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三人聚首
作者:走路不看景    更新:2021-11-29 07:43
  你的声音是亮的
  特别是你说“晴朗”的时候
  ——Timefly
  熙王不理会我飘忽疏离的目光,从怀里摸出个小玉瓶,喃喃自语:
  “上次忘了给你带见面礼,今天又吃到这么好的饼,这个就算谢礼吧!
  ‘但乞佳人酒一壶’是吧?”
  看来我在襄北的一举一动逃不过有心人监视。
  我双手结过玉瓶,拔开塞子,居然飘出浓郁的酒香,
  斟了一小杯,在他期待的目光中小小地泯了一口。
  我没有蠢到用银针去试酒,晋江上金面佛的《笑看千秋》教导我们,
  有无数种下毒方式无法用银针检验,例如□□、甲醇等等,
  而酒中犹以甲醇最佳,制备简单、气息相同,
  果然是居家旅游、杀人灭口的必备良方。
  何况如果我真的被这杯酒放倒了,总算让皇帝陛下找到了除掉儿子最大对手的借口,
  也就不枉诸位高人费时费力和我这颗小棋子周旋吧。
  但是内心深处,我似乎隐隐相信,他只是单纯地想请我分享一杯酒。
  真是好酒啊,应该是在土里埋了很多年,沉淀着一种“厚德载物”的清醇。
  我深深地吸了口气,空气中的酒香和蛋香纠缠旋绕,朦胧着幸福的眩晕。
  浑身的血液像要沸腾起来,脸上烧烧的,果真是好酒啊。
  就在这时,我突然感受到另一道注视的目光,
  循着目光往门口望去,原来是小华拉着一凡走了进来,
  一凡深深地望着我,眼神里交织着各种情绪。
  满室酒香芬芳,他该不会是误会什么了吧?
  真麻烦,
  帅哥啊帅哥,要么一个不来,要么来上一堆,好烦恼哦~~
  如花,您又不厚道地小小得意了!
  “这就是妹夫罗?”反倒是熙王无沙首先缓过了神,主动迎了上去。
  一凡赶紧作揖道:“不知熙王陛下在此,下官唐突了。”
  “算了,”他摆摆手,从怀里掏出一幅卷轴,递给一凡:“见面礼,也算新婚贺仪吧,大概赶不上喝你们的喜酒了。”
  说罢扬长而去。
  我不禁惊叹,他的怀里到底能装多少东西,怎么跟小叮当的口袋一样神奇。
  一凡打开无沙送的卷轴,是唐初韩干的骏马图,价值连城。
  韩干是名噪一时的宫廷画师,专画御马,
  御马养优处尊,千里马被养得得肥硕无比,
  所以韩干笔下的千里马往往偏肥,相当有趣。
  一凡叫下人收起画作,又端起了桌上的酒,狐疑地闻了闻,也抿了一口。
  天啊,间接接吻,我的脸更烧了。
  一凡总算开口了,说得很慢,仿佛字斟句酌:
  “熙王殿下十四岁离京去封地之前,在所住的澜熙宫内酿了几坛好酒埋在院子里,仅有一坛酿成。十多年了,只开封过一次,因为失了水分,一大坛酒只剩下小半。没想到这回全送给你了。”
  那怅然若失的神情叫我心头一急。
  “我们……”本想说“我们没什么”,又想想,说了也没用。
  相信我的人自然相信,不信我的人总会疑人盗斧。
  有什么好解释的?无沙也是我堂兄,有血缘关系的好不好!
  自古“同姓不婚”,虽然表兄妹可以结婚,但是堂兄妹之间却绝对不能乱了伦常,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我干脆抬起头,坦然地望着一凡。
  他仿佛读出了我的心事,无奈地笑了笑说:
  “我只是怕,自己没有什么可以给你。”
  带笑的眼神中透着淡淡的哀伤。
  眩晕!
  我被表白了吗?
  活了两世,总算被表白了吗?
  还是我会错意了?
  心怦怦乱跳,脸上又红又白,
  小华在一边莫名其妙。
  接下来就是小华上课的时间。
  大周的礼制一如唐朝,太子身边本应该有很多家臣,
  官阶从太子洗马、少保、太保到太傅不等,
  其中只有太傅才真正算得上太子的老师,
  其他的都是太子贴身的家臣,储备的辅佐官员,
  一凡被称为“先生”得以给太子上课,多是皇帝的恩典。
  其实我很诧异,如果皇帝哥哥真的有心扶植儿子,东宫里早就应该塞满了今后用得上的人,
  为什么现在却还是这么冷冷清清呢?
  皇帝陛下到底在想什么?
  不想了,晕乎乎的,还沉浸在“是否被表白”的心理斗争之间。
  再严密的推理,也无法算出答案——
  入夜,反复咀嚼一凡忧郁的表情,
  不知道算不算爱情,
  但心里总有点儿甜滋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