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作者:常山居    更新:2021-12-03 07:48
  就因为湾道山村有了梧桐树,才招来金凤凰。
  一九六五年,全大队工值达八角,一九六六年,工值达一元二角。一九六七年,果树结果,林木成材,砂石厂扩大,农业增产。这一年,工值已达二元三角。湾道山大队一举成为皇台公社首屈一指的响当当的富裕村。
  李明珍教学已接硕果。六0年以来已毕业七十多名学生,十五人考入顺城一中,三十人考入公社中学,还有十人参军。十几人落榜,在大队生产劳动。在每年联校考试竞赛中,湾道山小学的学生成绩都名列前茅。
  一九六八年春,一百二十千瓦的柴油发电机组装成功。在李明珍的指导下,又将电线架设到各家各户。这一天傍晚,在众人欢呼声中,李明珍启动了发电机,瞬间家家电灯明亮。大山里无数个村庄世代点油灯照明,今天,湾道山村第一个用电“点灯”。
  李明珍在这年规划有三项。一是将砂石场挖砂形成的砂坑改造成四个养鱼塘。把七里河水引到养鱼塘,用河水里自然鱼养殖;去水库购买鲤、鲫、鲢百万尾鱼苗放到养鱼池。两年后,鱼苗长到二斤重再出池塘。二是在紧挨河坡地围沙造地,建一座养猪场。建六座沼气池。今后每年将梯田全部栽种红薯。红薯出了淀粉,淀粉漏粉,薯渣喂猪,猪屎尿收进沼气池发酵,生出沼气可取暖做饭。沼气渣是上等肥料,返到河坡地,施肥小麦。这是一组比较完整的生物链条。三是大队集体积累达到一定力-量,要把湾道山村的房屋重新规划。为少占宅基地,统一盖成二层小楼,通上沼气、自来水、按上电灯、接上电话,湾道山村大发展、大变化!……
  这年底,湾道山村通了高压电,极大地促进了农副业大发展。周文治复员回家,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配合李明珍落实每年规划,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发展湾道山村的集体经济。到文革十年结束,相继建了“果品加工场”、“石灰场”、“预制件厂”、“拖拉机运输队”等多项副业。因为集体经济发展,湾道山村劳力严重不足,就把邻近大队剩余劳动力招来当农工。一九七六年末,湾道山村年净利润达到五十五万元。每个工值达到三元六角。
  十年浩劫,大部分社队都陷入派性争斗,各级领导班子瘫痪。唯有湾道山大队却如身在世外桃源,同心协力搞生产,一年一个样,十年大变样!
  在这场“浩劫”中,贺永新真正经了风雨见了世面。
  周玉为完成父亲的遗愿,专程把父亲写的证明材料交给贺永新。此时他才知道姑姑和姑父在一个月前,被迫害致死,犹如晴天霹雳,令他悲伤万分。等他去顺城一中时,安玉国已在十天前悲惨地死在了当年日本修建的地堡里。这时他才感悟到,人生多坎坷。他虽然从小加入革命队伍,但他的思想、他的认知是幼稚的,不成熟的。只有现在,到了不惑之年才真正认识了世界,认识了自己。反思过去,争名争利,嫉贤妒能,小肚鸡肠,深深自责。“人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这是人生的醒世格言。想想这些格言,任何人间难事都能化解。
  运动初期,他靠边站,看两派争权夺利,心里不是滋味。运动中期,他被推举县革委会主任。虽然这时两派斗争激烈。他不偏坦任何一方,极力平衡两派关系。运动后期,他担任县革委会主任、县委中心组书记。他不允许极左思潮的姿行,坚决拿下极左思潮的代表人物。何云良在文革中支持造反派迫害文教口的老干部、优秀教师、广大群众,已达天怒人怨之地步。另一个是县公安局长,他拉帮结派,用手中的专政工具残害打击不同派别的广大群众。他坚决把二人拿下。调何云良去矿山机械厂当厂长,调公安局长去县农办当一名普通工作人员。贺永新这一举措,震慑了派性十足的人,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热情。
  贺永新肩上的担子千钧重。抓工作突出重点,抓好革命,更要抓好生产。
  何云良自从去了矿山机械厂,已深知自己的错误严重,决心以实际行动痛改前非。这是一个靠贷款发放工资的千人大厂,对他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工作环境。但他有一股“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静下心来与广大工人和技术人员学习,深入了解矿山机械制造、生产工艺流程。他放手发动群众,克服派性,团结一心,为改变矿山机械厂的落后面貌献计献策。把精力用在发展生产上去。仅仅用了二年时间,把一个派性十足的烂摊子厂,变成团结奋进、生产蒸蒸日上的先进企业。这一年,是建厂十五年来第一次完成年度生产计划。何云良在贺永新的支持下,大胆给厂先进生产者发了年度奖。从此,这个厂月月生产任务饱满,年年完成县经委下达的生产任务。
