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作者:七剑下面条    更新:2021-11-29 03:45
  哦,让你又到殿前去装模作样一番,然后回来告诉我说你又遇见屈原了?我要是叫你吊死呢,你不知道又要给我找个什么人出来。得了,我还是不费那个劲儿了。可是,我为什么要治你的罪呢?
  李昂这也是被杜风给闹糊涂了,顺着杜风的思路就往下走,走到最后才发现,诶,不对,我没说要拿你怎么样啊?你小子又给我捣乱。
  “朕何时说要治你的罪了?”
  杜风还是趴伏在地上:“皇上,这奏折除了写折子的本人,就只有皇上能看,您让我来看,这岂不是要治微臣一个欺君罔上的罪过么?”
  李昂气的直摇头,摆摆手说:“你也小心的过分了吧?少废话,赶紧的,看看那些奏折,然后告诉朕到底是怎么回事。朕赦你无罪就是了。”
  杜风这才笑眯眯的说到:“微臣叩谢吾皇隆恩。”说完,站起来之后,走到那些奏折面前,顺手拿起来一个,翻了翻,心里琢磨着,看什么看啊,用脚趾头想想也知道这里边是什么内容了。
  不过杜风其实多少也有点儿奇怪,毕竟他也没想到会闹成这么大的一个场面,几乎所有的大臣都递上了奏折,而且明摆着这些奏折都是同样的一个内容。
  杜风又随意的翻了翻剩余的奏折,简略的浏览了一小半的时候,杜风放下了那些奏折,高声说到:“恭喜皇上,贺喜皇上……”
  李昂那儿正郁闷呢,心说你杜风折腾出这么大的场面来,还恭喜我贺喜我,真不明白有什么好恭喜的。
  于是李昂冷冷的说了一句:“朕有何喜啊?”
  杜风笑呵呵的说到:“前些日子,朝会之上每日都为这是否出兵征讨不服管教的河北三镇而吵闹不休,皇上想必也因此徘徊不定心中忐忑吧?现在群臣意见大统,几乎都是希望皇上出兵征讨的奏章,而且,我大唐似乎还从未有过如此统一的景象。今日得见此番情景,全是皇上洪福齐天,才令得诸臣如此,足以证明吾皇尧舜禹汤,功德盖世,如能长此以往,何愁我大唐不恢复贞观之治时的繁华景象呢?因此微臣恭喜皇上,贺喜皇上,我大唐重兴指日可待啊!”
  杜风一番黯然销魂屁,拍的李昂的脸色当即阴转多云,听到最后的时候,基本上就已经云开雾散拨云见日了……
  第二卷 小试牛刀 第一百七十九章 群臣一起拍马屁
  李昂听到这样的一番话,虽然知道杜风完全是在拍马屁,心里也多少觉得这些其实跟自己没多大关系,几乎都是杜风做出来的成绩,可是听在耳朵里还是很受用。谁不喜欢身边的人顺着自己的意思,使劲儿拍自己的马屁呢?没有一个人喜欢整天听到那些逆耳的话,即便是忠言也会觉得不舒服么!
  “嗯!!有理!”李昂听到了这番马屁话,不由得点了点头,心里刚才的不爽多少已经消散的差不多了:“那就让群臣到紫宸殿议政吧!”说完,李昂笑眯眯的转身走了。
  宦官总管看着颇有些得意的杜风,心说,难怪这小子小小年纪爬的这么快啊,又是御皇孙干殿下,又是御史中丞,前几天还捞了个郡王,居然还有封地五十里,啧啧,现在算是看明白了,就凭这一手马屁的功夫,就不是一般人能够比拟的啊……
  很显然这个宦官总管目前只有一句话想对杜风说,那就是紧紧的抓住杜风的手,热泪盈眶的说:“杜大人,老奴对你的景仰真是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啊……”
  宦官总管到朝堂宣布了让群臣去紫宸殿议政的旨意之后,群臣也没什么话说,反正今儿就是打算做个万众一心的阖家团圆的场面么,一定要很感动,让人为之流泪就更好了。
  杜风也明白这帮家伙心里在琢磨什么,心说可惜了。这会儿没有倪萍或者是朱军,要是有这俩人,整点儿看照片、忆童年、请亲人之类的招数,还怕这帮大臣不一个个在朝殿之上痛哭流涕追忆往昔?到时候绝对是一派君臣抱头痛哭,平时斗了十年八年的老冤家说不定就此握手言和从此相交莫逆都说不定,所以说,没有不可能,李宁地这句广告语不是白说的。
  当然了,由于大唐朝还没发掘出像是倪萍或者朱军这么有才的人,于是杜风也只能将这样的场面在大脑里YY一番了。只是觉得有点儿可惜,这么好的大场面。啧啧,那一定很过瘾……
  由此。杜风也暗暗决定,以后一定要多加留心,看看身边会不会有朱军潜质的人,要是有,回头倒是要好好培养培养。身边要是多一个这样的家伙,以后出去跟人谈个判什么的,何愁不是无往不利啊!!
