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作者:李良    更新:2021-11-25 13:38
  “等女儿上了大学,我跟你到学校去住,不比城里安静,查资料也方便,你写书,那儿可是最理想不过的环境。”“新房得多掏多少钱?省下这笔钱,咱们过节旅游去,人关键是得活出生活质量,不能一辈子做物质的奴隶。”就在准备把逃避理由朝外搬的时候,何燕发话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一句话,杨小兰不但住进了新房,而且,还挺得腰杆直直的。
  杨小兰从个人感情上,就感激了何燕。
  何燕不懂技术,杨小兰就加班加点把最精确的数据以第一时间送到何燕的办公室。
  杨小兰是何燕讲话的胆量和底气。
  但今天的事,却叫杨小兰为了难。
  杨小兰一上班,何燕亲自打电话让她到自己办公室———说亲自,是何燕在局里,要通知自副局长以下的所有人,都是让秘书打电话。她喜欢这种距离和神秘。当然,这只是她整体思路的一部分,其他的诸如突然宣布某某和某某岗位对调,奖金采用红包,没来由地就免掉谁的职等等等等。她认为自己天生就是玩手腕搞政治的料,要不然,没学过没人教怎么一上来就玩得得心应手?———热情招呼她坐,并亲手给她泡了茶:“尝尝,正儿八经的大红袍,别人送给刘市长的,让我看见,抓了一筒过来。”
  杨小兰平常也是爱喝茶的,和“教授”闲暇常到茶馆小资小资。品了一下,醇厚回甘,润滑爽口,再看成色,砂绿翠润,不禁脱口而出:“真是正宗福建武夷山天心岩产的大红袍呢。”
  何燕说:“给你喝没可惜!想不到,杨科长对茶也有研究。”
  杨小兰有点不好意思说:“魏志的几个朋友喜欢这,常在茶社里聚会,一来二往,我也算知道点。”
  何燕大方地说:“你经常加班,魏教授在家任劳任怨照顾辅导孩子,也算是对局里工作的支持。这筒茶,就送你和魏教授了。”
  杨小兰想想“君恩不辞”,干脆大方地说:“谢谢何局,刘市长和你的关系真是不错。”话出口,杨小兰心里就擂起了鼓,自己怎么一不留神就扯到可能引起误会的地方上了?
  何燕不在乎地道:“职能部门,没有上级领导的支持,想干出成绩,是不可能的。就说咱这办公大楼,要没有刘市长、孙市长的支持,能盖得起来?还有成排的家属楼,其他兄弟局,早就看红眼了。”
  环保局是后来才从城建局的一个科分设出来的,属标准的小弟弟,能有今天这个局面,实话说不容易。
  杨小兰由衷地道:“是啊,协调顺畅上下左右的关系,很考验人的。”
  何燕道:“关系就是生产力!没有政治眼光,很难在今天的形势下开展好工作。”
  第98节:血鲜如花(2)
  这些,不是杨小兰能插上的话了,她鼓鼓勇气:“何局,找我来有什么事吧?”
  何燕坐回老板台后面,从文件夹里抽出“5?22事件”现场取样的化验报告,从中间一撕两半:“你这份报告,要重新做。”
  随手放进身旁的碎纸机里。
  杨小兰站了起来:“怎么,何局,有错误?”
  “也可以说它有错,错在和市领导的工作思路不合拍上,光一个瑞雪公司,就是全排,能造成那么大的污染?”
  “这我也计算过,至少,还要有远方日化厂、华日电镀厂、大发造纸厂、三川印染厂那几个污染大户全加在一起同时排放,才能造成那么大的危害。还有,里面污染物的成分……”
  何燕伸手止住了她:“一是发展,二是稳定。要是把远方、华日、大发、三川这些市里的支柱企业,都像瑞雪公司一样给封起来停产整顿,今年,市里的经济发展指标还能完得成吗?让企业停产好办,可谁给下岗工人来发工资?要是下岗工人再像上一次那样把市委、市政府的大门给堵上,我们环保局怎么向市委、市政府交待?”
  杨小兰说:“何局,我们这是实事求是。”
  何燕再次打断她的话:“没有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以后环保局还发展不发展?任何时候,大局意识都是最重要的。”
  “何局的意思是……”
  “这份报告的底稿连同电脑里存的,还有水样,全部销毁掉。重新配置一份符合瑞雪公司生产能力的水样,再以此尽快作出报告。
  “这……我不行……”杨小兰紧张得脸色通红。
  “我已经给孙市长汇报过了,想提你当技术副局长。我这里,缺技术助手啊!”何燕脸越拉越长,加重语气:“原来的水样、报告都是不存在的事。记住,在中国,做什么事首要的都是讲政治。”
  这时,钱明军和几个手下走了进来。
  何燕利索地站起来:“钱司长,你来也不吭一声,我们好去迎接一下。”
  “何局,你觉得我们承受得起吗?
