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作者:顽石(xueqing422)    更新:2021-11-25 13:25
  李知府在任,虽然没有做出什么丰功伟绩,却也能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儿子虽然不争气,有些优势欺人,但也没有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来,所以他还算是个好官。”
  不愧是司马世家的老主人,对问题的分析比较公正,说出来让人心服口服。不过,张羽还是能从他的话中,听出对整个大气候相当不满。
  司马圣又插嘴道:“什么丰功伟绩,不过是面子工程,受罪的最后还不是老百姓。李知府没有刻意追求丰功伟绩,所以他确实已经算作是好官了。其它的官贪污受贿,欺男霸女,无恶不作,老百姓欲告无门,现在大局势就是如此。其实,历朝历代也大都如此。”司马圣确实看破了红尘。
  五人边喝边聊,张羽又增长了不少知识。酒至半酣,家人李兴回来了。
  “老爷,我们没有发现什么可疑之人。”李兴禀告司马景。看来司马世家的家人办事效率比较高,没多长时间就已经搜遍了全城。
  司马景摆摆手,让李兴下去。有些失落感的众人又开始讨论魔教的事。
  “找不到敌人,我们可以等。等到第三天,他不就来了吗?”司马贤说道。
  大家一听也有道理,这已经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思索了一会,张羽道:“只怕那时敌人不来了。只要知道爷爷和师叔的伤好了,他们恐怕要遛了。而且他们是有备而来,见事不好,逃走是没问题的。”
  “那可不行,我不能白受伤。一定要找到他们。这个仇,我一定得报。”司马圣站起身,大声地说道。
  “要想找到他们,必须要有他们的活动线索,可是除了两次伏袭,他们就再也没有出现过。”司马金明说道。
  张羽被司马金明的话提醒了,心想:对呀,伏袭,是敌人唯一的线索。要找到敌人,只能从伏袭下手。于是,张羽问道:“敌人要伏袭,必须要知道爷爷和师叔出门路线,在你们出行前,有什么人知道你们出行路线?或是有什么异常情况?”
  司马圣直接说道:“那天弟弟去照顾老爷子,我出去只有金虹和金明知道,并没有异常情况。”
  司马景回忆了一阵,说道:“我的行踪知道的人也不多,只有我的两个儿子、两个孙子知道。我也没有发现异常情况。”
  张羽心中暗想:司马景和司马圣被敌人伏袭,敌人肯定知道他们的行走路线。如果是在老爷子和师叔日常习惯活动路线被伏袭的话,说明敌人已经观察了很久,模清了司马世家的活动规律。但现在,敌人是在司马景和司马圣偶然活动的路线上伏袭,只能说明一个问题,有内奸。
  于是,张羽郑重地说道:“司马世家内部肯定有内奸。”
  “内奸,谁是内奸?看我不拔了他的皮。”司马圣跳了起来。他虽然年龄不小了,却仍然沉不住气。
  司马景等三人的眼睛也都盯着张羽,希望他能说出来。
  第九章 智定内奸
  第九章智定内奸
  司马景等几人都把目光投向了张羽,希望他能说明白:他是怎么知道有内奸的,内奸又会是谁。
  张羽充满自信地问道:“假如我是你们的敌人,你们猜猜我怎样去伏袭你们?”
  司马贤道:“那当然是先摸清我们的日常活动习惯,然后再设定好伏袭的时间、地点。”
  张羽说道:“答得很好。不过,如果爷爷和师叔是在日常习惯的路线上被伏袭,那就说明敌人已经摸清了情况。现在的问题是,爷爷和师叔的那次出门都不是有规律的日常习惯,但是却被伏袭了。这只能就说明一件事。”
  司马圣接过来说道:“敌人事先知道我们的确切行踪,确实能说明有内奸。只是我们司马世家对仆人非常关心,如他们的父母,他们是不可能背叛司马世家的。”
  张羽缓缓地说道:“他们是不可能知道老爷子和师叔的行踪的,所以把他们排除在外。”
  司马景沉着地问道:“他们不是,你说,谁是内奸?”
