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作者:来复枪工作室    更新:2021-11-29 08:26
  26个字母还没唱完,熄灯号声嘹亮响起,班长当即挥手高喊:
  停!
  史迪不太情愿地停了下来,说,唱完不行?
  班长说,不行!
  史迪无奈地摇摇头,说,有病!
  班长说,你说谁?
  史迪说,说谁怎么了?唱完这首歌难道天就会塌下来?
  班长说,我说不行就不行!王八还有个鳖规矩呢,何况这是军队。
  史迪说,真是没文化,哪能打这样的比喻呢,谁是王八谁是鳖?
  班长火了,指着史迪,说,你给我闭嘴!你有文化?有文化你就不来当兵而是考大学去了!
  史迪说,嗨,我操,大学?免学费我还得考虑要不要去那儿呆呢。我这人特别忧国忧民,满腔精忠报国的豪情壮志。保卫祖国,光荣神圣啊。
  班长说,保卫祖国?我看你是想要祖国保护你!嘴巴干净点儿!军装还没暖热就想跳。你给我注意点儿,不要把你在家乡养成的臭毛病带进军队,今后你给我注意点儿!
  史迪说,注意什么呀?穿鞋不穿袜子?
  这句话彻底激怒了班长,他猛地站了起来。
  史迪毫不示弱,也站了起来。
  班长立即伸手去揪史迪的衣领,一副要动手打人的样子。
  史迪顺势退了一步,班长抓了个空。
  史迪说,想打架是吧?
  班长说,我就是要揍你,怎么样?
  如果他们两个真的打了起来,史迪肯定不是班长的对手。尽管他们身高不相上下,但史迪的肌肉却不像班长那样发达。我赶忙站了起来,站在史迪身边,高声吆喝:同志们快来看呀,解放军不打骂俘虏,改打新兵了!
  班长愈加地气愤,说,你们这两个臭小子,今天非教训你们一顿不可!
  说着班长就冲到了我们面前,晏凡阻止了班长的进攻,然后把史迪拉到了一边。
  史迪悻悻地挣扎着,说,让他动手吧,谁死谁活还不一定!嗨,我操!弹会儿琴就要打人,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军队,他妈的纳粹当年还教犹太人唱歌呢!
  班长对晏凡说,这小子能说会道,我说不过他,弹琴没什么错,但……
  史迪及时地打断了班长的话,说,没错还动手打人,有错非拿机枪扫射不可!
  班长的脸给憋红了,说,你,你,你他妈的!
  说完,再次朝我们冲了过来,晏凡赶忙把班长抱住了,说,一人少说一句吧。不弹就不弹呗,都这么大火气干吗呀。史迪你实在是太过分了,这么大的军官你也敢顶撞。
  班长随即把愤怒的目光射向晏凡,他巧妙地躲避了。
  第二部分一致决定:换班长
  七班兄弟私下里一致决定:换班长!
  这个设想最初是由史迪提出的。那天晚上晏凡去服务社买来啤酒拎到宿舍。几瓶啤酒下肚,史迪说出了换班长的想法。说是要我们七班兄弟向连长联名上书,逼班长退位,换个新的。理由是现任班长素质低下,文化品位与思想格调都与我们相差甚远。
  兄弟们群情激昂地随声附和起来,山东兄弟把笔和纸都拿了出来,却被晏凡阻止。
  晏凡说,这是一个没有可能成为可能的想法。如果我们真的公车上书了,结果很可能与 “戊戌六君子”的命运相似。别忘了,官官相护,天下是属于他们的。
  大强在旁边嘀咕起来,说,晏凡你怕什么,老祖宗舍得一身剐都要把皇帝拉下马,你怕什么?
  山东兄弟说,团结就是力量。一排那几个广东、福建还有海南岛来的南蛮子已经结拜为兄弟,联手对付班长了。
  大强说,干脆咱们也结拜为兄弟吧?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过几天就要开始训练了,班长要是再怎么咱们的话,大家一起上……
  这时,班长走上了楼,山东兄弟一改刚才的积极态度,不敢吱声了。
  我和史迪、晏凡还有大强,拎着酒瓶把阵地转移到了操场。晏凡是个非常好玩儿的家伙,不仅模样英俊,而且智慧。
  我和史迪差点儿跟班长打起来的那天晚上,他不但体面地阻止了战斗的发生,而且还在事后劝史迪向班长低头认错。史迪不肯,晏凡说眼下咱们正在他的管辖之下,正所谓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来日方长,待我们在军队混出头之后,再收拾他也不迟。装装孙子吧,免得班长怀恨在心,先找机会把咱们收拾了。当时大强也劝史迪向班长认个错,说,强龙不压地头蛇,能大能小是条龙!史迪对大强说,瞎掰什么呀,要我向他认错,这不可能!大丈夫宁折不弯,何况我现在的身份是军人呢?
