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作者:佚名    更新:2021-12-03 04:20
  当他听到这个消息时,他的反应并不是失声痛哭,也不是大喊大叫,而只是说:“来得快,去得也快。”一夜之间便丧失了,不能不说“去得快”,但真的“来得快”吗?不,我们知道那是他化了40年的积蓄。显然,他这是跳出了自己的灾难之外来嘲讽自己。
  (启颜录)上有这样的故事:刘焯和他的堂侄刘炫都很有学问,因犯法而被捕。县吏不知道他们是大学问家,全给他们上了枷锁。刘焯说:“整天在枷(家)中坐着,就是回不了家。”刘炫说;“我也是终日负(妇)枷(家)而坐,就是不见妇。”
  比起布洛思来,他们的自嘲更见情趣,也更讲究技巧。不见家人和妻子的孤寂而凄凉的生活也似乎显得并不严重。和布洛思一样,他们嘲笑了自身的悲剧,实际上就是战胜了悲剧。
  心胸狭小,斤斤计较以及顽固不化的死心眼往往是豁达豪放的大敌,因而,他们在幽默中常常受到讽刺和挖苦。请看:
  唐纳德在首都度了一天假后回家,老是抱怨说那一晚住的房间租金贵达六镑之多。他的朋友说:“这不算什么,我相信你在那里观光是挺惬意的呢。”唐纳德说:“哪里!我一点好东西也没有看到过呢!你们以为我会交那么多的房租而不充分利用房间吗?”
  唐纳德的得失是一目了然的。这颇有些像中国作家高晓声笔下的陈克生,进城晕倒,被送进高级宾馆。结帐时,价钱高得使他吃惊。他立刻回房间,在席梦思和沙发上恣意卧坐并猛跳几下,以充分利用那房间。陈克生和唐纳德都成了作者嘲笑的对象,由此可见,豁达之重要。
  最后,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自我嘲讽时要超脱,而不应尖刻和感到屈辱。
  多数学者认为,嘲笑自己的缺点和愚蠢,是幽默的最高境界。然而,伴随着这种嘲笑的情绪是不同的。如果我们尖刻地嘲笑自己,觉得我们犯了愚蠢的错误,活该受到惩罚,那我们只会感到屈辱。因为这种态度背后的潜在意识就是相信我们应该比实际的更好,而如此人生态度正是我们超脱的障碍。如果我们内心充满了爱来嘲笑自己,就能达到某种和蔼可亲的超脱。因为我们自认愚蠢,但不顾影自伶。
  4.自己骂自己最安全
  当你想说笑话、讲讲小故事,或者造一句妙语、一则趣谈时,最安全的标的就是你自己。如果你笑的是自己,谁会不高兴?
  有一条不成文的法律说,能笑自己的人有权利开别人的玩笑。邱吉尔爵士就是常以幽默力量来减轻战争的压力。有一次曾以一句妙语来说某位政治同僚:“他是一个谦逊的人,他拥有许多让他谦逊的事。”
  政界的人得有心理准备,随时可能受人攻击。但是,对一般人来说,在日常生活中,邱吉尔这一句妙语中的“他”如果改为“我”,会显得更有力。每当你想批评、抱怨或提出建设时,“我”的观点是最理想。
  竖立自己本身作为幽默的标的,你可以传达信息、表达看法而不攻击到别人。例如:“自负的人胃口太低,对他自己的兴趣比对我还大。”
  “我并不老,才到人生盛年而已。只是我花了比别人更多更多的时间才到盛年。”
  “我这种人是足以使你依赖的朋友。随时在你身边——当我需要你的时候。”
  自嘲应用广泛而安全,下举数例:
  ①在即兴演讲中,演讲者如能适时、适度地自我解嘲歪曲一下自己,是有高度智慧和教养的表现。演讲者可以此获得幽默,来“润滑”演讲者与听众的关系,增加演讲的趣味。
  1930年2月9日,蔡元培70岁生日,上海各界人士在国际饭店为他设宴祝寿,他在答谢时风趣洒脱地说:“诸位来为我祝寿,总不外要我多做几年事。我活到了70岁,就觉得过去69年都做错了。要我再活几年,无非要我再做几年错事咯。”宾客一听,哄堂大笑,整个宴会充满了欢声笑语。试想,如果他摆出一到严肃相,一本正经地致答谢辞,就不会造成这样轻松愉悦的气氛。不过,使用自我解嘲这种“润滑剂”要注意场景和情势,在严肃的场合或悲痛的氛围中就不宜用这种引人发笑的“液体”。
  ③坦诚调侃自己,可以缓解紧张情绪。
  电影或电视节目表现相亲时,经常其中一方正想说话时,恰好对方也要开口,弄得两个人尴尬异常,只好把正要说出口的话咽回去,停顿了一会儿之后,两人又同时开口……反复出现这种尴尬的情形。在第三者看,这是喜剧,但对当事人来说却是相当苦涩的经历。
  我也曾目睹这种尴尬场面。当时,那位看起来好像既斯文又诚实的男士,为了打破僵局,半开玩笑地说:“我们好像连呼吸都一致啊!”听了这句话,不但女主角忍俊不禁,连陪同而来的大人们也哈哈大笑。后来大家就显得很轻松,一切也都顺利进行。
