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作者:紫茏    更新:2021-11-25 17:17
  苏亦星笑了起来,懂了老道的意思。
  “在晚辈的感觉里古代人的武功都是了不得的,飞檐走壁,登萍渡水那还是小事,凌空发掌会象炸药一样地炸开,挥手间人命灰飞烟灭。更有甚者轻功飞天象仙人似的,飞机都比不上呢,晚辈就是想学这些功夫。不过以晚辈看来,那些电影电视里的可能是有些夸张了吧……”
  “什么飞机电视电影什么的?这些都是啥呀?”老道士当然不懂啦。
  苏亦星说那些都是些未来社会里的一些机器玩意,无法用明代人的话语解释,老道也没深究。
  “师门虽说只精于符咒与捉鬼驱邪,但你所说的江湖道上,贫道也略知一二,却从没听说过谁的功夫这么了得的呀,想当年佛门至尊达摩大师渡江时也得凭借一叶芦苇呢,凡人哪可能随便飞天几百仗呐,此事纯属子虚乌有。贫道实在是更谈不上了。封施主若有兴趣贫道可教些你健身保命的吐纳功夫慢慢地筑基,以后更高的功夫只有施主自已凭悟性看古籍学吧,再说不管你想要练习什么武功,首先起点是要把内功练好,江湖不是云:‘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吗?”千云老道实话实说把个苏亦星说得愣住了。
  看来现代社会上为了收视率为了好看就把古代的武术越弄越神,越搞越浮了,年轻一代的根本搞不清古代的武功是否确是这样的呢。苏亦星心想看来是学不到什么高深的武功了,什么做大侠的梦想可能也要泡汤喽。那么只有先学点防身保命的小功夫与老道说的养身吐纳气功再说吧。
  就这样,苏亦星做了千云老道的俗家记名弟子,在凌虚观开始了他迈向江湖进军武林的第一步,按照老道的说法叫做:吐纳功夫,也叫筑基功。
  第九章 启灵根 天纵奇才
  “呼吸由气而活,故我有吐纳之诀。津液有水藏而生,故我有漱之诀。思虑由心识而动,故我有存想之诀。人身营卫血脉,寤即行只外,寐即行于内,寤寐内外相养和平……存想其身,从首至足,又自足至丹田,上脊膂,入于泥丸;想其运如云,直贯泥丸……”老道摇头晃脑的念着,苏亦星晕晕糊糊地听着,差一点要打瞌睡了。
  “涮”地一声,老道的尘扫甩了上来,苏亦星猛地惊醒过来,忙念着:“从首至足,又自足至……”
  老道摇了摇头说道:“小封啊,起首这些看来是象有些枯燥,但其中却是奥妙无穷呐,都是前辈先贤们积毕生精华所聚,你只要耐心地用功学习,不消几天你便可尝到其中的滋味了,到时候你可能是欲罢不休呢。你没有练过功,尚不知人体筋络的妙处。嗯……也罢,为师先运气在你身上运转一番,让你知道一下什么叫气,什么叫筋络与奇经八脉。”
  老道的手掌贴在苏亦星的后背上,苏亦星只觉得一股子暖暖的气流从身上运走,它沿督脉从‘长强’到‘命门’再到脊中、灵台、大椎、风府、一直透过头顶昆仑……接下来又沿着奇经八脉运走了一大圈子。苏亦星的自我感觉象是走在云端似的,浑身上下舒畅无比,有一种难以形容的快感。只希望老道的手不要停下来,让自己多享受一下这种美妙的感觉。
  可刚这么想,老道的手便停了下来:“现在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吧?想要一直有这种感觉那就要勤练多习,还要注意方式方法。要懂得其中的巧妙,《指玄篇》上说:‘不懂火候与抽添,妄费人间烧炭钱’呀,当然还得要有悟性。”
  “那得要多久才能练成呐?”苏亦星问。
  “这个么,要看你的悟性与天赋了,以为师看来,你有道基,不会太长的,安心地用功吧。”
  苏亦星享受到了气运筋脉的乐趣,这回很下心来练功了,果然不到二旬即大有成效了。
  这一日正在练功运气,一会儿只觉得体内气涛汹涌,五脏六腑在翻腾,气流到处乱窜。心想坏了,这可是师傅说的那种经络偏差,走火入魔的先兆了。吓得又不敢乱动,心中只盼望着师傅能够早点过来发现自己,救助自已……
  在忐忑不安与惊心肉跳中,苏亦星苦苦地支撑着……忽然,腹内一股气流带着回旋轰地直冲顶门百会穴……苏亦星刹那间心想完蛋了……
  不知道过了多久,苏亦星缓缓地睁开了眼睛,自己还是在后山的草地上躺着。
  天空,比以前看上去更蓝,更深邃。偶尔间飞过的鸟儿在自己的眼中是那么地清晰,甚至于连身上的彩羽也看得清清楚楚。耳中还清晰地听到了鸟儿低微的鸣叫声与挥动翅膀的振动声……一瞬间,脑中以前所有学过的看过的听过的东西飞速地象电影般地在脑海里一一掠过,就在这短暂间把自已由小到大所有的过程重放了一遍。而且记忆得比较地清晰、牢固。
