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相思引(113) 饮一杯饯行酒(二)
作者:蓝惜月    更新:2021-12-03 02:06
  卷五 相思引(113) 饮一杯饯行酒(二)
  王献之领着我到达那家酒楼的时候,郗超和桓济已经在楼上的雅座等着我们了。
  我们坐在一起喝茶聊天,一边等着谢玄。 可是等啊等啊,等到中午都快过去了,酒楼的掌柜也几次上来问我们要不要上菜,谢玄还是没有来。
  慢慢的,大家都觉得不对劲了,郗超清了清嗓子,小心翼翼地问出了大家心里共有的疑问:“幼度该不会是出了什么事吧?他是最守信用的人,如果不是临时发生了什么意外,实在是抽不开身,他不会爽约的。 ”
  桓济道:“能出什么事呢?这酒席就是他昨天派人来定的。 他的家人定完酒席后回家,正好在路上遇到了我,我还喊他过来问过几句话,当时也没有任何异样啊。 ”
  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地揣度着,只有王献之坐在一旁一言不发,脸上的表情也越来越凝重。
  郗超注意到了,转过头去问他:“子敬, 你没听到什么消息吧?”
  王献之抬起头,说了一句似乎与此事不相干的话:“前方今早传来了加急战报,你们都听说了吧?”
  桓济答了一声:“嗯,我哥中午回来说了的,好像两边又要开战了。 ”
  郗超脸色一变:“你的意思是……”
  王献之看着窗外说:“这场仗,可能很快就要打起来了。 据说从昨晚三更到现在,朝廷已经连收了三份加急战报。 第一封请求追加粮饷。 第二封请求增派兵力,最后一封,居然请求御驾亲征!但这些战报暂时都还没有向外公开,说怕引起民心紊乱。 ”
  我坐在一边听呆了。 今天才刚刚收到的,还没有向外公开地加急战报,应该是属于军事机密了吧,可是他们已经连战报内容都知道得一清二楚了。 朝廷之事。 对这几大家族的成员而言,几乎是没有秘密的。
  郗超一拍桌子:“那些该死的蛮子。 就不能消停两天吗?”
  桓济接口说:“已经停战两个月了。 年关的时候,一来天气太冷,冰冻了将近一个月,据说前方的将士连铠甲都不敢穿了,因为穿那么硬邦邦的东西在身上,摔在结冰地地上爬都爬不起来;二来两边的军队都要休整、都要过年。 所以双方高挂免战牌。 如今年也过了,冰也化了。 休整也休整好了,那些北方蛮子又蠢蠢欲动了。 ”
  我总算听出一点门道来了,忍不住问:“你们地意思不会是说,谢少爷之所以没来,是因为他要上前线吧?”
  那三个人你望我,我望你,都不开口。 末了,还是王献之回答说:“我们都那样猜的。 具体怎样,还不知道呢。 ”
  那就是我没听错了。 可问题是,“谢少爷从没上过战场啊,他虽然整天捧着一本兵书念念有词,却不过是纸上谈兵,难道这会儿。 一去就要上战场,真刀真枪地打仗?”
  桓济沉吟着说:“应该不会吧,这也太危险了。 好歹也要先在后方的军队里混一两年吧。 ”
  郗超摇了摇头道:“那家伙在书塾的时候就整天喊着,‘大丈夫自当跃马横刀,保家卫国,成日龟缩于一方小小的书斋中,有何作为!’他天生是属于战场的。 所以,越是打仗,他的血越热。 我看,我们还是别在这儿等了。 不如一起到他家里去问问。 ”
  桓济冷不丁地问出了一句:“狩血沸腾?”
  “兽血沸腾?”王献之不解地看着他。 眉头变成了一个“川”字。
  “受……血沸腾?”郗超先是木宰羊,继而恍然大悟。 再来,就猛点着头,一副“余心有戚戚焉”地样子:“受的人,有时候也的确很激动的,受到极处便是攻啊。 ”
  我偷偷翻了一个白眼,忍不住出声道:“他讲的,应该是狩猎的狩吧,意思就是,谢少爷现在正热血沸腾、摩拳擦掌地准备上前线去狩猎顽敌。 你们就别乱歪曲了。 ”
  我要不出声,他们会越讲越不像话,这楼会越盖越歪的。
  桓济脸上顿时光彩一片,幸福得做西子捧心状:“还是桃叶最了解我啊,唉,人生得一红颜知己,足矣。 ”
  王献之紧走两步堵住楼道口,只留一条小缝说:“桃叶,嘉宾,你们俩先下去。 剩下的那个得到了红颜知己地家伙,我让他‘足矣’。 ”
  他抬起脚在地上画了几个圈,摆出一副练家子的架势,“嘿嘿”地朝畏畏缩缩躲在我们身后的桓济说:“济济,不怕不怕,只不过是请你挨一下我的足——而已。 ”
  郗超笑着把桓济从后面拉了出去:“去吧,去吧,就是一足而已,挨过了,你就‘受血沸腾’了。 ”
  几个人正互相取笑着,酒店门外匆匆跑进来一个人说:“王少爷,郗少爷、桓少爷,幸好你们都还在。 我们少爷请你们过府一趟,说有要事相商。 ”
  我们赶紧走到酒店门外,跨上各家的车子朝谢府赶去。
  还没进门,老远就看见谢玄在自家门口不停地踱着步,看见我们,忙迎上来说:“真对不起,酒席还是我定的,结果,却是我爽约。 等我从前线回来后一定补请。 ”
  大家一起惊问:“你真地要去从军?”
  谢玄笑着说:“是啊,要不是我娘非要留我再住一宿,我现在已经在军营里了。 朝廷紧急调集的军队现在正纷纷赶往北郊集合,只等明早五鼓皇上亲临,就向前线开拔。 ”
  他一边说一边把我们领进家门。 但看他那眉飞色舞的样子,人虽然还在家,心早就飞到军营里去了。 郗超说得对,他天生是属于战场的。 一般的人,听到前线,听到打仗,会本能地担心、畏惧,他却激动不已,无限憧憬,地地道道的“狩血沸腾”。
  “皇上真的要御驾亲征?”有人随即问。
  这也是大伙儿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谢玄道:“不知道是不是。 现在朝中大臣分为两派,一派认为皇上应该亲征,好振奋士气,一举打过长江去。 另一派则认为这种想法太天真,万一出师不利,皇上反而危险了。 而且皇上离宫,朝政大事无人主持……”
  这时王献之插了一句:“是不是有人提议由六殿下代父出征?”
  谢玄回道:“是啊,今天中午就上了几本折子,让六殿下代陛下亲征,说这样,既可以振奋士气,又不用冒那么大的风险,朝中也不会无人坐镇。 ”
  听到这里,郗超和王献之互相看了一眼,然后由郗超发问:“这些人肯定同时还提了什么建议吧?”
  谢玄也笑了:“是啊,此时不提,更待何时。 ”
  虽然他们都没有明言,但我心里已经明了:借着这个代父皇亲征的契机,六殿下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要到那个他觊觎已久地头衔了。
  这天地晚饭,我们是在谢府吃的,本来是为我饯行地酒,结果变成了为谢玄壮行。
  为我离开书塾而置酒其实已经失去了意义,因为,大家都要离开书塾了。
  只一转眼间,在书塾里打打闹闹的孩子就变成了大人,开始各奔前程,去体验各自不同的人生。
  ——————分割线——————
  昨天的第二页中出现了一道横线,今天也出现了一道,我重新上传了几次还是一样,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我只想说明一下:那条诡异的横线不是偶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