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逸”史 分节阅读 130
作者:而山    更新:2021-12-04 05:30
  精锐的希斯维姆团随行,而将炮兵部队和后勤辎重部队留下,因为右前方的廖家园靠近云开大山山脉南末端,狭窄的山脉地形并不利于大兵团作战,也不利炮兵的使用。法第2师参谋部的人则认为人民军被联军气势所压,不可能南下主动进攻,法第2师继续呆在这里纯属浪费时间,没有任何意义,此时正应该直接推进,并尽可能早地展开进攻,以期减轻南线联军的作战压力。这两种意见,潘瓦尔都觉得有道理,最终他还是接受了师参谋部的意见。
  尽管潘瓦尔少将最终采取师参谋部的意见后,并没有作任何说明,但他的决策思路依然有迹可循。显然潘瓦尔对联军总司令部的战略构想依然满怀信心,对联军的战斗力有着无比的自信。潘瓦尔在第二次广州战役中任联军中路的总指挥,最早攻破广州城城门的部队就是他指挥的。从那一次广州战役后,他认为中国军队战斗力低下,中国人体质孱弱,尽管在这次的进剿西南叛匪的几次战斗中,联军一而再,再而三地遭受到不可想象的惨重损失,这对骄傲的潘瓦尔作为白种人的自尊心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但他至少始终未与西南的人民军真正的对战过,所谓刀不是砍在自己身上,当然不知痛,没有那种切肤之痛的潘瓦尔仍然是把西南的中国人与其它地方的人民军同等看待。他对自己的自信,对联军战斗力的自信,使他选择了师参谋部的建议。而且继续留在黄家岭等候,虽然可以保证部队的绝对安全,却丧失了主动权,给予人民军更多的准备时间和更多的战略机动的空间,这确实对南线作战的联军不利;如果要掌握主动权,就必须尽可能早地和尽可能近地接近松旺镇保持同人民军的接触,这样有一个不利因素,就是不得不接受山区狭窄地形的限制。由此可见,潘瓦尔最后的决定还是经过了缜密的考虑与权衡。
  法第2师西进之前,联军第一集团司令皮均中将为了确保实施对松旺的重点进攻部队的北部安全,他派遣法第7师、英第3师和随后跟上的英第27师逼近东平,牵制住北面的人民军。东平距松旺不到五十里的路程,那里靠着云开大山山脉,不利大兵团作战,那里也不是联军必须要突破的地方,皮钧中将派遣三个师的兵力显得没有道理。但当时的情况是,联军并不知道人民军的第二军的第5师与第7师已经秘密的潜往联军的后方,皮钧中将就是居于对第二军两个师的担心才作如此安排的,他就是要压制住所有北面的人民军不得南下。
  接下来,法第2师与第4师齐头并进,想正式展开对人民军的全面进攻,他们完全未再去理会背部的黄家岭地区,联军这显然低估了人民军的谋略。虽然这时在人民军北线防御总指挥部(设松旺镇内)的古华将军并没有完全掌握联军各师进攻的动向,但当湛江预备役师从黄家岭北边擦过时,他们已经察觉到联军的存在,他们本来想从黄家岭正中穿过的,可就是因为发现前面村落里有情况,他们才临时改变行军路线,这样他们至少多耗费了两个时辰才到达常乐镇接替南宁预备役1师的防务。湛江预备役师的目的是南下支援南线人民军的作战,他们没有惊动在黄家岭的联军部队,但他们还是紧急把这一情报上报到人民军北线防御总指挥部。
  古华将军接到这一情报,思考良久,“联军偷偷隐于黄家岭,可能是想伏击湛江预备役师,但现在湛江预备役师永远不可能进入他们的伏击圈了,那么久等不见人民军影子出现的联军会有什么反应呢?”古华将军大胆猜测联军肯定会放弃这个伏击圈,“这样的话,假设待联军撤走后,人民军又出现了呢?那是怎么样的一个结果啊?这将是一件相当有趣的事!”
