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作者:纪臻    更新:2021-11-25 13:17
  有人问这是什么货,兄弟这壁奉告如下:“此名唤‘黑碧玉’,产于东北辽宁,为蛇纹石的一个重要品种。黑碧玉色泽纯正,质地细腻,若用来制作首饰、花叶、比碧叶毫不逊色……”
  他正说得起劲,那宪兵大喝一声:“住口”,弯腰把黑布一掀一合,将所有的玉石都拿走了。
  十三 曙光 蛇蝎蛛网
  十三  机会 初见少帅 曙光蛇蝎蛛网
  张三贵一个箭步跳上台阶,挡住宪兵去路,高声大嗓道:“不得了啦,青天白日犯抢啦!”
  大门开了,走出一个青年女子,后面跟着一个宪兵军官。那女子中等身材,生得容貌娇艳,眸如春水,气度娴静,穿一件绿色海虎绒短大衣。一头乌发梳在脑后,瀑布似地披在肩膀上。她就是张学良的秘书、后来在台湾嫁给少帅的赵四小姐。
  刚才,赵四小姐陪张学良在花园时散步,听见外面喧哗,起初并不在意。后来少帅听见张三贵说一口道地的东北语,心有所动:奉化地处偏僻,东北人怎么会到这里来做生意,莫非其中另有原因?他让赵四小姐以买玉石为名。出来看个究竟。
  赵四小姐站在门口,居高临下望着宪兵和豆金才:“怎么回事?何人在此喧哗?”
  张三贵见赵四小姐出来,心里大喜,暗道:老天爷保佑,一番折磨总算有了结果。他抢先开口道:“小姐,这老总青天白日抢我的玉石!”
  那宪兵说:“我让你别在这里做生意,你偏不走,只好采取没收措施。”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各说各理,争执不下。旁边人群里混着的朱仁堂乘机开腔:“阿弥陀佛,贫僧说句公道话,这客商新来乍到,设摊做生意该先打听一下,不可随意乱设,这老总嘛,贫僧斗胆说您两句,火气太盛,做事欠妥,两下里凑在一起就有了这场纠纷。”
  朱仁堂一开口,赵四小姐暗自吃惊:“这不是少帅的参谋朱仁堂么?他怎么削发为僧而且在这里冒出来了?她还没往下想,朱仁堂已经知道赵四小姐认出自己。他连忙表白道:“贫僧是云游僧人。出家人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本不该管闲事,多有得罪,还是去寺里坐一会罢!”说完这句话,他转过身子,头也不回地走了。
  赵四小姐暗暗佩服张学良的判断力,朱仁堂突然在这里冒出来,必有大事求见少帅!她意识到了这一点,微微一笑,对张三贵说:“你有些什么货色,拿出来给我看看,若有中意的,我买上几块。”
  这话其实是对宪兵说的。先前那位宪兵还懵懵懂懂,握着玉石站在那里,被随赵四小姐出来的宪兵排长踢了一脚:“小姐要买,还不快放下来。”
  张三贵把玉石摊在赵四小姐面前:“请小姐挑选吧。”
  赵四小姐是大家闺秀,诸般首饰古玩接触得多了,自然识得玉石。她边看边讲,或褒或贬,最后选定了一块“水锈皮”玛瑙、 一块“干巴绿”翡翠,问过价钱,也不还价,付了钱就进去了。
  宪兵排长瞪了张三贵一眼, “小子,算你走运,做成了一笔买卖。快滚!”
  “嘻嘻,多谢长官成全!”张三贵收拾起东西,往寺前广场去了。朱仁堂二进雪窦寺,前院那两个和尚已经认识他了,不再陪他去知客堂,道声:“阿弥陀佛”就算打过招呼了。他径自往里,在后殿门口坐下,晒着太阳等张学良从侧门出来。他相信少帅一定能从赵四小姐转述的话里明白他的意思。
  果然,十分钟后,侧门开了,身穿黑色西装的张学良和宪兵特别队长毛人凤并肩踏进寺宇。他们后面跟着两个宪兵,一个拿着呢大衣和礼帽,另一个提着一根紫檀木手杖,这是张学良的东西,少帅虽被囚禁,生活上却是受优待的,特别卫队的宪兵既是看守,又兼着勤务兵的职责,丝毫不敢怠慢。
  毛人凤指着后殿,“先生,这里面供着菩萨,极有风度,值得观赏!”
  张学良眼睛一转,早已看见朱仁堂,他只是匆匆一瞥,目光随即移开,望着十几米另外的石香炉:“那是什么?”
  毛人凤作为特别卫队的负责长官,早已把雪窦寺内内外外摸了个遍:“哦,那是香炉,上面刻着文字,据说是唐代建寺时留下的。”
  “嗯,那真是古物了,先去那里看看。”
  张学良踱到香炉前,饶有兴致地说:“啧啧,文是好文,字是好字,刻得也颇见功夫。毛队长,明天叫人去买宣纸,拓下来,我要留着。”
  毛人凤点头:“知道了,先生。”
  张学良缓缓转身,正看见一个年纪约五旬,瘦骨磷峋的老和尚从后殿出来,便朝他招招手。那和尚是雪窦寺都院。这个职事仅次于方丈之下,坐寺宇的第二把交椅。他不知道此人是全国陆海空军副总司令张学良,但晓得是一名大官,于是连忙走过来,合掌施礼,“阿弥陀佛!贫僧觉明向长官问候。”
  毛人凤向张学良介绍:“这是雪窦寺都院觉明和尚。”
  张学良点点头,客客气气道:“觉明法师,你是雪窦寺都院,当然是佛学专家了,本人想向你请教几个有关佛教方面的总是,不知是否方便?”
