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作者:[法]雷纳·格鲁塞    更新:2021-12-04 03:55
  泰亦赤兀惕人的守望者将他提获,绑起来送到塔儿忽台乞邻勒秃黑那里。
  塔儿忽台乞邻勒秃黑把帖木真用木枷枷起来。有一天晚上,泰亦赤兀惕人在斡难何旁边大开筵宴,只剩一个很年轻的人看守帖木真。当和这个人单独地在一起的时候,帖木真用枷照那个看守者的头部打去,将他打晕后,脱身逃走了。他先是躲到斡难河边的树林里面,之后,为了更安全,他跳入水中,只把脸部露在水面。但是他的看守者被击后清醒过来了,发出警报。泰亦赤兀惕人聚集起来,在月光之下,一切看得如同白昼,他们搜寻着逃走的人。泰亦赤兀惕人的一个盟友,速勒都思部人锁儿罕失刺发现了帖木真,但是他产生怜悯之心。他喃喃自语地走过水边,使声音高到帖木真可以听得见的程度说:“不要动,我绝不会将你交给他们。”“他走过去没有停留。” [2〕更好的是他还使泰亦赤兀惕人听从他的话,把搜查的事延迟至第二天再进行。当一切人都离去之后,帖木真决定逃到锁儿罕失刺的家里,况且他的两个儿子,沈白和赤老温①[3]与帖木真友谊素笃。的确,当帖木真逃到锁儿罕失刺的帐幕时候,锁儿罕失刺这次恐怕连累到自己,沈白与赤老温向他们父亲劝说道:“小鸟被鹰隼所驱,藏身丛草之内,丛草也能救它的性命,我们难道还不及丛草仁慈吗?”他们把帖木真身上的枷解下烧掉,并把帖木真藏在他们的帐后一辆盛满羊毛的车子里面。
  ① 赤老温,蒙古语意为“石头”。
  第二章 蒙古国家的形成
  三天之后,泰亦赤兀惕人觉得帖木真的失踪是难以理解的,来到锁儿罕失刺家中搜查。看见车子,他们开始将羊毛掀开。这个未来的成吉思汗再没有遇到比这更危险的事了,如果这一种动作继续下去,蒙古英雄的故事无疑要到此为止。侥幸得很,锁儿罕失刺成功地阻止了他们,他对他们说:“这样热的天气,什么人能够藏在新剪的羊毛里面而不闷坏呢?”这个理由折服了泰亦赤兀惕人,于是离开了这里。然而锁儿罕失刺认为险些儿断送了他自己,急遣帖木真回到他的母亲那里去。“他送给帖木真一匹雌马,一些煮熟的羊肉,一些马湩,一张弓和几枝箭”。
  帖木真骑马飞奔,溯着斡难河而上,又溯着它的支流乞沐儿合河上去, 从那里,他到达了“别帖儿山和豁儿出恢小山。”在最后这个地方,他终于找到了他的母亲和兄弟。②
  第三节 博尔术①事业的开端
  经历这些事变之后,帖木真和他的一家人移营向不儿罕山前, 此山就是现今的肯特山。这是在成吉思汗时代的英雄史诗里面起着显著宗教上作用的圣山,象是我们这位英雄的保护神。《秘史》很确凿地说,他们居住“在不儿罕山前的古连勒古山内的桑沽儿小河旁的合刺主鲁格小山上的阔阔淖儿旁边”。②[1〕他们的生活还很苦,因为史诗指出,他们打捕土拨鼠、野鼠和它物以充饥。九匹马就是他们的所有财产。有一天,被窃贼劫去了八匹,“八匹惨白色的骗马”[2]不幸的人们,只剩了一匹坐骑,事先,被帖木真的异母弟别勒古台骑去平原狩猎。到了晚上,别勒古台携带着猎获物回来,帖木真骑这匹马出发寻访窃贼。经过四天之后,帖木真看见有一群马匹,中间有一个伶俐的少年正在挤母马的乳,这个少年告诉帖木真,天刚亮的时候,他看见几个窃贼引着八匹灰色骗马过去。
  这个青年名叫博尔术,③是纳忽伯颜④的儿子。他立即对帖木真产生友情, 换一匹新马给帖木真骑坐。而且自愿陪伴帖木真去寻找窃马贼。这两个伙伴子三天之后看见窃贼的营帐,被窃的八匹马正在近处吃草。他们挺身向前并将这些马匹赶走。在这个时候,窃贼们发现了他们。内中有一个骑着一匹白马,旋转着手中的套马竿来追赶他们,但是帖木真弯弓相对,使他不敢向前。天色已晚,受到威吓的窃贼于是放弃了战斗。帖木真和博尔术带了这八匹马回到博尔术的营帐。帖木真觉得,如果没有博尔术的相助,就不能夺回失去的财产,于是提议和他分这些马匹。豁达大度的博尔术拒绝了这个报酬:他之所以这样做,因为他同情这个青年领袖。从这一天开始,他们彼此间建立了友谊,这个友谊将要和他们的生命一样长久。年老的纳忽伯颜以为他的儿子是失踪了,正在那里痛哭流泪。看见博尔术回来了,狂喜之极,他认可了这两个青年的友谊,给予帖木真一只肥羊和一满皮桶的乳。帖木真胜利地引着八匹马回到桑沽尔河边自己的营帐,他的母亲柯额仑正在那里牵肠挂肚地等待着他。①
