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作者:审死官    更新:2021-12-04 04:54
  说完喉咙里发出一阵痛苦地呻吟,身体一软,扑倒在床上。
  林笑语真没想到张允竟效仿那不食嗟来之食的“饿者”,“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既气滑头又不禁赞他机敏,更难得是有些骨气,遂笑道:“好了,好了,算你厉害,快过来吃饭吧!”
  可是张允趴在床上却一动也不动,竟真如饿死了一般。
  林笑语也是个聪敏之人,见他如此,立刻就猜到他又在动什么坏念头,想起上回他装死时的趣事,不禁莞尔,走过来拽了拽张允的衣袖道:“有请张大人用膳。”见他还是不动,于是失声地道:“哎呀,没想到我只是开了个玩笑,竟把张大人饿死了,这可怎生是好,也罢,我这就把饭菜倒掉,烧些香烛给你享用吧!”
  “别,等我真死了你再给我烧纸吧!”这话比什么都管用,张允一个骨碌就从床上爬了起来,只穿着内衣,光着脚丫子就跳下了地,反累着林笑语将鞋子拿过来给他。
  “司墨呢,怎不见她?”张允吃着小咸菜,喝着熬的火候刚刚好,黏稠喷香地小米粥,漫不经心地问了一句。
  “怎么?这么一会不见,就想她了!”林笑语调侃道。
  “恩!”张允一点头,但随即又加了一句:“不见你,我也想得慌,那话怎么说来着,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这两天总挂念你,心里很乱,寻遍你爱去的池塘,就餐的小屋,睡觉地草坪,仍不见你的身影,我的心都快碎了,唉!”说着张允幽幽然长叹一声,一脸的萧然和落寞。
  这样的甜言蜜语让林笑语一阵阵的感动,一颗芳心有是蓬蓬狂跳,涩声道:“我也是,老早就不再气你了,只是……只是不知怎么与你和解!你不会怪我总是喜欢使小性子吧?!”说着满怀忐忑得看着张允。
  张允原本是想说一段后世随处可见的手机短信,来逗一逗她,不想却换来了她的真情流露,刚刚到嘴边地一句:“养这么大的猪咋就丢了呢。”忙生生咽回了肚子里,摇了摇头道:“不怪,不怪,女孩子吗,有点小脾气是应该的,要不日子过得多无趣呀。””
  “不过呢,也不能太斤斤计较,胸怀要宽广,这样才会讨人喜欢呀!”说到这,张允狠狠看了一眼林笑语高耸的胸脯,一本正经地道:“我说的可都是真心话!”
  “我知道!”林笑语小声应了一句,羞答答,尽显小女儿之态,软声道:“司墨守了你一天一夜,我怕她累坏了身子你再心疼,就让她先睡去了,这下你满意了吧?!”
  “太满意了!”林笑语这样前后迥异地巨大转变,张允一时半会儿还真有些不大习惯,暗道:“爱情中的女人智商等于零,将来会好起来地。”朝她真诚得一笑,以示赞许和鼓励,将吃干净的饭碗放下来道:“左右无事,要不咱们到院子里赏月去吧!”
  “恩!”林笑语将长衣递给他,俩人走到院子里,才发现夕阳还没有落山,哪来的什么月亮,俩人相视一笑,站在台阶上同看落日。
  张允偷偷得看了林笑语一眼,左手一指漫天的霞光道:“你看那边,好美呀!”而右手却不着痕迹得握住了林笑语的滑腻的小手。
  林笑语挣扎了一下,见甩不脱,也就认命似得由着他轻薄了,俏丽的脸上红彤彤的,也不知道是霞光照耀的缘故,还是因为羞涩。
  两情相悦的俩人兜兜转转,终于将窗户纸捅破,此时此刻全副心思都放在彼此的身上,执手共看斜阳晚照,享受着这得来不易的宁静和温馨,却均不知道,身后窗棂的缝隙中一双秋水般的眼眸注视着他们,泪水涟涟,无声陨落,滴落在窗台上摆着的一对泥塑上,竟使其精致的五官模糊了起来。
  作者:送大家五百字,呼唤推荐票。
  还有,以后的更新基本上就是上午九点,下午五点,日更保证在六千字,只多不少,谢谢支持。
  ------
  第八十一章 三八
  既然张允已经把那尸骨的生前的容貌恢复了出来,随后的事就简单多了,他抽出个时间,比照着雕塑的模样画了不老少的素描或速写出来,随即分发给手边的差役,命他们四下打探近五年之内,河间县可曾有过这等相貌的失踪人口。
  又担心衙役太少,搜索的力度不够大,于是又把画像给了现下已然成为河间黑社会顶级大佬儿的刘油儿,命他尽快把死者的身份查实禀报上来。
  这种人口失踪的事放在现代,也许还稍微简单一些,毕竟有着功能强大的计算机系统和健全的人口电子档案,只需要把失踪人口的照片扫描一下,计算机自然会逐个的比对现有的资料,以眉弓距离或者脸颊的宽度等等骨骼特征部位为标准寻找到最接近的人选。
