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宿篇——第十三章 愿为君谋(3)
作者:梦凝小筑    更新:2021-11-29 23:19
  《抢错郎》,一个阴差阳错的婚姻,一段有点搞笑的传奇。本书正在参加女频5月的大赛,喜欢的朋友,请投上你们的票,谢谢!万分感谢!另外,也不要吝啬你们的收藏、点击和推荐哟!
  强取良家妇女?过时了。
  豪夺青楼小倌?还是过时了。
  要问什么最新最流行,就是抢郎君!抢个好郎君在家,胜过嫁入宫门似海。
  可是谁能告诉我,好郎君什么样?
  爹爹,你抢回来的是太!
  女儿,落难的太也是人……广告线…………………
  徐庶等人在第二天得知了赵羽的决定,这个决定对他们来说,不亚于晴天霹雳,而每个人对此的反应完全不一,甘宁是火冒三丈,太史慈是深深懊悔,张辽是满心欢喜,而徐庶当时没表态,过后却异常悲哀地告诉赵羽,他会一直在其身边,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太史慈在听了赵羽的劝说后,考虑了两天,最终还是接受了赵羽的建议,和甘宁一起跟张辽南下,先栖身在张辽的住处,慢慢找机会去江东。送走了张辽、太史慈和甘宁,赵羽靠在城门口的墙上,静静地凝望前方,他的眼睛看不见,却一直对着太史慈他们离开的方向,久久,久久……
  从这天起。徐庶从不与赵羽讨论他为曹操谋事的事情,曹操经常来找赵羽谈论一些治国方针和讨论过去得失,徐庶也当没听见。拿本书走到回廊上,安安静静地看书或者观鱼。赵羽几次想跟他好好谈谈。却被他轻轻的一句话就拒绝了玉,你要做什么,我明白。
  曹操也没真地给赵羽什么任命,就当他是客卿。可曹丕却看到了希望,也是三天两头地跑风月小筑。话里话外提醒赵羽,,更新最快.赵羽现在不拒绝了,明着回复了他,若有以后,他不介意为曹丕所用。曹丕得到这个答复,高兴的不得了。赵羽却在心暗暗冷笑玩心眼,我也不会输给你。
  秋去春来,大半年地时间转瞬即逝,当夏末的蝉鸣声渐渐响亮起来。一年之秋又快来临了。而经过了近两年地休息,出兵征战再次提上了曹操的日程。
  这大半年里,赵羽的生活轻松却不惬意。他以曹操客卿之身,参与到了魏王朝的建设。农耕、水利、牧业养殖。这些关乎民生的事情都是赵羽地长项,在他的指点下。农耕的工具、水利的拓展、养殖业的发展等等,都比原先的历史快上了几步。只是,赵羽毕竟不能视物了,不可能亲临现场去进行指导,故此,这一发展也没有得到大跨步式的跃进。
  然而,这毕竟是一个争雄的朝代,战争一直是这一时期的主题,一切地发展,无论政治还是经济,最终服务的还是战争,因此,当赵羽从司马懿口听到他的南下大计时,嘴角显露地依然是无奈与嘲讽。
  本来,曹操是不想让赵羽参与到军事行动来的,这次他准备带军西进汉,也没想告诉赵羽,除了他深知赵羽不想参与战争以外,他也不想让赵羽陷入到两难地境地。只是,曹丕与老地想法截然不同,在赵羽表态了以后能为其谋事后,他就欲用赵羽为一统天下的臂膀,故此,在他地示意下,司马懿用征询意见的方式,告诉了赵羽魏军准备出征汉的消息。
  在赵羽出现在曹操父面前以前,司马懿就是曹丕的幕后军师之一。曹操对司马懿的态度根本就不是三国演义等书上写的那样忌讳,反而很是信用的。司马家族是原豪门氏族,司马懿的兄长司马朗深得曹操喜爱,是一个有着典型士族风范的君。所谓爱屋及乌,加上司马懿本身勤奋好学,是当时有名的隐林大学者胡昭的学生,才思敏捷,又谨言慎行,颇得曹操父的信任,曹操一直用司马懿作随军幕僚,属于内参那种。所以,传说的三马卧槽,纯属后来人的胡猜了。
  对于曹氏父对司马懿的重用和对司马家族的倚重,赵羽并没有惊异感,毕竟,他所经历的历史人物和事件都与三国演义差别很大,故此,他也算见惯不惊了。自从他答应以后为曹丕做事后,司马懿也算风月小筑的常客,曹丕不太好出面时,都是让司马懿前来请教。而司马懿对赵羽却是好奇远比请教大的多。赵羽和徐庶私下也多次谈到司马懿,徐庶的观点是,此人乱世奸佞,盛世能臣,非曹操父,难以驾驭也。倒真是一眼看出了司马懿的本质。
  听完司马懿对此次出兵汉的介绍后,赵羽用极为冷淡的语气掩饰了其内心的波涛起伏“看来魏王已经准备好了一切,司马先生对这一战有何看法?”
