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逸”史 分节阅读 30
作者:而山    更新:2021-12-04 05:30
  先期部队开始渡河,负责观察的清军发出了暗号,担心用传统的风火信号手段会被叛匪发现,清军采用铜镜反射太阳光,一个接一个,传递到了五里外的清军都统达洪阿处。达洪阿马上命令部队奔驰独水河畔!
  半个时辰,人民军渡过了两千多人,渡过河的部队开始建立滩头阵地,一个营的兵力占领北面的制高点——无名岭;一个营的兵力在南面构筑防御阵地。又有近七百人的人民军渡到河中间时,达洪阿的先锋部队赶到了独水河畔。他并没有等后续部队到齐,就下达了攻击命令。首先发言的是火炮营的几十大炮,炸弹落入独水河中,腾起几丈高的水柱,大大小小许多的鱼有的被炸死,有的被炸晕,全翻着肚皮浮了上来。受到突然袭击的人民军,顿时像炸开了窝的蚂蚁,四处乱窜,还航行在水中的人民军就没那么幸运了,许多竹排船只被炸飞上了天,残肢断腿随之在空中翻飞,命大的也被气浪冲入河中,七百多人民军能活着到岸上的不超过二百人。
  达洪阿命令部队发起猛烈冲锋,想一鼓作气把在岸上的人民军赶下河去。已经构筑了简易防御工事的二千多岸上人民军在第一轮炮轰中倒没有损失什么,因为清军火炮主要是攻击河中的人民军的。低估了人民军战力的清军都统达洪阿尝到了苦头,二千多人的冲锋队伍瞬间损失大半,这令达洪阿又气又急。命令火炮营重点轰击滩头阵地上的人民军。人民军吃亏在没有炮火支援,各师的炮兵营都在对岸,没时间也没有条件搬运过来,大家只能干着急。
  由于清军火炮的封锁。独水河对岸的人民军无法再组织部队渡河,这样清军在局部取得了兵力上的绝对优势。当清军后续部队都到齐时,都统达洪阿命令部队发起全面攻击,重点攻击独水河西侧的无名岭山头。他敏锐的发现如果能占领此山头,就可在这制高点遥望各地,如果能把火炮架于此处,则大局已定,胜负立马见分晓。
  守护无名岭山头的人民军有一个营五百多人的兵力,他们也知道自己所处位置的重要性,早已严阵以待。潮水般的清军涌向无名岭,等到一片片的清军士兵倒下后,达洪阿怎么也没有想到叛匪的火器竟如此厉害,好像更胜西洋列强的火器。
  这样攻法是不行的,跟送死没什么两样。达洪阿及时调整部署,命令部分清军举着盾牌慢慢接近无名岭,后面跟一些持刀的近战好手,然后,再令火枪营与无名岭山头的叛匪对射。清军老式燧发枪哪能与人民军新型的LZ—05步枪相比?清军火枪营走近了是找死,离远了又够不着,上弹还慢得就像在造弹,纯粹是在做活靶子,基本上清军火枪营没起什么作用!
  慢慢接近的举着盾牌的清军倒是给山头上的人民军造成了很大的紧迫感。“千万不能让他们上来啊!手拿大刀、长矛、盾牌的清军近战可是要占优的,子弹射杀又起不了什么作用,怎么办?”站在山头用西洋望远镜观察军情的人民军中校营长蒋志坤心里暗暗有些着急。
  等到清军快接近人民军阵地十五米时,蒋志坤下令把山上的石头往下推。滚滚而下的石头打乱了清军的阵形,暴露了躲在后面受掩护的清军。人民军瞧准时机,枪声四起,射倒许多清军,此次进攻以清军的失败而告一段落。
  第三十二章 贵州战役(二)
  清军都统达洪阿见此招不灵,忙令几十门火炮全往无名岭山头上轰。由于时间仓促,山头上人民军的防御工事简易,不说没有时间建士兵避难所,就连临时指挥所都未来得及建呢!此次猛烈炮击,造成人民军大量伤亡,炮击声刚停,清军再次疯狂地向无名岭山头冲去。
  胡野林少将遥望河对岸激烈的战斗,表情就像吃了一只死苍蝇一样难受。“太疏忽大意了!”他暗暗自责,“情况万分危机,怎也得想办法让后续部队过去啊!不然,对岸的人民军迟早会完蛋!”他心如火燎。
  命令:所有会水的士兵,不分建制自由泅水过河;两师所属炮兵营把火炮尽可能近地架到独水河边,进行远程轰击,阻击清军后续部队的进攻;其余人等马上编扎新的木船竹排,能过多少,是多少!
