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逸”史 分节阅读 264
作者:而山    更新:2021-12-04 05:31
  走去,待到门口,林逸的军务秘书安平悄然过来阻挡:“两位部长!请稍候片刻,林主席在接见外交部组成的政治谈判代表团!”
  “欧!英法美西四国的政治谈判代表团已到南宁了吗?”吴命陵问。
  “是的!明天将是我人民根据地与四国展开政治谈判的第一天。”安平请两位坐下后,笑道。
  “这样的话,林主席一时半会也出不来,我们不等他了,这里有第一集团军与第二集团军传来的最新战报,麻烦安秘书转交给林主席便是!”吴命陵有许多军务,不想把时间浪费在等候上。
  “这是新出的有关上个月的军工企业生产报表,安秘书也一并转交给林主席吧!我也有事,便不等林主席出来了!”周炳坤也急于要走。
  安平也不阻拦两个大忙人,本来这些传送消息的事用不着两位部长亲自做的,可能两位部长还有其它事需与林逸讨论吧!
  办公室里,林逸坐在书桌旁,四周坐着十二个人,高矮胖瘦、老少青壮不一,他们就是人民根据地与四国政治谈判的十二名主要成员,他们分别来自于人民军总政治部外事局、人民军总参谋部战略研究中心、人民根据地外交部、人民根据地政务院发展与战略研究所。人民根据地的政治谈判代表团由外交部主导,外交部副部长李圆环出任谈判代表团团长,人民军总政治部外事局局长陈权上校任副团长。
  “国与国之间的谈判不同于人与人之间的论理,它讲究背后的实力,相互之间的制衡,讲究一种气势,不像人与人之间处处讲究一个‘理’字!因此,我要求你们首先在气势上压倒对方,要充份体现出中国人的强势来!可以无理取闹,可以漫天要价!”林逸在向代表们灌输一种强势理念,“什么得饶人之处且饶人,认罪了就算了,或是要以博大胸怀,慈观心肠怀柔感化对方,体现我泱泱中华的天恩与宽大等等的想法,我一概不赞同。”
  “大家一定要明白,我们与西洋白种人、非洲黑种人一样都是平常的人,不像白种人所认为的我们低他们一等,也不像我们自认为的我们比他们高一等。”林逸强调,“我们之间的战争,只是很自然的生存之战、殖民之战、奴役之战、剥夺之战,谁输了谁就得付出代价,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代表团成员怔怔地聆听林逸的讲话,军队的人尚能理会林逸的强势理念,而其它部门的人则一时不能接受了。这不是基本否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所倡导的讲仁义道理的儒家思想了吗?
  林逸不在意这些不知道国与国之间斗争残酷的人的疑惑不解,继续道:“任何谈判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你们谈得要有耐心,要作长期谈判的打算,主动权掌握在我们手中,我们有的时间,我们等得起。我们失去的东西,一定要要回来,我们损失的东西一定要补偿回来,我们打赢的东西,一定要争回来!”
  在一些具体的谈判技巧与谈判内容上,林逸也分别作了指示与说明。
  代表们认真记下林逸所说的话,在临接见结束时,林逸最后道:“各位代表!谈判时,人民军总政治部将会在你们与四国联合谈判代表会谈的地方开辟出一块区域,供一部分特殊的人旁听之用!”
  代表们惊讶得难以置信,会谈不是需要绝对的安静的吗?不是需要绝对的保密的吗?怎能让新闻工作者旁听呢?
  林逸明白代表们在想什么,他指正道:“大家不要想错了,那块旁听区域不是提供给新闻工作者采访之用的,这一点保密常识我还是有的。”
  哪会是给谁旁听的呢?代表们更感好奇了。
  林逸笑笑,解释:“那是提供给被人民军所俘获的清廷将领们旁听之用的。这是人民军总政治部对顽固不化的清军俘将的政治教育手段之一。让他们感受一下我根据地是怎样与外国人打交道的,对他们认清满清朝廷的腐朽与懦弱有好处,你们不用管他们的存在,你们只管谈你们的。”
  最后,林逸再次强调:“明天安排四国政治谈判代表团去会谈地点时,一定要让四国联合谈判代表团按照人民军总政治部制定的路线走,你们也要按照人民军总政治部制定的路线走。”
  李圆环等人不明所以,再次不解地望向林逸,林逸神秘一笑,道:“到时你们就知道是为什么了,这只会对你们的谈判有好处,不会有坏处。只是希望到时你们不要辜负了人民军总政治部的这一番苦心安排才好啊!”