  晏凡不再勉强史迪,找到班长,替史迪认了个错,请班长原谅新战士的年轻气盛。班长倒也来得爽快,对晏凡说和我们的冲突他负有主要责任。因为你们新战士大都是第一次离开家乡出门远行,在家里都是妈妈的宝贝儿子,娇生惯养,做事情往往不去考虑太多,比较任性。到军队后一下子难以适应军队令行禁止的生活,这是可以理解的。从社会青年到革命军人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你们的平民思维需要慢慢地加以引导然后扭转,不是靠打骂所能解决的事情。再说了,打骂新兵是《条令条例》中严格禁止的,你们完全可以向上级起诉我。刚才我太冲动了,这与我近段时间心里面不太舒服有关,因为我家里出了点儿麻烦的事情。还好,没酿成大错,你也替我向史迪他们道个歉吧……晚上熄灯过后,班长打着手电筒走到我和史迪面前,低声检讨了自己,说不该粗暴对待新战士,请原谅。我躺在床上,听见史迪声音洪亮地说,道什么歉啊,我这人特健忘。不过,你弹琴的技术的确不行,有空我教你弹琴,包教包会,学费全免……
  一捆啤酒很快就喝光了,空空的啤酒瓶东倒西歪在操场上,我们都有了微微醉意。
  史迪去服务社又拎了几瓶啤酒到操场,然后就用啤酒瓶顶着下巴陷入了沉思。
  晏凡看见了,说,摆这么酷的造型,跟“思想者”似的,想什么呢?
  史迪望着圆月高悬,略带忧伤地说,想家了。
  大强听见了,说,我也想奶奶了。
  说着大强从地上抓起酒瓶,一饮而尽。
  史迪在月光下揉起了脸,说,刘健,给家里写封信吧?咱们不先寄封信回去,他们怎么会知道我们的地址?千万不能跟家里失去联系。暂时咱们还能撑着,带来的钱花光了怎么办?每个月的津贴费刚他妈42RMB,连抽烟都不够。42美元倒还凑合。
  我说,你打算在信上和家里说些什么呢?
  史迪说,一日三餐的菜谱。
  我说,自取其辱。不在军队混出点儿名堂,我绝不会跟家人联系。
  大强打起了酒嗝,断断续续地诉说着对奶奶的思念之情,说,奶奶这时候应该睡着了。
  晏凡说,没准儿正对着月亮想你呢。人老了,睡的觉少了,想的事儿就多了。
  大强问晏凡,你想家吗?
  晏凡说,习惯了。当兵前我是个流浪汉,四海为家。
  大强大为惊讶,说,你是个流浪汉?
  我也感到了惊奇,问晏凡,真的吗?
  晏凡说,别提了,往事不堪回首。
  大强说,说说吧,就当是给我们讲故事了。
  第二部分少女蒙受了巨大的创伤
  晏凡说,你们知道吗,穿这身军装之前的那些岁月里,我就像一枚面值一分的硬币。尽管我也兢兢业业地发光发热,做一分钱该做的事情,可人们总是忽视甚至作践我的卑微面值。起初我一个劲儿地诅咒什么,后来就不再这样了。
  大强迫切地问,后来怎么了?
  晏凡说,给你们从头说起吧——
  一切的不公道是从我把书包送给学校门口开杂货店的老太婆装小鸡之后,社会才开始了对我无休止的馈赠。直到现在,我仍忍不住向某些为人师表者发出鲁迅先生那句被用俗了的名言:救救孩子!晏凡之所以没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这归功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言传身教。同样的道理,倘若我沦为阶下囚,亦为如此。那工程师竟然做出了叫高二(6)班的高茜同学到医院堕胎的好事!我无法想象他采用了什么卑劣手段以及他在干这禽兽勾当时是什么样的心态,高茜比他女儿还小一岁呢。但我得说,工程师的先下手为强不仅使一位少女在心灵上蒙受了巨大的、永远都无法愈合的创伤,而且还使她失去了我这个很有可能精心呵护她一辈子的男生。
  高茜跟我借钱那天,我问她干什么。她说想买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后来改口说买发夹。可能是她话出口的瞬间想起了我曾经买过那本小说。我说发夹要200块钱?狼来了!她啜啜泣泣道出真相。我说高茜你他妈前卫啊。她说这事儿不能怪老师,是我自投罗网,你揍我一顿吧。如果揍一顿能叫她回到被工程师占领之前的纯洁状态,我会这么做。我掏出口袋里仅剩的打算买烟的四块钱给她买了两包话梅,回家撬了老爸的抽屉。我这种举措只能说明本人对妇女的关怀与爱护,决不代表对那位工程师的宽容。我曾想过这辈子非高茜不娶,可从此以后我的心就凉了、死了。对学校这个是非之地的厌恶,与日俱增。很想炸掉它又担心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于是便寄希望于洪水、地震、战争之类的天灾人祸,并为坐在教室里的所有漂亮女生担忧。我很想在教室门口挂个不停旋转的灯柱,或者是大红灯笼高高挂。后来想想算了,不用挂这些东西大家就已经明白了。
  尽管现实残酷,但那段时间我仍旧是努力学习。我想考上大学做个高官,然后下一道命令,把全国各地的学校都给废掉,改成养猪场。可学习成绩却每况愈下,直至倒数十名之内。我不说你们也该知道,倒数十名的学生在教室里连个黑板擦都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