  ① 博尔术和木华黎、博罗兀勒(亦作博尔忽)、赤老温四人是辅助成吉思汗成功的四杰。博尔术在《秘史》作孛斡儿出,在《蒙古源流》作博郭尔济,在《拉施特书》里面作Bourgouji,其译音为不儿古赤。今从《元史》和《亲征录》作博尔术。——译者
  ② 桑沽儿何(在Stieler 新地图,第75 图,写为Senkur)是客鲁涟河上游的一条小支流,发源于客鲁涟河源的南边和附近,在库仑之东。
  ③ 在《秘史》里面,第90 节和以下各节,博尔术均作;Bo,ortchou,《萨囊彻辰书》,第68 页,作Boghourdji, 拉施特作Borghoutchi,Boqortchi。
  ④ 纳忽伯颜属于阿鲁刺惕部落。参阅《秘史》第120 节,《萨囊彻辰书》,第69 页,《拉施特书》别列津译“部落”第47 页和第161 页。
  ① 《秘史》,第90—93 节,鲍乃迪译,45—47。关于这一段译文,在《萨囊彻辰书》第69—71 页,忠实
  第二章 蒙古国家的形成
  将来要成为世界征服者的一生业绩的开端,就是这样平凡不足道。
  这些叙述,尽管不尽完整,但是由于蒙古诗家们流传下来的时候在细节上是这样的准确,以致不能怀疑它是有历史背景为根据的,通过它们,我们已经看出来这位青年首领的形像主要特征。使我们感到惊异的是他能折服一切接近他的人,具有吸引人的坚强品性。象年轻的博尔术对他一见输心,愿意将自己的命运和他结合在一起,我们还要继续地看到,就象一种回旋愈推愈广的节奏,氏族、部落、人民不断归附于他,被他天赋的统率能力,公平的理性,对于自己人的忠诚,对于效劳者知恩必报的品质所征服。因为对于早年所交的朋友,他的情谊将是有口皆碑。对于朋友的忠诚只能与对于敌人的狡猾与凶恶相同,这就是伟大帐幕中的道德。
  第四节 成吉思汗的结婚、成吉思汗依附于客列亦惕人
  帖木真已经安排自己的事务到了相当好转之后就想到自己的结婚问题。他并没有忘记,当他九岁的时候他的父亲也速该替他和翁吉刺惕部落的首领德薛禅的女儿孛儿帖定了婚。他带着别勒古台,沿着客鲁涟河边,前往德薛禅家里。《秘史》告诉我们,德薛禅驻帐在扯克撤儿[1]和赤忽儿忽两山之间。德薛禅看见高大强壮的帖木真,“他很快乐”,不爽前言,将美丽的孛儿帖给了帖木真。孛儿帖的母亲搠坛亲自将女儿一直送到帖木真家里。这两个妇人带了一件作为礼物的黑貂袄子,送给帖木真的母亲诃额仑。①
  躲过了泰亦赤兀惕人的陷害,并已变成了人们所开始畏惧的或为邻近各部族所开始争取结交的健壮青年,帖木真现在有可能奋起参加政治活动,这就是说:置身于有权势的人物中间,竞争或分割东蒙古的霸权,这是对中国的或对真正中亚的事务进行冒险的先决条件。
  帖木真讲求实际的头脑肯定是他才能的主要部分,他立即想到利用重新建立起来的地位来对外缔结同盟。我们在上面提到他的父亲也速该,曾鼎力帮助草原上的最有势力的汗王之一,客列亦惕人的首领脱斡邻勒恢复王位。帖木真现在已经相当站稳了脚跟,可以去访问这位受过他父亲恩惠的人了。当然,刚刚恢复起来的地位要求他拿出完全谦恭的态度来做这件事,但是他以贵种自居,也不肯失去自尊之心。帖木真由其两个兄弟哈撒儿与别勒古台相随,前去见脱斡邻勒,后者当时正驻在“黑森林”边缘的土拉河旁边。他带着孛儿帖陪嫁的黑貂袄子,作为礼物送给客列亦惕国王。他如同对一个宗主一样地向脱斡邻勒致敬,他说:“从前你和我的父亲契合;你便是我父亲一般。”脱斡邻勒受到这种尊敬,甚为喜悦,他答应帮助帖木真,说:“当你年幼的时候,你的族人离开了你,我现在帮助你把他们集合起来,归你统率!”
  事实上,帖木真的事业开始有了重大转机。他目睹许多可宝贵的友情来到或重归到自己身旁。当他从客列亦惕人那里回到自己在不儿罕山的营盘的时候,他看到兀良哈部的札儿赤兀歹老人“背着打铁的风箱”,[3]带着他的儿子,年轻的者勒篾前来。这个老人说:“当你在迭里温孛勒答黑附近出生时,我答应将我的儿子者勒篾给你服役。我将他养大,现在给你。我想使他每天替你预备马鞍,打开你的帐门。”——和上面所说的博尔术一样,者勒篾后来成为帖木真的最忠诚的伙伴之一。
  地转载。55
  ① 不久之后,帖木真从桑沽尔河移营到客鲁涟河源不儿吉岸畔(《秘史》第96 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