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作者:剑道尘心    更新:2021-12-03 00:30
  看着她露出了笑容,我觉得自己有点上当。
  苏映雪又说:“吴总,你的公司也不小啦,发展得这么快,都开始跨国贸易了,我哥哥对你佩服得不得了呢。”
  “都是小打小闹,你不要说得这么夸张好不好?”我冲她摆摆手,“我还欠你哥哥一千万呢,这一年时间马上就要到了,我还得想办法还钱。”
  “就会装穷。”苏映雪嫣然一笑,“我就是来和你说这件事。我哥哥让我来问问你,你的公司,让不让他参股?”
  我神色一正,说:“你是代表你哥来问我的么?”
  “是的。”她点头道。
  “目前我们没有分股的打算。”开玩笑,这才刚开始,要是让苏家入了股,以他们的实力,逐步把公司拖过去非常简单,这种商业渗透手段可是防不胜防。现阶段虽然我们的资金严重短缺,但却决不会以主权来换钞票。
  “嗯,知道你会这样说。所以我哥哥还有一个建议,希望你能考虑一下。他愿意提供一部分资金,由你们来运作。在一定期限内,比如说三年,或者五年,按出资额分红利,但绝不参与你公司的运作,你只需要申明资金的投入方向就可以了。”
  这个建议表面上看来,是为我们提供资金帮助,同时获得相应的利润,与我们同商行之间的合作有些类似。这样做当然可以大大加快公司的发展。而公司确实也到了发展的关键阶段,可苏家能投资的项目多了去了,他们投资的企业,归属权都是在苏家手上的,没必要在我的公司上面下这么大力气。如果同样的方法,由欧阳冰或是苏映雪本人提出来。我会欣然接受,但对于苏砚海,我就得好好考虑一下,这个人的心机实在太可怕了。
  我思索了一阵,说:“你知道,公司是我和我大哥一起做的。这件事,我要和他商量一下才能做决定。”
  “行,你考虑考虑吧。”苏映雪倒是不以为意,似乎我的回答在她的意料之中。
  “对了,李全策要结婚了,因为婚礼在假期里举行。到时很多同学都会来,你参加不参加?”见苏映雪没有离开的意思,我找了个轻松的话题。
  “当然参加啦,那么多同学,有好多年没见了,我怎么能闲在一边呢!”她一听就兴奋起来,“他们两个宗算是圆满了,真让人羡慕。”说着看了我一眼,神色间带了一点伤感。我当然知道她的意思。如果不是意外,说不定我们也有这么一天。苏映雪笑了笑,又说:“他们的婚礼准备得怎么样了?有没有需要我帮忙的?”
  我说:“都准备得差不多了。”
  其实李全策和郭蓓的婚礼很早就开始筹备了。三月份的时候,他们在浦海一个新开的楼盘买了套两房一厅,虽然不大,但两个人都很满意。浦海的房价实在太高,一般外来的人不好好奋斗上个几年根本都不敢想。
  郭蓓的工作不太忙,平时在这上面花的心思就多了些。好在现在很多事情都有专门的从业人员,只要花些钱。都能帮你做到位,需要亲力亲为的事情不算多。李全策忙的时候,我和宋海峰这些人就抽空帮衬一下,到现在已经基本就绪。
  大概给她说了说,李全策突然进来了。来得真及时,刚好是我免得尴尬,我连忙说:“李大。我们正说你的婚事呢。”
  苏映雪说:“新郎官的气色不错啊。”
  李全策嘿嘿笑了两声,似乎知道我面临的情况,马上和苏映雪拉起话来。说到邀请来的同学,他又把头转向我说:“你猜我联系到谁了?”
  看他刚才兴冲冲的样子,八成就是来和我说这事的。我想了想,说:“老二,或者是老四。”
  李全策冲我竖起大拇指,“厉害。就是这两个家伙,刚才我都联系到了!”
  我笑着说:“你那脸上还能藏住什么啊?那两个家伙现在怎么样?来不来?”听到这个消息,我也特别高兴。当年我们宿舍五兄弟,除了他和宋海峰外,老二周波和老四童卫刚很久没有音信了。
  “当然来啦,周波那小子特不地道,在钱州工作都不联系我们,到时候非好好收拾收拾他!”
  “是欠收拾!”我立即赞同他的观点,又问,“老四现在怎么样?”
  “那小子前两年在国外学习,现在一回来就升了个小官,目前跟他家老爷子在京城婚,听他的意思,过一两年就会下到基层,为以后打基础。”
  “不错不错,兄弟们里也算是有吃官饭的了。”
  苏映雪插话道:“你们到底请了多少同学来啊?”