  觉明法师道:“阿弥陀佛!这位长官过奖了,贫僧遁身佛门不过三十余年,佛学之道,浩如烟海,贫僧所学甚浅,‘佛学专家’四字,不敢当,不敢当!‘请教’二字也谈不上。长官既然有兴致,觉明有幸,斗胆以为这是个互相商榷的好机会。”
  张学良笑笑,指指后殿侧面的石阶:“那么,我们坐那边去谈谈吧。”
  “遵命!遵命!”
  两人走到石阶那里坐下,毛人凤站在一旁,那两个宪兵,远远地站在石香炉那里往这边望着。
  张学良天赋聪明,自幼又拜鸿傅名儒为师,研读《四书》、《五经》又学习外文和科技,博览群书,因此对佛学并非一无所知,开口便问:“我听念佛的人说有多门多宗,不知这是怎么回事?请法师赐教。”
  觉明法师说:“我佛释迦牟尼当初放弃迦毗罗卫国太子的荣华富贵,出家修行,忍饥挨饿,熬署避寒,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得道成佛。我佛此后周游各地,所到之处,布坛说法,劝化众生,所言佛理共分五宗,曰:“禅、教、律、密、净。雪窦寺为禅宗名刹,天下皆知。”
  “哦,原来如此!”张学良缓缓点头,状极虔诚。稍停又问:“那么,佛家‘三皈五戒’怎么说?”
  觉明法师好似在布经讲道,摇头晃脑道:“皈者,皈依者,即如船依大海,小孩依母。三皈五戒为佛门弟子助行。三皈为皈依佛,法,僧,五戒为不杀生,不偷窃、不邪淫、不妄语、不饭酒。”
  “领教了!”他又问法师:“六道轮回,四有轮转,又是什么?”
  “阿弥陀佛!我佛慈悲,明言示众:‘人亡之后,其神识(灵魂)凭其生前行为优劣,或升天,或转世做人,或入修罗、畜牲、饿鬼、地狱诸道。这‘天、人、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即称为‘六道’。‘轮回’,就是此道受报完了,再转入彼道,道道轮转,永无止境。我佛又言:‘四有’为死有,中有、生有、本有。此四有次第相续,轮转不息,犹如辘轳,循环轮转,永不停止,故有‘四有轮转’之说。”
  张学良又道:“我的父亲也信佛。至今梦中常常相见,使我无办法解脱?”
  常明法师道:“人之灵魂,出三界,不越三界,离声闻缘常则妄想缘觉,淫浸而别具情思,一弹指闻事,是以菩提未泯,故有夜梦。”
  张学良又道:“父帅皇姑屯事件壮烈仙逝后,一朋友送我一首《浮屠》诗:
  信佛的父亲啊――你种下的菩提
  就在那个梦的夕阳后,你突然在菩提树下
  我们没有等到开花季节,天空就下起了细雨
  潮湿的土地伸出无数的手掌,捻动花草露珠
  晶莹透明的生灵啊,你们的祈祷
  长在菩提树上,给世人多了一层信仰
  人生一梦的夕阳后,才注意到前面道路
  身后有余忘缩手谋眼前无路想回头
  菩提的信仰,忏悔的记忆便是镜子打破了
  据传说 那是一盏盏信仰的明灯
  只有菩提树下的圣火点燃
  许多的目光化成一泓泓平静湖水
  许多行路人感到口渴――恬静的湖水
  岸边鸟语花香便勇敢的跳下去
  来到菩提树下,缅怀有太阳的日子
  世上人的心却开了一种奇香的花
  佛道:花并没有香,而是心香。
  我的父亲一生菩提,为什么菩提不开花结果?
  却有那么多无奈和意想不到的安排
  诗人却心中有种奇香的花,常开不败。
  于是绕过菩提在平静的湖中行走
  佛道:你的父亲在前面菩提树下浇花
  可是诗人仍然无法知道 此花浇到何时才能开
  张学良虔诚道:“我想了很长时间,有些梵语还未理解透,后来明白这种花就不会开花,大师你说为什么?”
  觉明大师道:“缘本菩提,大象轮回,施主指的心花何曾不开呢?只有心诚轮回菩提,那心花就会自然而然开了。”
  这番对话,枯燥无味,毛人凤听得极不耐烦,却又不能发作。幸亏这时来了个十岁出头的小和尚,对觉明法师道:“阿弥陀佛,都院,方丈找你有事,让你马上去他僧房。”
  寺宇规矩极大,等级森严,比起军队来毫不逊色。方丈为寺庙一把手,说的话就是最高命令,都院不敢违悖,站起来朝张学良合掌道:“长官,贫僧佛事缠身,恕不奉陪了。”
  张学良也站起来,欠首道:“多谢法师指教!”
  都院一走,毛人凤暗松一口气,准备请张学良去殿里看菩萨。他还没启齿,张学良倒先开口了,完全是意犹未尽的口吻:“毛队长,你把那个晒太阳的和尚叫来,我还有问题要请教。”