  贺永新力排众议,在农业口树立了湾道山十年生产大变样这杆旗帜。在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组织工业口参观、学习矿山机械厂消除派性、团结一心抓生产的先进事迹。组织农业口参观学习湾道山抓农业、促副业、改天斗地的先进经验
  贺永新思想认识又有了一个新的飞跃。只有生产搞上去,人们生活才能提高,思想得到升华。一切不合实际的运动都是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拦路虎。湾道山有了李明珍矢志不渝的精神,才有了山村十年大变样。矿山机械厂有了何云良,用他的深刻的教训,才有今天的创业精神,矿山机械厂才走上了正轨。
  粉碎“四人帮”后,贺永新担任了顺城县县委书记。除重要会议外,他挤出时间就深入厂矿企业、农村社队、调查研究、体察民情,千方百计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他抓了影响顺城的几宗大案要案,落实平反冤假错案。他亲自落实顺城一中的右派案。通过省外办,请求外交部帮助,把安玉国同志在日本的亲属从日本请到顺城参加由他亲自主持召开安玉国同志的平反昭雪大会。在皇台公社,他主持召开了平反落实政策大会。把杀害周显成同志、安玉国同志的元凶缉捕归案。因为这批红卫兵当年不满十八周岁,所以从轻判处。那个高个子红卫兵当年只有十六岁,判处五年徒刑。
  最乱的一九六八年夏,顺城发生两派千人文攻武卫,死伤近百人。贺永新亲自参加调查,剥丝抽茧,冲破派性阻力,抓捕首恶分子,最后进行了司法公判。
  贺永新担任了顺城地区地委书记,他亲自带队去湾道山给李明珍落实政策。他给李明珍带去了补发二十年的工资。他诚恳求得李明珍对他过去的所作所为给以谅解。希望李明珍不但在农业战线上硕果累累,希望她在文教战线上大显身手。恳请李明珍去地区师范学院担任行政院长,但被李明珍一口回绝了。
  李明珍不接任,一定有她的打算。便问:“李老师还有什么要求?”
  李明珍说:“先说补发工资款。这二十年我没在顺城一中上一天课,所以补发的工资我不要。再说规划。我要用二年时间,采用大队补贴、社员为主、群策群力的方法,把湾道山社员房屋全部翻建成二层小楼。规划有了,筹集资金也差不多了,就差两大建材。钢材大概需要三百吨,水泥需要千吨,木材吗,我们七年前封山育林,有些成材,可以间伐……。图纸请地区设计院设计,施工我们请皇台公社施工队承建……”
  贺永新说:“我以为你可能痛痛快快去师院报道,谁知你还有这么一个夙愿。关于补发工资,这是在编行政计划,一个萝卜一个坑。你不要也要由你按排。关于你的规划,我坚决支持!这是给咱们地区树立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杆!请马上把钢材、水泥的吨数,规格,写个明细表。”
  “你能从计划外调拨一些建筑材料,比给我落实政策还高兴哩。有了建材我们秋季就可动工。”
  “落实政策是应该的。调拨建材也是应该的。不同性质的两个问题。”
  贺永新问:“婶婶和两个孩子还在西山里居住?”
  “自六七年到七六年,婶婶在‘慈云庵’住了整整九年。俩孩子在那儿一来上学,二来习武!”
  贺永新惊奇地张大嘴巴说:“什么什么?不是在西山?在什么地方上学、练武?”
  李明珍说:“周显成叔叔给安排的地方,离这儿百里。菊儿在‘慈云庵’,二生在‘飞云寺’!”
  贺永新说:“啊,原来是这样!我知道了!”
  “我每个月都去一趟,周玉和晓琬每年都去两三趟!”
  贺永新说:“我说你为何如此安心?原来两个孩子在那里既上学还练武!现在还在那儿?”
  李明珍说:“不,三年前就回来了。二生回北京上学,考上政法学院、李菊儿考上地区师院!”
  贺永新拍手叫好说:“好哇,你们不声不响地为国家培养两名大学生,实在令我汗颜。看我那两个孩子,高中没毕业,……咳!我也不去看婶婶了,等你们盖好新房,我再去挨婶婶的数落!时间不早了,我也该回城了!好吧,我尽快让计委给调拨一批建材指标。这补发工资还是交给你处理!”
  李明珍把落实政策补发的工资全部交给大队会计把钱下在小学名下。
  不久,地区计委下达一百吨钢材和二百吨水泥指标。李明珍马上按规划开始翻建湾道山部分社员房屋。
  第二年开春,地区计委又下达一批建材指标。湾道山又翻建一批小楼。夏天,计委下完计划。这年秋天,按规划建成三横三纵六条街的湾道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