  会谈地点设在郊外一座雄伟宽大的农庄——安菊庄,这里离南宁市区有五里路,离人民军总政治部的一座俘虏关押中心有三里路。安菊庄真够得上是菊花庄了,庄内种满各式各样的菊花,争奇斗艳,农庄四周围是雕龙刻凤的围墙,飞檐吊角龙头凌空昂首,农庄里有四十多间青砖大顶的屋间,几个大小四合院相连,各房都是雕花窗子,方砖铺地,这一切均可以显出这家农庄昔日主人的奢华!
  第二天上午,阳光明媚,温柔的和风吹来,路边的野花野草的香气轻幽扑鼻而来。在刺眼的阳光下,从南宁市方向开来一队插着不同国家国旗的车队,这是四国联合政治谈判代表团方面的阵队,他们参加谈判的主要代表有:英国谈判代表——驻华公使查尔斯?博顿、法国谈判代表——驻华公使班塞?弗得、美国谈判代表——驻华公使格里菲斯?克朗、西班牙谈判代表——驻华公使劳斯?劳尔斯。他们乘坐的每一辆车都用粗柞木杆挑起一面己国的国旗,最前面有人民军特勤团士兵车辆开道,车头插了面比四国代表车大些的人民军军旗。在烟尘滚滚的行进中,只有每辆车上的旗是那么显眼、那么引人注目。
  从南宁市到安菊庄,需经过一块宽阔的草丛地,四国代表车队行至此处,透过车窗可以看见草坪上站了一大群的人,有人惊叫:“怎么这里有我们的人?”但见前方,一大队的人民军战士全副武装地押着约两百多名联军士兵一排排地站着,联军士兵全被黑布蒙着双眼,双手被反剪绑着。
  “停车!停车!这是怎么回事?怎么回事!”四国公使大声喊叫,充满着惊恐。
  “啪啪啪!”一阵阵枪声传来,倒下一排联军士兵。这时,四国谈判代表知道前面的人民军在干什么了,他们疯跳下车,大叫:“不要!不要!我们抗议!我们抗议!”
  有人民军士兵面无表情地用枪指着四国代表,厉声道:“我部在奉命执行公务,无相干人等,一律靠边,否则以妨碍公务论处!”
  不等暴跳如雷的四国代表叫嚣,又是一阵枪声传来,几十名联军士兵又上了西天。
  四国代表不愿接受地望着己方的士兵一个一个倒下,却无能为力,他们红瞪着眼,怒道:“我们要控告你们!”
  十分钟不到,二百多名联军士兵全被枪毙,执行完公务的人民军战士依着号令,整齐地离去。四国代表这时才准许上前探看被击毙的联军士兵。
  扯下一块块黑布,都是那么熟悉的自己的同胞,里面有的还是自己的熟识,四国代表们悲愤填膺,痛苦沉默良久后,大声道:“走!我们去向人民根据地代表团提出抗议,我们要严重警告他们!”
  十五分钟后,人民根据地政治谈判代表团从另一条路过来,他们同样要经过这一块宽敞草坪,见有人民军在收拾尸体,他们停下车不由好奇地上前询问。
  “这是怎么回事?”团长李圆环问。
  一位高个的人民军上尉跑过来报告:“报告长官!我部奉命在此枪击部分触犯人民根据地《战争罪法》,罪大恶极的联军俘虏!”
  “刚有西洋人过去了吗?”李圆环若有所思,继续问。
  “十多分钟前,有一队车队经过,据说是四国政治谈判代表团的车队!”上尉道。
  “他们看到了眼前的这一切了吗?”李圆环担心地问,他不敢想象四国谈判代表们如果看到了这一切,反应会怎么?
  “看到了!我部正是奉命做给他们看的!”上尉不以为然道。
  “哦!这样啊?”李圆环惊讶,其它代表成员也露出难以置信状。此时,他们方想起昨天林逸曾对他们说的话!
  第二百三十六章
  在安菊庄,双方谈判代表团分在左右两厢的小四合院歇休一会儿,九时三十分,正式会谈的时间刚到,四国代表没有心情欣赏美丽的菊花,便迫不及待地往中间那间宽大的客厅走去,可在那里,他们又遇到了令他们诧异的一幕——会厅中间靠墙处已坐北朝南地坐了四排三十个人。
  中国人到底在搞的什么名堂?这还是不是要举行政治谈判?谈判需要这么多人参加吗?四国代表们晕乎了头。
  厅里正中央有一条长桌,上面铺盖着一块黄布,桌两边摆着两排靠椅,每排十二张,第一排是双方代表团主要代表的座位,第二排是为翻译、秘书、助手、副官等安排的。
  双方代表一左一右从两条厅门鱼贯而入,由于四国代表们积怒已久,他们怒目以视,连最起码的礼节问候都省却了,便怒气冲冲地坐在了谈判桌旁。待双方的联络官分别介绍完各自方的主要谈判代表后,法国方主要谈判手——驻华公使班塞·弗得敲着桌子厉声责问:“请问!贵方为何不遵守双方军事谈判小组所签订的《中国人民军与英国、法国、美国、西班牙四国联军军事和平协议》里的条款?”
