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逸”史 分节阅读 91
作者:而山    更新:2021-12-04 05:30
  受清廷三十万部队的进攻,而太平天国将承受十四万部队的进攻。”参谋部柳为念少将根据自己掌握的情报加上参谋部情报分析司对情报的研究分析的结果详细地解说各种军事势态。
  “大家说说吧,我们应该怎样应对目前的这种严峻局面?”林逸期冀的目光投向大家。
  会厅一阵沉默,林逸有点失望,“如果那些一线作战部队的指挥官在场的话,绝不会出现这种冷场的场面。”林逸有点思念许仑许奂两兄弟及胡野林将军他们。
  “孙定军这个参谋总长当得不合格啊!得让他下到基层,可是谁来接替他呢?除了许仑将军,其余的人要么太嫩,要么太死板,还不如孙定军呢!唉!脑痛啊!”林逸见没有一个人发言,他也陷入沉思。
  “我说两话!”陈辞少将打破沉默。“我们可以实施东守北攻的战略。这次清廷重点进攻的是我人民根据地,而进攻人民根据地的各路敌军,重点又是在东面的粤西地区。因此,我们也应该集中重兵防御广西东面。而北面是清军的薄弱环节,我们可以主动出击,待击垮清军后,再回师东面与敌决战。”
  “要是东面守不住怎么办?后面可是人民根据地的工业中心啊!或者欧美联军实施北海登陆抄粤西人民军的后路怎么办?我觉得应;实施北守东攻的战略。”英南少将提出自己的观点。
  “东面我们应该投入多少兵力与敌对攻呢?要知道敌人可是有十多万的进攻部队啊!而我们人民军总兵力也不过这么多!总不能全拿来进攻吧?”柳为念少将说。
  “我们可以实施以退为进的战略,先撤离一部分地区,坚壁清野,采取运动战与游击战相结合的战术,在人民根据地的领地内歼灭敌人。”
  “我们可以考虑实施诱敌深入与敌后搔扰相结合的办法,从正面与背面打击敌人!”
  各位将领各抒已见,议论纷纷。林逸认真听起他们的观点,觉得他们所说有些不无道理,可深入一想,又觉得漏洞百出,关键是缺乏全盘的考虑,没有一个整套的方案。“这样争论下去,也出不了什么好方案,还是先休会,让大家全面思考一下后,再说吧!”林逸心里想。
  “好了!大家安静!今天的会先开到这里,时间仓促,大家一时也拿出一个好方案来。大家回去后,认真思考,四天后,每一个人都交一份自己的战略方案上来,并附好说明。”
  散会后,林逸吩咐军务秘书杨莘:“你以人民军军事委员会的名议,下一个紧急通知,让第二军军长许仑将军、第三军军长古华将军、第五军军长胡野林将军、第七军军长许都将军务必在四天之内赶到南宁参加军事会议,让他们在路上思考好,第四天会议召开时,我也要看到他们提交的战略方案。”
  “好的!我马上派人办理。”杨莘回答。
  许仑将军接到一份军事会议纪要及军委要求其参加军事会议的紧急通知,他放下手头所有的工作,简单安排一下军部事务后,未敢多作停留,带着一排警卫马不停蹄从玉林(清郁林府)赶往南宁。这次他自己没有骑马,而是坐的两头马车,为的是方便在路上好好看看那份会议纪要,也想让他自己有充足的时间思考。“一定要争取在到达南宁之前想出一份比较全面的对敌战略方案来啊!军情紧急!不然,林主席也不会让我们如此来回奔波的。”他想。
  第四天,对敌军事战略会议再度召开。这次,林逸看到许仑、胡野林他们,心里踏实许多。济济一堂的将军们经过几天的多方思考,思路也成熟许多,个个成竹在胸。
  “各位将军,我已粗略看了一下大家提交的对敌战略方案,很多都是在同小异,归纳起来不外乎四大类,一、防御型;二、进攻型;三、诱敌深入型;四、敌后作战型。下面我拿出许仑中将的战略方案让大家讨论,先让许仑将军作方案讲解,之后,大家可以提意见,或增补其内容。总之,今天我们一定要拿出一个完整的方案来。形势逼人,时不待我啊!”林逸作了一个开场白,然后示意让许仑将军作方案说明。
  “国内战略层面:人民军应当积极加强与太平军的战略配合,多与其展开战略策应。人民军与太平军现在是战略同盟军,谁也离不开谁,谁垮了,对谁都是巨大损失。
  根据地战略层面:实施适当的防守与有效的进攻的方略。一味的防守,我们永远打不垮敌人;盲目的进攻,可能失败得更惨。
  人民军战术方面:实施防御战、运动战和特种战相结合的办法。
  具体地说,我们防守,守哪里呢?我们进攻,攻哪里呢?大家请看地图,北面四川清军薄弱,战斗力低下,我们攻的就是这里。而且不是等清廷全面进攻时,我们才动手,而是尽快进攻。待在北面取得一定的活动空间后,北面的人民军可以适量抽兵南下支援在其它地区作战的人民军。留在原处的人民军只需在新占区有效拖住敌人就足矣!