  司马懿认真仔细地打量了赵羽一番,试图从赵羽的神情上看出他内心真实的想法。只是,赵羽的语气平淡还有一丝冷漠,让他暂时不明白赵羽对待出兵之事的真实态度“汉乃通往蜀地的门户,魏王当年放弃汉回撤入关,多是因为江东孙仲谋和荆州关云长的战事拖累所致。而今,孙仲谋有臣服表示,荆州也归东吴所有,其与蜀的结盟破裂,反目成仇,我等正好借此良机,夺回汉之地,争取进取益州。”
  赵羽闻言微微冷笑“想必魏王还得到了孙仲谋配合发兵巴东郡的承诺。”
  司马懿嘿嘿一笑“玉将军所说极是。”
  赵羽继续冷笑“还有一个好消息没有告诉我吧?”
  司马懿啊了一声,装出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将军,我已将所有打算告诉您了。”
  “孟达已经率申耽等人叛投过来了,魏王重新得到了房陵地区,少了对襄阳的威胁,多了取汉的帮助。仲达先生,我没说错吧?”
  赵羽嘲讽的笑容看在司马懿眼,让他从心底感到发冷“将军果是神人,此消息才到,魏王严令封锁,未想您已知。”
  赵羽摆摆手,淡淡地告诉司马懿“你不要想的太多,没人告诉我这个消息,孟达反叛汉王,投向魏王,是我猜出来的。孟达早就疑心汉王不信任他,刘封在身边又多方指手画脚,两人矛盾颇深,这是其一;孟达杀了诸葛孔明的姐姐一家,心一直忐忑不安,深怕诸葛孔明在汉王面前对其不利,这是其二;关羽攻打樊城时,数次要求孟达起房陵之兵马相助,孟达没有听命,关羽失荆州,与其不遵令也有点关系,孟达为此担心汉王的惩处,这是其三。最后一点,没有解决襄阳的后顾之忧,魏王断不会决心兵发汉。”
  司马懿这下是佩服的五体投地了“将军果神人也,一切正如将军所言。刘封败逃回成都去了,房陵地区已回归我手。听说,刘备对此大怒,迁怒于刘封,逼其自尽了。”
  赵羽叹口气,点点头“一山不容二虎,有亲在,养岂能为虎?可怜刘泌老太守,本想给侄儿一个锦绣前程,却害死了孩,其泉之下,恐也后悔莫及。”
  司马懿也配合他叹口气“涉及自身的利益,什么仁呀,义呀,都是不可取的。”
  赵羽沉默了一下,自嘲道“不错,赵羽眼下也算是个不重信义的小人了,还矜持什么。请仲达先生转告世,我会随魏王去征汉,有我在,保证魏王无忧而返。”
  司马懿急忙道歉“将军,在下决无嘲讽将军的意思。世对将军的看重那是在所有人之上的,您不要多想。有将军随我们同去汉,自然最好。”
  赵羽没有再说什么,示意秦兵送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