  为“5?22事件”现场化验报告,钱明军连着派人来了四次都没有取到,这才只好自己来了。
  “钱司长,你是咱们环保系统的最高领导,对我们局里的工作,可要多批评、多指导,这么多部领导下到临河,对我们而言,是个千载难逢促工作上台阶的好机会。”何燕把手一伸,说:“钱司长,请到贵宾室去谈吧,我们都准备好了。”
  走进会议室,里面摆满名贵花卉,茶几上,是新鲜的马提子、蛇果、龙眼等进口洋果,饮料是全部写着英文的可乐,烟是软包的中华烟。
  钱明军说:“我先声明一点,咱们环保系统的最高领导,是夏部长,而不是钱明军。”
  何燕见多识广,半开玩笑半当真:“钱司长是代表夏部长下来的,放在过去,就是如朕亲临的钦差大臣,在我们心目中绝对是实实在在的最高领导。”
  钱明军不好在这个话题上再坚持什么了,手一指,说:“何局还说要我们打招呼,我们的一举一动,这不都在你的掌握之中———准备得很充分嘛!”
  钱明军推测得不错,何燕安排四拨人,轮流24小时对钱明军和调查组的行踪进行监视,还专门为每个人配备了最先进的带有照相功能的手机。
  这些情况,杨小兰也有耳闻,听钱明军这样讲,心里咚咚地像擂小鼓,心想,这可不是受了部领导的批评?当下,替何燕感到有点不知所措。
  何燕一笑:“准备是从钱司长来的第一天就开始的。可你是中央大员,有市领导前呼后拥地围着,我们想走也走不到跟前,就想着,我们市环保局这庙再破再小也是系统的下属单位,钱司长总不能忘了吧?这些东西,摆了撤,撤了摆,小地方,也拿不出好东西,将就点,怎么着是我们市环保局128名干部职工的一点心意。”
  钱明军坚持着:“你要我坐下,可以,这些东西,得先撤掉。”
  何燕拿得起放得下,把手一指,吩咐跟进来的两个副局长:“让人把这些全撤走,表达心意,也不在这种形式上头。”
  两个副局长得了圣旨一样,和办公室的人一齐忙了起来。
  “钱司长,水果不吃,烟总得抽一根吧?你也帮我们鉴定鉴定真假,别让那些烟贩子老来糊弄我们这些土老帽。”
  何燕说得不错,大家都是一个系统的,如果办得过分难堪,回到机关,落个刁难下属单位的名声,对自己也不是什么好事!钱明军把烟点上吸了一口:“何燕同志,这烟也抽了,你是不是该把化验报告交给我们了?”
  何燕生气的样子:“钱司长,你进来的时候,我正在批评她呢。那么事关重大的东西,居然,都能给搞丢?不过,小杨也挺委屈的,怨专门保管文件的那个小袁,接班进来的,素质太低,做事太马虎,我刚才也讲了,不管委屈不委屈,都得加班加点给我重新整。钱司长,你是在北京大机关,不知道下面那些人办事,整天能把你气死!”
  钱明军冷笑,“这么说,我也是白来一趟了?”
  何燕:“钱司长,都怪我们工作抓得不到位,你多批评,回头我们专门进行工作作风整顿。”
  钱明军站起身来,说:“那我们还有必要在这里耽误时间吗?”
  何燕把手里的笔记本打开:“钱司长,你来局里一趟不容易,我想详细汇报一下我们这几年的工作……”
  “何燕同志,听说你的京剧唱得不错,不知什么时候,让我们也有幸听听。至于工作,你还是等化验报告出来,再一块儿汇报吧。”钱明军不等何燕回答,起身走了出去。
  看着钱明军他们的中巴开走,何燕说:“杨科长,你都看见了,抓紧落实你的事情吧。”
  杨小兰郁郁回到化验室,找个理由把科里的人全打发出去,要求大家办完事后不必再拐回来,直接回家就行。等人全部出去后,她轻轻地叹了口气,做起了领导交代的“工作”。完成水样的“制作”,随手填了个标签贴在上边。然后,按照何燕的交代,把原先的化验报告底稿找出来,一页一页塞到碎纸机里,打开电脑,看着上面的化验数据,点击删除键,犹豫一下,又取消了。她想:先存着吧,反正是自己的专用电脑,万一领导有了新的想法,也省得重新做化验了。
  第99节:血鲜如花(3)
  出来时,要锁门又推开,把水样放进包里,才放心地下了楼。
  这时候,早过了下班时间,天也暗了下来,整个大院静悄悄的。
  回到家,除了丈夫、女儿外,没想到沈娜也在。虽然担任着局长职务,沈娜却坚持上得有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