  东面的敌人是清廷联合军事力量最强大的地方,我们要守,就是守这里了。但我们不能古板地依托城镇城墙来守,而应依托粤西的云雾大山山脉和云开大山山脉来守。在合浦与玉林(清郁林府)一线建立防线后,正面进行防御战,背面辅以一支机动部队开展运动战,敌后安置一支特种部队开展特种作战,我想打退敌人的进攻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人民根据地的东北面,人民军可以采用运动战中的防御,诱敌深入至根据地范围内歼灭之。
  根据地南面中越交界处,可以纯粹防御,必竟那里山高地险,利于防守。”许仑侃侃而谈,讲解完毕后,坐回座位。
  “大家有什么疑问或者是有什么要补充的,请涌跃发言。”林逸很欣赏许仑的方案,难得地面带微笑注视大家。
  “请问许仑将军,把防守的重点设在云雾大山山脉和云开大山山脉,意思是要放弃粤西根据地了?”古华将军有点恼火。“要是这个方案通过了,我下面那些官兵不知会闹出什么事来。”他心里想。在公元1852年下半年进行的粤西战役中,第三军付出太多,难怪古华将军会有这种想法。
  “是的,面对如此强大的敌人,人民军只得作战略性地放弃一些地方,我们以后会再夺回来的。”许仑回答。他其实是在安慰古华将军。
  古华中将还想说什么,林逸怕出现争吵,及时阻止他说:“这点,我来作说明,假设人民军把防线建在粤西的湛江、雷州府、高州府一带,欧美联军从北海登陆怎么办?驻粤西人民军的后路被抄,人民军就只得往云雾山上跑了。”
  这一点古华中将也意识到了,他知道粤西防线最危 ōm险之处就是背部敌人的登陆。可他还是寄希望于林逸能作出在北海沿海一线派重点防御敌军登陆的安排。“只要北海守得住,粤西的敌人再多,我们第三军也能守得住。”他想。可是这个不顾全局的想法他不敢提出来,他怕林逸那杀人目光。
  “东面的防御,我们那点兵力够吗?我们应该投入多少兵力才合适?”胡野林一般在会议上很少发言,但这次可能要从广西北面他的第五军中调入部队加入东面的防御,他也不得不能说话了。
  “唉!就是连自己最放心的将领,也都有了本位主义,都想着自己小团体的利益,这种山头主义不妙啊!”林逸看到这几个身居军方高位的掌握一方军事大权的军长们为自己的小算盘打来打去,很无奈,也很烦恼。“待这次战役后,要让他们相互换位,一个将领不能在一个地方呆的时间过长,这样太危 ōm险。以后不管是军界还是政界、警界都不能老呆在一个地方,要制定出一个实施细则来,形成制度。”
  第一百零二章 作战计划
  “在东面的重点防御,如想积极防御(可守可攻),那么至少需要八万人的兵力,如果仅是纯粹防御(只守不攻),那么只需六万人足矣。”许仑中将沉思一会儿回答。
  “东面防御中,展开运动战的机动力量以多少为最佳?陈辞少将询问。他对许仑将军也是相当佩服,不仅折服于许仑将军全面的大局观、超人的魄力,还折服于许仑将军的层出不穷的奇思妙想、作战挥指的沉定。
  “最佳是二至三个师,至少要一个师!”许仑胸有成竹。对于陈辞少将,许仑很欣赏。以前,许仑担任人民军参谋部部长时,觉得他自己还不够成熟、稳重,需要一个稳健而不缺锐气的人随时提醒、帮衬他。在参谋部所有的军官中,他发现陈辞就是一个具有这种特点的人。陈辞做事一丝不苟,踏实而迅速,特别是他的前思后虑,什么事都喜欢再三斟酌,力求不出一点纰漏的工作态度(既可说是优点,也可说是缺点),正是许仑所需要的。在1825年的南宁间谍大案中,为了保证林逸主席的人身安危,他的这种性格得到充分的体现。后来,许仑多次地考验他,慢慢地提拔他,才有了今天的陈辞少将。其实,陈辞少将比许仑中将还要大六岁,他是“半路出家”,不比许仑“根正苗红”从头跟着林逸主席“打天下”,所以不易被发掘、提拔。在人民军中,像陈辞少将这样半路参加革命能升得这样快的极其少见,胡野林中将与陈辞少将是两个例外。