  于是,古华将军命令作为预备队的人民军第三军第11师沿着湛江预备役师南下的路线,偷偷插到很有可能现在是联军背部的黄家岭。这样,联军法第2师与法第4师背部出现一支人民军大部队,他们的处境危 ōm险了。
  同以前其它所有与中国人打过战的的欧美列强的将军们一样,潘瓦尔对自己的判断非常自信,敢于冒险孤注一掷。在其命令法第2师展开全面进攻的开局阶段,他非常罕见的连续犯了几次判断错误,结果使联军整个第一集团的大军都陷入险境。首先潘瓦尔认为人民军不会轻易放弃已经修筑好的防御地,因此他在正面进攻人民军9师设于松旺镇前沿的小背岭谷地防御阵地时,他没有直接与人民军发生接触,而是率领其精锐的希斯维姆团北移靠近云开大山山脉,希望占据一块高地,设炮兵于此,然后居高临下地炮轰人民军第9师的小背岭谷地;其次潘瓦尔将军似乎根本未去想人民军有可能或是敢于主攻进攻联军,因此他没有派一兵一卒警戒背部,也没有命令士兵设置简易的防御阵地,整个法第2师完全松散,好像他们只是为了进攻而进攻,永远不可能遭到攻击一般。当四处派出的侦察兵回来报告说后面在黄家岭的地方出现大量的人民军士兵时,潘瓦尔将军最初的反应是难以置信,他派出一个连队的士兵前往侦查,结果确实了这个消息。
  现在潘瓦尔少将面临一个极端凶险的局面,他的军队被抄了后路,后勤补给断绝,没有增援部队可以指望,他必须在后面的人民军围上来之前先构筑一个防御阵地。他还不知左侧的法第4师有没有发现这个情况,他也得通知他们一下。潘瓦尔少将现在恼火的是由于一时的疏忽,被人民军插到背部,这完全打乱了他的进攻计划。但他对此却没有想像中的害怕,因为他不相信,左右都有联军友军的情况下,人民军能够合围吃得下他们,人民军在松旺镇的兵力也仅是三个师而已。
  人民军断绝后路的消息很快传遍法第2师全师,尽管西洋人很自信,这样的坏消息也还是在全师官兵中引起很大的骚动。战役还没有开局就出现这样不利局面,任何将领都会不免胆寒,但越是困难,潘瓦尔越是豪情万丈。他立刻召集全师高级军官讨论战局,并充满信心地激励大家,认为这是吸引人民军大量兵力来攻的天赐良机,这样将有利联军其它各师的进攻,而在这狭窄的山脉地形只利于防守,人多并不一定有用。“无数次的战役证明,敌人在某一地方投入过多的兵力,那么其在其它地方的防御将破绽百出,最终的胜利是属于法兰西帝国人民的,是属于英勇伟大的联军的。”潘瓦尔说,他的热情和自信深深感染了每一个人,本来垂头丧气的法第2师军官顿时士气{炫}高{书}涨{网},人人都抽出腰中的佩剑,在地上划下一个大大的叉,渴望和人民军决一死战。
  与此同时,古华将军率领人民军第9师从小背岭谷地防御阵地后撤两公里,他从侦察兵那里得知,法第2师已经在小背岭谷地北部靠云开大山山脉的一段高地设置了炮兵阵地,从那里可以俯射人民军第9师的防御阵地。对于这种山地地形,古华将军很无压奈,既不适宜展开大兵团作战,又不能阻击敌人居领高地,因为这四周的高地太多了,谁都可以占据一块高地俯射对方,这对双方都是公平的,只是对于作为早早就在此作防御准备的人民军来说,这未免太亏了点,早来迟来一个样,做与不做工事一个样。为了躲藏法军的炮击,古华将军想先撤出防御阵地再说,而且因为有一支部队--人民军第11师插到了法第2师的背后,他也并不着急。
  法第2师发现其背部出现人民军是在其炮击人民军第9师的小背岭防御阵地之后才发现的。这时,作为人民军北线防御指挥部总指挥的古华将军显然也犯了一个判断错误,他害怕法军还会进行第二次炮击,因此没有马上命令部队返回防御阵地。而此时,潘瓦尔意识法第2师处境出现危 ōm险,马上准备构筑防御阵地时,师参谋部的人建议,就地构筑工事,还不如抢占人民军的防御阵地。潘瓦尔犹豫了一会儿,他也不知前面阵地上人民军的数量是多少,而且他也对师参谋部那班只会出馊主意的参谋部已不太信任。
  潘瓦尔想了想,决定还是准备派出一个团的部队试着进攻一下。就这样,在法国人误打误撞,抢占先机的情况下,与较近距离的晚出发的人民军第9师的士兵们几乎是同时到达小背谷防御阵地,在这里,双方发生了一场惨烈的遭遇战。
  第一百三十四章 阻击增援
  面对如此险境,法国人潘瓦尔依然没有摆脱其白种人优等于其它人种的优越思想,依然以轻视的目光对待人民军的存在,认为英勇的法兰西帝国士兵与中国人一对一,那肯定是稳操胜券的,因此,他仅派出一个团的士兵去抢占小背岭谷地高地,就觉得可以手到擒来了。
