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作者:七剑下面条    更新:2021-11-29 03:45
  可是,李载义是郡王之身,罪不至祸及族人,也不以陵迟加身。按律,李载义当斩首示众,诏告天下,其家人贬为庶人流放,族人降为奴役之身,永世不得录用。且全族永不得入京,违令者斩!”
  李昂闻言,点了点头:“其他大臣们,可有不同意见?”
  谁敢说自己有不同意见啊?这不是往刀口上撞么?于是所有人都面面相觑,谁也不开口。
  第二卷 小试牛刀 第二百四十一章 大结局
  李昂下旨:“将李载义推出午门斩首,头颅悬挂在延兴门,暴晒三日,以告天下!”
  左右涌出,将一直跪在太极宫最下方右边柱子处的李载义,推了出去,很快便传来一声高叫,然后外边有人进来报说:“罪臣李载义头颅已落!”
  群臣自然又是山呼好些声,天上的麻雀又被震下来几只。
  稍稍顿了顿之后,李昂又问:“杨爱卿,那仇士良的同党李逢吉又该当何罪啊?”
  这样的一句话,等于就为李逢吉的罪名定了性了。
  其实李逢吉是那种可以说有罪也可以说没罪的类型,说有罪也可以是很大的罪。可是,李昂这样的一句话,将李逢吉定位成仇士良的同党,基本上就代表了李昂的态度了。
  杜风一听,心里立刻紧了起来,他已经知道李昂的想法了,但是,他却没有把握能否在李昂的决定说出口之前,让其改变自己的决定。
  如果给杜风足够的时间,让他独自去跟李昂谈论这件事,杜风自信有足够的把握。可是现在不一样,很有可能杜风话没怎么来得及说,或者是没办法跟李昂说的太清楚,李昂那头就急急忙忙的宣布了李逢吉的死刑。
  而皇上说出来的话,那就是板上钉钉的玩意儿,一口唾沫一个钉,金口玉言,是不能改的。除非真的杜风能找到李昂在这事儿上处理不当地地方。但是李逢吉这事儿,属于那种可杀可不杀的类型,杜风就没什么辄儿了。
  所以杜风此刻也紧张了起来,就等着李昂让大臣说话的时候,他要第一时间站出来让李昂改变主意。
  杜风为什么非不想让李逢吉死呢?
  像是李逢吉这种官员,曾经拜相封侯,虽然现在官阶不大,但是毕竟曾经也做过许多有影响力的事情,各地的官员也有不少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人。总不能像是对付王守澄那样,把各地李逢吉提拔出来的官员都提到长安来。一刀全都给杀了吧?
  而且,李逢吉跟李宗闵和牛僧孺的关系也摆在那儿。李宗闵和牛僧孺二人的影响力就更加不用多说了。虽然李昂杀的只是李逢吉一个人,可是绝对会起到很大地杀鸡骇猴的作用。
  杀鸡骇猴有两种结果。比较坏地一种就是让那些为自己担忧的官员大臣们都开始惶惶不可终日,他们必然会不断地猜测李昂究竟会在什么时间对自己下手,对于朝廷的效忠显然就形同扯淡了。
  加上两个位高都到了宰相的人,虽然可以做许多安抚工作,可是那还不如直接就不杀李逢吉了。
  而且经过杜风昨天的工作,李逢吉其实已经有了不少的改变,至少是没有了什么坏心。杀了他于事无补,况且李逢吉也真的只是在争名夺利而已,对于大唐江山实在是没什么野心……
  集合了这么多的条件,就形成了杜风不愿意李昂杀了李逢吉地结果。所以,杜风暗暗的下定决心,尽量阻止李昂杀掉李逢吉。
  可是杨汝士肯定是不知道杜风的心思的。他只想着如何讨好皇上,而讨好皇上的最好方式自然是顺着李昂的话去给李逢吉治一个大罪,比如斩首之类地 ̄ ̄李昂的态度明摆着么。把李逢吉归到仇士良的同党里,明摆着是想给他安一个谋逆地罪名么,那就该是剐刑了。但是杨汝士偏偏跟李逢吉从前又是同一个利益集团的,这就让他很为难,这回干掉了李逢吉,下一个说不得就是他自己,至少也得提心吊胆的过日子,那可是他不想的。
  所以,杨汝士半晌都没有说话,左右为难啊!
  李昂一看就不高兴了,沉着脸又问了一句:“杨汝士,朕问你话呢!依律,对李逢吉该论何罪?”
  杨汝士不得已,稍稍抬起了点儿头:“呃……这个……”
  杜风一看,这个时机应该是不错了,立刻站了出来……
  “启禀皇上,微臣有话要说!”