  与人初次见面时,会感到紧张,这是很自然的。问题是,如果对初次见面考虑过多,紧张感就会加重。为了避免这种情形的发生,将自己紧张甚至失败时的情形说出来,自我嘲笑一番,是一种可行的方法。例如,有人一说:“你瞧!我一紧张就像酒精中毒一样,手不断地发抖,真没办法。”这么一说,手反而不抖了。
  ③大胆自讽,可以显示自信,维护面子。
  有时你陷入难堪是由于自身的原因造成的,如外貌的缺陷、自身的缺点、言行的失误等等,自信的人能较好地维护自尊,自卑的人往往陷入难堪。对影响自身形象的种种不足之处大胆巧妙地加以自嘲,能出人意料地展示你的自信,在迅速摆脱窘境的同时显示你潇洒不羁的交际魅力。如你“海拔不高”,不妨说自己是体积小脸力大,浓缩的都是高科技;如丑陋的你找了一个美丽的她,不妨说‘我很丑但我很温柔”;即便你如刘靖一样背上扣个小罗锅,也不妨说你是背弯人不弓,难怪美国的赫伯,特鲁在〈幽默的人生〉一书中把自我解嘲列入最高层次的幽默。如果你能结合具体的交际场合和语言环境,把自己的难堪巧妙地融进话题并引出富有教育启迪意义的道理,则更是妙不可言。如某老师广东口音,普通话不过关,有一次上语文课,讲到某一问题要举例说明时,把“我有四个比方”说成了“我有四个屁放”,一时教室里像炸开了锅,学生笑得不可收拾。老师灵机一动,吟出一首打油诗:“四个屁放,大出洋相,各位同学,莫学我样,早日练好普通话,年轻潇洒又漂亮。”老师的机智幽默赢得了学生的热烈掌声。
  ④自我嘲弄,可表示豁达,增加人情味。
  笑自己的长相,或笑自己做得不很漂亮的事情,会使我们变得较有人性,并给人一种和蔼可亲的感觉,一次,陈毅到亲戚家过中秋节。进门就发现一本好书,便专心读起来,边读边用毛笔批点,主人几次催他去吃饭,他不去,就把糍粑和糖端来。他边读边吃,竟把糍粑伸见砚台里蘸上墨汁直往嘴里送。亲戚们见了,捧腹大笑。他却说:“吃点墨水没关系,我正觉得自己肚子里墨水太少哩!人们喜爱陈毅,难道和他的这种豁达、幽默的禀性没有联系吗?
  总之,在社交场合中,自嘲是不可多得的灵丹妙药,别的招不灵时,不妨拿自己来开涮,至少自己骂自己是安全的,除非你指桑骂槐,一般不会讨人嫌,智者的金科玉律便是:不论你想笑别人怎样,先笑你自己。
  5.巴拿不打自嘲人
  当你的失误引发对立情绪时,如果能适时地自嘲一番,获得原谅应该不难。这就像两个打架的人,一个突然倒地自认不是对手,如果对方不是无赖恶棍,一般便会又好气又好笑地敌意顿消,说不定还会扶“自败者”一把。下面就此一方法具体举例:
  ①如果谈话中的敌意来自于较轻的失态,只需自嘲便可婉转化解。比如言谈中你讲了难听的污言秽语,对方脸色一沉,你可以自嘲道:“哎,我真是个粗陋的人,肚子里的脏话总消灭不了,诸多原谅。”一句插话,可使对方不再介意。又如争论时你有点激动,措词生硬,声音大大,对方已显不悦。你要赶紧刹住话匣子:“对不起,我这个人容易激动,刚才真成了一只斗鸡了。”对方定会付之一笑。
  ③如果谈话中刺伤了人家的自尊心,揭到了对方的隐匿伤痕,那可是危险的。对方修养好的,必会缄口离开;修养差的,看他不反过来对你人身攻击!这时,你一定想到自嘲的办法吧?但你要努力说得幽默点、真诚点,使对方感到悦耳。比如你在一个残疾人面前大谈健康人的优势,还提到他所无法从事的工作,他定会产生极大不满。你可以这样说:“唉,话说回来,健全人未必就强。张海迪半身不遂,却能学得一身本领,名扬天下。我这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说话没顾前没顾后,妈妈常骂我是一尊柴头老父……”
  ③在错话出口之后,机智地将话题引向自己。通过对自己的善意攻击来消除对方的敌意,转移对方关注的焦点。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不露痕迹地照顾到对方的自尊心,同时巧妙地使紧张的气氛得以缓和。
  某寝室。新生初到,争排座次。老七心直口快,与老八争执了半天,见比自己稍小几日的老八终于叨陪末座,便说道:“好啦。你排在最末。是咱们寝室的宝贝疙瘩,你又姓王,以后就叫你‘疙瘩王’啦。”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原来老人长了满脸的疙瘩,俗称“青春美丽症”,每每深以为很,此时焉能不恼?老七见又惹来了风波,心中懊悔不已,表面上却不急不恼,揽镜自顾道:“‘蜷在两腮分,依在耳翼间,迷人全在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