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作者:公木    更新:2021-11-25 15:33
  刘墉换上一身破旧的皮袍,匆匆出门,到通往宫中的路上,等候和珅。和珅刚走到这里,刘墉差人拦住轿子递上名刺,同时说明:"中堂亲自过府贺年,没有遇到和大人,现在已经下轿了。"和珅虽对刘墉耿耿于怀,但见刘墉对自己如此尊重,自己此时此刻不能失礼,无可奈何,只得冒着风雪下了轿子。和珅正要跟刘墉招呼,但刘墉没等他说出口,先"扑通"一声跪在了雪地上,口中说着:"给和大人贺年!"和珅一见到刘墉跪在地上,刘墉也是位高德尊权重一时的人物,都跪在地上拜年,和珅不得不急忙跪到地上回拜,可是他过年穿在身上的是格外名贵价值万金的雪貂皮袍和锦绣马褂,一下子沾得污浊不堪。
  两人站起身来,和珅看刘墉,虽然他身上也是沾满泥污,但他却穿得是件破皮袍,早已破旧不堪,根本不值几个钱了,看来是有所准备,知道这是刘墉故意整他。和珅心中叫苦不迭。
  到了宫中,将此事向乾隆哭诉了一遍,要乾隆为他出气。
  乾隆觉得又好气又好笑,说道:"是你自己跪在地上跪的,怎么好拿刘墉治罪,大清律法上也没有此条啊!"又对和珅劝慰一番,便就此了事。
  满朝文武一时间将这件事传为笑谈,觉得刘墉为大家出了一口怨气,人心大快。
  于是,有人向纪晓岚说:
  "纪大人满腹经纶,足智多谋,善于捉弄人,连诸位朋友,都让你戏谑过。锋芒所向,为何总是闪开一个和珅?"纪晓岚也不否认,随即答道:"与友人开玩笑,只是寻个开心,友人虽难堪出丑,自有友情存于心中,不会介意,开得玩笑多了,说明友情深厚。我与和珅同朝称臣,也有时开个小小的玩笑,只是蜻蜓点水,适可而止,实因我们的交情不可与诸友相比啊!"和珅收受贿赂,已积蓄了万贯家财,于是挥金如土,连年大兴土木,营造府第。亭台楼阁,花园水榭,应有尽有,豪华至极,侈奢无比,并在各处雕刻名人的题词题字,汇集各家书法,要将和府装点得美妙无双,冠绝京华。
  和珅在花园中建了一座凉亭,要在亭上镶一亭额。纪晓岚是文章圣手,他便求纪为之题写。
  纪晓岚见和珅这次有求自己,心想我何不嘲弄他一下,让这位目中无人的权贵,也晓得我纪晓岚的厉害。
  纪晓岚谦和地接待了和珅,又郑重其事地为和珅题写了两个大字:竹苞。
  这"竹苞"二字,本是《诗经·小雅·斯千》中的词语,其原句是"如竹苞矣,如松茂矣",人们常以"竹苞松茂"颂扬华屋落成,家族兴旺。现在纪学士只写"竹苞"二字,和珅以为文简意丰,别有韵味,心想纪晓岚的学识确有过人之处。又看纪晓岚与别人常常是虚与委蛇,今天对自己是毕恭毕敬,和珅自然有几分得意,也不怀疑他在戏谑自己,便兴致勃勃地拿回府去,督工制成金匾,端端正正地悬于亭上。
  新建的和府落成之后,和珅得意非常,在府中举行落成典礼,大宴宾客,炫耀门庭。一时间,和府内外,车水马龙,冠盖云集,热闹非凡。
  文武百官的庆贺和恭维,使和珅感到无比荣幸。盛宴款待之后,兴高彩烈地引导来宾在府内各处观赏一番。
  人们到了和府花园,看了纪晓岚题写的匾额,不少人看出其中用意,只是当场默然不语,回去之后互相传说,大为开心。
  这天,刘墉、刘半江、卢文弨等人应邀来到和府。看到纪晓岚为和珅题写的"竹苞"二字,刘墉忍不住哑然失笑。和珅见刘墉笑得古怪,奚落之意溢于面表,但不明其中缘故,便向刘墉问道:"石庵兄为何发笑?"刘墉听和珅一问,后悔自己刚才失态,只是笑而不答。
  刘墉越是不说,和珅就越是怀疑,于是再三追问。
  刘墉心想,我何不当众说出来,让和珅当众难堪,不信他不怨恨纪晓岚,那他就会想法回敬一下,这两只好斗的公鸡碰在一起,准会有好戏看的,大家岂不快哉!想到这里,刘墉扬手一指那块匾,对和珅笑道:"看了匾上所书,不能不让人发笑啊!"这时,站在刘墉身后的刘半江,早已看出匾中用意,因他几个都是纪晓岚的多年好友,有意为纪遮掩,便悄悄地拉一拉刘墉的衣服,示意他不要说出真情。
  和珅仍在追问:"请刘大人明示,这'竹苞'二字有何蹊跷?"刘墉得了刘半江的暗示,一时犹豫起来,刘半江抢着说道:"依我看来,'竹苞松茂',语出《诗经》,后人沿用久矣。
  今者纪学士只题'竹苞'二字,实为乱翻典故,弄巧成拙,贻笑于大方之家啊!"和珅听了将信将疑,又掉头向刘墉询问,刘墉沉思一下,想此事这样,一出好戏就看不成了,便按捺不住地说:"依鄙人之见,这是纪春帆在和你开玩笑!"和珅不解其意,赶快追问:"他和我开的什么玩笑?"刘墉笑道:"你把'竹苞'二字拆开来看,岂不成了'个个草包'吗?"和珅这时恍然大悟,心中又羞又恼,虽然当着众多宾客不便发作,但心中恨得咬牙切齿。暗暗想到,这纪大肚子,竟然作践到我头上来,岂不是吃了熊心豹子胆,我一定将你纪晓岚置于死地!
