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作者:罗周    更新:2021-12-03 15:46
  剩余的事情你最好不要再去管,惩罚是怎样的就让它怎样好了。”
  惩罚轻得几乎不可想像,我只是由尚书又被降职为侍郎,附带扣除了一年的俸禄而已。伯言却因为连续的奔波与唇舌之耗而疲惫不堪,他说明鹏啊你可不要高兴得太早了啊你,你知道你又将有怎样的大难临头?
  我不知道,但我很快就知道了。
  因为我在武昌呆了不到半年就又要离开了,这是对我的进一步惩罚或者说是磨砺。孔明致信伯言说那种“微乎其微”的惩处他可以勉强认同,但他希望韩侍郎能够再次到祁山去接受“雪雨风霜”的锻打。
  “孔明说你原本可以成为一个相当杰出的人才,但是我的放纵使你沦落为现在这副天不怕地不怕不遵守纪律无法无天的样子。他说出于盟友的考虑,愿意帮我和主上好好地训练训练你。”伯言故作危言耸听状,皱起眉头咳了两声,“明鹏你听清了没有?诸葛丞相要开始管教你了!我看你回来之后一定会弱不胜衣的,你耐心地等着吧!”
  我想孔明不致于把话说得这么白,他肯定是说我已经不错了他希望我能更加地不错罢,他这样风度不凡的人怎么可能用 “天不怕地不怕”之类庸俗的词来形容我呢?
  看到伯言那有点兴奋有点神气似乎巴不得立即见到我因为受了太多辛劳而至弱不经风的样子,我就想抢白他两句。我悠悠地说:“陆大人啊,诸葛大人已经不是丞相了,你怎么还不改口啊,这个严肃问题弄错了可不对哟。”
  孔明着实已不是蜀汉丞相了,至少,名分上不是。早在回吴地的途中我就听到飞报传来:街亭还是丢了!由马谡的手中,彻彻底底干干净净地丢了!历史还是那个历史,一点也没有改变。我想:游尘啊游尘你是怎么搞的不是已经将障碍清除了么?你直取街亭就是啦,明知马谡这家伙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你怎么还是听凭孔明派这个只会纸上谈兵的马家小子去守街亭呢,啊?
  这些问题没有人能回答。
  街亭丢失使孔明大军立即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勉力退兵回汉中后,孔明因用人不当上表请降三级,任右将军代理丞相事务。
  ——— 完完全全是历史的又一次重复,半分半厘没有改变。游尘啊游尘你怎么会听任这样的悲剧又一次上演得彻底而漂亮呢?
  仍然没有人回答我,惟一能告诉我个分明的游尘还不知在远方的川地干些什么事情呢 她是不是也只会吃饭睡觉啦?
  伯言听到我刻意地找茬,只是温和地笑一笑,说:“孔明若不是丞相,蜀汉的丞相担子还能交给谁?说实在话,如果没有孔明的鼎立支持,曹魏与主上都不会如此尊重蜀汉。”
  这话倒是一点不假,我认真地点着头。我点着头的时候油然地又升腾起一种对伯言的留恋,一想到将要长久的远离他,我就忐忑而不安。有时我想他对我实在是太温和了点,我怎样与他打趣他都不会发脾气,我犯了怎样的错误干了怎样的坏事儿他都会欣欣然地原谅我,这些事情使他显得缺乏男子气概。然而,想一想他那异乎寻常的忍耐力与极端精明的判断力,再回顾一下他这些年来败山越、破关羽、挫刘备、镇守武昌屡屡挫败曹魏顺江袭取东吴之野心的光辉业绩,你又会觉得他是个相当伟岸俊挺的——— 男人。
  我抬了眼看他,他正扬起眉来看我。
  我问陆大人你……你这回能够放心我到蜀汉去接受磨炼吗?
  伯言摊开双手说:“明鹏,你这家伙是只能交给诸葛……丞相好好管教一下的,我希望你回来时能够成熟一点精干一点,不要又被赶回来——— 否则我的面子都要被你给丢尽了。如果你再闹出什么事情来,我可就……”
  我学着他的样子扬起眉,又颇带着几分恶作剧地按他的习惯性做法抚了抚眉尖,我说陆大人你肯定还是一筹莫展的啦。
  他肯定会一筹莫展,因为他有“情”。
  追忆往事时我发现这个时代的 “男人”其实都像他一样很是多情:战争与混乱使生命的短暂脆弱更加一目了然,白驹过隙的岁月促使强者去追求拥有,拥有真情、事业、成功。生命太迅速,如果不珍惜已有的,不争取未有的,那么一生就只能沦落为庸庸碌碌不值一提了。伯言是个很值得一提的男人,如果我大言不惭地说他爱我,至少是喜欢我吧,他一定会格外用心去呵护这份难能可贵的情谊,而避免它受到任何的伤害——— 所以我只要靠近了他就什么都不怕?
