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作者:陈玙    更新:2021-12-03 03:18
  “你,你……”柳絮影睁着困惑的大眼睛,直指着他说,“你说这些是什么意思?我,我请你不要在我极度悲伤的时候再来纠缠我……”
  “不,絮影,”卢淑娟按住柳絮影的手说,“让弟弟说下去,这有好处。”她又转过头对卢秋影说,“弟弟,说吧,应该说,我懂,我理解,大胆地说吧。”
  “姐姐,既然你理解,我也就可以不必多说了。我现在只请柳小姐能宽恕我,您方才说不明白我说的是什么意思,我只能当您说:当爱情的种子被践踏以后,就可能生出仇恨的毒苗,结出报复的恶果,产生魔鬼一样的行动。那条加在塞老师身上的绳索是从我手里抛出去的。我现在要亲自去把它收回来!”说完,他转身就向外走。
  卢淑娟忙招呼他:“弟弟,你上哪去!”
  卢秋影站住回答:“去找那恶魔舅舅。”
  “你现在出去要惊动爸爸。”
  “我不坐家里的汽车,也不骑摩托,悄悄地走。”
  这时王一民站起来,走到卢秋影面前郑重地说:“去吧,我赞成你去!这对人对己都是大有益处的事情,因为它不但可以救人,还可以自救。只有这样,才能挺起胸膛做一个仰不愧于天,俯不柞于人的正派人。”说到这里他看看表说,“我估计葛明礼现在可能正在特务科里折磨着才捕去的老塞,你可以直接到那里去找他。”
  “好,我就去,请听消息吧。”说完,又向柳絮影微微鞠了一躬,然后快步走出门去。
  王一民目送他走出去以后,转对卢淑娟和柳絮影说:“你们就在这屋等他的消息吧,我现在也要出去一下。”卢淑娟一蹩双眉说:“这么晚了,还出去?”
  “有件事必须马上出去办一下。”王一民文转向柳絮影道,“你从花园街出来的时候,下屋的李汉超先生回去没有了”
  “没回去。”
  “老塞被抓走的时候惊动邻居没有?”
  “没有。街上没人,他们来去都很快,没有人看见。”“在屋里和院里搜查没有?”
  “也没有。他们目标很明确,就是抓老塞。”
  “好吧,我走了,可能明天清晨回来。絮影不要再难过了,老塞会回来的。如果秋影搭救不出来,我们再想办法。”
  王一民说完就急匆匆走了。
  “布谷鸟”从钟里跳出来叫了十一声。
  63
  王一民赶到花园街那熟悉的院门前时,已经是深夜十一点半了。今夜由于塞上萧被捕,他特别小心仔细。他站在板墙下往左右看看,整条街静悄悄地没有一个行人;又借着街灯月色,凑在门扇上看,那条被利用为“平安警号”的小纸条依然存在。纸条上写着“小心,本院有恶犬”。实际院里连一条叭儿狗都没有,是房东老玛达姆贴上吓人的。
  当王一民断定没有出现异常情况以后,就不敲院门翻院墙,轻车熟路地来到了院当中,院里两栋房子没有一盏灯光,他穿过他原先住房前的丁香树丛,伏身窗上听了听,房里有男女唠嗑声,细一听是李汉超和石玉芳的声音,他便放心地用手指轻轻弹了两下窗户,停一下又弹两下,这时他听见李汉超高兴地说了一句:“一民来了!快开门!”
  房门轻轻地开了一道缝,王一民一侧身进去了。屋里灯光亮着,窗户都用厚窗帘遮得严严的,李汉超两口子穿得整整齐齐地站在门里迎接王一民,显然他们都没睡。李汉超先伸出大手拉住王一民说:“可把你盼来了!见到柳絮影没有?”
  王一民忙点着头说:“见到了,一切情况都知道了。”
  这时石玉芳已经插好门,回过身说:“快进屋唠吧。”她伸着手往西屋让。西屋是李汉超夫妇的卧室,小超睡在里面。
  王一民便对李汉超说:“我们到东屋吧,估计今天晚上不会出什么事,让大嫂休息吧。”
  “对。”李汉超对石玉芳一挥手说,“你安心睡吧,有一民在这,来几条‘狗’也不在话下。”
  石玉芳说:“你们要不要吃点什么?”
