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作者:函之    更新:2021-11-25 13:38
  一到家,就分派礼物,给先生一件金挂表;给九夫人一大堆法国水粉;连我老婆子也有份,知道我腿有风寒,送了我几帖子软膏,也不枉我过去里疼他了。”
  我笑道:“三少爷留洋镀金,见多识广,自然与众不同,平等博爱。”
  姨娘笑道:“这还不算,三少爷见了九夫人,并不觉得生分,九娘前九娘后的叫得贴心,端茶递水,煎汤送药,直喜得先生眉开眼笑,仿佛一下子年轻了二十岁。”
  我笑道:“这就是新时代的青年,进步了,文明了。”
  姨娘道:“这个三少爷,是六夫人生的。只可惜,母亲难产去了。还好,先生疼着他,如今终于长大成人了,有出息了。”
  我笑道:“如此看来,先生真是福大缘深了。”
  姨娘道:“先生命苦,前前后后几位夫人,只有三个有了生养,那就是大夫人、三夫人和六夫人。最后去的去、散的散,偌大一个宅子落得冷冷清清,空空荡荡。”
  我叹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姨娘看看四周,低声道:“告诉姑娘吧,你们都不知道,先生还有一个四夫人,因为没有生养,所以看破了红尘,如今做了弟子,不见任何人,一心的在后园子吃斋念佛。”
  我笑道:“四夫人原来是做什么的?”
  姨娘道:“唱戏的。”
  戏子无情,婊子无义,是真的吗?
  我不再问她,她也没有说下去,急匆匆地走了。
  过了几天,想不到,这个三少爷,竟然来拜见我了。身后跟着的傻大姐,怀里抱着一个喇叭状的铜器。
  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发开中分,油光可鉴,西装革履,白衫红带,胸前一笔一表,手上戴着西洋戒指,一件风衣,斜搭手臂,潇洒极了。真是新时代的楷模。
  他上前来,伸手与我相握,我也得学他的礼节,含笑点头,欠身让座。
  三少爷坐下来,拿出一个锦盒,笑道:“一点西洋人参,吃来与众不同,别有一番滋味。请百合女士收下。”
  秋荷上来,收了礼,回了他一件坠饰。
  我笑道:“公子万里归来,旅途劳顿,应当多休息才是,怎敢劳动大驾,叫人授受不起。”
  三少爷笑道:“今日之世界,是开放之世界,志同者,必道合,新时代之男女,应高举新思想的旗帜,汇入时代的洪流。百合女士又岂可例外乎?”
  我笑道:“公子胸有丘壑,百合犹如草芥,岂敢志同道合?”
  三少爷摆摆手道:“百合女士过谦了,试看今日之天下,上有女王,下有学者,谁说女子不如男?”
  我笑笑,不可置否。
  三少爷笑道:“久闻百合女士多才多艺,我也带回一件西洋乐器,名叫萨克斯,正好可与萧笛协奏,希望不吝赐教。”
  我看看笑嘻嘻的傻大姐,知道她怀里的就是所谓的萨克斯了。我示意之下,秋荷便拿来了横笛。
  三少爷取过萨克斯,来了一段引子,我知道他吹的是《小夜曲》,会意接下,依律相和。
  一曲毕,三少爷意犹未尽,无奈傻大姐见到好玩,已抢了萨克斯去,弯腰弓背,脸憋得通红,一个劲儿胡吹,那声音好像老牛叫,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好个傻大姐,见大家笑她,好像有些害羞,提了萨克斯,拉着秋荷,拿了横笛,躲到园子去了。
  三少爷一摊双手,摇着头笑道:“我这个妹妹呀,天不怕、地不怕,谁也拿她没有办法。”
  我笑道:“她虽然愚钝,却见真本性。人人如此,世界岂不大同?”
  三少爷笑道:“英雄所见略同。何来桃源?与世无争之地也!”
  这一来一去,一唱一和,两个人,好像久别重逢的知己。
  从这以后,凡有机会,三少爷都会到我这边来,谈天论地,其乐融融。
  尝过梅子,春天就到尽头了。
  天入小夏,九夫人的精神,一下子好了起来,荡了几次秋千,厌倦了,纠缠着先生,吵嚷着要去放风筝。风筝虽是春天的玩意儿,先生岂敢不依,忙叫姨娘去外边定做了几只回来,无奈天不作美,天天只见些许微风,只好每天对天兴叹。
  东风不与周郎便,先生也有些着急,生怕九夫人又闷出病来,忙叫三少爷陪她出去划龙舟。
  出去了几回,九夫人高兴了,天天脸上带着红润,哼着小曲儿,蝴蝶小鸟一般,叫人不胜爱怜。先生更是丢心落肠,提笼架鸟,四处溜达,很是悠闲。
  夏天还没有过完,便出事了。
  谁也想不到,三少爷竟然和自己的娘——九夫人染上了。
  还是姨娘碰上的,这个女人,可吓坏了,知道二人犯了天条,伸手打了三少爷一耳光。三少爷和九夫人泪光莹莹,跪地求饶。姨娘心一软,叫二人发了毒誓,便锁了口。
  哪里又知道,这件事竟然还让傻大姐给碰上了,嚷了出去,终于叫先生给知道了。
  这下可了不得,先生气得火冒三丈,大发雷霆,审了姨娘,姨娘哪敢不说,一五一十全招了。先生动手打了九夫人,赏了三少爷几拐棍,打得鬼哭狼嚎,然后叫他跪在院子里,三天不给饭吃。
  书馆里,先生的话就是圣旨,谁敢不听?三天里,三少爷除了喝了几碗水外,全靠那个谁也无可奈何的傻大姐拿了些东西给他吃,不然,准饿个半死。整天里,九夫人把自己锁在厢房里,不吃饭,只是嘤嘤地哭,不见任何人。
  先生又急又恼、又恨又怜,象只无头的苍蝇,在书馆里团团转却找不到一点儿办法。几天之后,看上去一下子苍老了。
  三少爷知道撞了祸,缩在自己的房间里,不敢出门半步。
  又过了几天,竟然传来一个噩耗,九夫人竟然上吊了!
