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作者:梁羽生    更新:2021-12-03 16:43
  段剑青知道杨炎的故乡,不问可知,他也知道杨炎是他弟弟的了。
  钟展似乎觉得话题扯得太远,笑道:“好孩子,无关紧要的闲话慢慢再说,师伯要问你。”
  杨炎说道:“师伯,你要知道什么?”
  钟展说道:“昨晚你什么时候开始做夜课的?”
  杨炎说道:“吃过晚饭之后。”
  “什么时候睡觉的?”“我不知道。”“你再想想。你做完夜课,临睡之前,不是要到院子里练最后一次剑法的吗?昨晚有月亮,月亮是在东边还是在西边?”杨炎想起来了,说道:“不在东边也不在西边,正在我的头顶上空。”
  钟展听了,好像极为满意,微笑说道:“那是恰好午夜的时分了。剑青,你帮缪大侠教炎儿读书,也不可令他太辛苦了。小孩子要有足够的睡眠,以后让他睡早一些。”
  原来杨炎是白天习武,晚上习文的。武功由天山派掌门人唐经天亲授,文事方面则由缪长风晚上教他。唐经天“闭关”,缪长风下山之后,则由钟展教他武功,段剑青教他诗文。因为天山派弟子之中,只有段剑青是“文武全才”。
  段剑青应了一个“是”字,说道:“炎弟非常好学,昨晚我是不知不觉把时间延长。”
  钟展说道:“好,没你的事了!”陡地回过头来,面挟寒霜,向着孟华冷冷说道:“少年人,你的剑法高明之极,为什么偏不学好!”
  孟华吓了一跳,说道:“晚辈什么事做错了?”
  钟展说道:“我最讨厌少年人说谎话!你不但说谎,还要陷害我门下的弟子!我本来不能容得你这样的歹徒的,念在你这身功夫学来不易,你给我滚!”
  孟华手足无措,讷讷说道:“我说的可都是真话呀!”
  钟展大怒道:“还要强辩,你说昨天晚上和劳超伯交手,虽没点明时间,但既是晚上,总不会是今天的事了?”
  孟华说道:“不错,大约是午夜之后半个时辰。”
  钟展说道:“在你和劳超伯交手之前,他已经伤了唐夫人。”
  孟华说由于心情混乱,此时方始想到的时间关键,但在钟展追问之下,只能先回答道:“是呀!不过我没问清楚朋友,唐夫人受伤的时间。”
  钟展怒气更大,斥道:“依你所说,唐夫人受伤应当是在午夜之前。那时候,段剑青还在教我这个小师侄念诗,你没说谎,难道是这个小孩子说谎吗?你还不给我快滚,要我亲自动手吗?”
  钟展是天山四大长老之首,德高望重,待人最为和蔼可亲,众弟子几乎是从未见过他发怒的。这次他大发雷霆,可说是生平仅见之事。众弟子不禁骇然。
  奇怪的是,身受者的孟华却竟似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他仍然是站在钟展面的,呆若木鸡,并没有“滚”。
  原来他的一颗心都放到弟弟身上了。
  这是他做梦也想不到的事情,他的弟弟竟然帮忙段剑青说谎!
  像他的父亲一样,对这个他还没有见过面的弟弟,他曾抱有很大的期望。最大的期望还不是他可以学成天山派的绝世武功,而是期望他自小有良师益友的教导,将来可以成为一个正直的人,有用的人,不会像他生身之父那样。
  但现在,孟华对弟弟的期望却是变成痛心了。
  “不,我决不能让段剑青教坏我的弟弟,我要对他说明真相!”在心情极度的激动之中,孟华已是无暇去仔细考虑,在目前的形势底下,这样做是不是适当的了。
  他一咬牙根,忽地伸手就向杨炎抓去。叫道:“炎弟,你知不知道,我是你的哥哥!”
  他当然知道,杨炎决不会相信他的。但在他的想法,当务之急,是先要把弟弟从段剑青手里夺回来,然后才和他说明真相。因为他还有一层顾忌。害怕段剑青在图穷匕现之时,会把他的弟弟挟为人质。
  此时杨炎正在段剑青的身旁,段剑青则是和白英奇并肩而立。
  孟华一只手接他的弟弟,一只手推开段剑青,
  只听得“卜通”一声,段剑青跌了个四脚朝天,但孟华却也没有抓着他的弟弟。
  站在旁边的白英奇出剑快极,白光一闪,就截他的手腕。孟华非先应付他这一招不可,紧接着“当”的一声,白英奇手中长剑给孟华以弹指神通的功夫弹飞上半空。他在危急之际出招,这一弹就已是毫不留情了。
  在孟华来说,他是要夺回自己的弟弟,但在旁人看来,他却是突施偷袭,这一“偷袭”,不但大出天山派弟子意料之外,连钟展也始料之所不及。
  这刹那间,天山派众弟子都是不禁失声惊呼:“不好,他要杀杨师弟灭口!”“好狠的小贼,连一个小孩子他也不肯放过!”
  钟展勃然大怒,呼的一掌就向孟华背心落下!
