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作者:函之    更新:2021-11-25 13:38
  那个吊额鼓腮的老头儿,眼镜耷拉在鼻梁上,鸡爪似的手拨动算珠子的声音象洒豆子。他斜眼看了看我,头摇得象货郎鼓,声音象冰块似的:“拿走,不当书!”
  我刚要哀求他多少给当了,却见他已将书丢出了门外,叫我滚蛋!我回过头去,看着后面那一排排菜青色的脸,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从此不食人间烟火。
  又羞又辱中,我红了脸,拿眼瞪了那个铁公鸡似的掌柜一下,却被屋后那条又黑又壮恶狗的呜咽声下了一大跳,那个家伙,一蹦一跳,弄得铁链子唰唰作响。我知道,这东西又想仗人势了。
  被蛇吓过的,连麻绳也怕。我跑出大门,连书都没捡,象躲鬼似的逃回了家。
  姐姐见我两手空空,眼中含着泪,继续糊着小山似的纸盒。
  屋里,妈妈还在昏昏沉沉地睡着。我伏在妈妈床头,哭着对她说:“妈妈,你可千万不能死,不然,我们的路都走到头了!”
  冥冥之中,不知是什么样的定数,也许是命不该绝,妈妈的病一治一拖,最后竟然好转了。我并不感谢老天,这个世界上,谁也不会给我们活路,我们能活下来,完全是因为我们命大!
  醒来后,妈妈看着徒有四壁的屋子,知道我们为了她的病,什么办法都想尽了。
  妈妈挣扎着下了床,去缸里看了看,里面什么都没有。靠着缸边,妈妈呆立了一下,长喘了一口气,然后去里屋的箱子底下,拿出一块纱来——那是她嫁人时的红盖头。
  妈妈拿着那红盖头,摸了摸那上面的细珠子,咬咬牙,叫我拿去当了。我恨当铺老板够一样看人的眼光,把红盖头给了姐姐。姐姐什么都没说,红着眼睛,拿着走了。
  看着姐姐出去,妈妈长长吁了一口气,对我说:“有爸爸的消息吗?”
  我摇摇头。
  妈妈不再说什么,弓着虚弱的身子,双手抱着膝,坐在凳子上一阵发呆。
  不一会儿,姐姐回来了。妈妈接过钱,去了街上,买回一点儿粮食,为我们熬了稀糊。
  两天后,妈妈带着病出去了。糊纸盒糊不了口,她还要去找一份工作。望着妈妈一步一步离开,我不由泪眼婆娑。想不到,我们只过了几年好日子,短短几年之后,我们又要回到当初的苦境,为饥忙,为寒忙,奔来奔去,不知还有多少的活路?
  世事真的难以预料,这一次,妈妈竟然几天之中就找到了一份工作——帮人家扎花圈。
  这年头,仗越打越凶,越打越宽,越打越久,死的人越多,白喜店里的生意自然越好。
  这个世界,只要是人,都难逃一死!
  兵匪官绅,他们虽然害死了不少人,一旦他们短了命,也逃不掉棺材铺里买棺材,花圈店里买花圈,然后,往土里一埋,气化风,肉化泥。在生里,东拼西打,聚金敛银,死了,却带不走半分文,都给了不孝的儿孙。
  有了这两样工作,我们终于可以维持活命了。
  我们活着,一天一天地看着别人死去!
  天下的穷人,又何曾死得尽?眼下,从四面八方涌来的乞丐和难民,象信潮的鱼群一样,占据了生存的每一个空间。一时间,死了的,一张草席,几张纸钱,一个花圈,就了结了一生的哭笑与恩怨!将死的,数生呻吟,几翻挣扎,象被人钓上岸的鱼一样,做一些徒劳的求生罢了。那离死远着的,坐在地上,只有长长的叹息,只有长长的痛泣。
  我清楚,这就是水灾、旱灾、虫灾、疫灾、兵灾带来的结果。一遇上这样的年景,死人就象割麦子一样,一倒一大片。
  看着死的人多了,我有了一个主意,对妈妈说:“不如我们自己开个花圈店。”妈妈也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几根竹条,几张花纸,我们还买得起。我们自己做,自己卖,省得看别人的脸色,受别人的盘剥。
  我们的生意渐渐好了起来。解决了肚子和身子,这使我们一家非常的高兴,虽然我们赚的是死人的钱,但靠的是我们自己的手,而且,我们比别人卖的便宜,还送货上门,所以许多人都往我们这儿来。
  人世间,竟然有这样的事,因为我们卖得好,卖得比别人便宜,便有人上门来找我们的茬子。
  我们干干净净做人,本本份份做生意,从没得罪过人;同行是冤家,我知道是谁派他们来的。他们看到我们赚了钱,上面红了眼,下面就黑了心!
  那几个流氓,斜穿衣服,歪戴帽子,走路腿一撩一撩的,眼里冒着冷光,嘴里哼着下流曲儿。
  来到店里,一个流氓说:“娘们,给点烟钱?”
  我们不理他们。
  另一个流氓说:“那就给点酒钱吧?”
  我们还是不理他们。
  又一个流氓说:“不给是吧?不给叫你们吃不了兜着走!”