  李全策得意地笑了笑,说:“很多!你们班的很多人到时候你都能见到。”两周前他和郭蓓就开始向故交好友逐一发出邀请。出乎意料的是,大多数人都表示回来参加他们的婚礼。这一方面是因为正赶上放假,另一方面,大家都在社会上混了几年,也算有了点模样,是以都想借这个机会热闹一下。
  我说:“他要把婚礼办成校友会。”
  一说到过去的那些同学,话题就多了起来,苏映雪也显得特别高兴。聊了半天,苏映雪一看表,惊叫道:“哎呀,都快下班了,我还有事情没做呢。”说完便起来告辞。走到门口她又回头说:“原来你们工作时就做这些事啊,,嘿嘿。”
  “啊?”李全策没料到她会有这么一说,怔了一下。
  “你不知道,李大已经休假了,一直到度完蜜月,他现在属于志愿加班。我是公司的编外人员,属于不务正业的那种。”
  九月份的时候,李全策带着郭蓓回了趟老家,他们要先在那里举行一个婚礼。这个日子是李全策的老奶奶亲自挑的。
  这场婚礼,按李全策的说法,完全是家乡的风俗,所请的客人又都是他父母的亲朋。据郭蓓说,到了年底,还要再去她家边上一场。三个多月的时间,他们居然要举办三次婚礼,说起来有些奇怪,可在当下,这种事情却也不少。
  李全策走了之后,研发部的事情就由我接了过来。
  现在研发部根据人员的特点分成了几个小组,负责不同的研发任务。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就是能将各个人的特长发挥出来,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由于和韵声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研发部的人员我都分批组织到韵声学习过。当然不是去窃取人家的技术机密,而是去学人家成功的研发机制。
  从德国回来不久,我先把雷猛告到了这边的外贸部。现在外贸部已经不单纯是负责金属材料的进出口,还负责厂里的产品外销事宜。到后来,顾强建议干脆把厂里的市场步并过来,由我统一管理,这样既可以提高市场拓展的步伐,他也可以在那边安心专注于生产。
  市场布的人虽然大多是钱州当地人,但当时挑人的时候,选的就是那些有意于在外打拼的,而且现在产品推广已经不限于浦海和钱州的周边城市,他们工作时经常奔波在外。因此他们对于工作地点的变换并没有什么不适应。
  真正的销售原本就不局限于某个品种,有很多市场开拓的方法也是相通的。于是在厂里的市场部规划到浦海这边不久,公司里的一些人也有意于朝这方面发展。就目前来看,还是钢材贸易的利润更高一些,但以后肯定是要依靠自己的产品来发展,我在做贸易之初,就将其定位为资本积累,所以对于这个现象我是大力支持的。
  而在这之前,罗成早已将厂里的财务工作接了过来,加上现在诸多工作搅在一起,公司整合的事情就摆在了我们面前。
  第六十七章筹备(下)
  九月初的时候,新一届科技成果博览会在京城召开。收到邀请的单位、团体或个人都是在某个人领域有所建树的,同时还有三十多个国家代表团参会。
  我也收到了组委会的邀请,这无疑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不过博览会要开两周,同时李全策马上就要和郭蓓会老家办婚礼,我不光接手他的工作,还要筹备公司整合的事,分不开身。最终公司派出了以小熊及雷猛两人为首的七人赴会。
  这个博览会所展示的主要是科技方面的成果,要和市场上销售的商品关系不大。我们现在开发出来的产品不少,但能拿得出手的技术成果却不算多,最重要的两项自动机械方面的专利,应用范围并不大。而这些技术已经在欧洲找到了合作伙伴,因此我也没有太在意,参会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小熊他们开开眼界,同时借机宣传一下公司的品牌。
  博览会结束后,小熊他们并没有带回来什么合作意向,这也在意料之中。不过他们带回来了几个奖项,除了组委会颁发的两个外,还有一个国家级的科技发明奖,算是意外之喜。
  对于这些奖项,我很容易将它们与学生时代的各种奖状等同:无非是一种精神上的奖励。公司的大部分人,包括研发部人等,为此高兴了几天,却谁也没有把这真当回事。
  谁知几天后,我又收到了浦海市政府的邀请,参加一个表彰宴会。与会的都是在这一届博览会上拿到奖项的本土选手,加上我一共二十来个人。招待我们的是以杨副市长为首的一干人等,规格相当高。
  晚宴的形式有些像自助餐,这主要是方便大家的谈话。杨副市长就在秘书的陪同下挨个交谈。他和两个年纪最大的人说了会话后,便向我这边走来,我连忙站起。这段时间来,大人物我也见过许多,但面对高官,总还是有些拘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