对于孟籍的处罚就不能草草了事。不然的话,天下人可是要指摘陛下妄废法度、偏听偏信的···”
  “高勉···”
  “高勉。”成帝一拍龙案,指着高勉的鼻子骂到:“高勉,你不要认为你是御史台掌院就可以如此放肆,在群臣的面前指摘朕的不是。前番若不是凉王为你求情,用凉州三万官兵的血为你保命,你今天还能站在此间与朕说话吗?”
  “不能。”
  “不能···”成帝冷笑到:“既然知道,那你因何要为难凉王与孟籍?”
  “臣不是为难他们。”
  “不是?那又是什么?”
  “我是要让天下明白一个道理:陛下既为圣龙的君上,就不能因私而废法度。”
  “真难为你的一番好心了。”成帝一转身,冲李德忠问到:“德忠,你认为朕该如何处置这个狂徒?”
  “陛下···”
  成帝一甩袖子,语:“德忠,难道你也认为朕错了吗?”
  “不不不,打死老奴也不敢如此认为。”
  “那就是说你认为朕该依律处置高勉了?”
  “我···”
  不等李德忠说完,成帝喝问到:“金瓜武士何在?”
  “给我将高勉拿下,午时三刻午门问斩。”
  “杀的好。”
  “何人殿外喧哗?”
  “贫道是也。”
  “南阳王···”
  随着李德忠的一声惊呼,成帝愣了,夏侯羽愣了,所有的朝臣也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