  我们仍然不理他们。
  一个流氓一声冷笑,将手一挥,几个恶棍便抓住什么砸什么,一边砸还一边骂,转眼之间,就将我们的店子砸了个稀巴烂,然后,拍拍手,叼起烟,哈哈大笑着扬长而去。
  经过了这么多的艰辛与困苦,这突如其来的灾难,虽然没有把我们吓傻过去,但看见那一屋子的惨状,已令我们茫然无措了。
  这个世道,是一个什么样的世道?我读了书,仍然弄不明白恶人为什么能够横行天下,好人为什么得不到善终?难道真的是因为做好人腿软,做恶人心狠不成?
  我们的爸爸不见了,至今不知音讯;我们到了这等山穷水尽的地步,仍然还有人狠心欺负我们。
  这该死的钱!
  面对这样的凌辱,我们只能忍气吞声,鸡斗不过狼,鼠斗不过猫,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这样一来,我们就只有先找好买主,做一个卖一个;过了不久,我们的生意就慢慢淡了下来,渐渐的做到了头。
  生意到了头,我们得到了爸爸的消息。原来,乱党们劫囚不成功,爸爸被城防司令部抢走,然后杀害了,秘密地杀害了!
  那是一天黄昏,天上还飘着几抹惨淡的云彩,华叔叔来了,叫我们一家去了一个地方。
  在那里,聚集了很多人,他们长声痛哭,倒着水酒,祭奠着爸爸的亡灵。
  我们母女仨人,木然而立,忘记了哭,忘记了鞠躬,忘记了时间,忘记了一切身外的苦与痛!
  这个世间,生命对于弱者,犹如一缕烟,被风一吹,就散了;犹如一滴水,被火一烤,就化了;犹如一粒沙,被雨一打,就没了,所有的开始与结局,都是一样的悲惨与凄凉!
  一座空坟,几只花圈,一堆挽联,就是爸爸一生的见证。那块碑上,没有爸爸的名字,只有八个凝血的大字:
  侠骨丹心
  碧血正气
  面对爸爸的坟,我能明白些什么呢?我似乎觉得,我读这些年的书,对于我们的命运,是不会有丝毫改变的。我的心一下子全冰了,犹如掉进了万丈的雪谷!
  正文 手记16 妈妈三嫁
  不知什么时候,有人看上了妈妈,托人来说合。当初,妈妈没有同意,后来,那个人又来了好几次,磨着嘴皮子,终于说动了妈妈的心。我又何尝不知道,妈妈是为了我们——她的女儿,并不是真的愿意嫁人。
  那是春天的一个上午,天气还透着凉意,正是乍暖还寒的时候,那个人领着一个媒婆子上门来。
  那个媒婆子,一对蛙眼,两只风耳,满脸横肉,看不到脖子,双手白得象葱头,拿着一把扇子,扭动着水桶一样的腰,来到妈妈面前。
  坐定之后,那个媒婆子瞄了妈妈一眼,便开始介绍男家的情况。她说:“这个男人,十个男人也不及,父母虽然过世了,但祖上有德,家道仍然殷实,不愁吃,不愁穿,谁个儿嫁过去,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享一辈子的清福。”
  这个女人,鼓着腮帮子,张牙舞爪,说得唾沫四溅,好象比谁都知道男家的背景和底子。
  天底下的媒人,真的能说会道。如今这样的世道,不但没有穷了她们,而且还吃得肥头大耳,穿得珠光宝气。这一切,全靠了她们那两片嘴皮子。难怪人们说世上有,戏上有,说的唱的都一样:
  哈哈,做媒人,心要狠,口要甜。不方要说方,不圆要说圆,夸男象金童,夸女象天仙,好看不好看,出在我舌尖。轮到两边谈,我来绕圈圈,说得心花绽,你的鱼儿就上我的钓鱼竿。媒人不担担,保人不还钱,只图我的包包满,哪管你冤魂升天不升天!
  那个媒婆子好不容易说完了,还四处看了看我们家。那个女人问妈妈:“怎么样?“
  妈妈没有答应她,对她说:“还是请那位先生过来看看再说吧。”
  那个媒婆子回来了,不急、不忙、不慌、不躁,走路慢悠悠,气定神闲,好象东方、诸葛一样,一切似乎都在她的算计之中;她对妈妈笑了笑,拉了那女人,摇摇摆摆地走了。
  第二天一早,那个男人便来了。
  这个男人,头上亮,额上光,戴着一副墨眼镜,一身洋装,颈下还系了一根红带子。他左手拎着礼物,右手夹着雪茄,来到我们面前。
  妈妈倒了开水,支了座,一时之间,无话可说,几个人象木头一样,尴尬地坐着。
  良久,妈妈终于开口了,说:“你可想好了?我们可是娘仨。”
  那男人拍着胸脯对妈妈说:“别说三个,就是十个八个,我也养得起。”
  我和姐姐立在一边,看着那个男人。我相信,他一定有钱,不然,为什么会穿得那么体面?而且,说话如撞洪钟,一副财大气粗的样子。那支雪茄,在他手里优雅地拿着,发出浓浓的香烟。
  妈妈又说:“你能好好待我两个女儿吗?”
  那个男人爽快得很,对妈妈下了保证:“放心吧,我当她们亲闺女。”
  妈妈没有再说什么了。我们这样的穷人家,还能提什么要求和条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