  “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我深深地深深地爱着伯言,我不是忘情的 “圣人”,也不是“不及情”的“最下”之人,我只是被情纠葛得往往干蠢事的一个傻女孩。
  突然想起子悦——— 有点不该,与伯言在一起时我总会习惯性地将他暂时忘怀,这也许是因为想到他我就会不知不觉地想起昔日的无比欢畅与无比苦痛罢。我不够坚挺我无法承受一次又一次地被无聊的记忆重创———想起子悦时我惟一明了的是我想见他,见到他后也许我惟一明了的是我喜欢他。这是不是爱呢,我不知道。
  “陆大人,我去蜀地后,你,你会不会想我?”我鼓足勇气也不敢说出这样的话,但当那调笑的可爱神色驾驭我的言辞时,这话就轻而易举地从我口中活生生地蹦出来了。它像一只蓝色的小精灵,蹦出来后在地面上连滚了两个跟头,“嘣嘣咚咚”、跌跌撞撞到伯言黑而亮的靴子上,它揉着撞得生疼的脑袋抬了头大睁着那明亮的圆滚滚的眼睛看伯言。
  “当然——— 不会——— 那怎么可能呢?”一波三折。
  2. 我觉得,我们是陷入了一个幻境,或者说是骗局,被我们自己古板天真的思维给欺骗了。
  这次我是在汉中遇上孔明的,他正在积极预备着第三次北伐。自第一次伐魏以街亭失守告终后,短短几个月内孔明又草草地展开并结束了第二次北伐。这一次可以说进行得相当匆忙甚至狼狈,蜀汉以远征军数万之众被曹魏陈仓守将郝昭一千余人困于陈仓城下,硬攻二十余日无法拿下陈仓,粮草告罄后即不得不回师汉中,惟一的成就是斩杀了曹魏遣来追击的将领王双。
  孔明见到我仍旧微笑着。
  但我却不知该称他什么才好,犹豫了一会儿便含含糊糊地吐出一句 “诸葛大人”来了。我是该叫他右将军呢,还是叫他丞相?总不能叫他右将军行丞相事吧。
  孔明听到我这个古怪而别扭的叫法稍稍一怔,然后很宽容地笑了笑,说:“如果你不介意,可以称我为右将军。”
  实际上,我立时便听见游尘之属照旧称孔明为 “丞相”,于是也跟着他们按老样子称呼了。“丞相”这个词儿叫起来很温和也很气派很郑重,我很喜欢。想到日后伯言也可以被呼为“丞相”,我忍不住就高兴起来。
  “诸葛子瑜大人让我代向丞相问好,请您多多注意保重身体,丞相的安健关系大局啊。”稍有迟疑,我将这“受人之托”的问候倾倒出来。老实说,我真不想在刚见面时就谈及这种让人感伤的事情,但既已答应了子瑜大人……
  孔明缓缓地转过身去,深深地叹道:“我实在,对不住兄长。乔的死,责任该在我,在我。”说到最后两个字时他一向沉静的声音竟无可抑制地颤抖得很厉害。
  乔是子瑜的次子,因为孔明长久无子,就过继到孔明名下,以承血脉。北伐时孔明安排诸葛乔与普通士卒一样担负最繁重的搬运粮草的任务,一向身体不好的乔竟染上疾病英年早逝了!
  “丞相不要太自责了。”我继续“传达”子瑜的话,“子瑜大人说乔本就不该给予特殊照顾的,为朝廷出力,为军队效劳也是他的职责。这次的不幸,也许……也许就是他的命数吧。而且,丞相如今也有了子嗣……”
  第一次北伐期间,孔明即得到了喜获麟儿的喜讯,他为他取名瞻,诸葛瞻。
  “我是个怎样的父亲,”孔明仍旧背对着我,声音低沉乃至于隐约的沙哑,“乔儿死时,我没能在他的身边;瞻儿出生时,我也不在他身旁。我看过了蜀锦销量,看过了农产税收,才来看一看家信……我是一个父亲,但……”
  孔明平稳的肩在颤,我实在很想找出更多的话来安慰他,但张了张嘴却什么字也说不出来。我该用怎样空洞的言辞来慰籍他呢?他是一个父亲——— 谁还记得他是一个父亲呢?有些责任太重,另外的责任就于无形中消弥了:他好像只是个丞相!一个不该有家庭不该有妻儿的丞相!
  我黯然。
  孔明并没有许多时间招待我,于是又是游尘来替我布置一切。
  游尘说明鹏我有事情要与你说一说。
  她的神色出乎意料的肃穆,似乎也可以无言地感染他人。她端坐在地板上,将双手平整地置于膝盖处,身子游挺得直而且硬。看到游尘这样,我也忍不住肃然起敬了,急忙调整自己的坐姿使我看来显得与她一样庄重谨慎。
  “有什么事情吗,冬青?”
  “明鹏,我把我这张地图交给你,这样的话,你那里收集的地图就完整了,对不对?”她避开了我的问题,小心翼翼地从怀中掏出一个上等蜀锦织就的蓝色小包袱,一层一层地将它打开,那里面安详地躺着 “蜀”的一纸沉重。
  “嗯,看清了,你千万将它收好。”游尘停了停,几乎是屏住呼吸地看着那神秘得可以沟通古今的一纸洁白,继而又伸出纤巧的尖尖手指,将它一层一层地包好,双手递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