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作者:阿庇安    更新:2021-12-04 03:47
  在阿庇安一系列的著作中,《内战史》第一卷可能是最有价值的,因为
  它是连接波里比阿和西塞罗之间。“交替时代”的桥梁。②在价值上仅次于
  这卷书的是第三次布匿战争和迦太基毁灭的历史。①这是关于这些事件传到
  我们手中唯一的详细记载,它有高度的戏剧性。阿庇安这部分历史著作的来
  源可能是波里比阿已经失传了的著作。他在布匿战争史第132 节②中引用了
  ⑨ 参阅Ⅵ.88。——译者
  ⑩ 公元前59— 公元17 年,著《建国以来的罗马史》,叙述自罗马城的建立至公元前9 年间的历史。——
  译者
  ( 13)公元前一世纪西西里人,著《历史丛书》四十卷,叙述埃及、两河流域、印度* 以及希腊罗马的历
  史。仅Ⅰ—Ⅴ,Ⅺ—XX 诸卷,留传至今。——译者
  ① 古代罗马编年史家常捏造史实。——译者
  ② 波里比阿生活在罗马势力向地中海四周发展,罗马霸国形成的时代,西塞罗生活在罗马共和制即将倾覆,
  罗马帝国即将出现的时代;《内战史》第一卷叙述自革拉古兄弟改革运动起,终于斯巴达克奴隶大起义,
  正处于波里比阿和西塞罗两个时代之间。——译者
  ① 即Ⅷ(上),74—132。——译者
  ② Ⅷ(上),132。——译者
  波里比阿的话。
  因为细节上缺乏准确性,③阿庇安受到严厉的批评。根据近代批评的准
  则,准确性是史学家所必须具备的首要而不可缺少的条件;但是在古代世界
  不是这样的。与事实一般的符合当然是必要的;但是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古
  代作家的目的是在著作一本有兴趣的书,或者替他所怀抱的政治理想或道德
  原理提供一个背景。在这方面,阿庇安和他同时代的一般史学家比较起来,
  既没有更好些,也没有更坏些。什发兹教授很正确地说,阿庇安在《内战史》
  第三卷中,关于安敦尼与元老院斗争的记载,简直不是历史,而是“历史小
  说著作”,但是他补充说,“尽管在他的著作中,形象有些歪曲,内容有些
  虚构,但是大的线索是正确地、深刻地刻画出来了,他的虚构正是多少使他
  达到这个目的的。”这个批评可以准确地应用在阿庇安大部分的著作上。
  古代史学家常常使他们著作中的主要人物发表演说,以提出那些鼓动各
  民族或各党派的思想,有时候向人们发表作者的道德教训。修昔底德这样做
  了,④诚如吉尔柏特·麦累⑤教授所说的,他的榜样是“他逝世后二千年来历
  史著作中一个重要的遗产”。阿庇安模仿了这个榜样。以风格而论,他这样
  发表的演说辞,是他的著作中最好的部分。我们从中感觉到我们正在听着这
  位有经验的辩论家、这个有素养的皇帝法庭的检察官在说话。什发兹教授甚
  至把三巨头宣布公敌的命令(《内战史》第四卷,第8—11 节)也归于这一
  类,虽然作者说,这个命令是他从拉丁文翻译为希腊文的。
  总之,我们可以说,阿庇安的著作中,包括许多很有趣的事物,这是研
  究罗马历史的人所不能忽视的。
  培利奥特学院希腊文教授狄奥多·来曼·赖特为我校正译文,并提出许
  多建议以修改语法,译者对他深表谢意。
  荷拉斯·怀特
  ③ 分见于本书有关各节的附注中。——译者
  ④ 参阅拙译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商务印书馆,1960 年版)译者序言第32—33 页。——译者
  ⑤ 英国古典学者(1866—1957 年)著《古代希腊文学史》(1897 年)。——译者
  序言
  1.在有意写罗马人的历史的时候,我认为必须从罗马人统治下诸民族的
  疆域开始。这些民族可以列举如下:在海洋方面是那些住在不列颠群岛的大
  部分人们。然后从赫丘利石柱①进入地中海,并环海航行的时候,我们发现
  海中所有的岛屿和沿海的大陆都是在他们统治之下。右岸的诸民族中,第一
  个民族是沿着海岸的毛利泰尼亚人和远达迦太基的其他阿非利加诸民族。深
  入内地的是一些游牧部落,罗马人称之为努米底亚人,称其国为努米底亚;
  然后是住在叙尔特河附近,远达塞勒尼和塞勒尼本土的其他阿非利加人;同
  时也有马马利底人、阿谟尼伊人和那些住在马里俄提斯湖畔的人;然后是亚
  历山大在埃及边界上所建立的大城②和埃及本土,溯尼罗河而上,远达埃塞
  俄比亚东部;由海上航行,远达巴鲁新。