  王一民说:“饿了我们自己动手,你休息吧。”说完,就和李汉超走进东屋,关严门,两人首先分析了塞上萧被捕的原因,认为有两种可能:一是像卢秋影所说的那样,他埋下的仇恨种于结出了恶果;一是塞上萧拒绝写汉奸剧本激怒了敌人。前者好办,解铃系铃,卢秋影一去问题就可解决。后者就麻烦了,弄不好会危及塞上萧的生命,甚至波及塞上萧好友的安全。因此王一民建议李汉超在最近几天先不要回花园街住处,由他想办法进行营救。他打算先听听卢秋影的信儿,如果不成,就去找王旨一郎,请他出面要人。假如再不成,他就想发动北方剧团,向社会发起呼救。塞上萧是有广泛影响的知名作家,只要剧团出面一呼吁,定会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借此还可以发动一场公开的抗日活动。
  李汉超对前几个办法都同意了,惟独对后一项涉及广泛群众运动的活动,他表示要经省委讨论后才能决定。
  营救塞上萧的问题研究完以后,接着两人又一同修改了宣传汤原大捷的传单。他俩修改得很快,因为李汉超已经通知印刷、发行机关,今天夜里要不眠地等待着,争取天亮以前把传单印好,明天晚十点以前分发完毕,夜十二时,全市各区统一行动,将这传播胜利消息的传单散发、张贴到每一个地方去。
  凌晨一点,王一民把传单的修改稿送到印刷和发行机关。因为要油印三千份,蜡纸必须连续刻,所以他又留在那里一直工作到黎明。他原打算趁天还没大亮赶回卢家,从后院墙进去,装成在后园里锻炼的样子,漫步回楼。但是走到大街上一看,火红的太阳已经从东边升起来了,扫大街的,送牛奶的,赶早市的人们也都开始活动了。这时候再去翻墙,万一被人看见岂不坏事!从前门走更会引起卢家人的议论,何况这正是卢运启在前院打太极拳的时间呢。这样一想他就决定先不回卢家,在大街上逛荡一会儿再说。于是他就把脚步放慢,整个身子也松弛下来了。身子一松弛肚子却紧张起来,昨天晚上他只吃了几块酥皮点心,喝了几杯葡萄酒和一碗醒酒汤,经过一夜的紧张劳动,三根肠子早已空起两根半,现在这一松弛肚子立刻就咕噜咕噜叫上了,连胃部都觉得难受起来。肠胃这一造反却使他想起了白露小吃铺,最近老何头的买卖越做越起色,还安上了一部电话,自己何不赶到他那里连解决肚子问题再给淑娟挂个电话,一举两得,岂不胜似大街散步。顺便还可以从老何头嘴里了解一下社会上的情况。想到这里他便甩开大步,向白露小吃铺奔去。
  这时候老何头刚打开铺面闸板,正在屋里擦抹那几张白漆方桌。今天不知是什么缘故,这老头儿显得特别高兴,把桌子擦了又擦,椅子掸了又掸,一边忙活着还一边唱起小调来:“正月十五庙门开,大鬼小鬼两边排,牛头那个马面哪……”
  正在他倒背着身子唱得高兴的时候,王一民进来了,这老头儿竟没有看见。王一民一看整个店铺还没有一个顾客,就老何头一个人自得其乐地唱着,不由得笑了。他一笑,老何头觉出来了,一转身,看见王一民,差点没乐得蹦起来。他不会握手,这时却也扑过去,一把拽住王一民的手,一边抖擞着一边说:“王老师!您简直像知道我的心事一样,知道我有喜事要告诉亲朋好友,就起大早赶来了!”
  王一民忙笑着问:“您有什么喜事?是要娶儿子媳妇?还是要扩大营业开饭店?”
  “哎,那算啥喜事。再说这年头能让我把这小吃铺长年经营下去就心满意足了。那‘小鼻子’都是暑伏天气猴子脸,说变就变,这会儿要把哈尔滨捧成国际都市给外国人看,一天到晚打肿脸充胖子,让咱们商铺赚两个钱,好给他们壮门面。过一阵子他腰杆子一硬,还不把手伸进咱们钱柜里乱抓挠,那苛捐杂税往上一加,我这小吃铺还不得关门大吉。”
  “高见,高见。”王一民一边对他点着头一边向电话走去。他见老何头还在后边跟着,怕他话匣子一打开收不住,一会儿再进来别的客人挂电话就不方便了,便回头对他说,“何大爷,您那喜事我一会儿听,您先给我预备早点,我得先挂个电话。”
  “好啦,我给您端到‘熬姆’(单间)里去,我还要敬你一杯葡萄酒呢。”说完他就转身上后屋去了。
  王一民忙挂通了卢家的电话,卢淑娟很快地来到了电话跟前,王一民忙问她道:“秋影回来没有?他办的事情怎么样?你不用说具体内容,详细情形等我回去再说,光告诉我结果就可以。”
  “好,我明白你的意思。”淑娟应声道,“弟弟被碰了软钉子,对方往上推,看样子情形不好。”
  “我知道了。那位小姐还在不?精神怎么样?”
  “她一直在你屋里,一夜没睡,我真替她担心。”
  ‘你告诉她,我们正在想办法,让她一定要坚强,要……“
  这时,有两个商人打扮的顾客走进来,王一民忙改口说:“要让她好好休息,今天如果她那办公的地方没急事,最好能在家休息,不要出去,等晚上我回去再商量,你明白我的意思吧?”
  当卢淑娟答应明白以后,王一民就放下电话,向后屋那个被唤为“熬姆”的单间走去。
  在“熬姆”里,老何头已经给他摆好一杯牛奶,一盘面包,一小碟奶酪和果酱。看见王一民走进来,老何头一边喊他儿子到前面去照顾顾客,一边又端来一盘酱牛肉和一高脚杯葡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