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诉衷情(158)到达京口
作者:蓝惜月    更新:2021-12-03 02:06
  卷六 诉衷情(158)到达京口
  又经过了三天急行军后,我们终于到达了此行的目的地——京口。
  京口是毗陵郡的郡治所在地,地处长江下游,北临大江,南据峻岭,地势险要。 这里还是江南运河的北口,过长江与江淮运河相联,交通便利,故历来为兵家所重。
  西晋时代,这里是朝廷“四征” 中的征南将军的戍守。 东晋南渡后,长江变成了朝廷与北方军队对峙的最后一道屏障,故“征南”变成了“征北”。 朝廷的征北、镇北、安北、平北等将军府以及北中郎将府均设于此,因又有“北府”之称。
  如今戍守在这里的征北将军,也是这里的最高军事统帅,人称“大将军”的,就是谢玄的哥哥谢石。 太子则顶着北中郎将的头衔。
  若按军中职务,太子是在谢石之下的。 这其实有点不合常理,皇上完全可以授予太子一个凌驾于征北将军之上的头衔以符合他的太子身份。 不过皇家父子的关系向来又复杂又敏感,也许皇上虽然迫于形势在阵前册立了六殿下为太子,心里其实对这个儿子并不完全信任,所以故意让他的军职在谢石之下以辖制之。
  与京口一江之隔、遥遥相望的对岸那座小城叫颖口,是敌方的驻军重地。
  两军之所以这么多年一直死守着这两座小城彼此窥视,时不时互相“调戏”一下,干上一仗。 是因为,这里是江面最狭窄,水流最平缓,最容易渡河的地方。 守住了这里,也就掐住了敌方强渡以侵入敌国领土地咽喉。
  远远地在马车上看着这座赫赫有名的城池,果然是军事重镇,连城墙都比别处修得高。 上面岗哨林立,戒备森严。
  进城后。 才走了没多远,就看见街边搭着高高的擂台,上面的横幅用红笔刷着大大的字:“保家卫国,人人有责!”、“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等等豪言壮语。
  再往擂台上看,上面两个赤luo着上身的大汉正在贴身肉搏,下面助威声喊成一片。 而擂台边则排着长长的队伍。 个个手里拿着一张纸在看。
  公主趴在车窗边问戚魏:“他们排队干嘛?”
  戚魏回答说:“这里在招兵,他们手里拿地是倡议书。 ”
  公主让他找一张来看。 这时,王献之凑到窗口,指着横幅上的字说:“桃叶,你看那字,是不是觉得很熟悉?”
  我笑着说:“是啊,像谢玄写地。 ”
  在书塾里帮他们整理了半年书桌,对他们几个的字迹。 我还是可以分辨出来的。
  王献之也笑了:“不是像,就是他写的。 这小子的字我一眼就认得出来。 ”
  他走过去抓了一个正在维持排队秩序的小兵过来问:“你知道这横幅上的字是谁写地吗?”
  小兵说:“知道,就是谢参军写的。 连倡议书也是他起草的。 ”
  “那他人呢?”