  说话间。这些大臣们就嘻嘻哈哈的到了紫宸殿外。之所以是嘻嘻哈哈的,是因为这时候好像大伙儿由于这次地统一意见,心情也都比较好,这气氛也自然就好了起来,显得其乐融融无比和谐。
  宦官总管又走了出来,高声叫到:“皇上有谕。宣文武百官进殿面君!”
  哗啦啦啦,一帮人争先恐后的往紫宸殿里走去,平时从来没看到这帮人这么积极地。简直就是一窝蜂,估计都想抢个好位置想要好好的讨好一下皇上李昂吧!
  杜风看在眼里,笑在心里,等到那帮大臣都进去了之后,他才慢慢吞吞地往紫宸殿里走去。
  “臣等参见皇上,吾皇福寿永康,万岁万岁万万岁……”
  群臣山呼之后,分开两班各自站好。
  李昂心里挺高兴,脸上却露出好像有点儿犹豫的神色:“诸位爱卿啊,你们的奏折朕都大致看过了。这次你们的意见很是统一啊……不过,真的要讨伐河北三镇么?”
  这话一说,低下那帮大臣不明白了,心说这不都是你自己的意思么?虽然你没说过,可是杜风的态度明摆着,难道杜风跟皇上地态度是相反的?
  这么一想,这帮老东西就犹豫了,甚至于没人敢站出来了。
  杜风摇摇头,心说这帮王八蛋,感情都是墙头草啊!心说看来还得本少爷亲自带个头。这李昂也是,都什么时候了,直接拍板不是完了么?怎么莫名其妙的还要搞个欲拒还迎,你又不是青楼的那些个妓女,搞得什么狗屁名堂么?
  正当杜风打算走出来的时候,却突然听到李宗闵高喊了一声:“启禀皇上,臣有本要奏。”
  李昂也在那龙椅上偷偷的抹冷汗呢,心说我不就是想要再搞点儿玄虚出来么?你们这帮家伙也顺风倒地太快了吧?奏呈倒是递上来了,但是这变脸变的也……
  他正打算给杜风使个眼色,让杜风站出来当当当当把出征河北三镇的好处陈述个清楚,突然看到李宗闵站了出来,不禁微微点头,心说得亏还有人说话啊!
  “李爱卿有何要说?”李昂发话了。
  李宗闵站出来,手捧朝笏,低头看着自己地衣襟,开口说到:“皇上,臣以为出兵讨伐河北三镇势在必行!前些日子是臣糊涂,以为跟那些节度使相安无事就能让他们蒙感圣恩,从此受命于朝廷心中再无逆反之心。可是,这些日子以来,臣从河北得到的线报,发现那些节度使在地方上不务正业,疏于军务,对于朝廷应有供奉更是顽抗不已。臣以为,对于如此冥顽不灵之辈,也只有大军压境,方才能够使得他们清醒一些……”
  李昂点了点头,颇为赞许的笑了一笑。
  其余众臣一看,哦,原来皇上刚才是希望咱们说出口啊,一个个懊恼不已,心说又让李宗闵抢了头功,于是再不甘落人后,一个个纷纷附和:“李大人所言有理,这帮逆臣贼子,早该出兵讨伐,也好让其知道吾皇天威……”
  杜风看到群臣激昂的样子,撇了撇嘴,心说你们这帮狗屁大臣。刚才一个个都上哪儿去了?现在知道要抢功了!还真是无耻的可以啊!
  “既然诸位爱卿都以为应当出兵讨伐河北逆臣,朕便准了你们地奏请。白居易白爱卿,你身为中书舍人,立刻给朕起草一纸诏书,择日选兵出征河北三镇!”
  李昂这话一说,群臣拜倒,纷纷高呼:“吾皇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此次出征,必当大破河北三镇军马,凯旋回师……”
  紫宸殿中。一片马屁讨好之声,无非也就是刚才杜风说过的所谓尧舜禹汤文成武德之类的屁话。只是这一大帮人一块儿拍马屁,就显得有点儿不是滋味儿了。李昂听了也不禁微微的皱了皱眉头。
  “好了好了,这些马屁的话以后再说吧。这讨逆之举是已经定下了,只是诸位爱卿觉得,当由何人使兵出征呢?哪位将军愿为讨逆之师元帅一职,这监军又由谁担任比较好呢?”
  群臣一听,心说这还真没考虑过,谁来干这个倒霉的差事呢?这倒是个问题。
  所以说。到了这种时候还得说是杜风,他是早就有了盘算的,所以,听完李昂的话,当时就站了出来:“微臣杜风有一个人选……”
  李昂一看,好。杜风果然是值得自己倚重啊,这小子每到关键时刻总是能帮上大忙。
  于是立刻笑得跟朵花儿似的,指指杜风:“杜爱卿速速说来……”
  杜风双手捧住朝笏。微微一点头:“皇上,微臣以为,此番出征河北三镇,其领帅印者,必使我大唐一代名将汾阳王郭老将军之后,以显我大唐声威。那些乱臣贼子,听闻我领帅之人乃是汾阳王之后,必然闻风丧胆,我大唐神策军也可所向披靡……”
  那帮大臣们一听,心说这倒是个好主意,的确能起到一定地威吓作用。但是转念一想不对啊,这郭子仪是战功彪炳威名赫赫不假,可是他的后人,貌似还真没什么名将,也没见到有什么太大地贡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