  在无名岭和独水河北面正攻得欢的清军突然遭受对岸人民军火炮轰击,死伤无数,又败下阵来。但无名岭是清军重点攻击的地方,仅剩下一百多名人民军战士坚守的无名岭山头已是危在旦夕。无名岭四处被围,在无名岭与滩头阵地的中间,一队清军瞧准时机,猛插入此一结合部,生生阻隔开两处人民军的联系。此处的清军主要攻击滩头阵地上的人民军,但他们不能毫无顾忌地接近滩头阵,因为无名岭山头上的人民军战士可以居高临下轻易射杀企图穿过无名岭山脚的任何一个清兵。几轮进攻之后,如果再没有部队增援,无名岭山头被攻下仅在瞬息之间,如果无名岭山头被攻下,清军火炮拖上去,那么此次战斗也结束了。
  只是一炷香的时间,泅水过来的部分人民军战士来不及拧干身上的湿衣,就在一位上尉连长的带领下向无名岭与滩头阵地的接合部冲去。视死如归的气势,优势的火器,一下把此处的清军打得鼠窜而逃。无名岭阵地与滩头阵地被打通,两个连的士兵奉命迅速增援无名岭山头上已弹药消耗殆尽的部队,而接合部也构建起了防御阵地。这一轮次,人民军的阵地由危转安,主要阵地还得到了稳固和加强。
  又激战一个时辰后,清军攻势渐显乏力,伤亡在不断增加,而随着从河对岸不断渡过来的人民军战士添入战场,形势慢慢向有利于人民军的一方转化。清军都统达洪阿见势不妙,知想全歼过河人民军已无可能,于是命令火炮营先行撤退,又虚张声势地强攻一番后,留下五百清军断后,其余部队向贵阳方向迅速撤退。
  如果清军与人民军装备相当,独水河伏击战可以称得上是一场较完美的伏击战典范。都统达洪阿不愧为清军闻名的将领,在地形并不是很利于大部队设伏的独水河畔成功设伏,这大都应归功于他不拘一格的设伏新思想:“设伏不一定非要地形地势不可,远距离突然合围也是战术设伏的好办法。”当然,人民军将领胡野林的麻痹大意,战术思想的陈规蹈旧,也是促使这次伏击战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把不利于设伏想当然为不可能设伏,胡野林两次败于违背战争常理的教训,令他教训深刻。
  这一战双方旗鼓相当,清军给予人民军大量伤亡,但没有达到预先的战略目的:歼灭过河部队,阻人民军于独水河畔。人民军渡河成功,但巨大的伤亡得不偿失。此役,清军死伤五千余人,人民军死二千余人,伤三千四百人,致使近一个师的兵力丧失战斗力。
  胡野林写的一份《战争责任》的报告和南路人民军参谋部写的一份《独水河战斗详略》的报告一并呈送给了人民军第二军军部和人民军中央军事委员会。一个月后,由第二军军部转传人民军中央军事委员会的处理决议:入贵南路人民军负责人胡野林少将对独水河受伏击战负有指挥失当之责,降军衔一级,为上校,但仍担任入贵南路军总指挥。
  对于对胡野林的处理,中央军事委会各成员争论激烈,多数人认为造成人民军单一战斗中损失如此惨重,胡野林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应给予严惩,至少要解除其入贵南路人民军总指挥之职。是林逸的批示结束了这一场争论,林逸在胡野林的《战争责任》报告上的批示是:吃一堑长一智,还可堪大任。
  攻到贵阳城下的入贵西路军,稍事休整,待第二天完成了设伏任务的第二师,和诱敌任务的第三师大部齐聚于贵阳城下后,鲁万常将军决定下午未时攻城。同时,他还派出联络员,以期求得南路人民军的战略配合。
  胡野林部全部渡过独水河后,由于有大量的伤员及战死人员要处理,在独水河畔休息了一天。受此仗因情报不准而损失惨重的教训,胡野林派出大批侦察兵侦探清军动向,同样,他也派出了联络员去寻找西路人民军的踪迹。
  鲁万常得到南路人民军独水河畔受伏击的消息已是两天之后了,两天里鲁万常部已攻下了贵阳城。知悉清军都统达洪阿正率部向贵阳方向撤退,鲁万常将军计上心头,准备在贵阳城西面的南岳山伏击撤退的清军,并再次派出联络员与南路人民军联系,要求他们给予配合,加快追击清军的步伐。
  一路撤退下来的达洪阿部,在离贵阳五十里的谷脚镇接到贵阳城被西路人民军占领的消息,达洪阿当场气晕倒地。被部下救治苏醒过来的达洪阿见大势已去,知道想仅凭眼下这点兵力夺回贵阳城无疑是痴心妄想。如今还去贵阳城只是自投罗网,后面尾追的人民军马上就要赶上来了,呆在这里也是在等死,达洪阿果断决定,舍去所有火炮,沉入水中或炸毁,部队轻装沿南明河支流向北撤退至遵义城。这样,由于达洪阿的果断,二万清军免遭了覆灭的厄运。