  张羽道:“内奸自然是有机会知道行踪的人。我现在是据理推测,希望大家不要怪罪我。”
  司马景说道:“你救了我们,找出内奸自然也是为我们好,我怎会怪你呢。”
  “那我就直说了。金虹和金明两兄弟是知道爷爷和师叔行踪的人,所以从他们查起,看是否有什么人从他们身上获取了这些信息,或许就能找到内奸。”张羽用比较委婉的口气说道。
  “我也知道老爷子的行踪,为什么不从我身上查呢?”司马贤疑惑地问道。
  张羽解释道:“师叔本来也有这种可能性,但是司马圣师叔的行踪你根本就不知道,所以就没有了这种可能。再加上你是主人,比较严肃认真,仆人们哪敢去问您。”
  司马圣哈哈大笑:“小老弟,你到是对他了解得透彻。他一天到晚,脸绷得紧紧地,实在是无趣地很。”说完,得意地用眼瞧了瞧司马贤。看来,他是成心看司马贤的笑话。
  司马贤毫不在意,一点也不生气,看来他已非常习惯司马圣的作法。司马圣自己反到觉得无趣起来。
  司马金明脸上有点不自然,他说道:“爷爷和伯父的行踪,没有下人问过我,我也没有告诉过任何人。”
  “哪司马金虹呢?”张羽问道。
  “也不可能,司马金虹性格孤癖,在家中不爱说话。下人有惹着他的地方,他非打既骂,下人们躲他唯恐不及,哪敢去问他。”司马贤回答道。
  刚找到的线索又断了,众人都沉默起来。
  张羽心中暗想:既然没有别人知道,魔教又是怎么知道司马世家的行踪的呢?没有人告密,魔教肯定不会如此轻易地就把司马世家的高手伏袭打伤。难道是金虹或者金明?金明的行为并没有什么反常,而金虹的举动可就有点可疑。
  “可能是从金虹透露出去的。”张羽小心翼翼地说道。
  “这怎么可能?我们家几世英名,不可能有这种后代。”司马景说道。其它几人都看着张羽,他们都认为司马金虹不可能会出卖自己的家。
  “我是说可能。不是说肯定。”张羽停了停又说道:“我的判断是有一定根据的。当知道自己的爷爷和伯父被人打伤后,司马金虹应该有什么反映?”
  司马贤说道:“那自然是伤心难过。”
  “但事实却与愿违。司马金虹并没有伤心难过,而且还玩得很开心。在大街上调戏妇女。这一点就很反常的。”张羽分析道。
  “但是,这也不能说明他就是内奸啊。金虹的性格孤癖,难免做出一些怪异的举动。”司马贤为儿子辩解道,他是从内心就不相信司马金虹是内奸。
  “还有,今天中午魔教才送来恐吓信,为什么?为什么不是今天早晨,不是今天上午,而偏偏是金虹出去以后?合理的解释只有一个,他向魔教反映情况后,魔教才知道我们已经无路可走了,于是才下了恐吓信。”张羽分析得头头是道。
  “小老弟,如果金虹真是内奸的话,我一掌打死他。这小子虽然有点坏,但还不至于出卖司马世家。我说什么也不相信他会做出这种事。”司马圣说道。
  “虽然我们不相信金虹会成了魔教的爪牙,但事关司马世家生死存亡的大事,我们一定要慎重。这样吧,我们想个办法,看能不能试出他是不是内奸。”老爷子不愧是一家之长,说话一锤定音。
  司马金虹,到底是不是内奸?还真让张羽猜着了,他真的就是内奸。
  此时,犯了错的司马金虹被关到西跨院的厢房内,津津有味地吃着仆人送来的饭菜,并没有半分悔改之意。司马金虹边吃边想:“把我关到这黑屋里,你们享乐,没门。再过两天,你们想哭也没地方。该死的司马景,把什么好东西都给了司马金明。该死的司马贤,把娘气死了不说,从来没对我好过,不是打就是罚。该死的司马金明,从小就跟我抢东西。还有该死的张羽,竟然把我给打伤了。你们都死去吧。你们死了,整个司马世家就是我的了。”
  原来,司马金虹早就料到司马世家不会投降魔教,不投降的结果就是死。想到司马景等人的死相,司马金虹心情大好,嘴里竟然哼起了不知名的小调。
  没有无源之水,没有无根之木。司马金虹如此地痛恨司马世家也是有原因的。原来,别看司马圣没娶老婆,他的弟弟司马贤娶了两个老婆,一个李氏,一个刘氏。本来,一家人和和睦睦,生活得幸福美满。可是,不要忘了有句古话: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司马贤的大老婆李氏,刁蛮任性,无事生非,处处为难刘氏。刘氏人品厚道,不愿惹事生非,也是得过且过。司马贤知道后自然严厉训斥李氏,李氏不但不知悔改,反到认为是刘氏诱惑了司马贤对她进行报复。后来,两人都有了孩子,李氏的孩子叫司马金虹,刘氏的孩子叫司马金明。有了孩子的李氏更是变本加厉,以至于司马贤一怒之下再也不见李氏。司马金虹天天看着母亲流泪,天天看着母亲咒骂刘氏、咒骂司马贤、咒骂司马家。后来,他母亲终于郁郁而终,撒手人寰,抛下他走了。他的童年就是这样过来的,所以形成了孤癖的性格,也恨透了司马世家的每个人。
  天底下竟然有这么狠心的儿女,一心盼着自己的父母亲人死掉。也是司马世家倒霉,多年来竟养了个白眼狼。司马金虹与李知府的二公子关系不错,二人是狼狈为奸。时不时地二人到客来悦客栈吃喝一番。这里是司马世家的产业,见少主人来了,不敢待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