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逸”史 分节阅读 221
作者:而山    更新:2021-12-04 05:31
  不要再继续追赶上去时,他突然注意到这一段路的路印明显没有后一段路的路印深嵌,暗忖:“为什么会如此呢?只有一个解释,那便是前面的人民军人数在减少,依这路印深度来看,减少的人数应有一半。那么那些喊少的人去哪里了呢?”
  他越想越心惊,大声问:“还有没有另一条通往石城的路?”
  侦察兵道:“通往石城的路,除驿道外,还有一条小路可通往石城,但那根本不能行驶马车,也不能行走大部队!”
  古斯特又陷入深思:“没走其它的路,又会去哪了呢?”他百思不得其解。突然大惊失色道:“难道西进了?”
  “传令!速速通知第二集团的班斯顿将军,让他停止前进;其它各部均放慢追击速度,待后续部队上来后,再整体推进。”他急切命令。他现在还不敢百分之百地确定那突然消失的人民军是西进了,但其中必有阴谋是肯定的。他对班斯顿将军了解甚深,知道其执行命令雷厉风行,由他率领的轻装追击部队肯定行军神速,只会提前到达目的,而不会推迟,这样必将与其后随部队产生巨大间距,这便是一个很危 ōm险的信号。
  “将军!怎么???????”随行作战参谋疑惑古斯特怎下如此奇怪的命令。
  古斯特不容分说,截断道:“马上下传命令,不得有误!”打击人民军以后有的是机会,何必冒此危 ōm险呢?
  人民军第九军军长周宁涛在龙湾镇等了一个小时,还未见敌人的影子出现,心里不免急躁。依推算联军第一集团的轻装追击部队在半个小时前便应到达,现在已过了一个小时,他猜测联军可能已识破了人民军的设伏计划,便毫不犹豫地下令部队放弃设伏,向石岭镇开拔。另四个躲藏在侧翼一挨联军轻装追击部队进入伏击圈,便阻援和后路合围的部队,也同时跟随撤退。追兵如超过一小时不出现,须无条件北撤,这是周宁涛临西进时,古华将军对他的特别嘱咐。
  敌人放慢追击速度,而人民军则加快撤退速度,这一快一慢,人民军与联军的间距越来越大,三天之后,人民军撤退的四个军安然撤至合浦——博白防线。第四天下午,循序渐进整体推进的联军追至人民军的合浦——博白防线,停了下来,与人民军再度对峙。至此,时隔一年之后,敌我双方又恢复到了第一次防御战时联军进攻鼎盛时期的状态。
  越城岭,又称“老山界”,南岭之一,古称始安岭、临源岭、全义岭。位于湖南与广西交界处,成东北——西南走向,长200千米,为花岗岩断块山。它山高林密,群山起伏,风景秀丽,清新透亮,洋溢着勃勃生机,令人心旷神怡。
  在越城岭一带,是清廷势力与人民根据地势力的交界处,有人民根据地地方民兵组织在活动,也有清廷的民团组织存在,但以清廷力量为强。因此,此处人民党成员基本上是以隐蔽的身份活动。他们发动群众,宣传人民党的政策,开展地下武装斗争,打击清廷地方势力。在这一带,一些村镇也像人民根据地一样建立了一些小校,而这些学校的许多教员便是人民党成员,他们一边教学,一边以先进的思想影响学生,影响附近的村民。
  一天,在黄土井镇小学的门外,突然来了一个头戴竹篾太阳帽,穿着青衣黑胶绸裤的人,他手里拿着折扇,鬼鬼祟祟地转来转去,还老是往学校里窥视。原来,人民党在越城岭一带的一些活动,引起了清廷地方政府的注意,加上个别人民党员经验不足,过早地暴露了自己。他们曾动员一个贫困青年,实则是一个好吃懒做的地痞无赖刘三加入人民党,开始,有人民党成员不时接济他,刘三满口答应,也积极为人民军提供一些情报。可后来,他贪图享乐,被地方豪绅收卖,加入了地方民团。他为了邀功,便出卖了黄土井小学的人民党组织。
  公元1857年7月2日,也就是联军吴川登陆的那天,刘三纠集了大批民团、乡勇、绿营和清廷密探,约300多人,兵分两路从黄土井镇南下和北上,搜捕学校。他们很狡猾,不许沿途的人走动,就连放牛仔也得站着不动,消息无法传到学校。
  刘三他们一到学校,便团团围住学校,然后再入校内大肆搜查,房子内外,床底下,米缸里到处都翻了个底朝天,就连厕所的粪池都淘了一遍,黄土井学校大部分教员被捕。学校人民党负责人鲁明洋在刘三他们往学校奔来时,知道情况不妙,完全有时间脱离危 ōm险。他除了皮肤黝黑,身材矮小,戴着斗笠外,还能讲一口利流的当地的官话,只要不紧不慢从学校大门擦边而过,是没有人能怀疑到他的。但他没走,而是返身回到学校,把相关的名单资料烧焚,又怕自己受不住严刑拷打,泄露了秘密,挥刀自杀了。
  第二天,在黄土井镇南面的庙头镇小学,也来了一个拿着折扇师爷模样的人,他站在窗户外窥望着校舍。一个早熟的学生发现以后,马上走出教室,以异样的目光打量着来人,竟然是一个身穿乡兵民团服饰,脚穿布鞋,身材魁梧的人。他没好气地问:“找谁呀!”