  “请问许仑将军,在人民根据地与越南交界的地区,有必要布置一个军二万多人的兵力防御吗?正如你所说,那里山高地险,而且驻越南的法军也仅有六千多人,一个整军安于此这不是有点大材小用了吗?”第七军军长许都不解地问。许都1854年初就任第七军军长后,踌躇满志,意气风华,现在他终于可以独挡一面了。他与许仑、古华、鲁万常他们一样,都是琼台讲武堂出身,而且都在人民军早期一系列的战役中成名,都曾得到林逸主席的赏识。他自认自己的才能不输于他们三个,可后来看见他们三人平步青云,就是后来的乳秀未干的许奂及清廷降将胡野林也后来居来上,被委于重任,独挡一面,他心很急,很郁闷。这一切都怪他被提拔后,进入的是炮兵部队。其实,当时林逸的想法是准备今后重点发展炮兵部队的,他见许都比前面三人都有学识,而炮兵部队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兵种,所以才选取中他的,这说明林逸非常欣赏他。可后来,炮兵的发展受制于根据地落后工业的拖累而步履艰难,林逸亦无可奈何,而许都的提升也随着炮兵发展的缓慢,也停止不前。他曾经委婉地写过一封信给林逸主席,表示自己能够挑重一点的担子。林逸看到这封信后,大发雷霆:“这不是要官吗?心理不平衡啊!”他当场指示军务秘书杨莘:“让许都调往预备役部队担任团长,让他慢慢地爬,什么时候心态端正了,什么时候上来。”许都受此教训,成熟许多,在预备役部队中起早贪黑,摸爬滚打,带兵卓有成效,总结出许多优秀的带兵经验,后又慢慢被提拔到人民军常备军中。
  “中越边境,延绵几千里,在不知法军如何行动时,暂时只能作如此安排。待摸清法军行动方向,第六军还是可以调兵增援东面的防御的。”许仑对于此点也觉得不甚满意。
  “在敌后作特种战的部队的后勤保障怎么解决?”
  “怎样协调与太平天国的关系?如果天王洪秀全又派使者来宣旨,让林主席称王受封怎么办?”
  “美利坚合众国不是与我人民根据地有《友好交往协定》吗?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与对方展开一次外交谈判,能少一个强敌是一个啊!”
  “现在各方面的指挥有点混乱,预备役师只受参谋部调度,这样以各常备军为主的各地区作战指挥极不方便,是不是可以考虑成立战时临时指挥部,统一前钱指挥?”
  会议经过一个时辰的讨论,事情的方方面面提到了。林逸见大家提的意见越来越细,知道从大的战略方向来讲,都无什么异议。“至于细节的地方,没必要在这种级别的军事会议上讨论,让具体执行任务的部队自己去伤脑筋吧!”林逸想。他准备结束会议,确定下来对敌战略方案。
  “大家请安静!综合各位所提方案,加上刚刚各位所补充的意见,作如下决定:外交方面:派出使者出使太平天国,争取战略同盟,人民根据地可以作适当让步;联系上美利众合众国驻清代表,展开外交谈判,据理力争;指示人民根据地驻普鲁士王国代表处,力促普鲁士政府进行统一之战,至少要出兵莱茵河北岸威胁法兰西帝国。
  政府方面:粤西与广西东部的百姓尽力西迁;钦州、北海、合浦工业加快北迁与西迁;成立支援根据地防御战临时机构。
  后勤方面:所有兵工企业实行战时机制,十二小时轮班制,二十四小不间歇生产;加快新武器的研发与投产;已成型的手榴弹加快装备一线部队。
  指挥方面:北面成立四川作战指挥部,第四军军长许奂将军为总指挥,统一指挥攀枝花地区的所有人民军武装力量;成立贵州作战指挥部,第一军军长鲁万常将军为总指挥,统一指挥贵州地区的所有人民军武装力量;成立桂林作战指挥部,第五军军长胡野林将军为总指挥,统一指挥桂林府、柳州府、乐平府、梧州府地区的所有人民军武装力量;成立边界作战指挥部,第六军军长伍则凯将军为总指挥,统一指挥中越边界地区的所有人民军武装力量;成立南宁作战指挥部,林逸为总指挥,统一指挥第二军、第三军、第七军及粤西与广西东部地区所有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