  人的一生只要能把自已学过看过听过的东西记住一成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何况是大多数呢。科学家早就发现人的大脑的利用率一般人只占了二成不到,大多数的潜力是没有开发出来的。作个现今社会的比喻,苏亦星的大脑就好比原来老式的486或者586电脑一下子升级到了奔4了。利用率基本上都开发出来了。现在苏亦星的现代知识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层次了,只可惜明代知识还是大为欠缺,因为这方面的东西还没有输入呢。
  站起来拍了拍衣袖,感觉不到体内真气乱窜了,精力却旺于以前许多倍。试着向上跳了跳,“刷”地窜高了四五米高,吓得一身冷汗,然后又弯弯斜斜轻飘飘地荡了下来:“哈哈……真的有用呀,我终于练成功夫啦……”苏亦星高兴得忘乎所以,在草地上乱蹦乱跳地高喊。
  平复了一下心情,找了一颗树,试着拍了一掌,可半天没反应呀:怪事,电影电视里的“降龙十八掌”不是摇摇发出一掌就可以了呀,我贴得这么近怎么还是一点反应也没有呢?难道我还是没有内功?没有内功又怎么会一跳这么高?假如现在回到了二十世纪我也不怕的了,起码可以做个永保记录的世界跳高冠军了,想想心中还是蛮高兴的。
  再试着拍出一掌,还是不行,树干摇了几下就停住不动了。想了一会,把气导引到手掌上,憋住一口气,用作全力一掌拍向树干,没反应……五秒钟后树拦腰而断。苏亦星又狂呼起了:“原来如此呀,成了,成了!”
  仔细地察看了下树干断裂处,发现断口处有一堆树木的粉末随风飘扬。“真的这么厉害呀,不过打架是也好麻烦呢,总不能别人打我时我先喊‘慢着,让我先把气运好了再来。’呵呵……真是乌龙呀。”想着自已也笑了起来了。
  对于苏亦星练功的成效也是大出于老道的意料,老道练习了几十年也没有达到苏亦星目前的异能,想来想去只能归功于苏亦星是受紫雷劫后才达到的天生异禀,怪不得早就觉得他灵光满面呐
  至于要运功才能出掌这事,老道解说是初练不熟而已,没有达到心、意、气、力四合,多练习之后就会达到的,到时就不会象现在这样子了。
  老道高兴之余又拿出了几本秘藏的道家秘笈付与苏亦星,要他自已琢磨着练习。至于武术套路老道自己也欠奉,老道认为一点点的皮毛对于现在的苏亦星来说是没有好处的,搞不好反而会练歪了路子。
  又过了一个月,老道已经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教苏亦星的了,苏亦星也准备向老道告别下山回家了。临别前老道拿出了自已钻研多年卓有成效的几种易数书册给苏亦星,说将来可能有时会用得着的,反正艺多不压身嘛。
  现今的苏亦星已早非吴下阿蒙了,身怀绝顶内功与异能,只是武术套路还没学,也拿不出象样的一招半式来。不过他发觉只要心念一动一专注,眼光里看出去的东西往往好象电影里的慢镜头一样,再快的速度在他眼里变成了老年太极拳了。还有他现在的记忆是常人难以所及的,所以他心中有底,你想啊,你以平常的速度去打一个打慢动作太极拳的人哪会不赢呢。
  路过常州府时天色已晚,在繁华的城内商业街上兜了一大圈,感觉常州府百姓的生活还是比较安逸的,远不象洪武初年那样的困顿萧条。元末群雄割据时期,苏州为张士诚所据,相对说来是比较平静安宁的。等到朱元璋围攻苏州时,张士诚不肯投降,最后苏州城破变成“历代繁华,可怜焦士,遂使燕巢再毁,麛鹿重游。”朱元璋对苏州人缺乏好感,在经济上推行重赋政策,并把许多富民迁徙到临濠等处,更加重了苏州的凋敝。常州府因为靠着苏州府很近,经济贸易可以说是息息相关的,所以当然地受到了牵连。一直到成化、弘治年代,苏常蕴涵的经济活力才慢慢地爆发出来,社会经济一度达到了十分繁华的程度。
  苏亦星挑了一家装修最好的叫做“百酒楼”的客栈里打尖住店,小二很快地送上了炒菜,随便要了一壶黄酒。
  一个人饮酒是特别地寂寞的,尤其是在外乡它地。正在百无聊赖时,竹帘掀处,进来一位英俊潇洒,身穿宝蓝轻衫,肩插宝剑的年轻人。苏亦星只觉眼前一亮,心道这才是影视剧里所描述的主角人物呐,一看就让人有种亲近感,心道要好好结交才是。
  待年轻人刚刚坐定,苏亦星迫不及待地走上前去,学着电视里看来的口语拱拳道:“这位兄台请了,小弟旅途孤寂,独自饮酒无欢。看兄台一表人材,气度轩昂不凡,有心结交,不知可否赏光一同饮酒啊。”
  年轻人赶忙立起回礼,看来是个修养不错也很好客的年轻人:“初次见面,怎好叨扰,不如由在下作东吧。”
  “哪里,哪里,相逢何必曾相识呀?请!请!小二,多上好菜,还有把你们店里的好酒都拿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