  “找杨文能先生,请他出来一下。”来人显得有点急,但很有礼貌。学生一听,要找校长,心里一紧,顾不得答话,急忙回到课室,跑到杨文能身边着急地说:“外面来了一个民团师爷,说是要找你。我看他鬼鬼祟祟的样子,不是一个好人,你赶快走吧!”
  杨文能问:“外面来了多少人?”
  “只有一个。”学生道。
  杨文能心想,要是来搜捕的,怎么会单枪匹马呢?是不是人民党同志有急事化装而来的呢?他一边想,一边从门的缝隙往外看。
  啊!原来是人民党越城岭地区的负责人之一——文生度。他立刻迎上前去,对上暗号后,便把文生度带进一个安静的房间。
  文生度简单扼要地说明地方民团正在进行大搜捕,上面要求越城岭地区的所有人民党成员组建武装部队的通知。
  杨文能又高兴又急道:“好啊!我们终于要武装起来了,只是我们走了,那些学生怎么办?”
  文生度道:“学生以后再学习,我们还会回来的。”
  杨文能不舍道:“人民军怎么不打过来呢?还怕那些民团乡勇作什么?”
  文生度解释:“怎会怕那些民团乡勇,不说人民军便是人民根据地地方政府的民兵组织便可剿灭那些为非作歹的民团乡勇。只是,此时却是非常时期,人根据地南方遭受西洋联军几十万大军的进攻,人民军大部分兵力南调了,无力北顾。你们需马上上山,清军可能为配合联军的进攻,很快也会打过来,昨日黄土井学校的人民党组织便遭到了清廷势力破坏。”
  杨文能听了,大惊失色,忙道:“好!事不宜迟,我这就去布置!”
  当天下午,庙头镇十二名人民党成员及三十八名进步青年在文生度的宣布下,成立了庙头武装队,文生度为队长,杨文能为指导员。
  刚成立不到一天的庙头镇武装队,向北准备进入越城岭山脉,却在途中,与一队清军相遇。
  “文队长!这是什么部队啊?怎么既不像地方民团乡勇,也不像清军绿营或是八旗兵?”杨文能好奇问。
  “别出声!被他们发现了,我们便完了!”文生度压低声警告。他也纳闷这支部队的性质,应该是湘军吧!
  临时组建的庙头镇武装队躲在草丛里,队员们从未受过训练,还有几个白面书生似的人民党党员,看见一大队的敌人经过,早紧张得打哆嗦。那边文生度还在低声警告不许出声,这边一个文弱的队员却惊跳起来,大叫:“啊!我的妈啊!救命啦!救命啦!”他裤裆有液体渗出,一只癞蛤蟆从他匍匐的地方跳过,“谁!有埋伏!”湘军士兵受惊,大声提醒,纷纷伏地,但并不显慌乱,当真训练有素,名不虚传。
  文生度痛苦地闭上眼睛,不可思议想:“怎会有这样的人,居然被一只癞蛤蟆吓得尿尿?”他不敢停顿,马上大呼:“快逃!快逃!”所有的人接令,均不要命地飞跑。
  湘军怔然,不明所以,那有这样设伏的?不放一枪一箭,居然拔腿便逃?半晌方明白过来,赶紧端枪射击,几个跑得慢的庙头镇武装队队员被搁倒在地。
  文弱队员勇敢,别的队员不敢停下来救受伤的人,那却毫不犹豫背起一个腿部受伤的队员飞跑。摆脱湘军的追赶后,文生度清算队伍,他沮丧地发现,刚成军一天都不到的庙头镇武装队,出师不利,当天便损失过半。
  大家都把责怪的目光射向文弱白面书生——韦木之,他是人民党党员,与杨生能在同一所小学教书。杨生能跑得上气不接下气,怒道:“韦木之!看你干的好事!部队损失大半,你要负全责!亏你还是一个男子汉,居然还被一只癞蛤蟆吓出尿来!”