  先生呆了眼,好一阵缓过气来,吐了几口血,昏死过去。姨娘慌了手脚,连忙通知了我们三姐妹。
  我们三姐妹赶到时,姨娘已和傻大姐把九夫人放在了床上,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着。
  好一阵,先生悠悠醒转,见了我们,竟落下几滴老泪了,也让我们心中发酸,好生难过。
  姨娘赶紧喂了先生几口茶,垫高了靠背。先生喘着气道:“把那个败家子拖到这儿来,跪着守灵赎罪。”
  三少爷哪敢不从,手捧白花,拖了孝布,直挺挺地跪在九夫人的床前。
  眼见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我们三姐妹,只能留守与此,里里外外,做做帮衬。姨娘一会儿东、一会儿西地忙着,时不时还落下泪来。
  第二天,先生支撑着下了床,也不声张,叫来几个棺材铺的人,将九夫人盛装入殓,发了丧,送到城外十里坟埋了。
  虎毒不食子,先生怒气未消,气得咬牙切齿,把三少爷又教训了一通,赶回了巴黎。
  三少爷一走,先生竟然一病不起,整整在床上躺了四个月。
  我知道,到了这个年纪,九夫人就是他的命根子,照顾多于感情,失去了九夫人,就好像失去了自己的女儿,弄得个白发人送黑发人,岂不肝肠寸断?
  在这里,让我也看到了恶人之善,善人之恶。在这个宇宙间,十恶者只有鬼,十全者只有仙。
  正文 手记40 风月秦淮
  九夫人是走了。
  转眼又到了初春,先生方从悲戚中解脱了出来,脸上渐渐有了颜色,不再闭门谢客。
  姨娘求神拜佛,见先生好了,喜得落了泪,四处去烧香还愿,多谢菩萨的大恩大德。
  为了让先生高兴,姨娘来央求我们三姐妹,陪先生出去走走,散散心,好让他忘记那些苦痛的记忆。
  我们同意了,一起去请先生。先生见我们如此,略加宽慰,于是又请了几位先生同游。
  选了一个吉日,放了鞭炮,准备出行。先生通了电话,一会儿,便来了三辆车,走下来三位先生。
  先生一一介绍道:“这是闵先生,这是黎先生,这是贾先生。”于是大家一一见礼,寒暄一番。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出了书馆,向城外驶去。
  车上,先生道:“这三位先生,闵先生是一代儒贾;黎先生是政府机要秘书;贾先生是留洋博士。”
  车行不久,终于到了。河畔上,停靠着一只红船。一块行板,直达岸边。
  看见我们到了,船家夫妇急忙下来,引领着我们上船。船上,锅碗瓢盆、桌椅杯盘,一应俱全。
  大家坐定,先生笑道:“难得今天如此有幸,各位应大显身手,一醉方休。”
  闵先生笑道:“那就请先生出题吧。”
  先生笑道:“虽能夺主,岂可喧宾?贾先生博学多才,还是让贾先生来吧。”
  黎先生也附和道:“贾先生应是当仁不让才是。”
  贾先生也不推辞,笑道:“既然大家出来是玩的,那就先来个文字游戏吧。一字成联。在座诸位,一人一联,不求工整,但求和谐。贾某先献丑了。”说完,引出了一联:
  朝朝朝朝朝朝朝
  黎先生摇头晃脑,对出一联:
  行行行行行行行
  闵先生四平八稳,对出一联:
  乐乐乐乐乐乐乐
  轮到我们三姐妹了,从大到小,依次而来,海棠吟道:
  和和和和和和和
  牡丹笑笑,不慌不忙,吟道:
  华华华华华华华
  想都不用想,信手拈来,我吟道:
  长长长长长长长
  先生也来凑趣,接下一联:
  传传传传传传传
  说完,大家相视而笑。
  船儿前行,但见两岸绿树成荫,莺鸣鹭飞。极目处,可见几处隐隐青山,轻烟缭绕。
  闵先生笑道:“几位姑娘,可否献上一曲,为青山增色、绿水添香?”
  海棠抛砖引玉,她手执洞箫,吹的是一曲《文姬归汉》。此曲分为三阙,上阙雪上霜,忧愁悲怨。东汉时期,文姬初嫁河东卫仲道,不久即丧夫,又遇董卓作乱,被部将虏至长安,流落辗转。兴平二年,被左贤王携归南匈奴,居十二年,生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