  在贵阳会师的两路人民军搞了一个声势浩大的入城仪式,,威武的人民军展现出强大的实力,使许多处于观望,左右摇摆的人坚定了跟随人民党的决心。入城仪式后,人民军在新的势力范围内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政治接受工作,随行的二千多政工人员、行政人员奔赴镇、乡、村进行土地改革、基层组织建设、各级民兵组织预备役部队的组建等工作。
  鲁万常中将留守贵阳城,胡野林率领第一军的第一师、第二师、第二军的第四师三个师的北上夺取遵义城。撤退到遵义城的清军都统达洪阿退无可退,再退就是退出贵州省地境了,那可是丢城失地的罪责,罪至当斩!无奈,达洪阿率部与胡野林部在遵义城进行了第二次对攻,丢失了大部分火炮的清军,就是达洪阿再怎么指挥若定,清军精锐再怎么英勇,结果还是难逃战败的厄运。因为人民军同样的英勇,胡野林总指挥同样的深思熟悉。最终,丢盔弃甲的达洪阿率领几千残部退入四川境内。至此,贵州省四大城:都匀、安顺、贵阳、遵义均落入人民军手中,贵州境内再无可堪一战的大股清军了。
  接到贵州捷报的林逸和人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分别发出了贺信、嘉奖信,并作了新的决议:胡野林恢复原军衔,为少将军衔;其它各有功人员相应得到晋升;组建人民军第五军,军长为胡野林将军,下辖原第二军的第三师,第四师,新组建的两个新兵师;广西柳州的人民军第二军所缺两师,由南宁新兵营的新兵及部分伤愈归队的老兵、军校毕业生补充完全编制;胡野林率新建第五军进驻贵州铜仁地区,威慑湖南、湖北清军。
  在贵州战役吃紧时,特别是遵义会战时,湖北与四川两省的清军都未能再次派遣部队入黔增援,那是因为在湖北的清军有太平军牵制,而在四川的清军更无可能增援了,许奂将军的人民军第四军正猛烈地进攻四川南部的西昌等地,同时,人民军第一军的第四师也在云南的北上角昭通地区直逼四川省泸州直隶州,自顾不暇的四川清军,又哪有余力增援贵州呢?
  遵照林逸的战略部署,许奂将军顺利占领四川南部的西昌、昭觉等地后,虚张声势地作了一番欲将继续北上的姿态后,就再也没有踏出凉山彝族地区。胡野林部顺利攻下遵义城后,这样从西昌至遵义一字排开延绵一千多公里,有人民军两个军五万多人虎视眈眈地盯着四川南部。
  第三十三章 家庭晚餐
  获得宽阔战略纵深的人民军,令林逸放心不少,他决定翌日启程南下雷州半岛,那可是他的一块心病,西方列强是不会愿意一个强大的中国存在的,没有强大的海军怎能行?
  公元1852年8月10日,在林逸离开昆明南下的前一天的家庭晚餐上,夏依浓、马紫芳、玛丽娜、小春、小红、小绿以及林逸本人共七人围坐一桌,跟往常一样大家还是嘻嘻哈哈吵闹着,气氛热闹。以前,小春、小红、小绿三人一直以丫环身份自居,自觉卑微不敢与林逸他们同坐一桌,林逸发了几次火,甚至以不吃饭为威胁,又得夏依浓与马紫芳首肯,她们方敢入座。就是如此,她们还是坐不安心,战战兢兢不敢说一句话,这时,林逸总会说一些笑话,刻意活跃气氛,慢慢地在后来的共餐中,她们也自然了,习惯了。
  后来,林逸要她们不要以丫环身份自居,对她们说:“大家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三个小女孩还是不敢,毕竟受人恩惠多年,哪能忘本啊?见三人思想一时转变不过来,他便从其它方面入手,安排一些外面的事给她们做,又让她们参加各种文化学习班开拓眼界,改变思想。小红、小绿、小春现在思想也进步了很多,对自己渐充满了信心。看到她们三人一天一天的自强、自立,自尊起来,林逸心里很欣慰。
  “小春、小红、小绿,你们以前有自己的姓名吗?”林逸在桌上边吃边问三女。
  “没有!小红、小绿是我以前的教养妈咪买来送给我作伴的,那时我十岁,她们六,七岁,一直都叫这两个小名。”夏依浓回答。
  “小春也没有名,她是我母亲收养的孤儿。”马紫芳接口道。
  三女停下手中的筷子,神情低落凄凉。小红现在是根据地第四大银行的总经理,小绿是昆明卷烟厂的董事,两人在外人眼里是冷若冰霜大美人,是一个有能力的女强人。可在家里,在林逸和三位小姐面前,她们却是需要呵护的小羔羊,需要痛爱的小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