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最终谈判
作者:小伙想火    更新:2022-02-23 04:00
  在江山的运作下,华夏与棒子国的贸易往来很快就在暗中恢复了。
  这对于双方而言都是一个好消息。
  随着全球化贸易的推进,各个国家根据分工的不同,彼此之间都有一定的贸易互补性。
  联合在一起,能让双方的经济发展和贸易结构更健康。
  双方暗中恢复贸易一事,很快就被白头鹰国知晓了,对此,白头鹰国明确表示了不满。
  但这一次,棒子国并没有选择软弱妥协,难得的采取了强硬态度。
  同时,民间也爆发了声量巨大的示威游行,抗议白头鹰国的过多干涉。
  不管承认,但这就是事实。
  双方的文化认同,价值观认同,都远不是白头鹰国所能比的。
  这把白头鹰国吓到了。
  但一直没有机会。
  可现在,华夏站起来了。
  无论是历史渊源,还是经济互补,华夏与棒子国之间的联系,都是要超过白头鹰国的。
  至于华夏,在整个过程中都保持沉默,没有选边站。
  事实上,华夏是很有潜力,整合东南亚经济圈的。
  他也确实在这么做。
  一旦让棒子国等经济体,融入到华夏所领导的经济圈里,那对于他们的影响力和势力,将会是一个巨大的削弱。
  于是乎,这件事很快也就不了了之了。
  白头鹰国默许了华夏与棒子国的贸易往来。
  甚至可以有机会引领世界发展,改变全球格局。
  但很显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当下的全球格局,世界局势,依旧是以白头鹰国,和那些西方国家为主导。
  很多东南亚国家,现在都已经加入了华夏主导的经济圈。
  棒子国和霓虹国是例外。
  宏观角度来说,假使华夏能以点及面,从东南亚出发,进而引领整个亚洲经济圈的话,毫无疑问,在世界分工和世界贸易中,亚洲的话语权将会大大增强。
  这里面,求同存异,平等沟通是基石。
  虽然目标过于远大和理想化,但华夏还是在努力的,一点一滴的向前践行着。
  随着贸易往来恢复,棒子国各产业经济的正在迅速复苏。
  也正是因为知道任重道远,所以华夏在很多时候都是克制理性的,不轻易拉帮结派,也不轻易出头。
  一方面,这是发展所需,另一方面,这是华夏想要缔造的新秩序的根本。
  华夏并不追求霸权,追求的,是人类共运。
  以至于很多时候,它整个国家都跟精神错乱了一样,言行举止,杂乱无章。
  它内部中的明眼人,早早的就看到了,华夏必定会复兴崛起。
  与华夏交好,百利而无一害。
  没过多久,霓虹国也派人磋商,恢复贸易往来一事。
  霓虹国是一个矛盾体。
  一方面,白头鹰国的存在,让他不得不仇恨,乃至是敌对华夏,但经济发展方面,他又不得不依赖华夏。
  当下,战争阴云散去,经济发展是主旋律。
  对于经济发展,互惠互利,一直是华夏所提倡的。
  霓虹国也一样,合作赚钱,欢迎!
  但可惜的是,这些主张与华夏亲近的人,几乎都走不到台前。
  这其中,不仅有白头鹰国的阻力,还有其内部,那些曾经犯下过战争罪行的人的阻力。
  好在,华夏的隐忍和谋略,都是深厚的,并没有过多苛求什么。
  随着华夏与各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往来逐步恢复,与白头鹰国的和谈也近在咫尺了。
  江山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了高层组织的研讨会。
  其议题就是,如何在接下来的谈判中,与白头鹰国达成平衡。
  和白头鹰国经常在贸易条款中加条件不一样,华夏是很平等的,贸易就是贸易,不掺杂别的。
  这也使得华夏在国际贸易中,很吃得开。
  ……
  之所以邀请江山出席,高层正是看中了江山在国际上的斡旋能力。
  不管江山真实的立场如何,但不得不承认,他在国际上多次斡旋,都取得了圆满成功。
  所以这一次,高层希望他能复制之前的成功。
  说的直白点就是,如何各取所需。
  包含的内容比较多。
  而江山和一众研讨会成员的工作就是,从这其中寻求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平衡。
  最终,在各方的努力下,白头鹰国与华夏进行了最终的谈判。
  这一场谈判持续了整整三天的时间。
  对外是不公开的,秘密进行。
  江山提出了一些颇有建设性的意见,但也仅限于此。
  他并不会深入太多。
  正如他这么些年来,素来都只是单纯的经商赚钱,而不干涉内政一样。
  同时,因为双方的贸易来往密切,白头鹰国大放水,超发货币,国内也只能跟进,大放水。
  社会上的货币总量,几乎翻了一倍。
  让这么多钱直接冲入市场,风险性是很大的。
  最后的结果是,双方达成了一致。
  谈判结束后,在各级官员的牵头带领下,华夏的所有工厂,再次繁荣起来,开足马力大搞生产。
  用大量的廉价商品,去对冲白头鹰国的增发货币的风险。
  高速公路,铁路,公共设备等,呈指数级暴增。
  从这些也能侧面看出,这次的大放水,水不是一般的大。
  引流到基建中去,一来可以增加城市化进程,二来,也可以逐步消化掉大放水带来的经济泡沫。
  因此,在官方的刻意引导下,这些钱都流入到了基建当中去。
  这段时间,可以说是华夏基建的超级红利期。
  各式各样的基建项目纷纷上马。
  “旗下的房地产公司有多少家?”
  江山找到了李潇潇,单刀直入的询问道。
  李潇潇如实的进行了汇报。
  基建狂魔的称号,从此刻开始。
  也随之带来了新一轮的商机。
  “我们手里还有多少地皮?”
  “做好准备,房价要暴涨了,物价也要暴涨了。”
  “虽然这不是一件好事,但却是一个赚钱的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