  2.从这里我们转变我们的方向,绕道而行,我们到达巴勒斯坦-叙利亚,
  过了那里就是阿拉伯的一部分地方。腓尼基人占据与巴勒斯坦接壤的滨海地
  区;越过腓尼基领土就是西利-叙利亚和由海滨深入内地到幼发拉底河的地
  区,即巴尔迈拉和四周围的沙漠地带,甚至伸张到幼发拉底河一带。叙利亚
  人之后就是西里西亚人;和西里西亚人邻近的是卡巴多西亚人和亚美尼亚国
  家中被称为小亚美尼亚①的那部分土地。攸克星海②沿岸是其他一些民族,总
  称为本都诸民族,受罗马人的统治。叙利亚人和西里西亚人的边界达到地中
  海,亚美尼亚人和卡巴多西亚人的领土达到本都诸民族,并且深入内地,达
  到大亚美尼亚,大亚美尼亚没有采取纳贡的方式臣服于罗马人,它的人民任
  命他们自己的国王。从西里西亚和卡巴多西亚下来到爱奥尼亚,我们看见一
  个大半岛,③右边以攸克星海、普罗蓬提斯、赫勒斯滂和爱琴海为界,左边
  以旁菲利亚海或埃及海(因为这个海有两个名称)为界。这个半岛上有一些
  国家面临着埃及海:即旁菲利亚和吕西亚;这两个国家之后就是开利亚,其
  领土达到爱奥尼亚。其他一些国家面临着攸克星海、普罗蓬提斯和赫勒斯
  滂:即加拉西亚人、俾泰尼亚人、密西亚人和福里基亚人。在内地是彼西底
  亚人和吕底亚人。这些是住在这个半岛上的民族,都是在罗马人统治之下。
  3.横过这些海岸边,他们统治攸克星海沿岸的其他各族,即欧罗巴的密
  西亚人和攸克星海边的色雷斯人。越过爱奥尼亚就是爱琴海,亚得里亚海、
  西西里海峡、第勒尼安海,直达赫丘利石柱。这是从爱奥尼亚达到海洋的距
  ① 即直布罗陀海峡。——译者
  ② 即亚历山大里亚。——译者
  ① 亚美尼亚在高加索以南,两河流域以北,幼发拉底河上流以东整个高原地带为大亚美尼亚;以西为小亚
  美尼亚。——译者
  ② 即黑海。——译者
  ③ 即小亚细亚半岛。——译者
  离。沿海一带,我们发现下列诸国受罗马人的统治:全部希腊、帖撒利和马
  其顿,以及邻近的色雷斯人、伊利里亚人和巴诺尼亚人,和意大利本土;意
  大利是所有的国家中领土最长的一个国家,从亚得里亚海扩延,以第勒尼安
  海的大部分为界,达到克勒特人(罗马人称之为高卢人)所住的地方,有些
  克勒特人的居地面临地中海,有些克勒特人的居地面临北面海洋,①还有一
  些克勒特人住在莱因河沿岸;北面海洋和西面海洋②沿岸直到赫丘利石柱的
  全部西班牙和克勒特-伊伯里亚也在罗马人的统治之下。关于这些民族,我
  将在叙述到每个民族的时候,谈得更详细一些。但是在这里,这样的叙述已
  足以说明罗马帝国沿海一带的主要疆界了。
  4.在向大陆的一方面,帝国的疆界是毛利泰尼亚跟埃塞俄比亚西部和热
  带地区相毗连的那部分土地,这里野兽麕集,其地区直达埃塞俄比亚东部。
  这些是在非洲的罗马疆界。在亚细亚的边界是幼发拉底河、高加索山、大亚
  美尼亚王国、攸克星海沿岸的科尔基斯人和其余的攸克星海沿岸。在欧罗巴
  方面,罗马帝国大部分以莱因河和多瑙河为界。这两条河中间,莱因河流入
  北面海洋,多瑙河流入攸克星海。但是在这两条河的那一边,有些莱因河外
  的克勒特人是在罗马人统治之下;在多瑙河之外,有些叫做达西亚人的基提
  人。这些是罗马帝国在大陆上最近于精确的疆界。
  5.同时地中海所有的岛屿——西克拉底斯群岛、斯波拉底斯群岛、爱奥
  尼亚群岛、挨金那提斯群岛、塔斯康群岛、③巴利阿利群岛和利比亚沿岸及
  利比亚海、爱奥尼亚海、埃及海、密多安海、西西里海和地中海其他海面上
  所有其余的名称各自不同的岛屿;同时,那些希腊人为了表示区别起见而称
  为大岛的,如塞浦路斯、克里特、罗得斯、列斯堡、优卑亚、西西里、撒丁
  尼亚和科西嘉以及所有其他大小岛屿都是在罗马人统治之下。横过北面海
  洋,到不列颠(这是比一个大洲还要大的岛屿①),罗马人占领了不列颠较
  好而且较大的一部分土地;其余的一部分,他们就不管了。当然,他们所占
  有的那部分土地,也不是对他们很有利益的。
  6.罗马人虽然占有了一个包括这样多、这样大的一些民族的帝国,但是
  罗马人辛勤操劳了五百年,②经过许多艰难困苦才在意大利本部巩固地建立
  了他们的势力。这个时期的前半段,他们是在国王统治之下;③但是他们驱
  逐国王,宣誓不再受国王统治之后,他们就采取了贵族政治,每年选举他们
  ① 即欧洲北部的大西洋海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