  人民根据地政治谈判代表团团长李圆环把眼望向副团长陈权上校,陈权会意,面色变冷,警告:“请贵方注意自己言行举止的分寸!我方不知贵方所指为何事?请贵方代表把事情说明白一些!”
  班塞·弗得肺都快气炸了,一路而来憋着的怒气,急需发泄,咆哮:“难道在来安菊庄会场时,贵方代表没有看见半路草坪上发生的一切吗?请你们告诉我们,为什么人民军要杀死我投降的、手无寸铁的士兵?这不是严重违反了贵我双方军事谈判小组所达成的军事和平协议吗?”
  陈权故作(炫)恍(书)然(网)大悟道:“班塞·弗得公使原来是指那件事啊!在这里,我代表我方郑重说明,那件事与我们双方的友好政治谈判没有任何关系,那是我人民根据地政府在处置违反人民根据地法律的犯罪分子!”
  班塞·弗得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怫然作色道:“怎能说与我们没有关系?被杀死的人是我联军的士兵,他们受军事和平协议的保护!”
  陈权笑笑,摊开手中的文件夹道:“请贵方代表看清楚我们双方签订的军事和平协议条款,里面的第六条是这样说的:人民军保证所有主动投降联军官兵的人生安全,给予其一定标准的生活待遇,并承诺在人民根据地政府与四国政府达成政治协议之后一个月内,恢复所有投降联军官兵自由。注意!这里说的是主动投降联军官兵的人生安全,而今天你们半路上所看到的被枪击士兵,是被我人民军武力俘虏的,他们不属于军事和平协议条款保护对像之列。”
  四国代表蹙眉,跟着摊开各自手中的文件夹,寻找陈权刚所说的第六条。
  上面白纸黑字写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四国代表哑口无言,暗骂:“军方愚蠢,怎么签订这样一个协议?人生安全保护居然不覆盖所有的联军士兵,那这军事和平协议还有何意义?”
  会场上,人民根据地一方得意,四国联合代表团一方沉闷,而旁听席上的众清廷俘将则惊若木鸡,他们的心里早就波涛翻滚了,敢胆当着西洋代表团的面枪击他们的士兵,那是多么不可想象的事情啊!这与清廷和谈代表被西洋人当场欺辱地摔爬,有着天壤之别!
  会场沉静下来,英国主要谈判手——驻华公使查尔斯·博顿不甘心,首先打破沉默,厉声问:“我们怎么知道那些被枪击士兵是为主动投降的还是被动投降的?”
  陈权不屑地轻笑:“这个容易辨别,所有主动投降的联军士兵全部集中关押在贵县、郁林州、浦北、北海四个地方的俘虏营中,人数约为七万余人,贵军方派有军事代表监督,你们可以派出代表联络那些军方代表,查询此事,看那四个地方的俘虏营可否少了一个联军士兵?”
  查尔斯·博顿不认输道:“历来两国交战,杀人毁物是必然的事,哪有用法律去规定战争行为的?又哪有用己方的法律去审判战俘的?他们既不是贵国公民,也没有主动的犯罪意识,他们怎么适应贵方的法律?又怎么能用法律的尺寸去裁量?何况,我方四国国人依与清朝政府签订的条约,还有司法豁免权呢!”
  陈权骤然色变,沉声道:“四国与清政府签订的任何不平等条约均不适应于我人民根据地!”然后,他又冷冷一笑:“是的,两国交战杀人毁物是必然的事,各国都不会用己方那些宽松的法律尺寸去裁量对方战俘的战争行为,他们只是会直接地处置掉战俘,不会讲任何的仁义道理!”
  查尔斯?博顿被驳得无言以对,支支吾吾,想想人民根据地用固定的法律条文,有根有据地处理战俘已是很仁慈的了,他退让一步问:“你们又有什么证据证明那些士兵犯了死罪?”
  陈权脸色铁青,转身向背后的助手要来一叠文件,怒气冲天地砸在长长的谈判桌上,声色俱厉道:“你们自己看看,他们在我中华大地对我中华人民所犯下的滔天罪行,他们烧杀抢掠,强奸杀人无恶不作,便是杀他们一百次也不为过!这上面有他们的口供,也有他们上级军官及同伴们的旁供!”
  “费乐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