  李昂一看,心里先乐了,心说哪儿有热闹哪儿有杜风啊,但是李昂误会了,他以为杜风是打算给李逢吉的罪过治的越重越好,却没想到杜风是打算保住李逢吉的命。
  于是李昂还挺开心的,点了点头:“嗯嗯,杜爱卿,你来说说。”
  李昂这儿乐呵着,可是跟李逢吉有关的那些个官员就开始难受了。因为如果杨汝士说按律应当处死,他们还能站出来保一保。可是如果是杜风出来说李逢吉该斩,那就一点儿机会都没有了。估计谁现在也不会愿意去招惹杜风,那跟与虎谋皮没什么区别。
  而且,在那帮大臣的心里,杜风说将李逢吉千刀万剐的可能性比较大……
  杜风上前一步,干脆点儿连朝笏都懒得举高了,直接开始长篇大论:“皇上,李逢吉李大人这事儿,微臣以为,要分开来说。或者说,这事儿完全要看皇上您怎么看了!要说严重点儿,直接拖出去跟李载义一个下场都没什么了不得的。可是若是说他没什么罪过,实际上也可以断他一个无罪释放。”
  说到这儿,李昂愣住了……
  他跟杜风认识这么久,经常私下交流,不可能不熟悉杜风的习惯。杜风能说出这样的话,很明显就是打算帮李逢吉脱罪了。可是,杜风不是应该加重李逢吉的罪过才对么?
  所以李昂越发的觉得奇怪,不禁出声问道:“杜爱卿的意思是说……?”
  杜风淡淡的一笑,拱了拱手:“皇上。其实微臣地意思是说,李大人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罪过,只是他跟仇士良那个奸人走的近了一些,导致看起来好像他曾经跟仇士良一起有谋逆之举。可是,跟一个人走的比较近,或者可以说他们私交比较好,可是却不见得两人就一定是同一个鼻孔出气的。如果李大人仅仅是跟仇士良在某些闲情逸致上比较恰和呢?那么皇上若是杀了李逢吉,岂不是叫天下官员寒心?”
  “你……”李昂彻底愣住了,他完全没想到,杜风居然赤裸裸的帮着李逢吉说话。想了想。李昂又说:“嗯,杜爱卿。你觉得李逢吉应当如何处置你就直说吧,朕用来参考参考!”
  实际上。李昂这番话,就是告诉杜风,我是拿来参考,意思就是说我很想杀了他,该怎么说,你心里有数!
  不但李昂觉得纳闷,很多跟李逢吉交好的官员也很纳闷。杨汝士更是惊愕的呆呆的看着他,不知道杜风为何突然开始保李逢吉了。
  这所有的人里,也只有牛僧孺、裴度、韦处厚等有限地几个人,用颇为欣赏的眼神看着杜风……
  杜风何尝不明白李昂地意思,但是他不能那样。首先他就从来都不是一个顺臣,其次。他之所以要保李逢吉,更多的也是为了李昂,为了大唐江山着想。
  所以。杜风很坚定地说到:“皇上,微臣以为,李逢吉有罪,但罪不至死。他只是私心重了一些,有时候将自己的利益凌驾于朝廷之上了。可是,要说他有跟仇士良一起谋逆之心,微臣却以为并不恰当。因此,微臣斗胆建议皇上将李逢吉降级罚俸……”
  李昂想了想,本想不理会杜风的意见的,可是看了看其他的大臣,似乎觉得大臣们的意见倒是跟杜风相近,因为不少人都在缓缓的点着头……
  这就不由得李昂不多思考思考了!
  最终,李昂觉得要说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大臣不会害他,估计那就是杜风了。既然杜风这么说,大概就是有他自己地理由。
  于是,李昂点了点头:“那……好吧……杜爱卿,朕且听你一言,放过李逢吉。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杜风大喜,跪倒之后,大声的说到:“皇上圣明,皇上仁慈!”
  大臣们一看,不敢怠慢,也纷纷跪倒:“皇上圣明,皇上仁慈!”
  李昂点了点头,很有威严的说到:“李逢吉听旨!”他这话说完,立刻有两个侍卫将绑住的李逢吉押了上来。
  一上来,李逢吉当即跪倒,很是有些感激涕零的磕着头说到:“罪臣李逢吉,叩谢吾皇不杀之恩……”
  “既然儋州王帮你求情,朕也姑念你是一时糊涂,识人不慎,降级二品,罚俸半年,任中书舍人,领正五品上,去东都洛阳吧!不蒙恩诏,永不入朝!”
  这话一说,李逢吉的头磕在地上犹如捣蒜一般:“罪臣李逢吉叩谢吾皇隆恩,吾皇福寿永康,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昂则是一脸地厌恶之色,挥挥手不耐烦的说到:“好了好了,左右给李逢吉松绑,你这就下去吧。到吏部赶紧把手续办了,三日之内限你离开长安城。若是三日之后还见你在长安出现,斩立决!”
  李逢吉再次磕头谢恩:“微臣谢过皇上……”
  李昂想了想又补充一句:“你还是谢谢儋州王吧!”
  杜风听了这话很郁闷,心说谢谢儋州王就谢谢儋州王,为什么还要谢谢儋州王八?
  不过这时候大概除了杜风,谁也没有这种闲情逸致会去想这么奇怪的问题,李逢吉就更不会去想了,只是又冲着杜风跪了下来,庄庄正正地磕了三个响头:“罪臣李逢吉谢过王爷!”
  杜风心里有些不忍,连忙说道:“李大人不必多礼,快快请起,去办你的事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