  果然时间不久,纪晓岚同和珅的关系紧张起来。和珅几次进谗言,参奏纪晓岚,但纪晓岚也是乾隆的爱臣,乾隆见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忍心伤害纪晓岚,便劝慰和珅一番了事。
  和珅存心要陷害纪晓岚,刘墉知道了,后悔不已,心想自己只不过是想从中挑拨一下,让纪、和二人产生点小摩擦而已,没成想这和珅如此心狠手黑。便去向纪晓岚陪礼道歉,要他多加小心。
  刘墉与纪晓岚本是好友,为什么他这次竟然做出对不起朋友的事来?这其中另有缘故——纪晓岚和刘墉等人侍驾出游泰山,行封禅大典时,御驾出了京城向南行进,行到河间县地面,再往前走就是献县了,乾隆行到这里想起纪晓岚"哭雨"的事来:那是前一年的春天,天空正下着一场山雨,细雨濛濛、飘飘洒洒。正逢纪晓岚应召入宫,皇上见他脸上浇了许多雨水,便问道:"你为何进得殿来,还不把脸上雨水擦掉,你可知罪?"纪晓岚一听,有些害怕,刚才听人家宣召很急,便赶紧进宫面君,匆忙间忘了擦去雨水,此刻皇上降罪下来,如何回答是好?他急中生智,向皇上回道:"为臣面上雨水已经擦去,圣上所见,不是雨水,却是泪水呀,擦不胜擦,恭请圣上恕罪。"皇上听了心中一喜,心想纪晓岚又在跟我耍花招,我倒要察问一番,看他如何答对,便问道:"爱卿,为何落泪?"纪晓岚见皇上有意追问,便急忙答道:"微臣恭请圣上明鉴——"说着纪晓岚停下话来,偷眼看看皇上脸色。皇上问道:"明鉴什么?还不快讲!""微臣不敢讲,怕圣上降罪下来,吃罪不弃。""朕赦你无罪,快快讲来!""谢皇上,叩请圣上明察。为臣家乡河间府,本为九河交汇之所,地势低洼,雨大之年,淹灌田亩,禾稼受损。雨少之年,地碱土瘠,野草都不能生长。这里即使赶上丰年,也只能得六七成;若是干旱之年,地不纳苗,泛起一层白白的碱末。每逢春季,干旱少雨,他处百姓皆曰'春雨贵如油',家乡百姓均说:'春雨咸如盐',皆因雨水降下,大雨尚好,能把碱气压下去,最可恨的是像今天这样的小雨,雨过天晴,日头一晒,盐碱集于地表,田里泛起一层碱沫。正赶上这春播之时,种上不出,出苗不长,田里无苗,家乡百姓,靠何获得秋收?为臣想起此事,悲悯家乡百姓,禁不住潸然泪下。"纪晓岚说着此语,真的声泪俱下,一幅十足的感伤情怀。
  皇上看他脸上的雨水,真的换成了泪水,难得他有忧国忧民的一片赤诚之心,居庙堂之高,而忧其民。皇上说道:"看你忧心忡忡的样子,倒是真的忧虑家乡百姓。每逢雨雪风霜,你常常为家乡忧虑吗?""为臣不敢说谎,无论阴晴雨雪,家中朝中,臣总是惦记着百姓的疾苦。""好吧!朕就是喜欢你这样的臣下。那么你说,什么时候你才高兴呢?""臣不敢说。""只管说来,恕你无罪!""为臣叩请皇上,免去家乡今年钱粮。""呵呵,说了半天,你在和朕绕弯子啊!""为臣不敢!恭请圣上降恩于家乡百姓,纪晓岚代家乡百姓谢恩了。"说着纪晓岚又跪在地下叩头,把皇上逗得连连发笑。
  乾隆想想说道:"河间府共有几县?"
  纪晓岚答道:"一十三县。"
  "河间府一十三县,地面太大。这样吧,朕免去你献县本年的钱粮,你看如何?""谢万岁。"纪晓岚连连叩头,已是笑容满面。.....乾隆皇帝想到这里,把纪晓岚叫到御驾旁边,向他说道:"纪昀你可知罪?"纪晓岚听了此语,心里有点担心,但见皇上脸上笑呵呵地,不像有怪罪自己的意思,便大胆说道:"启奏皇上,为臣不知何罪!"皇上说道:"出京以来,一路上,谷物稔熟,棵粒饱满,枣李成行,挂满枝头,全然一派丰收景象。你为何在去春下雨之际,谎报实情,说家乡丰年只有七八成年景,快快与朕道来!"纪晓岚见皇帝想起了去年哭雨那件事,便笑呵呵地奏道:"官道两旁,良田千顷,加上交通方便,百业兴旺,经济发达,人多地少,勤于经管,自然看上去都有九,十成年景,为臣家居河间城东南面百余里的崔尔庄,那里地势低洼,土地盐碱瘠薄,不能和此处相比,今年风调雨顺,也只有七八成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