  韦木之羞愧,难过的低下头,不敢作声。
  文生度阻住杨生能道:“韦木之也是无心之过,也不能说他胆小,你们不见,我们谁也没能救出一个受伤的队员,只有韦木之救出来一个吗?”说完,他又好奇问:“韦木之!看你救人那么勇敢,速度也快,力气也大,怎么就怕了一只癞蛤蟆呢?”
  韦木之嗫嚅:“从小我学过一些武艺,人看起来文弱,其实力气还是有的,只是不知为什么,我从小便怕青蛙,更别说什么癞蛤蟆了!”
  遭此变故,庙头镇武装队没有再北上进越城岭,而是转向南退去,湘军开来了,便是清军开始从北面大举进攻人民根据地了,他们想赶在湘军之前向人民军东方集团军报告敌情。
  第二百零三章 合围兴安
  人民军东方集团军司令胡野林少将注视着文生度与杨生能,看着两人肮脏破烂的衣裳,手上脸上挂着的小伤痕,一个还算魁梧,另一个则文弱了,暗想:“地方政府也太过冒进,太过儿戏了吧!怎能让从未经过军事训练的人组成武装队呢?”他站起来,慰劳道:“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你们先下去歇息吧!”
  文生度与杨生能站起来感激地看着胡野林,连日来没命地赶路,顾不上洗澡,身上正难受着呢!他们道谢后,转身欲离开。胡野林忙又叫住道:“你们庙头镇武装队不用再去越城岭地区了!”
  两人停下来,转身讶然状!文生度不解问:“怎么?难道上面有新的任务?”
  胡野林摇摇头:“没有!这是我的建议,你们庙头镇武装队没有实际作战经验,连正规的军事训练都没有过,你们去敌后作武装斗争,无疑是去送死!”
  文生度不服气道:“胡司令!我们对当地地理地形熟悉,也不是那么容易便能对付得了我们武装队的!”
  胡野林不以为然地笑笑:“人民党不主张在敌对势力区搞无味的武装暴动,也不主张在敌对势力区组建地方武装队开展武装斗争,因为那样不仅成效不大,反而损失很太大,还会连累许多的无辜百姓。”
  文生度与杨生能怔然,他们不知道人民党还有这一规定。胡野林断续道:“我们主张敌对势力区内的人民党普通成员只作秘密工作,而所有在敌后开展的武装斗争和采取的军事行动,均由人民军军事委员会领导与策划,它必须是由具有丰富经验的军情部特工人员或是人民军的特种兵部队来实施,人民党其它部门不应也没有权力要求你们这些非军事人员来执行这类任务。”
  文生度为难道:“开展敌后武装工作是越城岭地区人民党工委的决定,我们怎能不服从命令?”
  胡野林好心道:“文队长你不用担心,我会帮你们去对越城岭人民党工委说,相信他们能理解你们目前的处境的。”
  他又好意建议:“现在有两条路由你们选择,要么你们去桂林市政府报到,做别的工作;要么你们留下来,接受我东方集团军的军事训练,待时机成熟后,你们再返回越城岭地区。至于越城岭地区的敌后武装工作,你们不用担心,我会派出第五军特种兵营的一个小分队前往开展。”
  文生度与杨生能喜道:“如此甚好!由人民军特种部队去开展武装工作,我们还有什么不放心的?我们愿意留下来,接受你们的军事训练!”
  胡野林豪爽道:“好!待你们军事训练合格,掌握过硬的军事技能后,你们再去越城岭,那时,我绝不会再阻拦你们!”
  文生度与杨生能走后,胡野林便迫不及待地大步走向东方集团军的作战指挥室。面对清军的大举进攻,他很想召开整个集团军高级将领参加的军事会议,可条件根本不允许,为此,他很无奈。在人民军的四大集团军中,他的东方集团军人数最少,仅辖人民军第五军及桂林预备役师,人数不到三万五千人。可其防线却是最长的,延绵上千里,从北面与四川和湖南接壤的贵州铜仁地区,直至南部与广东的肇庆府接壤的广西梧州地区,防线稀疏,部队分散,要想召开集团军军事会议,何其艰难?没有半个月的时间,将领们根本聚集不齐。
  胡野林名义上是人民军东方集团军的司令,人民军第五军的军长,但实际上他所能指挥的部队只有两个师,一为人民军第18师,一为桂林预备役师,第五军的其它三个师,由于天远地远,通信条件又落后,基本上他们是孤身在外,独立作战。
  胡野林方面大耳,留有胡须,一对眼闪闪有神,年纪在四十许间,脸目予人精明的感觉,性格豪爽、粗犷,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