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集 第四章
作者:新月    更新:2021-12-03 02:47
  《泰坦卫国战争史》 第二卷 ,筹备这篇宏伟巨着的军事史学家一定
  亲自到过两军对垒的前锋战线,要不然,他们做梦也想象不到近卫军战士是以怎样的精神对抗侵略者!没有耳闻目睹,纵有再高明的笔法也无法描绘万军对垒的盛况,更无法细致地展现每一个跃动在生死边缘的灵魂。
  这样一来,我们说的好象是一幅战争全景画,而不是一部战争史。
  通过画卷,或者说是战史也可,我们发现泰坦近卫军的优越性并不一定表现在强大的组织力度和动员力度上,很多时候,帝国近卫军之所以能发挥出令世人惊叹的效能,取决于那些为军队和战争服务的人。
  在第二次卫国战争进入决战阶段前夕,泰坦帝国的现实主宰者奥斯涅·安鲁·莫瑞塞特摄政王殿下向全国发布了一道诏令:十五岁至四十六岁的帝国公民,不分性别、不分等级、不分籍贯,都必须加入近卫军预备役,成为带编制的预备役军人,无偿为祖国服务。
  这道诏令于802年第一季度在全国范围内施行,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历史上有很多类似的全民皆兵的诏令,但奥斯涅·安鲁·莫瑞塞特的《802战争动员令》却与以往任何形式的全民动员令有着本质的不同。
  在西大陆有过记载的历史上,社会范畴内的女性地位并不是置身于统治地位的男性领导需要考虑的事情。尽管西大陆地各个君主国都有女王加冕的现象,但女性独裁者只是上层权利阶级的附属,她改变不了女性在整个社会中受压迫、受奴役、受歧视地现实处境。而《802战争动员令》公认的,这是世界历史上地第一次,最高统治者在思维和现实上赋予女性与男性等同的社会地位和公民权。尽管条件特殊,但仍是对女性这一弱势群体的公开认可。
  就本质上而言。奥斯涅·安鲁·莫瑞塞特可不是什么女性解放者,说到这件事那就太超前了!帝国的现实主宰者拔高女性的形象主要是因为出现在他身后地四位夫人。这四个女人,在奥斯涅·安鲁·莫瑞塞特早期执政期间,几乎可以左右公众口径、国际交往、神教领域以及各个方面的政府事务!其中一位,甚至能够干预帝国的战与和!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一位王妻的退出。平衡被打破,当一位更加强势的女人替补登台,权利才开始向这个女人手里集中。
  听闻上文所述,不管是历史学家还是普通的看客,人们都会感到不可思议,一手打造泰坦第三帝国即安鲁王朝的奥斯涅·安鲁·莫瑞塞特从始至终都不是政治上的弱者,他没有可能任由自己大权旁落。
  研究安鲁大帝生平的人都该知道,如果排除大帝在教历802年之前的军事行动,以第二次卫国战争为分界点,之前地历次战役我们可以称之为大帝的学徒战争。而802年之后,奥斯涅·安鲁·莫瑞塞特发动的大规模兼并战争和侵略战争就得称之为是领袖地战争。安鲁大帝在位二十七年,有近一半的时间是在由这个战场赶往下一个战场的征途中度过。
  男人在外征战。女人的日子还是得过。时值第二次卫国战争,四位王妻地能量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的余地。但归根结底,她们的威信、她们的魅力、她们的地位、她们对整个泰坦帝国的影响就是在此时此刻奠定了深厚的根基!在她们的男人驰骋于战场上的时候,她们自然得担负起整个帝国的政府事务和战争服务工作。
  而安鲁大帝。凭心而论,他对妻子的信任和宠爱是一回事、他对扩张和战争的渴求是一回事,之所以出现女性分理帝国政务的局面,多半是因为奥斯涅·安鲁·莫瑞塞特根本没有时间和多余的精力做一个政治上的巨人,他是世界史上被后世评价为最伟大的军事统帅,最大的歼灭战、最大的伏击战、最大的运动战、最大的奔袭战、最大的海战,他都打过,而且打赢了!这就足够了!
  安鲁大帝的情况是这样的,在位二十七年,安鲁王朝和整个帝国的日常运作多半倚仗四位皇后。我们知道四位皇后的人选出现过一次变动,这个过程是复杂的,其间充斥着各股势力的纷争角斗!最后,自然是势力最孤单、抵抗最乏力的那一个被请出统治阶层,不过历史上说,是这位皇后因为某种原因而自动退出了。
  政治势力间的攻伐涉及到大帝的家庭,这位被请出家庭的妻子就给奥斯涅·安鲁·莫瑞塞特传递了一个异常危险的信号:权利不能分散,该是集中起来的时候了!
  于是,因由仓促的第三次卫国战争、一次并无可能成为契机的偶然机遇,大帝爱上了一个年龄尚轻、充满爱心、热心和野心的贵族女子。
  他开始扶植她、开始训练她,他要在已经成型并且具有代表性的家庭权利系统中制造一个领袖群伦的角色。这是他的要求,也是家庭的要求,更是王朝和帝国的要求。他并不能从实质上消除妻子们对帝国的影响力,但他可以塑造一个新的偶像,叫大家去服从!这样就可以抵消家庭权利系统对皇室和皇帝本身造成的伤害,事实证明,他做得极为成功。
  应该说,在那个年月,世上已经没有人是奥斯涅·安鲁·莫瑞塞特的对手,他一面享受着自己的战争游戏,一面热中于他的家庭生活。
  总的来说,他的家庭生活是美满的、幸福的,因为他娶的都是聪明人,不聪明的那个退出了。所以,当家庭和国家的主宰者提出要求的时候,顺从是必然的,权利开始向那个最年轻地女人手里集中。到了最后!那个女人几乎是名正言顺地继承了安鲁家族的皇统,因为了解时局的人都相信,帝国离开了在位二十七年地安鲁大帝仍是一个帝国。而帝国若是离开这个女人……没人知道会发生什么,因为所有人都拥戴她。
  霍亨沃伦皇后加冕为安鲁王朝的维多利亚一世皇。无论是社会学家、历史学家还是军事学家,就连专门研究奥斯涅·安鲁·莫瑞塞特地人也搞不清楚:这是这位开国君主有意为之,还是维多利亚霍亨沃伦那高超的政治手腕起了决定作用?人们都说,除非安鲁大帝亲口告诉你,要不然这个秘密将永远淹没在历史的激流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维多利亚一世女皇在登基之初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绞死了帝国海军元帅米卡尔特安鲁苏霍伊亲王!有传言说,维多利亚在没有嫁给大帝之前,曾与大帝地大儿子相爱过……
  说了这么多题外话,无非是想分散人们的视线,把战场上的惨烈气氛弱化一下。教历802年战争期间,泰坦摄政王的四位王后开始了初步执政的探索。
  阿莱尼斯·阿尔法·莫瑞塞特,她仍是莫瑞塞特王朝的女皇,由她负责政务工作自然再合适不过,尽管她的自信心已经受到伤害,可她身边还有三个女人。她不会向任何人示弱。所以,女皇陛下拿出了与帝国共存亡的气概,在贾伯丽露宫。统领战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