  学过武功的人,在性命危急之际,自卫乃是出于本能。孟华一觉背后劲风飒然,无暇思量,赶忙“移形换位”,一招“烘云托月”,把钟展的掌力卸开,原来钟展虽然暴怒,但也还有几分爱惜他的心情,只是想对他加以惩戒,最多打伤了他,还不取他性命的。
  孟华化解了他的掌力,令得钟展又是吃惊,又是感到为难:“想不到这小贼的内功竟有如此造诣,他最多不过二十岁年纪吧,真是武林难得的人材,可惜偏不学好,我要不要取他的性命呢?”要知钟展虽然只是用上五六分内力,当今之世,能够化解他这掌力的,恐怕也是数不上十几个人的。
  白英奇似乎看出师伯的心意,叫道:“这小子刚才冒认孟大侠是他的父亲,如今又说炎儿是他的弟弟,师伯,你想一想,还用得着咱们盘问他么?”
  杨炎受了惊吓,又哭又叫:“他是奸细,他怎能是我的哥哥,师伯,你打死他,你打死他!”
  段剑青更是得意,跟着叫道:“不错,他是奸细,如今他已是不打自招了!我也无须和他对质了吧?”
  杨炎的身世,天山派的一众弟子不知道,钟展和白英奇是知道的,孟华认为杨炎是他弟弟,亦即是等于承认杨牧是他的父亲了。
  当然杨牧的儿子并不等于就是“奸细”,但段剑青找着这个藉口,在这样混乱的情形底下,却是令得钟展不能不相信孟华是“奸细”了。
  要知在钟展的心目之中,即使都是杨牧的儿子,孟华和杨炎也是大不相同的。杨炎是缪长风携来天山的,那时他也不过是个周岁的孩子。唐经天是看在缪长风的面子,同时又知道他的母亲云紫萝是为抗清而牺牲才收留他的。一个周岁起即由天山派掌门与缪长风共同抚养成人的孩子,他的父亲有多大的罪恶亦是与他无关。但说到孟华,一来是有段剑青的谣言先人为主,二来钟展以为他是跟着杨牧长大的,段剑青指他是“奸细”,似乎也是“顺理成章”的了。
  在他们一片叫器声中,根本就不由得孟华分辩!
  钟展说道:“剑青,你把炎儿带回去。有些事情,你待缪大侠回来和他说吧!”这话的意思乃是吩咐段剑青不要自作主张,把杨炎的身世先说出去。段剑青应了一句:“弟子理会得”,就带了杨炎走了!
  钟展单掌划了一道圆弧,蓄势待发,喝道:“好小子,你还不拔剑,胆敢藐视我么?”
  孟华刚说得一句:“钟大侠,请容晚辈禀告……”钟展的掌力已是震得他脑中气血翻涌。他无法分神说话,只好先解性命之危,一个鹞子翻身,宝剑出鞘,以攻为守,化解钟展凌厉的掌势。
  这一招他使出的是“叠翠浮青”,剑气纵横,虚虚实实,变幻莫测。饶是钟展的武学造诣之深,也不禁暗暗赞赏:“这一招叠翠浮青,本是从嵩山派的剑法变化出来的。四十年前,金世遗大侠博采众家之长,这一招叠翠浮青,也曾经加以变化,融合在金家剑法之内。我初入师门之时,曾有幸得见金大侠亲自使这一招,想不到四十年后,又从一个晚辈手中重睹。这少年人使的这招,雄劲之处当然不及当年的金大侠,但变化的变幻,却又似平更胜一筹了。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换旧人,这句老话,当然一点不错。”
  一来是兴起怜才之念,二来是他试了十数招之后,已经试出孟华的剑法的确是曾经得过金世遗之子金逐流的指点。要知若非金逐流亲自指点,孟华年纪轻轻,焉能深得金家剑法的神髓,甚至变化的精微,更在金家剑法之上?
  钟展还未知道,其实他只是猜中了一半。
  不错,孟华是曾得过金逐流的指点,但他的剑法之所以深得金家剑法的神髓而又并非相同,却是另有缘故的。原来天山派的创派祖师霍天都本是张丹枫的弟子,他是一代武学奇才,得到师父所传,又在天山潜心研究,另辟蹊径,开宗立派。不过也还是和师门所授有相通之处。金家剑法则是以天山剑法为基础的,说起来红花绿叶,正是异派同源。
  孟华在石林所得的是张丹枫所创的无名剑法,以神韵为主,并不拘泥于原来的招数。奥妙精微,更在当年他所传给霍天都的剑法之上。但虽然如此,无名剑法、金家剑法、天山剑法都还是有相通之处的。不过倘若不是钟展这样的天山派的数一数。一般的高手,别人也看不出来。
  钟展试了十招之后,越来越是惊奇,怒气也渐渐减了。心里想道:“金大侠决不会胡乱把他金家的精华传授给一个来历不明,甚至被人怀疑为奸细的少年的,难道这少年当真是别有情由,并非如我想象那样的坏?但他刚才诬陷剑青,如又分明是一派谎言,什么道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