  小兵手一指:“就在队伍的最前面,他在那里帮忙登记呢。 ”
  “那我去找他。 ”打发走了小兵,王献之回头对我说:“要不你也下来吧,我们一起去找他。 ”
  看着他眼里的欣喜之情。 我的心情也好转了起来。 这几天,每天听到的都是坏消息,每个人心里都像压了一块大石头一样,还怎么笑得出来?直到来了这里,看到这热火朝天的备战场面,听到擂台上下激昂地欢呼声,再听到谢玄的消息,他才总算是笑开了。
  我正要请示公主,却见她阴沉着脸假装看窗外,根本就不理我。唉。 她脸色这么难看。 我不开口还好,一旦开口招惹了她。 还不知道会说些什么。
  “公主,我可不可以就在这里下车?”王献之还在车窗边等着我呢,我也只好硬着头皮“顶风作案”了。
  我刚一问出口,她立即转过脸来,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训斥:“这里下什么车?你们当来这里是游山玩水的,一来就呼朋引伴,大家聚在一起乐乐?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这里是军营!一切行动都要听指挥,不能擅自行动!亏你还是什么才女出身,还是宫里的七品女官,不要给才女和女官丢人好不好?还有,你们倆要卿卿我我也拜托看一看地方,我们是来打仗杀敌的,不是来跟男人鬼混的。 我劝你收敛点吧,别在这里发春了。 ”
  要是这话是侯尚仪说地,只怕我又眼圈红红的,鼻子酸酸的了,但由公主嘴里说出来,我反而没什么感觉。 因为知道她不过是嫉妒,所以尽拣难听的话刺我,把我当她的情绪垃圾桶。 要是我在乎,我伤心,不是正中了她的下怀?所以,对不起,以后不管她说什么,我都左耳进,右耳出了。
  于是我只淡淡地回了一句:“多谢公主教诲,下官会注意的。 ”
  回头再看窗外的王献之,早已双拳紧握,眼睛里喷出怒火,已经处在爆发的边缘。 我忙安抚他道:“没事没事,你先去找谢玄吧。 这个地方人太多,也的确不方便下车。 反正我们都已经到这里了,以后看谢玄地机会多地是。 ”
  看他还是面带怒容,又把头伸出去在他耳边嘀咕了一句:“别生气啦,跟不相干的人生气不值得。 ”
  “嗯。 ”这句话算是说到他地心坎上去了。 像是故意要气公主一样,他伸手进来摸了摸我的脸,然后微笑着朝我一挥手,便顺着队伍到前面找谢玄去了。
  公主的脸色又如何了我没再去看,我不是看人家脸色活着的。 我只是在心里轻叹,不管我和王献之如何,都改变不了我是公主眼中钉这个事实。 我们当着她的面交往,她恨;背着她,她又猜测、怀疑、打探,就像以前夸张到让我写“跟踪日记”一样,只会更让人不胜其烦。
  两个人的情路,本来就走得够不顺了,偏偏还要挤进来那么多不相干的人,弄得处处碍手碍脚。 最可笑的是,明明是很正常的交往,却像**一样,到哪里都要避着人。
  但愿,我们千难万难,几乎看不见出路的感情,能在这个非常时期,这个非常的所在,找到一个缺口。
  只有奇迹才能成全我们。
  一路默默无言,任由车子带着我一直往里走,直到走到一栋大房子前才停了下来。
  这栋房子应该是这座军事化城市里最奢华的房子了,大门外的骑楼上挂着的牌匾是:北中郎将府。
  太子也还知道为人嘛,只挂“北中郎将府”,不打出皇太子的旗号。
  我们进去的时候,门人说太子不在,到谢大将军那边开会去了。 这几天因为前方风声很紧,他们每天都要开碰头会商量对策。
  我松了一口气。 乍一来就见他,我还真有点难为情呢。
  (注:“四征”——晋朝设征北、征南、征东、征西四大将军驻守四方,合称“四征”。 这四征将军相当于掌管国土四方的四位节度使,军政一把抓,权势巨大。 当年司马昭在哥哥司马师死后继立为晋王,本来想立即就让魏帝禅位、自己称帝的。 但他派人去“四征”将军处征求意见,就因为征南将军坚决反对,其余“三征”也不热烈支持,不敢轻举妄动。 虽然后来他亲自领兵,历时一年多,总算是杀了征南将军,但到底忌惮其他“三征”,终其一生都不敢称帝。 直到又过了几十年后,他儿子司马炎才帮他实现了这个愿望。 )
  ————————分割线——————
  最近这两天写得很慢,因为其中涉及到很多史料。 常常为一个地名査几个小时的资料。 今天从9点一直写到现在,才写了这么一章。
  关于淝水之战,我的书里会涉及到,所以一些重要的人名和地名不能搞错。 但不会正面描写战争场面,因为我是以女主第一人称视角写的,她不可能上前线。 再说了,既然是言情,女主男主的情感发展是永远的主线。
  这个月月初说了每天两更的,但有几天没做到,以后都会补上。 这个月我一定会更60章的。
  还有这一章应该是(159),搞错了,下一章会是(160)。
  多谢一直支持我的朋友!
  ^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