  但潘瓦尔在其它的地方还是有点先见之名,也有点战略眼光的,他除了派出维斯团去抢占小背岭谷地高地外,他还命令法第2师最精锐的希斯维姆团去小背岭北侧靠云开大山山脉的地带保护炮兵阵地,这一明智之举,至少为法第2师最后的战败拖延了一天的时间。另外,潘瓦尔将军自己本身则率领法第2师本部及戴波团留于廖家园,以策应各个地方有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也是为了防御背部随时可能出现的人民军后插部队。
  在此之前,法第2师左侧的法第4师由法陆军少将西姆率领,渡过小河后,赶到黄家岭北侧二十里处的桐子湾时,接到法第2师传来的情报,说在此处附近出现大队人民军,这惊出西姆少将一身冷汗。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西姆少将可能也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中国人的突然袭击打怕了。那时他是第一次大沽口炮战登陆部队的指挥官,他所率领的几千陆军士兵被清廷的蒙古铁骑打得惨不忍睹。此后,他一直被中国人铁骑冲锋践踏的梦魇所困扰,他也有好一段时间被梅特叶上将所冷落,现在的他已经不起任何的失败了。
  西姆接到法第2师传来的情报后,马上命通信兵传递给法第2师师长潘瓦尔少将自己的警告与建议:中国人诡计多端,需千万小心谨慎!可以在黄家岭附近耐心等候,待情况明朗之后,再作行动。如一定要行动,也须等我部第4师靠拢你部后,方可行动,这样我部可保你部之侧翼安全。
  可是法第2师再度传来的消息,令西姆少将又是心惊肉跳一番,因为自以为是的潘瓦尔可能是见法第4师已经跟上,并与其平齐后,他就命令法第2师迫不及待地推进到更靠近人民军阵地的廖家园了,廖家园距离黄家岭十七里路。
  “潘瓦尔少将在黄家岭留有部队没有?”西姆少将急切地问法第2师的通信兵。
  “没有!潘瓦尔少将令所有的部队全速开进廖家园!”通信兵回答,他并不懂这留兵与不留兵有何区别。
  “太鲁莽了!你先下去吧!”西姆说,他现在焦急万分。“作为一个高级将领怎么能置眼前出现的大队敌人而不顾呢?怎么能在情况还未明朗之时,仓促行动呢?”西姆暗想。他也不知道后来出现的人民军部队,并不是现在在黄家岭出现的部队,他也只是从“小心谨慎,安全第一”的思想出发去考虑的。
  法第2师的安全就是法第4师的安全,西姆少将心忧法第2师,他为了防范那支突然出现又突然消失的人民军部队的可能的再度出现,他命令法第4师以每小时五公里的速度向黄家岭进发。
  距黄家岭十二里处,有一条河,不算宽,大约只有十五米,河水也并不深,很多地方水深不及一人高。西姆命令法第4师工兵架设简易渡桥,这主要是为了方便炮兵部队的通过。在这里,法第4师全部渡过花费了二个时辰。而这时西姆少将又接到一个令他气得吐血的情报,这也是法第2师通信兵传来的,情报说黄家岭与被人民军占领了,希望法第4师火速向法第2师靠拢,解其困境。
  这个时候,西姆少将犹豫了,如果前面没有人民军出现他还会毫不犹豫地加速前进,而前面现在有了人民军出现,他担心前面的情况不会只是如法第2师所报导的那样简单,吃过中国人大亏的西姆,显然对中国人的认识比潘瓦尔少将要深刻得多。尽管前面有艰难险阻,置友军之安危而不顾,那是没有道理的,而且此时,联军第一集团司令部显然也获悉了整个战局的变化,也向法第4师下达最新指示:不要犹豫,全速向法第2师靠拢!
  正午过后,当西姆少将命令全部渡过河的法第4师再度向北开进时,前出的侦察骑兵飞报他:离小河三里处发现大量的人民军。西姆少将得知这个消息相当沮丧,而散布在河北岸各处的法第4师士兵们乱成一团,有的连忙收拾细软准备又重渡回河去,现在他们很庆幸,没有把那条搭起的简易渡桥给毁掉,现在又可以派上用场了;有的跑到不远处的山坡上看个究竟,这说明这支由在第二鸦片战争中在北方战场吃过中国人大亏后死里逃生的士兵们组成的法第4师和他们的统帅西姆少将一样都没有和中国军队展开决战的心理准备。不过西姆少将很快打起精神,立刻开始调兵遣将。他先派一个团的兵力和炮兵部队到小河南岸布阵,形成一道屏障,这样做显然是为了稳定军心,至少现在的法第4师本身进退有据,至于能否完成联军第一集团司令部下达的,要求他们解救法第2师的任务,那得让士兵们去试探进攻前面的人民军之后才能确定了。
  确实,此时的西姆少将可进可退,他占据着战场的主动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