  可张允所在的年代却是明朝,估计全世界范围内,除了他没人晓得什么叫计算机,因此上就不得不采用打探和摸排这样的笨法子,即便他撒下了天罗地网,也不敢奢望真就能够把死者的身份查出来,之所以将差事分派下去,也不过是尽一尽人事,求个心安罢了。
  事实也确实如此,非但是下面的衙役将河间县所辖的乡村搜查了一遭,却始终没有结果之外,就连几乎是手下众多,耳目遍地的刘油儿,也很无奈得向张允交了份白卷。
  到了此时,张允不禁有些灰心了,毕竟明朝时虽然不大提倡百姓离家远游,可是商贾旅客却也不少,保不齐此人就是来河间做买卖的商贩,却不幸遭逢了毒手,不但丢了财物还丧了性命。
  若真是这样,幅员辽阔。
  人海茫茫,况且通讯手段落后,想要找到这个无名氏的身份,无异于大海里捞针,就在他打算将此案挂起来时,司墨却建议他将搜寻的范围朝邻县拓展一下。
  这倒是给张允提了个醒,明朝不同于现代。
  出门远游并不方便,因此很多人一生一世的足迹都局限于出生地的周围,最多跨越出几个县而已,此无名氏即便不是河间人世,兴许是邻县过来经商的旅人。
  有了这个猜想。
  张允连忙发了几份公文并附带上了栩栩如生的素描,命差役发到邻近地肃宁,任丘,献县,青州等县。
  恳求他们帮忙询查一下死者的身份。
  公文发出去后,久无回音,张允心里的那一点希望也渐渐消亡。
  况且衙役的选拔也已经进入到了如火如荼的地步,于是他把几乎全部的精力都放到了那块荒地之上。
  在林执玉的威压以及旁边衙役地恐吓下,参加衙役选拔的一千多号人干起活来倒也勤恳,无论是想着留下来的,还是已经打起了退堂鼓的,都使出了全身的力气挖沟,因此前后用了没多久,环绕这块荒地地沟渠已然顺利完成。
  挖出来的泥土也依照张允的吩咐,均匀的铺到了荒地里,地势顿时比以前高出了一些。
  一个个虽然累了个臭死,不过体质却也提高了不少,有的人更是练出了一身地腱子肉。
  当然了,也涌现出了几个倍受众人羡慕和敬佩的人物。
  最出类拔萃的就是被张允留下来地范同。
  他的饭量虽然顶得上十人,可干起活来却也不含糊,就在别人还累死累活得挖淤泥时,他已经把自己分到的那段沟渠挖完了,跟着就义不容辞得把张允扔到一边的活接了过来,再然后就是到处帮人的忙。
  对此林执玉倒也没有制止,正如张允跟他说过的那样:衙役是个密不可分的群体,虽然我并不反对力挽狂澜的孤胆英雄,但是团结一心、协同办案才是我想要看到地。
  w.也正是在这样一个大前提下,范同的仗义相助恰好可以拉拢住一些人的心,形成一个互帮互助、不分你我的氛围,对于将来的衙役队伍迅速地形成向心力和战斗力,都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范同也不是不分好赖,是人都帮,他虽然外表憨厚,可是却粗中有细,心里片刻都不忘张允地吩咐,一心要替他选拔出一批能吃苦耐劳的衙役来,因此虽然笑呵呵得在众人里穿梭,可那些想要占他便宜的富家子弟,却都被他晾到了一旁。
  繁重的劳动不但能磨练人的肉体,也最能考验人的意志,当沟渠挖好之后,林执玉再次把满身污泥的众人召集起来,询问是否有人想要放弃时,呼啦一声,竟有半数以上的人员选择了离开。
  这种情况原本就已经是在林执玉和张允预料之中的,连挽留的话都没有,直接就把这些人的名字从花名册上勾除,随后林执玉一声令下,沟渠两端的坝子也被撅开,滹沱河水飞速得涌入沟渠之中,如同一条护城河,将这片百亩方圆的荒地围绕起来,形成了一片孤岛。
  此后真正的训练才算是鸣锣开场了,依照着张允模仿以前大学军训时的科目拟定的训练方案,什么环绕着孤岛长跑,负重蛙跳,以及泅渡等等,好嘛,剩余的四百多人被林执玉变着法的折腾,承受不了的,荒地中心挂着一个小铁钟,敲响之后即可以走人。
  这样操练了半个多月后,人员的数量已经锐减到了一百多人,天气也渐渐得冷了下来,再也无法象以前那样露宿在野地里了,不过呢,大量的砖瓦和木材也经由司墨之手,被源源不断得运送过来,连盖房班都不用找,这些人里就有现成的泥瓦匠。
  一伙人同甘共苦了两三个月,彼此之间也有了手足之情,也不客气,以懂得盖房的人为头目,招呼上一干弟兄,搬砖的搬砖,扛木头的扛木头,挖地基的挖地基,趁着训练时的空暇,用了没几天就建造起了一片院落,采用的也是北方常见的四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